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浙江各地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

合集下载

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大汇编:古诗鉴赏专题

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大汇编:古诗鉴赏专题

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大汇编:古诗鉴赏专题兰州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3分)兰溪棹歌①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

棹(zhào)歌:船歌。

8.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

(1分)9.“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

(2分)8.(1分)镜中看9.(2分)示例:鱼抢春(新)水,(调皮地)涌上溪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

铜仁阅读杜牧《赤壁》,回答问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分)(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

(3分)13、3分(1)咏史诗(1分)。

特点:借史实抒情。

(2分)3分(2)“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1分)。

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2分)。

河北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7~8题。

门分)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儿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多。

天上官闭,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高处不胜寒。

鱼生元竟色j勉座上且。

转朱阁,低绩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婢娟。

7.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

(2分)答:8.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答:7.示例一:是在月宫(天上)起舞,还是在人间起舞?示例二:“何似在人间”是说天上好,还是人间好?示例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还是人的影子?8.“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2011年浙江省各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1

2011年浙江省各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1

2011年浙江省各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1 2011年浙江省各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温州市做父亲丰子恺 (1)楼窗下的弄里远远地传来一片声音,“咿哟,咿哟”渐近渐响起来。

(2)一个孩子从作业簿中抬起头来,睁大眼睛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

四个孩子同时放弃手中的笔,飞奔下楼,好像路上的一群麻雀听见了行人的脚步声而飞去一般。

(3)我刚扶起他们所带倒的凳子,拾起桌子上滚下去的铅笔,听见大门口一片呐喊:“买小鸡!买小鸡!”其中又混着哭声。

连忙下楼一看,原来元草因为落伍而狂奔,在庭中跌了一跤,跌痛了膝盖不能再跑,恐怕小鸡被哥哥姐姐们买完了轮不着他,所以激烈地哭着。

我扶了他走出大门口,他且跳且喊:“买小鸡!买小鸡!”泪珠跟了他的一跳一跳而从脸上滴到地上。

(4)孩子们见我出来,转身包围了我。

“买小鸡!买小鸡!”由命令变成了请愿,喊得比以前更响了。

他们仿佛想把这些音蓄入我的身体中,希望由我的口上开出来。

独有元草直接拉住了担子的绳而狂喊。

(5)我全无养小鸡的兴趣;而且想起了以后的种种麻烦,觉得可怕。

但乡居寂寥,强迫一群孩子在看惯的几间屋子里隐居这一个星期日,似也有些残忍。

我就招呼挑担的,叫他把小鸡给我们看看。

(6)他停下担子,揭开前面的一茏。

“咿哟,咿哟”的声音忽然放大。

但见一个细网的下面,蠕动着无数可爱的小鸡,好像许多活的雪球。

五六个孩子蹲集在笼子的四周,一齐倾情地叫着“好来!好来!”许多小手伸入笼中,竞指一只纯白的小鸡,有的几乎要隔网捉住它。

挑担的忙把盖子无情地冒上,许多“咿哟,咿哟”的雪球和一群“好来,好来”的孩子,便隔着咫尺天涯①了。

孩子们怅望笼子的盖,依附在我的身边,有的伸手摸我的口袋。

我就向挑担的人说话:(7)“小鸡卖几钱一只?”一块洋钱四只。

”“这样小的,要卖二角半钱一只?可以便宜些么?”“便宜勿得,二角半钱最少了。

” . (8)他说完,挑起担子就走。

大的孩子脉脉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衣襟而连叫“要买!要买!”挑担的越走得快,他们喊得越响。

2011年浙江各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

2011年浙江各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
2011年浙江各市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
温州市
(一)(4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5.补充点评.(2分)
诗人搬家作别久住地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 ▲ 之情地自然流露.
16.完成随感.(2分)
16.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地情感?(2分)
(1)(4?)
15.?????.(?“?”?“?”?“??”??.)
16.?????????????????.(????????????????????????.)
(2)热爱农村自然风光,追求自由、闲适、和谐地田园生活.(2分,意思对即给分)
舟山市
请认真阅读下面地古诗文,完成15—24题.
(一) 书院二小松(4分)
唐·李群玉s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地枝叶.
15. 诗中“ ▲ ”、“ ▲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地特点.(2分)
17.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地田园生活.评分标准:点出“恬淡、悠然、平和、闲适”等其中一个,得1分,指出质朴或“淳朴”等,得1分.共2分.
义乌市
(一)(4分)
15.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4分)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落带斜阳, 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 红蜻蛉伴绿螳螂.
(2)“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地童心和游玩地兴致.(3分,三个要点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古诗文】2011年中考诗词赏析试题汇编(120余套)

【古诗文】2011年中考诗词赏析试题汇编(120余套)

【古诗文】2011年中考诗词赏析试题汇编(120余套)【古诗文】2011年中考诗词赏析试题汇编(120余套)嘟囔哥2011年中考诗词赏析试题汇编(120余套)云南普洱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4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此诗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展现钱塘湖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2分)答:早莺新燕乱花浅草(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非常精美,请任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可从炼字、修辞、情感等方面赏析)(2分)答:如“争”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莺以人的动作,形象地写出了莺们春天生机蓬勃忙着在树上筑巢的忙碌景象。

广西百色(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4题。

(6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4.(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

写景时,先写岛上的,次写海面上的,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

(3分)(2)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

思想内容:(2分)表现手法:14.(1)观(1分)树木百草(1分)秋风洪波(1分)(2)思想内容:这四句写出大海的广阔浩大(1分),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1分);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想象夸张(答对其中一点即可)。

(1分)广西崇左(一)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诗曹操,不仅是建安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封建社会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2分)8.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2分)A.这首诗通过写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2011年浙江省古诗文阅读测试材料分析_5

2011年浙江省古诗文阅读测试材料分析_5

2011年浙江省古诗文阅读测试材料分析曙光中学王丽娜中文摘要古诗文阅读测试作为中考的一项重要内容,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以10套2011年浙江省中考语文试卷古诗文阅读测试内容为研究对象,对古诗文阅读测试材料的字数、规范情况、所属朝代和文体特点进行了归纳,旨在客观呈现事实,并在此基础之上得出相应的结论与教学建议。

关键词:浙江省;中考;古诗文;阅读测试;材料2011年浙江省中考语文试卷共10套。

其中杭州、宁波、温州、湖州、绍兴、衢州、台州、义乌这8个城市各自命题出卷,金华市和丽水市合用一套试卷,嘉兴市和舟山市合用一套试卷。

需要进一步分析材料,理清材料的共性与个性,掌握古诗文阅读测试材料的特点。

(一)古诗文阅读测试材料字数统计表2-1 古诗文阅读测试材料字数统计表除了金华(丽水)市试卷和温州市试卷没有标明古诗的朝代,其他市试卷均采用了“标题+作者+朝代+必要的注释”的呈现形式。

温州的呈现形式最为简单,即:“标题+选文+作者”,金华(丽水)市则在此基础上多了注释。

虽然试题不涉及作品年代的问题,但是考虑到考试的正规性,信息应该尽量完善。

2.古文阅读测试材料规范情况①课内古文阅读测试材料规范情况由于金华(丽水)市试卷和义乌市试卷各考查了两篇课内古文,杭州市试卷没有考查课内古文,所以2011年浙江省中考共考查了课内古文11篇。

由表2-3可知,课内古文没有固定的呈现形式。

因为是考生已经接触过的知识,所以标题、作者和朝代信息可以不完善,但是考虑到对古文作者的尊重,应该标注出处与是否节选。

这方面衢州市和义乌市做的不够妥帖严谨。

其他市卷,假如是全文选入的,便没有说明。

假如是节选,都已标明。

②课外古文阅读测试材料规范情况由于杭州市试卷考查了两篇课外古文,所以2011年浙江省中考共考查了课外古文11篇。

表2-4 课外古文测试材料规范情况统计表由表2-4可知,有36.36%的课外古文注明了标题,标题往往具有概括选文大意的作用,能够适当降低阅读难度,所以针对文字较多,字词理解较难,中心思想不够明确的选文,是非常有必要添加的。

(手打版)2011年浙江省绍兴中考语文题(WORD含答案)

(手打版)2011年浙江省绍兴中考语文题(WORD含答案)

浙江省绍兴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31分)1.选择下面语境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只填序号)(3分)2010年的岁末,史铁生,这个地坛的孩子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将永远记得他留下的这段文字:“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不要抱怨生活给.(A.ɡěi B.jǐ)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A.qū B.q ǔ)折。

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A.mèi B.mài)力。

”给:曲:魅:B A A2. 古诗文名句填空。

(前6题必做,(7)(8)两题选做一题....)(8分)(1)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2),一山放过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3)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4)?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5)荷笠带斜阳,。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6)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7) “推己及人”这种替别人着想的道德情怀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据说国际红十字会总部里,就悬挂着孔子“,”的语录,体现了人类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选填《〈论语〉十则》中的句子)(8)学习,贵在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切不可一知半解就自以为了不起,甚至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选填《〈论语〉十则》中的句子)⑴便引诗情到碧霄⑵正入万山圈子里⑶玉垒浮云变古今⑷日暮乡关何处是⑸青山独归远⑹风头如刀面如割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3.“给力”,毫无疑问是当今最流行的网络热词,在使用过程中它被不断赋予新的意义。

请你根据语境,分别写出例句中“给力”的相应意思,完成下面这张“新词卡片”。

(3分)①“精彩”“带劲”“很棒”等均可②“有作用”“有成效”等均可③“加油”“努力”等均可4.下面这段文字有一个错别字和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帮助改正。

2011杭州中考卷

2011杭州中考卷

2011杭州中考卷:语文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一、试卷结构及题型分布2011年杭州中考语文试卷共分为四大板块,分别是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写作。

试卷总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1. 积累与运用(共25分)本板块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字音、字形、词语运用、句子排序、文学常识等。

题型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共15小题。

2. 现代文阅读(共35分)本板块包含两篇现代文阅读,分别为记叙文和议论文。

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主旨、结构、表达技巧等方面的理解能力。

题型有选择题、简答题和概括题。

3. 古诗文阅读(共25分)本板块包括一首古诗和一篇文言文阅读。

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翻译、理解、赏析能力。

题型有选择题、翻译题和简答题。

4. 写作(共35分)二、试题特点及备考策略1. 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2011年杭州中考语文试卷在基础知识部分的考查较为全面,考生需在日常学习中注重字词积累、文学常识的记忆。

备考策略:制定学习计划,每天积累一定量的词汇,定期复习。

2. 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现代文阅读部分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细节理解。

备考策略:多做阅读题,培养快速捕捉文章主旨、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3. 加强古诗文的翻译与赏析古诗文阅读部分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和赏析技巧。

备考策略:多读古诗文,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学会分析诗句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4. 提升写作水平写作部分是整张试卷的难点,考生需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现出自己的文采和思维。

备考策略:多写作文,积累素材,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

同时,注重作文的修改和润色,提高文章质量。

三、试题难点解析1. 现代文阅读的深度理解在2011年杭州中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的深度理解是一个难点。

尤其是议论文部分,考生需要能够理解作者的观点,分析论证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批判性思考。

备考策略:平时多阅读报刊杂志上的深度文章,学会提取关键信息,练习对文章逻辑结构的分析。

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课内部分)

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课内部分)

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课内部分)所选试题篇目明细【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21.【甲】词从表达方式上看,上片重在;下片重在。

(2分)22.【乙】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梨花的哪些特点?(2分)23.【甲】词中的“亲射虎”“遣冯唐”的典故分别表达什么意思?(2分)24.【甲】词【乙】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苏轼一生著述丰富、风格各异,请你再写两句他其它作品中的名句。

(4分)【参考答案】21.叙事(描写)(写出其中一项即可)抒情22.写出了梨花颜色雪白(“淡白”),花开繁茂(“满城”)的特点。

23.“亲射虎”在这里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1分)“遣冯唐”在这里词人以魏尚自喻,表达了他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1分)24.【甲】词表达了词人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1.5分)【乙】诗流露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感叹人生短暂、美景易逝的思想感情。

(1.5分)示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1分)(2011甘肃天水)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为线索,以季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

诗中的“钱塘湖”是指。

(3分)2.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3分)答:3.从诗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请概述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答:(1);(2)。

2011届中考语文诗词理解

2011届中考语文诗词理解
(3)分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范式:句(修辞、手法等)+语境义+情感
第22页,共28页。
试题设置角度三:语言品味
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 为什么?
例八: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惟有鹭鸶①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注】①鹭鸶:白鹭,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
诗中 (1) 一词写出了天色已晚, (2) 一词则强 调了诗人泛江已久。(2分)
(1)斜阳
(2)半日
第11页,共28页。
小试牛刀3
(一)丰乐亭游春①(其一)(4分)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 滁州知州的第三年。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 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 诗歌的第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丰乐 亭景色怎样的特点?2分
【注释】①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县。
②浦树:水边的树。③含滋:湿润,带着水气。 ④散丝:雨丝,这里比喻流泪。 (1)全诗描写了暮雨中的哪些景物?(2分)
⑴楚江、帆、鸟、海门、浦树。
(评2分)标诗准:人第在⑴题这2首分,诗共中五抒种景发物了,写怎出样其的中两情个感即?可得(满2分分,)只写其中一个得1分。
小试牛刀
(村 晚)(2009年台州中考卷)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①陂(bēī):水岸。 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浙江各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
温州市
(一)(4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5.补充点评。

(2分)
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
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之情的自然流露。

16.完成随感。

(2分)
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

(一)(4分)
15.(2分)依恋(不舍、挽留)
16.(2分)
示例1:诗人久住湖上亭,与这里的一草一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示例2:诗人移情于花鸟,借花鸟抒发自己的不舍之情。

示例3:诗人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相通的地步,故能心心相印。

杭州市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23.(1)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
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

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

(3分,三个要点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湖州市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4分)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

②浦:水边,岸边。

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15.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2分)
16.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2分)
15.(共2分,各1分)逐移
16.(共2分)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欢快的情景: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

(意思对即可)
金华市
㈠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

(4分)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②枳(zhǐ)壳花:枳
树的花。

18.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19.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2分)㈠(4分)
18.写出了诗人会友急切的心情。

19.符合题意。

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烘托手法,通过对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的描写,让读者想象到友人别墅的幽雅和友人的风采。

衢州市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5~23小题。

(一)(4分)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5、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_的特点。

(2分)
16、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一)(4分)
15、地白(白) 凄清(第二回答“清冷、寂静、凄凉”等也可)
16、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答出思念家乡、亲人即可) 台州市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6—25题。

(一)(4分)
田园乐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貌。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16.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2分)
17.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2分)
(一)16.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1分),给人以阴凉之意(1分)。

评分标准:意对即可。

共2分。

17.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

评分标准:点出“恬淡、悠然、平和、闲适”等其中一个,得1分,指出质朴或“淳朴”等,得1分。

共2分。

义乌市
(一)(4分)
15.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4分)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
的理解。

(2分)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一)(4分)15. (1) “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红蜻蛉与绿螳螂这两种可爱的小生物营造在一个相依相伴、和美融洽的氛围里。

(2分,意思对即给分)
(2)热爱农村自然风光,追求自由、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

(2分,意思对即给分)
舟山市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5—24题。

(一)书院二小松(4分)
唐〃李群玉s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15. 诗中“▲”、“▲”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

(2分)
16.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一)(4分)
15.数粒、二尺。

(写“粒”、“细”或“细韵”也可。


16.抒发了作者对二小松的爱怜、赞美之情。

(流露了作者对有小松的清雅脱俗的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