三个期货交易失败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期货交易失败案例分析
三个期货交易失败案例分析
2009年07月29日期货日报徐海熙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笔者在十多年的期货从业经历中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失败交易者。

案例一:某投资者A,从事现货贸易数十年,具有极其丰富的现货贸易经验。

听说了期货这一交易工具后很感兴趣,马上开户并投资20万元。

头三天,他没有急于做交易,而是坐在电脑前熟悉行情。

每天,他给出一个合约当日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的预测。

令人惊奇的是,他每天的预测都十分准确,几乎没有误差。

他信心满满,认为做期货很简单。

于是,第四天他正式开始交易,满仓买入某一合约。

但遗憾的是,这一天该合约价格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期上涨,而是略有下跌。

他持仓过夜。

第五天,该合约又跌了一些,浮动亏损大约4万元。

他还是没动。

随后几天,该合约一路阴跌不止。

经纪公司不断发出追缴保证金通知,他不愿追加资金,于是所持头寸逐步被强平。

最后,当账户上只剩下2万余元时,他将所剩无几的头寸平仓离场。

同时他也离开了期货市场,表示以后再也不碰期货了。

A的期货投资生涯只做了一笔交易就结束了。

这个案例很极端,也很有代表性。

对于新接触期货的交易者而言,尤其是证券市场也从未涉足过的投资者而言,尽管你在你原先从事的领域很成功,但并不代表你在期货市场就能成功。

尝试任何一项新事物,都必须放低自己的身架,以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来认真对待。

如果妄自尊大,以为自己很了不起,认为在期货市场做交易是小菜一碟,那么很容易被市场吞没。

如果你做错方向了,就要及时认错。

不要有“我肯定是对的,市场是错的”这种想法。

案例二:某投资者B,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家。

在某期货投资顾问的介绍下,于2007年4月份进入期货市场,投资100万元。

投资顾问推荐他买入正处于良好上升势头的橡胶。

初期有所获利,但随后橡胶价格开始下跌。

投资顾问坚定看好橡胶市场,建议B继续加仓买入。

满仓之后价格仍在下跌,投资顾问建议B追加资金,越跌越买,B照做了。

到了2007年7月份,B累计投入的资金已经超过了1000万,但账面上剩余的资金只有不到400万。

好在橡胶价格止住了跌势,开始回升。

到了2008年2月,账面资金已经到了1200余万。

平仓出场后获利200余万。

B尝到了逢低加死码的甜头,认为在有充足资金准备的条件下,这是个不错的操作方法。

2008年7月,沪锌价格跌到了上市以来的最低价15000以下。

B认为这是个不错的投资机会,因为据说锌的生产成本就在这一带,于是开始越跌越买。

到2008年9月,锌价跌至14000左右,B认为更值得买了,于是共计投入资金2000万左右买入锌合约。

不料,2008年国庆长假过后,由于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影响,所有商品价格直线暴跌,很多品种出现多次三板强平。

好在锌的第三个停板并没有封死,在经纪公司的配合下,B在即将穿仓的危险状态下及时平仓,但所投入的2000万元资金仅剩余4万。

B黯然离开期货市场。

从B的持仓时间看,他是一个长线交易者。

作为长线交易者,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尤为重要。

如果在这方面出现问题,损失将是巨大的。

投资者需要在做交易前,就对准备投入的资金规模和愿意承受的亏损有一个计划。

对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做出预计,看是否能够承受。

一旦判断失误,要有止损措施。

而不是走一步看一步,在错误的判断下越陷越深。

本来只想损失一根牛毛,结果整头牛都被牵走了。

虽然B 在橡胶上的操作是获利的,但是这仍属于错误的操作思想。

一次侥幸不代表次次运气都好,这种越跌越买的思维,只要错一次,就血本无归。

B从期货市场离开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从长期看,他迟早会有这么一天。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错了死扛,再加死码摊低成本”,这种交易指导思想短时内从表面上看似乎效果很好,但是长期看,必败。

另外,我国每年春节、国庆都会有一周的长假。

在此期间国际期货市场如果发生较大的变化,国内期市开盘后必然是连续停板。

这给交易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所以,长假前夕,交易者不要重仓过节。

最好是空仓,或者轻仓。

案例三:某投资者C,个人投资者。

进入期货市场已经两三年了,看了很多期货书籍,对各种分析方法理论都很熟悉。

约翰·墨菲的《期货市场技术分析》、史蒂夫·克罗的《克罗谈期货投资策略》等等看得滚瓜烂熟。

道氏理论、甘氏理论、波浪理论等等也说得头头是道。

“让盈利奔跑,截断亏损”、“趋势是你的朋友”、“计划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计划”等期市格言倒背如流。

但是,他的交易结果却很糟糕。

问题出在哪里呢?
笔者与C交谈后惊讶地发现,他所知道的和他的实际操作完全是两码事!他虽然知道入市前需要制定一整套完整的操作计划,但是实际上却并没有计划,或者即使有也没有严格执行。

到了该止损的时候,他经常盼望价格能够朝向他有利的方向回转,希望亏损能够减少,不愿意面对砍仓带来的损失。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下不了手”。

而当他实在受不了了,终于砍仓的时候,往往砍在最低或最高点。

另外,当市场方向不明确,并没有给出入市信号的时候,他往往会频繁交易,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手痒”。

知行不能合一,是很多交易者都存在的问题。

所有交易者接触期货一段时间后,对期货市场最基本的原则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了解。

但是失败的交易者都是在某些地方违反了这些原则。

明知故犯!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

行为金融学认为,人是不理性的,或者说,人不是完全理性的。

在金融投资领域,在需要作出判断的时候,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其本性往往会导致错误的操作。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从人的本性入手。

一方面,不断重复正确的操作,强化正确的记忆,少犯同样的错误。

比如,做交易日记,从自身的成功和失败例子中学习,不在同一个地方被绊倒。

一笔交易成功与否,并不是看交易结果是盈利还是亏损,而是看是否严格按照计划进行。

如果是按计划做的,即使亏损也是正确的交易。

如果没按计划做,即使盈利也是错误的交易。

另一方面,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推升自身“真、善、美”的一面。

要想做好期货,先要做好人。

去除心中的“贪婪和恐惧”,时刻
保持一颗平常心。

老子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信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