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案例研讨课记录(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
课程名称:法律案例研讨
授课教师:张教授
上课时间:2023年4月15日
上课地点:法学院会议室
一、课程导入
张教授首先对本次研讨课的主题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案例研讨在法律学习中的重要性。

他指出,通过分析真实的法律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条文、法律原则以及法律实践,从而提高法律素养。

二、案例介绍
本次研讨课选取的案例为“李某涉嫌敲诈勒索案”。

案情简介如下:
被告人李某,男,32岁,某市某区居民。

2019年10月,李某因琐事与邻居赵某发生争执。

在争执过程中,李某用言语威胁赵某,要求赵某支付10万元赔偿金。

赵某迫于压力,向李某支付了赔偿金。

后赵某向公安机关报案,李某被抓获。

三、案例分析
1. 案件定性
针对本案,同学们首先对案件定性展开了讨论。

有同学认为,李某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也有同学认为,李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在张教授的引导下,同学们逐一分析了两种观点的依据。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李某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理由如下:
(1)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威胁手段,迫使赵某交付财物。

(2)李某的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 刑事责任
针对李某的刑事责任,同学们认为应考虑以下因素:
(1)敲诈勒索的次数和金额。

(2)李某的主观恶性。

(3)李某是否有悔罪表现。

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李某的敲诈勒索行为情节较轻,可以依法从轻处罚。

同时,李某在案发后能够主动投案,有悔罪表现,可以考虑适用缓刑。

3. 民事责任
在本案中,赵某遭受了经济损失。

同学们认为,李某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具体包括:
(1)退还赵某支付的赔偿金。

(2)赔偿赵某因敲诈勒索行为所遭受的精神损失。

四、课堂总结
张教授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强调了以下几点:
1. 法律案例研讨是提高法律素养的重要途径,同学们应积极参与。

2. 在分析案例时,要充分考虑法律条文、法律原则以及法律实践。

3. 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自己的法律思维能力。

4. 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本次法律案例研讨课,同学们通过分析“李某涉嫌敲诈勒索案”,深入了解了敲诈勒索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提高了自己的法律素养。

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出贡献。

五、课后思考
1. 请结合本案,谈谈你对敲诈勒索罪的认识。

2. 如果你是本案的辩护律师,你会如何为被告人李某进行辩护?
3. 如何预防和打击敲诈勒索犯罪?
(注:以上内容为模拟案例研讨课记录,仅供参考。


第2篇
课程名称:法律案例研讨
授课教师:张律师
课程时间: 2023年3月15日
课程地点:法学院会议室
参与人员:法学专业学生30人
一、课程简介
本次案例研讨课旨在通过分析具体法律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法律条文,提高法律思维和分析能力。

课程内容围绕一起典型的合同纠纷案例展开,通过案例讨论、法条解读、法律关系分析等环节,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案例介绍
案例背景: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供应一批货物,货款总额为100万元。

合同中明确规定了货物的质量标准、交付时间、付款方式等条款。

然而,在货物交付过程中,甲公司提供的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导致乙公司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乙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三、案例讨论
1. 合同成立及效力
学生A: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3条,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
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本案中,甲乙两公司签订了买卖合同,合同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应当认定合同成立。

学生B:关于合同效力,我们需要考虑合同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
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

本案中,合同内容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未违背公序良俗,故合同有效。

2. 违约责任
学生C: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
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案中,甲公司提供的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构成违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学生D:关于违约责任的具体承担方式,我们可以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2条,即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本案中,乙公司因甲公司违约遭受了经济损失,甲公司应当赔偿乙公司的损失。

3. 赔偿范围
学生E:关于赔偿范围,我们需要考虑乙公司因甲公司违约所遭受的直接损失
和间接损失。

本案中,乙公司因货物质量不合格,导致其产品无法销售,造成了经济损失。

此外,乙公司还因处理此事付出了额外的人力、物力等费用。

因此,甲公司应当赔偿乙公司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学生F:关于赔偿金额的确定,我们可以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3条,即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四、法条解读
张律师:同学们的讨论非常精彩。

下面,我来为大家解读一下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3条: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
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2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
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3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
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五、总结
张律师:通过本次案例研讨,同学们对合同纠纷的处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希望大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次案例研讨课在热烈的讨论和互动中圆满结束。

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课程,不仅加深了对法律条文的理解,还提高了法律思维和分析能力。

第3篇
课程名称:法律案例研讨
授课教师:王教授
授课时间: 2023年4月15日
授课地点:法学院模拟法庭
课程时长: 2小时
一、课程背景
本次研讨课旨在通过分析具体法律案例,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案例分析能力。

课程选取了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例,涵盖合同法、民法、刑法等多个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介绍
本次研讨课选取的案例为“甲乙公司股权转让纠纷案”。

案情简介如下:
甲公司是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乙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建筑设计公司。

2008年,甲乙两公司签订了一份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甲公司将持有的某项目公司50%的
股权转让给乙公司,股权转让价格为5000万元。

协议签订后,乙公司依约支付了
股权转让款。

然而,在股权转让过程中,甲公司发现乙公司存在严重的财务问题,遂以乙公司不符合股权转让条件为由,拒绝办理股权转让手续。

乙公司遂将甲公司诉至法院,要求甲公司履行股权转让义务。

三、课堂研讨
1. 合同效力
在研讨过程中,学生们首先对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进行了讨论。

部分同学认为,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合同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时,合同无效。

甲公司发现乙公司存在财务问题,可以认定存在欺诈行为,因此股权转让协议无效。

但也有同学提出,合同效力应考虑合同订立时的情形,甲公司在签订合同时已经知道乙公司存在财务问题,但仍同意签订合同,表明其对风险有预见,不应以合同订立时的情形来判断合同效力。

2. 股权转让条件
接着,学生们对股权转让条件进行了探讨。

有同学认为,根据《公司法》第七
十一条的规定,股东对外转让股权,应当经过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甲公司未征求其他股东意见,股权转让条件不成立。

但也有同学提出,股权转让条件应考虑合同约定的内容,合同约定乙公司为合格受让方,且甲公司已经依约支付了股权转让款,股权转让条件已成立。

3. 违约责任
针对甲公司拒绝办理股权转让手续的行为,学生们对违约责任进行了分析。


同学认为,甲公司应承担违约责任,赔偿乙公司因此遭受的损失。

但也有同学提出,甲公司有权解除合同,不承担违约责任。

四、教师点评
王教授对学生的研讨进行了点评,认为学生们在案例分析过程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但部分同学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不够深入,对案例的把握不够准确。

王教授指出,在分析案例时,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 法律条文的理解:对法律条文的理解要准确、全面,避免断章取义。

2. 案例事实的把握:对案例事实的把握要准确,避免主观臆断。

3. 法律适用的能力:在分析案例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条文,对案件进行定性、定
量分析。

五、总结
本次研讨课通过分析“甲乙公司股权转让纠纷案”,让学生们了解了股权转让过程中的法律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案例分析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字数统计: 1527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