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毫米、分米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毫米和分米,进入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角色中去。

课堂上我是这样做的:
一、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同学们用直尺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各是多少,发现不够整厘米时怎么办,由于实际测量的需要,引出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在直尺上找一找、用手比一比1毫米的长度,形成1毫米的表象。

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实际长度,认识到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厘米=10毫米。

同样的方法得到1分米=10厘米。

然后在生活中找高度是1分米的物体,如小手机的长度,小棒的长等,建立1分米的长度表象,通过单位间进率的变化,练习孩子们对各长度单位表象的理解。

通过填写合适的单位练习,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量一量、说一说、想一想,使学生有充足的探索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发现,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从中感受数学的意义、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

二、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电话卡、银行卡、身份证、公交证、直尺的厚度、胶棒的高度、钢笔的长度等等,这些物体的厚度、高度都与分米和毫米有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节课,学生始终在宽松的、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保持着丰盛的精力和浓厚的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和学乐云教学平台辅助教学
不足之处:
一、对个别学生关注还是不够。

课堂上有的孩子不能很好的参与到活动中去。

二、教学中出现了口误,讲毫米说成了厘米,自己当时没有及时纠正。

三、教师引导过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