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高三上册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高三上册历史12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8高一上·田阳月考) 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身份使用乐器乐舞的规模
天子宫悬:悬挂的乐器四面排列64人
诸侯轩悬:悬挂的乐器三面排列48人
卿,大夫判悬:悬挂的乐器二面排列32人
士特悬:悬挂的乐器一面排列16人
A . 贵族生活腐化
B . 社会等级森严
C . 血缘色彩浓厚
D . 音乐发展迅速
2. (2分) (2017高一上·长春开学考)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
这种解释()
A . 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 . 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 . 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 . 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3. (2分) (2016高二上·阳东月考) 某高校老师撰写了一篇《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的历史论文。
下列材料不作为论据的是()
A . 《红楼梦》:“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
B . 《西游记》:“皇帝轮流做,……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
C . 《三国演义》:“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D . 《三言二拍》:“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
4. (2分) (2018高二上·牡丹江期末) 如图,图示呈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其反映的实质是()
A . 中央集权的加强
B . 中央官制的完善
C . 选官制度的完善
D . 君主专制的加强
5. (2分) (2019高一上·黑龙江期末) 2018年1月20日,特朗普就职一周年之际,因美国共和、民主两党之间未能就政府长期预算案达成妥协,联邦政府暂时停摆。
材料旨在表明美国()
A . 维护人民主权原则
B . 两党之间的阶级对立
C . 遵循了分权制衡原则
D . 保障了总统制共和制
6. (2分)《洛迦诺公约》缓解了欧洲安全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
A . 建立了以法国为首的安全同盟
B . 维持边界现状并和平解决争端
C . 各大国同意德国加入国际联盟
D . 法国与德国间的关系得到改善
7. (2分) (2017高一下·阳东月考)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不断有人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
最先实践“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A . 禁烟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辛亥革命
8. (2分) (2019高三上·齐齐哈尔月考) “光荣革命”后,对议会而言,行政权的执行并不是它的职责所在,在国王无力亦无意于绝对行使这项权力的时候,内阁便登上了政治舞台。
内阁的出现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并且在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作用也愈发重要。
可见,英国内阁的形成()
A . 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权
B . 增强了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
C . 解决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
D . 适应了英国宪政发展的需求
9. (2分) (2019高二下·长春期末)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
A . 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 . 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C . 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 .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10. (2分) (2020高一下·南宁期末) 20世纪4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加大公共事业的开支,制订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利率、税收等杠杆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
以上举措反映出的发展理念是()
A . 实行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
B . 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C . 加大宏观调控与国际协调
D . 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11. (2分)“一切以为农业产量只能按百分之几速度而不能按百分之几十的速度增长的悲观沦凋已经完全破产了。
”“地的产量是人的胆决定的。
”以上见诸报端的言论出现于
A . 社会主义改造中
B . 大跃进运动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之中
D . 改革开放的初期
12. (2分)下表是“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单位:%)简表”。
对此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A . 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B . 经济发展出现“滞胀”现象
C . 改变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
D . 美、西欧、日经济竞争加剧
二、非选择题 (共7题;共105分)
13. (15分) (2019高一上·淮安期末) 自194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迄今,半个世纪以来世界政治舞台风云变幻,兴衰起落,发生了非常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冷战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一种以“二元两极”为特征的世界体系。
所谓“二元”,是指这一阶段的世界发生了横向的结构性分裂……它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而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所谓“两极”,是指因制度性裂变而形成的两大国家集团各有一个支配性的力量中心,而且两者都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从而构成了国际体系层面“两个世界”的对峙。
——余伟民《冷战是这样开始的》
材料二:60至70年代逐渐形成了三个世界并存的世界格局。
它是在国际形势大分化、大动荡、大改组的基础上产生的。
首先体现在第三世界的兴起……它们开始作为一支重要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新兴民族国家日益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发展力量。
其次体现在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
——赵立冲《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演变探析》
材料三:关于筹备新的联盟条约的谈判已经进入死胡同,各共和国退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客观进程和成立独立国家联盟已经成为现实。
——《白俄罗斯、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共和国首脑声明》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冷战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世界”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60至7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主要表现,并根据所学知识列举“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的具体表现。
(3)简述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对当时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要因素。
14. (5分) (2017高三上·齐齐哈尔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西方近代化进程比较
分析上表,提取中西方近代化不同的两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
15. (20分) (2019高二上·牡丹江期中) 历史学家王亚南曾说过:“专制皇权无论是经济权力或政治权力,离开了他的官僚机构和官僚系统,都将变成空无所有的抽象。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官僚政治是由贵族政治向帝国皇权政治转化的产物,全面展开于秦汉时期,具体表现为哪些政治制度?
(2)隋唐之际是官僚政治走向成熟的阶段,君相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这一时期中央行政管理体制是什么?该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宋代以后,官僚政治更加合理化、严密化。
宋代采取了哪些分割宰相权力的措施?
(4)官僚体制是中国古代重要行政管理的形式,也是皇权政治赖以运行的基本政治体制。
简述古代官僚制度与皇权专制的关系。
16. (25分) (2019高一上·蚌埠开学考)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扫清迷雾追根溯源;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抽
丝剥茧正本清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
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
”一旦……他们必将重开争夺之战,那个时候也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之时。
——陶诗永宋洪章《火山口上的分赃》
材料二:鉴于美国所处的非常有利的经济和战略地位,美国的势力在1945年后便向外迅猛发展……美国势力最难渗透进去的地区是苏联控制的地区……利益的严重冲突终于不可避免了……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两个世界性的思想体系,互相“排斥”,水火不相容……一个国家不站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站在苏联领导的阵营内,不存在中间道路。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第一,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国际关系……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即美欧日及俄中等主要国家和战略区域决定世界格局的态势,美国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第二,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性主题不会根本逆转……各国战略将主要着眼于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王逸舟《关于多极化的若干思考》
材料四: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1)材料一中,“争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写出一个“上一轮争夺”期间成立的“帝国主义联盟”的名称。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暂时休战”的理解。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二中,“利益的严重冲突”的主要方式是什么?由此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4)材料三中,“国际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局面?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决定世界格局的态势”的因素有哪些?
(5)材料四中,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怎样的中国方案?
17. (15分) (2018高一上·沈阳期末) 古往今来,中外的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1689-1755)
材料二: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
材料三: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1)列举清时期一个典型史实,简要说明材料一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17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政制改革的和平进程。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近代中国(1840-1919年)复制西方民主的事例。
并指出新中国初期“特殊的民主”的主要形式。
18. (10分) (2019高一下·南充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西欧和美国建立了特殊的经济关系。
1946年整个西欧的工业产量比1937年下降了30%,其中德国下降了69%,法国下降了28%,英国下降了4%,而美国却提高了47%。
同时期,西欧主要国家的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由30.5%下降到22.2%,而美国却由41.4%上升到56.4%。
二战前西欧九国的出口值是美国的1.5倍,而战后仅及美国的1/2。
受到战争严重破坏的西欧经济的恢复需要资金、技术和设备,而在当时两种社会制度严重对立的形势下,西欧唯一能够依靠的是美国。
而美国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也必然要援助西欧。
在金融方面,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元同黄金、同资本主义各国的货币直接挂钩并保持固定的汇率,使美元实际上成为西欧各国唯一的国际支付手段,美国成了向西欧提供国际流通货币的中央银行总库。
材料二: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西欧和美国的经济发展态势发生了显著变化。
1960—1970年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7%、4.4%和5.3%,而美国仅为4.3%,同时期以上西欧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增长78.7%、75.6%和100%,而美仅增长61%,1970年法国、联邦德国在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比1948年分别上升了1.9%和6.5%,而美国却下降了16.8%。
但在当时,西欧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力量与美苏相抗衡。
正如阿登纳指出的那样:“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当时美国认为推动西欧一体化有利于实施其对苏联的遏制政策,因此也支持西欧的联合。
西欧国家经济实力提高后,必须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要求独立自主的发展。
基于此.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指出:“马歇尔计划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
”美国和西欧的关系需要“进行痛苦的调整,需要耐心,需要敏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幼香《二战后欧美经济关系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不同时期欧美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并指出影响二者关系的主要历史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知识,分析二战后不同时期欧美经济关系的演变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19. (15分) (2017高一上·瓦房店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流逝而意义日减。
鸦片战争则不然。
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
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
油然而生。
材料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
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材料三:
材料四:1911年11月15日,宣布独立的各省都督府代表召开联合会议(代理参议院),12月3日通过并公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作为临时宪法。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仿照美国的政府制度,规定中央行政机关实行总统制,并采用内阁制。
总统虽参议院选举产生,执行若干职权须经参议院同意,但实际上不对参议院负责,而且对参议院的议决案有交令复议权。
还规定临时政府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行政各部、参议院和临时中央审判所组成。
参议院是立法机关,它以各省都督府所派之参议员组成。
临时中央审判所是司法机关。
——摘自臧巨凯《民国宪政的轨迹》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对鸦片战争的共同认识是什么?用材料二中的哪一结论可以说明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2) 20世纪前半期,中国人民对外争取民族独立,对内争取民主权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材料三图中B 点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指出其在推动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并据材料四概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体现的政治原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颁布的历史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非选择题 (共7题;共105分)
13-1、
13-2、
13-3、
14-1、
15-1、
15-2、
15-3、
15-4、
16-1、
16-2、
16-3、
16-4、
16-5、
17-1、
17-2、
17-3、
18-1、
18-2、
19-1、
19-2、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