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二学期科学第一二单元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第二学期科学第1、2单元总复习资料
班别姓名学号
第1课校园植物
一、概念
1、观察或描述植物时一般从植株高度、叶、茎、形态进行的。
2、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植物也存在个体差异。
每
一种植物的外形都有不同特点,但不同的植物之间,也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3、植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4、植物可以根据植株的高度、颜色、是否开花、是否落叶、叶子的形态等进行分类。
5、根据茎的特点来分类如下:
(1)大树类(乔木植物):植株高大,树干明显,非常坚硬,比如白兰、木棉、柳树。
(2)矮树丛(灌木植物):枝条粗细不一,分支很多,植株低矮。
比如:桂花、月季、杜鹃。
(3)小草(草本植物):植株比较矮小,茎很柔软。
比如:台湾草、狗尾草、酢浆草。
第2课白兰和银杏
一、概念
1、白兰和银杏的茎共同特点:都属于乔木,植株高大,有明显且坚硬的主干
2、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具有独立的主干,能明显区分其树干和树冠。
3、白兰和银杏都属于乔木,植株高大,有明显且坚硬的主干。
第3课月季和茉莉
一、概念
1、月季和茉莉的枝条好密,分支很多,好像没有主干。
2、黄榕、大红花、假连翘、九里香都属于灌木植物,共同特点:矮小,且分支众多,较难找
到明显的主干。
3、月季、茉莉等植物属干灌木,植株通常比较矮小,.枝条丛生,没有明显的主
干
4、月季和茉莉的区别
一、概念
1、葡萄和爬墙虎是常见的绿化植物:葡萄藤常常攀缘在架子上生长,而爬墙虎则攀缘在墙上
生长。
2、葡萄通过卷须攀附在其他物体上生长。
3、爬墙虎的卷须短,多分支,卷须顶端及尖端有黏性吸盘」到物体便吸咐在上面,无论是岩
石、墙壁或树木均能吸咐。
(爬墙虎的吸盘好像壁虎的脚爪)
4、葡萄和爬墙虎都长着细长的藤。
这类植物自身不能直立生长,而要缠绕在其他物体上,或借
助卷须、吸盘等攀附在其他物体上生长。
这种植物叫做藤本植物。
还有豌豆(借助卷须攀缘生长)、牵牛花和茑萝(通过自身缠绕在其他物体的方式生长,缠绕茎)
第6课睡莲和荷花
一、概念
1我们身边有许多生长在水中的植物,分别有梭鱼草、香菇草、风车草、垂花再力花、矮纸莎草、狐尾藻等
2、睡莲和荷花都是常见的水生植物,它们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特点是:有特殊的通气组织,
如莲藕的气孔和叶柄上导管等中空组织;叶面积通常比较大,
有较丰富的叶脉组织。
_
3、荷花与睡莲的不同:
(1)叶子不同:荷叶没有缺口,粗糙;睡莲有V型缺口,光滑。
(2)幼苗不同:荷花在节之间发芽,睡莲集中在顶部,呈束生。
(3)生长形态不同:荷花挺出水面,睡莲不挺出水面。
(4)原产地不同:荷花产地是印度热带地区;睡莲产地中国等。
(5)开花不同:荷花的花有白、红、粉红,清晨开花;睡莲的花有白、红、粉红、紫、紫红,花型较小,清晨夜晚开花。
第7课参观植物园
一、概念
1、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植物园是“植物的博物馆”。
2、在植物园里,王莲种在水生植物区;鸟巢蕨种植在阴生植物区;光棍草种植在药用植物
区。
3、为使各种植物适应本地生长条件,植物园常将植物分为种植。
有的按植物所需的环境分
区,如水生植物区、阴生植物区、沙生植物区、温室植物区等;有的按植物的形态分区:如乔木区、藤本植物区等;有的按植物的用途分区: 如经济植物区、药用植物区等。
4、每个植物分区里栽种的植物都有相同的特点:各种植物的结构与它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
的。
5、在植物园里或公园里,植物的种类非常丰富,我们可以通过悬挂在植物上的标识牌来了解
这些植物的名称、习性和特点等信息。
6、标识牌里面包括植物的名称、科属、学名、别名和原产地等简要且必需的信息。
7、除了制作植物标识牌外;植物园还会为植物制作知识展板。
8、知识展板能更详细地介绍植物的知识, 让游客在参观植物园时,认识和了解有关植物的更
多的信息。
9、在自然界中,植物的形态丰富多彩,除了常见的植物外,还有许多形态特殊的植物,例如
长着奇特捕虫笼的猪笼草,长着巨大叶片的王莲,长得跟石头
一般真假难辨的生石花等。
10、奇特的多肉植物有生石花、金琥等
学习反思
一、植物按生长环境分类: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按茎的特点来分类有乔木(木棉树)、灌木
(月季)、草本植物(狗尾草)、藤本植物(葡萄)。
二、练习题
2、请给下列的植物分类
苜蓿草荔枝树栀子桂花树含羞草苹果树簕杜鹃
凤凰木蟋蟀草睡莲榕树凤眼莲
(1)按茎的形态特征来分:
乔木类有
灌木类的有草本类的有
1、动物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摄取食物,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2、摄食是动物机械性地获得食物,并将其咀嚼和吞咽的过程。
3、在自然界中,各种动物对食物的需求丕同,它们摄取食物的方法也不同。
捕食者以各种手段捕捉食物,而被捕食者也有各种办法保护自身。
4、动物的食性多种多样,因此其摄食的手段也各不相同,各种动物都具有自己特有的摄食方式及摄食器官。
比如猎豹、虎等猛兽具有发达的犬齿和尖爪;长
ji u
颈鹿、牛、羊等食草动物具有发达的臼齿;昆虫具有各种口器(蝶类的虹吸式
sh 1
口器、苍蝇的舐吸式口器、蚊类的刺吸式口器、蜂类的咀嚼式口器等)、海葵具
有触手等。
6、动物生存所需要的六大营养素:糖类、脂肪、水分、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
7、食物为动物身体的生长、发育等提供了组织构建的材料,同时也为动物繁殖、运动等生理活动提供了活动能量。
8由于生长、运动和维持体温等生理需求,动物需要不断地摄取食物,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第10课动物喜欢吃什么
一、概念
1、动物的生存依赖于食物,但食物的来源的种类并不相同。
2、有的动物主要以植物为食,它们是植食性动物。
如昆虫中的蝗虫、黏虫、草鱼、鸽、鹦鹉、牛、羊、马、兔等。
3、有的动物主要以其他动物为食,它们是肉食性动物。
如蜻蜓、螳螂、鲨鱼、带鱼、鹰、狮、虎等。
4、还有的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其他动物,属于杂食性动物。
如螃蟹、鲤鱼、麻雀、老鼠、猪等。
5、还有一类动物教科书中未提及:腐食性动物(枯枝落叶、动物遗体或粪便为
t uji u
食,如蚯蚓、蜗牛、蟹、螺、秃鹫等
第11课动物怎样消化食物
一、概念
1、动物摄取食物后,会在体内对食物进行消化,并吸收营养物质。
一段时间后,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被排出体外。
2、动物的体内有专门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叫消化系统。
3、消化系统的主要机能是消化分解食物并从中摄取营养物质。
4、青蛙等动物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其中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消化腺包括肝脏等器官。
食物在消化道中被分
xi cn
解,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帮助消化食物,有用的物质被消化,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后被排出体外。
5、口腔主要功能是吞咽食物;食道主要功能是输送食物到胃;胃主要功能是初步分解食物;小肠主要功能是彻底分解食物,并吸收营养物质;大肠主要功能是将食物残渣到形成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肝脏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消液,帮助消化食物。
6、食物经过消化器官的顺序:口腔一一食道一一胃一一小肠一一大肠第12课动物需要水分
一、概念
1、水是动物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物质之一。
水分是一切动物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之一,动物都需要摄入水分才生存。
2、动物能用不同的方法获得水分来维持生存。
动物跟人一样离不开水,但是在自然界中,各种动物摄入水分的方式是不同的。
3、有的动物在湖泊、河流等水体中饮水,直接摄取水分。
例如斑马、牛等。
4、有的动物则从食物中获取水分(即含水分丰富的食物)。
例如猴子爱吃含水较多的果实、蚕则只食用桑叶等绿叶,主要从食物中获取水分。
肉类中也含有大量的水分,一些动物例如狮子、猎豹、鸟儿等通过食用动物的肉类来获取水分。
不过这些动物仍需要通过饮水来补充水分,以满足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
(动物都需要摄取水分才能生存)
7、羊在水槽中喝水;斑马在池塘中喝水;猴子食用含水较丰富的果实;猎豹从
w U
捕获的动物的肉中获取水分;凤头鹀捕食含有水分较丰富的昆虫;蚕从桑叶中获取水分。
(羊、斑马在水体中直接摄取水分;猴子、猎豹、凤头鹀、蚕从食物中获取水分,但猴子、猎豹等仍需要通过饮水来补充水分)
8、水是通过动物的消化系统被吸收到体内的。
(水分跟其他食物一样,也是从
口腔进入到消化道中的,但因为水是小分子的物质,不需要消化就能被动物所吸收。
在消化道中,水分主要是在小肠和大肠中被动物体所吸收。
)
第13课动物需要空气
一、概念
1、所有的动物都会呼吸,鱼儿也不例外。
2、鱼和人一样,必须吸入氧气才能生存。
但是鱼不能直接呼吸空气,只能通过特殊的结构---鱼鳃,来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
3、鱼的口腔与鳃相连。
鱼鳃里有许多红色的鳃丝。
鳃是鱼类的呼吸器官,是一种特殊的专门适应水中呼吸的构造,它可以把氧气从水中分离出来。
4、鱼的头部两侧各一组鳃,每组鳃由鳃片和鳃丝组成的。
呼吸时, 鳃片和鳃丝完全打开,增大鳃与水的接触面积,增加与水中溶解的氧结合的机会。
在水中, 鱼嘴一张一闭地进行呼吸。
张嘴时,把水吸入,鳃盖关闭;闭嘴时,鳃盖打开,让水流出。
5、在水流经鳃的过程中,水中溶解的氧气就被鳃上的毛细血管吸收, 同时把二氧化碳排入水中。
6、动物通过呼吸来获取空气中的氧气一维持身体的需要。
除了鱼类之外,绝—多数动物(注:这里所说的动物主要指的是脊椎动物,包括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呼吸器官都是肺。
7、牛活在陆地上的鸟、蛇、羊群等动物,以及在牛活在水中的鲸、海豚、龟等动物,它们均是通过肺来呼吸,获取空气中的氧气。
&空气入肺中的途径是:空气----鼻腔----气管----肺
第14课养分的输送
一、概念
1、动物全身的各个器官都分布了密集的血管,血液在血管中流动。
2、经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以及经呼吸系统吸收的氧气,通过血液输送到动物的全身各处,供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的生理活动所需。
3、血液流动的动力由跳动的心脏来提供。
4、心脏是人和脊柱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一个器官,是循环系统的组成部分。
心脏作用是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向各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液量,以供应_ 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能。
5、不同的动物,其心脏的结构并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上均由心房和心室组成。
6、心房与静脉相连,接受血液回流心脏:心室与动脉相连,输送血液离开心脏送往身体各器官。
(哺乳动物和鸟类有完全分隔的二心房和二心室;爬行动物也有二心房和二心室,但二心室之间未完全分隔;两栖动物有二心房和一心室;
鱼类则只有一心房和一心室)
7、模拟实验
(1)实验材料:橡皮吸水球、塑料软管、玻璃碗
(2)实验方法:A、取两个橡皮吸水球,用塑料连起来,分别模拟鱼心脏的两
个腔;再用塑料软管模拟血管,分别连接心脏的两端。
B、在两个玻璃碗中盛
水,将连接好的模拟装置两头的塑料软管分别置于两个碗中。
C、按次序先捏
左侧橡皮球,再捏右侧橡皮球,观察现象。
3)实验现象:挤捏左侧橡皮球时,碗中的水被吸入橡皮球中:再挤捏右侧橡皮球时,左侧橡皮球中的水从右侧胶管排出。
第15课动物的运动
一、概念
1、动物通过运动,能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寻找配偶和生殖繁衍等活动。
动物的运动对其自身的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动物通过身体的移动或身体部位的活动,帮助它们寻找食物、哺育后代、逃避敌害等,从而维持生存。
3、动物的活动大都是通过运动器官来完成的。
在生物界,各类繁多的动物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运动器官和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
4、鸟类的翅膀是它的飞行器官,主要由前肢骨组成,翅膀上长有特殊排列的飞羽。
(当翅膀展开上下扇动时,会产生巨大的升力的推力,使鸟体快速向前飞行。
)
5、蝙蝠是哺乳翼手目的动物,其独特的飞行器官并不是翅膀,而是翼手。
翼手是由指骨末端至肱骨、体侧、后肢及尾巴之间的柔软而坚韧的皮膜所形成的,面积非常大。
(当蝙蝠的翼手
结论: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同,它们的运动器官也不相同。
有的动物有翅膀, 能在天空飞翔;有的动物有鳍或蹼,能在水里或水面游动;有的动物有足,能在地上行走、跳跃或奔跑。
第16课鱼鳍的作用
一、概念
1、鱼是在水中活动的动物,它在游动时,需要在水中保持身体的直立和平衡,控制游动的方向,也需要动力来推动自身运动。
2、鱼的身体上有各种鱼鳍,例如背鳍、尾鳍、胸鳍、腹鳍、臀鳍等。
3、鱼在水中游动的过程中,会向上下、前后、左右方向游动,是与各部位鳍的
存在有关。
4、鱼是使用鱼鳍在水里运动的
《学习反思解答》
一、概念
1、动物摄取食物水分,通过消化器官消化吸收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通过心脏和血管输送给动物全身。
2、动物通过呼吸器官呼吸氧气。
3、动物通过运动器官讲行运动。
二、练习题
1、以下动物是什么动物。
仓号鸟啄木鸟松鼠川金丝猴青蛇棕熊鹿非洲象
黄鹂蜥蜴竹鸡石龙子树蛙华南缺齿蚂蚁
植食性动物有:—
肉食性动物有:
杂食性动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