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棒糖》音乐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棒棒糖》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歌曲《棒棒糖》的旋律与歌词。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歌曲,教育学生学会分享与关爱。

二、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棒棒糖》的旋律与歌词。

2.分析歌曲的结构与特点。

3.歌曲表演与分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歌曲《棒棒糖》的旋律与歌词的掌握。

2.教学难点:歌曲的节奏与音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颗棒棒糖,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喜欢吃棒棒糖吗?
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入歌曲《棒棒糖》。

(二)歌曲学习
1.教师播放歌曲《棒棒糖》,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习歌曲的旋律与歌词,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与节奏。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个别辅导。

4.学生集体演唱歌曲,教师评价并鼓励。

(三)歌曲分析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与特点,如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等。

2.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的感受与理解。

(四)歌曲表演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可采取分组、集体等形式。

2.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1.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感受。

五、课后作业
1.学生回家后,将歌曲《棒棒糖》唱给家长听。

2.家长监督并签字,确认学生完成作业。

六、教学反思
重难点补充:
教学重点:歌曲《棒棒糖》的旋律与歌词的掌握。

在教学歌曲旋律时,可以这样设计对话:
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棒棒糖》,注意听,歌曲里有哪些特别的音调呢?
学生:《棒棒糖》里那个“啊”的延长音好特别。

教师:很好,你听得很仔细。

这个延长音我们要怎么唱才能又准又美呢?我们来试试看,跟着我一起唱。

在教学歌词时,可以这样设计对话:
教师:大家注意到歌词中重复的那句“棒棒糖,甜又香”了吗?它让我们想到了什么?
学生:想到了甜蜜和快乐。

教师:对,歌词通过重复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棒棒糖带来的甜蜜。

现在,我们一起来边唱边感受这份甜蜜吧。

教学难点:歌曲的节奏与音准。

在解决节奏难点时,可以这样设计对话:
教师:同学们,这首歌曲的节奏有些地方可能有点难,比如这里的“棒棒糖”三个字,我们要怎么唱才能保持节奏的稳定呢?
学生:我们可以先拍手练习节奏,再跟着音乐唱。

教师:非常好,拍手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节奏。

现在,我们就来拍拍手,再来唱这一句。

在解决音准难点时,可以这样设计对话:
教师:我们来练习这首歌曲中的高音部分,这里的音准对大家来说可能是个挑战。

谁来试试看?
学生(尝试后):我觉得有点高,唱不上去。

教师:没关系,我们可以从低音开始慢慢唱到高音,一点一点来。

我来示范一下,你们跟着我一起唱,注意我的音准。

教学过程补充:
(二)歌曲学习
1.在逐句学习歌曲的旋律与歌词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互动环节,如:
教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了整首歌曲,现在我想请大家来个接力唱,每个人唱一句,下一个同学接着唱下一句,看看我们能不能顺利地唱完整首歌曲。

2.在学生分组练习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
教师:第一组的同学们,你们在练习的时候,注意听听对方的音准和节奏,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以互相提醒一下哦。

(四)歌曲表演
1.在歌曲表演前,教师可以这样鼓励学生:
教师:同学们,等会儿我们来进行歌曲表演,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小明星。

记住,无论唱得好不好,最重要的是享受这个过程,展现出你们的自信。

2.表演后,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我们刚刚欣赏了大家的表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

现在,我想请大家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位同学的表演,为什么?
通过这样的补充和对话设计,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和难点。

注意事项: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展示和挑战的机会;而对于音乐基础较弱的学生,则需要耐心引导,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2.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歌曲接龙等,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避免枯燥的理论讲解。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着重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初步的音乐感知能力;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音乐分析与创作。

4.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引导他们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开阔音乐视野。

5.针对不同的教学方式,如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教师应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学习。

6.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存在问题,共同关注孩子的音乐成长。

7.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分享精神,在歌曲表演等环节,鼓励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8.在教学评价中,既要关注学生的音乐技能,也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全面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