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痨丸辅治肺结核临床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发的慢性传染病,其中肺结核最为常见。
肺结核多发作于老年人群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患者,引起低热、乏力、消瘦与盗汗等症状[1]。
人体感染结核菌后,只有当抵抗力下降或者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过度增强时才会发病,及时治疗预后较为理想[2]。
本研究用抗痨丸辅治肺结核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2~69岁,平均(50.52±14.88)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2.12±1.44)年。
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3~68岁,平均(50.56±14.18)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2.20±1.38)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根据《临床结核病学》[3]中诊断标准,并经痰结核菌等检查确诊;成年人;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妊娠或者哺乳期女性,对所用药物过敏,合并呼吸衰竭,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2HRZE/4HR肺结核标准治疗方案。
同时另用盐酸莫西沙星片(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246)0.4g,口服,日1次。
观察组联合抗痨丸(广州白云山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4021050)3g,口服,日3次。
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
3 观察指标
治疗6个月结束时,采用涂片、集菌方法进行痰菌检测,记录抗酸染色检出阴性的例数。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相关标准评价疗效。
痊愈:痰菌转阴,X线显示病灶完全吸收且空洞百合。
有效:痰菌转阴,X线显示病灶吸收良好。
无效:痰菌呈阳性,X线显示病灶未有变化。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与痰菌转阴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与痰菌转阴比较 (%)
组别例痊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痰菌转阴对照组3012(40.00)10(33.33)8(26.67)22(73.33)22(73.33)观察组3018(60.00)11(36.67)1(3.33)29(96.67)29(96.67)χ2 4.706 4.706 P0.0110.01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见表2。
抗痨丸辅治肺结核临床观察
朱清锋
(江西省高安市城南卫生院,江西 高安 330801)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9)12-1494-02
[摘 要] 目的:观察抗痨丸辅治肺结核的疗效。
方法: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两组均在抗结核综合治疗方案上加用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联合抗痨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痰菌转阴率及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痰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IL-10、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抗痨丸辅治肺结核疗效较好,能提高痰菌转阴率,减轻机体炎性反应。
[关键词] 肺结核;抗痨丸;对照治疗观察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 (x±s)
组别例
CRP(mg/L)IL-10(ng/L)TNF-α(ng/mL)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3035.14±4.358.15±1.42*32.35±4.5318.03±2.65*216.82±15.34148.24±10.65*观察组3035.51±4.37 3.05±1.56*32.58±4.6212.18±2.18*215.74±15.2882.08±8.41* t0.32913.2420.1959.3380.27326.776
P0.7440.0000.8460.0000.7860.000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6 讨 论
肺结核是呼吸内科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是由肺部感染结核菌引发。
该病可通过飞沫传播,排菌者是其重要的感染源,目前,肺结核已成为危害群众健康的重要呼吸内科疾病。
人体在感染结核菌后,仅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或者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强时才会发病,故免疫力较差的老年人与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是肺结核的多发群体。
近年来,随着对结核病的研究愈发深入,国内结核病患者的死亡率下降超过80%,若临床上能及时诊断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绝大部分患者可获得痊愈。
莫西沙星是一种喹诺酮类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
该药具有广谱抗菌效果,其作用机制为抑制Ⅱ、Ⅳ拓扑异构酶,进而阻碍DNA的拓扑、复制、修复与转录,最终杀灭细菌[5]。
抗痨丸具有祛痰止咳、活血散瘀之效,可用于治疗浸润型肺结核。
其主要组成为矮地茶、桑白皮、百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以腰部疼痛、腰椎功能受限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
本研究用经皮侧后路椎间镜孔下髓核摘除术配合补气活血汤治疗LDH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4例,均为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LDH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
对照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28~67岁,平均(45.16±8.49)岁;病变节段为L3~4节段8例,L4~5节段25例,L5~S1节段14例;病程8个月~6年,平均(2.52±0.92)年;病理分型为突出型40例,脱出型4例,游离型3例。
研究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26~68岁,平均(44.70±9.12)岁;病变节段为L3~4节段10例,L4~5节段24例,L5~S1节段13例;病程7个月~6年,平均(2.43±0.89)年;病理分型为突出型41例,脱出型5例,游离型1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LDH诊断标准[2],单节段腰椎发病,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疗效不佳,首次手术治疗,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严重消化系统疾病,多节段腰椎发病,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不能配合完成研究。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经皮侧后路椎间镜孔下髓核摘除术治疗。
患者取侧卧位,采用C臂机确定病变位置,确定合适穿刺点(下位椎体后上缘),常规消毒铺巾后行局麻处理,C臂机引导下进行穿刺,穿刺点部位作8mm左右切口,置入导丝置换穿刺针,逐级扩张后将定位器置入,沿导丝磨除部分关节突关节,将椎间孔扩大,随后置入套管和椎间孔镜,椎间孔镜下行髓核摘除术,神经根充分减压后退出手术器械,常规缝合、包扎,术毕。
术后48h内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下床活动。
研究组联合补气活血汤。
药用黄芪30g、赤芍12g、当归10g、乳香10g、牛膝12g、桂枝12g、没药10g、川芎10g、地龙10g、大枣6g。
湿重加防己10g、茯苓10g,脾胃虚弱加白术10g、党参12g,寒重加肉桂10g。
水煎取汁400mL,术后当天开始,分早晚两次服用,日1剂,用药1个月。
3 观察指标
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
两组术前、术后2周、1个月、3个月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分值范围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感越重。
术前、术后2周、1个月、3个月腰椎功能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评估,分值范围0~50分,分值越高表示腰椎功能越差。
经皮侧后路椎间镜孔下髓核摘除术配合补气活血汤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金军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9医院骨一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9)12-1495-02
[摘 要] 目的:观察经皮侧后路椎间镜孔下髓核摘除术配合补气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
方法: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
两组均用经皮侧后路椎间镜孔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研究组加用补气活血汤治疗。
结果:住院时间研究组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1个月、3个月研究组VAS及ODI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经皮侧后路椎间镜孔下髓核摘除术配合补气活血汤能减轻LDH术后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促进恢复。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侧后路椎间镜孔下髓核摘除术;补气活血汤
部、五指毛桃、穿破石、白及。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痰菌转阴率比对照组高,CRP、IL-10、TNF-α水平比对照组低。
说明抗痨丸可有效清除结核菌,降低炎性反应。
抗痨丸方中的矮地茶可祛痰止咳、活血解毒,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百部润肺止咳,五指毛桃祛痰平喘、行气化湿,穿破石清热解毒,白及消肿生肌[6]。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矮地茶可抗菌、抗病毒,桑白皮可抑菌、兴奋平滑肌,百部可镇咳平喘、抗病原微生物,五指毛桃可抑菌、祛痰,穿破石可抗结核杆菌,白及可抗菌、保护黏膜[7]。
综上所述,抗痨丸联合西药治疗肺结核临床疗效较好,能提高痰菌转阴率,减轻炎性反应。
[参考文献]
[1] 牛家峰,尚永明,吕纪玲,等.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莫西沙星与卷曲霉素联用对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4):3138-3140.[2] 史敏双,翁春霞,项辉,等.莫西沙星联合结核丸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5,26(36):5092-5094.
[3] 唐神结,高文.临床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709.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4-5.
[5] 李洪智.莫西沙星与卷曲霉素对肺结核患者血清IL-1、IL-6、IL-17、TNF-α变化的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7):1180-1183.[6] 杜敬华,刘建春,王晓军,等.抗痨丸联用抗结核西药对肺结核患者Th17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平衡状态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5,22(4):371-372.[7] 李洪智.抗痨丸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2):267-270.
[收稿日期]2019-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