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分析
最近几年来,我国鼓励创新创业,这也就催生了大量的中小企业。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需要生命周期理论的指导,它具有普遍性,并且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企业的发展中有着指导性的作用。

本文首先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进行简单介绍,进而探讨基于企业生命周期框架的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方法,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标签:企业;生命周期;中小企业管理
在企业管理中,该理论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因此,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指导下,立足于实际的状况,构建企业的管理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的生命周期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即为诞生、成长、成熟和衰退。

1.初创期
在创业初期,企业常常缺乏经验,并且没有成熟的条件,这些都造成了企业在整体上实力不足,并且缺乏规模,而且,企业在这个时期,通常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这就造成了企业重点在市场需求上。

如果企业在这个时期花费的时间太长的话,会造成管理者难以控制企业发展,不利于以后的扩大和发展。

2.成长期
企业处于这个时期,通常会发展很快,企业在业务上和管理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并且具备了融资能力,在初期的管理方式,明显已经不能适合企业的发展,在这个阶段的企业发展,常常需要面临的问题有两个:首先是投资的不规范化。

在企业发展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企业在项目的投资上比较盲目。

其次是在企业管理层中,特别是决策人员中,怎么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参与成了必须面对的课题。

3.稳定期
在这个时期的企业发展中,常常具备了稳定的规模,需要不断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同时,随着企业业务量的增加,需要建立合理的企业文化,加强企业的文化理念建设,并且对员工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科学的规范。

在企业管理中,建立了稳定的管理模式以后,要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并且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员工综合素质,这样才可以形成企业长效发展的人力资源。

4.成熟期
企业在这个时期,常常是将创新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从企业管理和企业的生产上,寻求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这个时期,通常也是企业的再创业过程。

这个时期的企业发展,常常以不断提高企业环境为发展动力,例如,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加强创新,提高综合竞争力,这样在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

二、当前我国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中小企业管理现状和不足
1.企业管理观念落后
当前,在我国的很多中小企业中,管理人员缺乏与时俱进的管理意识,造成了企业的管理理念落后。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企业都不断学习西方的管理理念,将其管理理论引入到企业的发展中来,但是,从总体来看,取得的成效并不明显。

并且我国的多数企业中,领导者和负责人都会忙于企业的业务,这就忽略了企业的管理模式建设。

另外,鉴于企业管理者的水平限制,造成了很多人缺乏管理意识,掌握不好管理模式的利用方式,更有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不懂得管理模式的作用和利用方式,就这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管理。

另外,在不同部门之间,常常缺乏交流,特别是在企业的管理模式上,这就造成了在企业中,管理方式的不统一,最后导致了企业的管理混乱。

2.缺乏完善的管理模式
在许多的管理模式上许多企业都没有按照实际的发展情况来进行选择,盲目地学习甚至照搬其他成功企业的模式。

但是,对于企业而言,他们都有着不同的内部组织,并且他们的业务状况也不尽相同,在文化上也存在了很大差异,这都决定了企业在管理上,必须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照搬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这样不仅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还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事倍功半,阻碍企业的扩大和发展。

3.家族化管理模式
当前,我国企业在管理上都存在着一个共性,就是不管是处于哪个发展的时期和阶段,都存在着家族化管理的方式,在企业建设初期阶段,这种模式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能为企业发展提供牢固的关系,增强企业凝聚力。

但是,当企业处于成长期阶段后,这种模式便逐渐显现出了弊端,它无法协调好企业内部的各项事宜,不能对要素进行有效的匹配,阻碍到企业的发展。

4.企业的决策制度形同虚设
当前,我国企业在管理模式的选择上,会借鉴其他企业的理念和模式,但是在实际上,可以进行选择和借鉴的内容少,企业负责掌握着决定权,一些意见还是要經过企业负责人的同意,才能决定是否被采纳。

这就使得企业的决策机构不
能发挥实际作用,造成决策制度形同虚设。

三、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下中小企业管理模式探索和分析
1.分析目标市场,完善内部管理
企业创始阶段,常常缺乏实际的管理经验,并且在市场多变的压力下,企业要合理控制规模,不宜太大,只有适当的规模才能灵活多变,另外,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充分发挥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通过对市场行情的分析,科学的对企业的发展做出预测和评估。

要熟悉目标市场,同时,企业的管理者,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洞察力,做好市场调研,并根据实际的调研结果,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制定出合理的企业发展策略,不断提高企业的精细化发展,提高企业专业化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不断对企业的进行完善,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员工行为,从而形成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策略。

2.完善企业制度,实施标准化管理
处在成长期阶段的企业,实行标准化管理是最好的选择,不断优化企业制度,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并针对企业发展中的各类业务,不断调整和规范,利用分权式,来增强企业的决策,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并且,根据企业的发展策略,不断优化和调整。

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要加强企业的制度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不断优化企业的管理体系,提高对制度的执行力度。

其次就是发挥管理人员的作用,提高他们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策略和市场规划制定方面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促进企业长效发展。

3.加强文化建设,制定奖惩制度
在企业的发展中,处于稳定期阶段时,应选择文化导向模式,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中,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核心都是企业员工,并且他要加强绩效建设,建立个人绩效,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最大化地发挥员工在企业建设中的作用,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最大限度的提升自身的创造性,为以后的企业发展打好人力资源基础。

4.调整和优化企业战略,加强市场开发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在企业的发展中,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会进入到成熟期阶段,这时候企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就是创新,这其中不仅包含着企业技术的创新,还有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利用创新来提高企业的发展。

因此,这个阶段中,企业要以创新为重点,实现企业的变革,并且要加强宣传创新理念,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能够加强企业文化形式的创新,另外,企业还有合理引导员工创新理念,正确地做好自身的市场地位,不断探索市场机会,从而促进企业的业务增长。

另外,企业也要根据自身的战略,不断做出调整,保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对产品的开发和创新。

同时,企业还可以注重新领域的市场开拓,不断优化企业的组织构架,从而推进企业的长效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作为基本的企业发展综合性概述理论,在企业的发展中,有着指导性的基础作用。

因此,企业要充分遵循和利用该理论,加强现代化建设,并且立足于企业的实際发展状况,建立企业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加强各方面的制度建设,不断推进企业走向规范化,并且与时俱进,加强创新,实现企业的长效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云,李延喜,宋金波,马壮.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盈余管理方式研究--基于债务契约理论[J].管理评论,2016,28(12):75-91.
[2]翟向前.网络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模式与路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2):49.
[3]刘焱.生命周期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4.
[4]李晓方.网络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模式与路径[J].人民论坛,2013(35):105-107.
[5]林喆.浅析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完善[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4):69-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