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信任观比较及其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煎 茎

【 A N ZH oU XUE KAN
中西方信任观 比较及其 启示
张艳新
( 华 东师 范大 学
余 玉花
2 0 0 2 4 1 )
社 会科 学部 , 上海
[ 摘 要] 随着我 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 整个社 会的诚信 问题 凸显。市场经济要 求整 个社会 的信任体 系从人 际信任 走 向 普遍信任 , 而建立在人际信任基础上的传统诚信伦理显然 面临着一 个现代 转型的 问题 。无论是我 国还是 西方, 信任 都是 社会
之间 、 人们与政府之间要保持一定的信任基础。否则社会就将在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冲突中走 向毁灭 , 整个社
会也会 陷人无序的状态。总的说来 , 社会的信任程度与社会 的凝聚力成正比。如果整个社会信任度低 , 社会
的凝聚力就差 , 整个社会 的交往能力也低。反之 , 如果信任度高, 社会 的凝聚力就高 , 整个社会活动的效率也 高。
相对 于人 、 财、 物 等有形 资源 , 信 任也 是一 种无形 的社 会 资源 。无论 是我 国还 是西 方社会 , 信 任都 是一 种 重要 的道德 价值 需求 , 虽然 不直 接 为社会 生产 过程 提供 原材 料 , 但 这种 价值 需求 在经 济 、 政治 、 文化 等各 个领 域扮 演 着非 常重 要 的角色 。良好 的信 任关 系是 社会 生 活 的 “ 润滑 剂 ” 和整 个 社会 的 “ 粘合 剂 ” 。在 某种 意 义
[ 关键词 ] 中西方 ; 信 任观 ; 比较 ; 启示 [ 中图分类号 ] B 8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5— 3 4 9 2 ( 2 0 1 4 ) 0 2— 0 0 0 6— 0 6 [ 收稿 日期 ] 2 0 1 3—1 2— 0 6
[ 作者简介 ] 张艳新 , 男, 河南焦作人 , 法 学博士 ,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讲师 ; 余玉花, 女, 浙江余姚人 , 华东师 范大 学社
会科 学部教授 、 博 士生导师 。
[ 基金项 目] 2 0 1 2年度 国家哲 学社会科 学基金 重大项 目“ 推 进政务诚 信 、 商务诚信 、 社 会诚信 和 司法公信 建设研 究” 的阶
上说 , 信任一种 比人 、 财、 物等有形资源更为重要的社会资源。现实经验告诉我们 , 信任是人们社会交往活动
顺 利进 行 的一个 重要 条 件 。这 个 可 以从 两个 方面来 理 解 : 一方 面 , 社 会 总是 由人 组 成 的 , 如果 人 们 彼 此 之 间 不 信任 , 整个 社 会 的实践 交往 活动 就难 以展 开 , 或 处 于霍 布 斯所 说 的“ 一 切 人 反对 一 切 人 的状 态 ” 。有人 说 当信任 瓦解 , 社 会也 就崩 溃 , 说 的就是这 种极 端 的状态 。另 一方 面 , 社 会要 正常 运转 , 就需 要 国家这 个 机构行 使 社会 管 理的 职能 , 以保 证把人 们 之 间的 冲突保 持在 秩序 的范 围 内 。国家 社会 管 理 职能 的发 挥 意 味着人 们
“ 不作 伪证 ” 作 为最 重要 的道 德戒 律 。 中世 纪 , “ 信” 、 “ 望” 、 “ 爱” 被 视为基 督 教 最基 本 的伦 理 要求 , 三 者共 同
构成基督教神学的三大德性之柱 。近代社会 契约论者格劳修斯把“ 信” 视为人 的一种诚信 、 履 约的道德规 范。霍布斯则认为, 守约为正义之源 , 无契约即无所谓正义 , 有约而背约即为不义。现代社会学家齐美尔 、 韦
存在和发展 不可缺 少的重要 因素, 都是一种重要的社会 资源 , 都是调 节人与人 之 间关 系的伦 理规 范和社会 有序运 行的保 障。 西方国家早 于我 国走 上 了现代化 的道路 , 市场经济发展 的也 比较 成熟 , 通过 对 中西方社会进 行 比较 , 理 性地 审视 中西方社会 信任观 的异同及 差异的原 因所在 , 将会为我 国建 立适应 市场 经济体制的信 任理论提供 启示。
( 二) 信任 是调 节人 与人 之 间 关 系的伦 理规 范
在我 国传统社会中, “ 信” 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伦理规范之一。孔子说 : “ 人无信不立 ” , “ 信则 人任焉” , “ 民无信不立” , “ 上好信 , 则民莫敢不用情” , “ 与朋友交 , 言而有信” , “ 人而无信 , 不知其可也” 。孟
伯等人认为, 信任是社会组织的“ 润滑剂” 和“ 粘合剂” , 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卢曼提 出, “ 信任是简化社

子提出“ 朋友有信” , 把“ 信” 作为人伦关系之一 。苟子则认为“ 凡为天下之要 , 义为本 , 而信次之” , 认 为“ 言 无常信 , 行无常贞 , 唯利所 在 , 无所不倾 ” 的是 小人。董仲舒则将 “ 仁、 义、 礼、 智、 信” 列为 “ 五常 ” , 确立 了
“ 信” 在传统伦理规范中的基础地位 。信任在传统社会人际调节中有三个层面 : 家人 、 熟人和陌生人 。家人
段 性成果。( 项 目编 号 : 1 2 &Z D O 0 8 )


中西 方信任 观 的共 同性
信任问题是中西方社会共 同面临的重 大课题。中西方社会的信任观既有共性 , 又有各 自的历史特点 。 就共性而言 , 信任在 中西方社会中都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 , 是协调人与人之间关 系的伦理规范 , 也是社会 有序运行 的保障。 ( 一) 信任 是 一种 重要 的社会 资 源
间的信任讲的是责任 ; 熟人之间的信任讲 的是人情 ; 陌生人之间的信任讲 的就是利益关系了。家人基于责任 的义务会使彼此之间做 出值得信任的行为 ; 熟人之 间基于人情也会做 出值得信任的行为; 陌生人之间也可通 过人情 , 使“ 生人” 变“ 熟人” 进而成为“ 自己人” 并建立相应的互信机制 。在西方 , 《 圣经》 中的“ 摩西十诫 ” 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