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餐饮行业人力资源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餐饮行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在餐厅和后厨,接近50%的员工是初中学历,大专和本科寥寥无几。
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内文化消费观念的原因,大学生耻于做服务员,而具备大学学历的员工基本上都晋升到管理层了。
餐饮从业人员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
大部分的从业人员还没有意识到低学历所带来的困难。
未来的餐饮行业将向科技、信息、健康方向发展,从人力集中向技术和专业服务价值集中。
如果要面对未来,需要从制度着手,加强相应制度的激励导向作用,从整体上提升整个餐饮人力的基本素质。
二、严重的接班人危机
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是,餐饮高级管理人员(包括主管)工龄基本上都是2年以上甚至更久。
也就是说,目前餐饮的核心骨干成员都是经过较长时间的培养而来,稳定、经验丰富。
缺点是,学历偏低,只有领班层才有一些高学历的员工,但占的比重极小。
高学历的员工一时无法上升到更高的岗位,或者说,高学历的员工成长空间太小。
在餐饮行业,仅有专业知识并不足于胜任经营管理的重任,没有一定时间的经验积累是很难担当重任的。
餐饮人才培养之路,没有快速复制的捷径可走。
三、过高的员工流失率
这种流失率究竟是因为新人流失还是优秀老员工流动,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
如果是新人流失,有必要认真做相应的人力成本和效益产出的具体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例如加大培训,将各种管理制度变得更加具有激励特性,来降低没有经过这些努力而流失带来的更大损失。
四、薪酬水平普遍偏低
在对员工离职率的分析中发现,决定员工离职的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工资水平。
一些员工在寻找到了能够提供更高报酬的企业后,就有可能选择跳槽。
薪酬原因主要是薪酬体系在同行业的竞争力问题,整体薪酬相对缺乏竞争力。
五、厨房的非正式组织
业内厨房体制上有非常明显的小团体结构,大多数都是师徒相传,这种体制有较好的稳定性,如果管理顺畅也可以有非常好的执行能力,它非常适应于传统的酒店餐饮。
但是,这种结构的缺陷也是极其明显的,徒弟很难超越师父的厨艺,绝大多数的厨师出身学徒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缺乏创新改良能力,这样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而且,从某种程度上,由于缺乏正规教育,很可能许多员工社会化程度相对较低,给我们管理上带来很大的困难,这点从平时的违规违纪比例中可以看出。
另外,这种多个小团体的存在,容易对外来人员进行排斥,如此,整个体系将更加恶性循环。
六、老员工的发展不足
在老员工占据了大量份额的企业中,如果需要进行组织构架变动的话,必须考虑到这个基数的庞大,比如,不能轻易进行整体调薪,应该考虑相应的投入和产出,以及相应的不进行变动的流失带来的负面成本及其影响。
从餐饮的发展来说,需要二个方面的人才:一是管理型的,有文化、有师承、会管理、敢创新的经营管理者。
另一方面,也非常需要这些有专业技术的厨师。
一些专业技术厨师被提上管理岗位后,并不能胜任。
而且相对来说,管理者培养的周期相对来说可能会更短。
比
如一个大专院校的高材生,经过二年的培养,可能会成为一名主管以上的管理者,而一个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则复杂得多。
七、培训的不足
针对现有餐饮的培训渠道,这种培训是不够的。
如果从更高层次来分析,如理论的研究、品牌菜的维护、服务特色的历炼、高档餐饮的开发等等,都缺乏统一的培训。
因为更高层次培训的缺乏,缺少技术复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