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根据市防汛指挥部以与合市建管建委的要求和统一部署,为确保我项目部施工现场安全渡汛,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汛情,能够与时有序、科学地采取相应有效措施,迅速排除汛情造成的危险,确保在建项目财产和参建设人员人身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汛期洪灾危害。

根据上级防汛抢险有关要求,结合市地区与项目部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适用X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项目部内防汛突发公共事件。

本预案指导项目部的防汛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

本预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与时修订并报上级审定、备案,预案构成种类将不断补充、完善。

二、工作原如此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X,加强管理;快速反响,协同应对;依靠科技,资源整合。

防汛预案要以“实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预防为主、与时抢险、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如此,切实实现“三个转变〞,按照新时期防汛防台的要求,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营造一个稳定、祥和、安全的环境。

三、指导思想坚持人民生命高于一切,以保障人生安全和减轻财产损失为目标,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按照统一指挥、高效应对原如此,在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组织开展防汛救灾工作,确保我在建项目安全度汛。

四、组织机构
〔一〕中试厂房等6项防汛抢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尤波涛副组长:蒋林方
成员:蒋国方、徐宾、蒋春成、曹国强、龚思平、姚爱清、X红年、颜丙旭〔二〕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防洪抗汛工作的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制度和制定各项应对措施。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展防洪抗汛知识的宣传教育,指导各项目、班组开展防洪抗汛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参建人员防洪抗汛意识和根本技能。

3、认真做好各项物资保障,使之始终保
持良好的戒备状态。

4、指挥和组织人员进展防洪抗汛,把损失降到最低点。

五、工作机构
1、现场指挥组:
职责: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各小组进展救援。

2、应急抢险组:职责:具体负责根据专家技术组的技术建议和事故现场情况制定的防汛抢险救援方案,按照方案迅速组织抢险队伍进展抢险救援。

3、物资保障组:
职责:具体负责落实防汛抢险抢险物资、器材和车辆到位的情况,并按照防汛应急领导小组要求,对防汛抢险力量进展统一调配,确保防汛抢险物资、车辆、器材与时赶赴防汛抢险现场。

4、技术组:
职责:具体负责与时组织有关单位与专家,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制定防汛抢险救援方案,并提出建议,为防汛抢险救援和事故调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5、医疗救护组:
职责:具体负责组织有关医疗单位迅速展开对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协调120救护车将受伤人员转移到医院救治。

6、通讯组
组长:黄洁
任务:与时、准确作好现场的信息收集和处理工作,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项目经理室。

7、宣传报道组:
职责:具体负责向市建设局防汛领导小组汇报灾情信息,宣传报道抢险救灾中的先进事迹。

六、防洪抗汛的准备 1、接到上级指示或通知后,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向班组发布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
防汛抢险工作,随时准备执行防汛抢险任务。

2、有关人员对在建建筑物进展全面检查,封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室内大型活动。

3、加强对有毒有害物品、供电和重要功能场室设备的防护,保证防汛抢险的顺利进展。

4、加强对参建人员进展防汛抢险的宣传教育,向项目参建人员提出严禁涉水过河,密切注意洪水灾害,并切实做好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值班值勤工作,保持通讯畅通,与时掌握项目实际情况,全力维护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有关要求组织好救灾物资与抢险工作。

七、防汛抢险的应急 1、接到紧急警报后,各级领导小组迅速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2、迅速向各项目班组发出紧急警报,受影响的项目立即停工,并组织工人有序撤退到安全地带。

3、迅速关闭、切断输电〔除应急照明系统外〕和各种明火,防止洪水后滋生其他危害。

4、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与时将受伤受困人员进展转移和安
置。

5、加强对重要设备、物品的保护和值班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6、迅速了解和掌握系统受灾情况,与时汇总上报。

八、防汛设施
见附图
九、重点检查监控内容施工现场要实行严格的汛前检查、汛期监控、汛后复查的检查监控制度。

安排专人分工负责,对现场的临建设施、围挡樯、起重运输机械、脚手架、施工用电等项目进展重点检查和监控。

〔一〕临建设施临建设施包括:宿舍、食堂、办公用房、厕所等。

监控人的责任:全面检查临建设施的安全状况,如有裂缝、倾斜、变形现象,与时采取加固、翻修,达不到要求的必须拆除重建;暴雨天气必须安排专人进展不连续巡查;随时观察风雨对临建设施的影响、受损情况与基坑、脚手架、塔吊等可能对临建造成的破坏,如有危险立即将临建内人员转移到安全地方。

〔二〕围挡墙围挡墙包括:实心砖围挡墙。

监控人的责任:全面检查围挡墙的安全状况,如有破损、倾斜、变形等现象,与时采取加固、更换等措施;特别要加强对临街围挡墙的重点监护,如有险情,立即对围挡墙周边设警示隔离设施,并设专人看护,严防围墙倒塌伤人。

〔三〕起重运输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包括:塔吊、客货电梯、物料提升机等。

监控人的责任:六级以上大风、大雨或者塔吊有故障征兆天气应立即停止作业;重点监控起重运输机械根底的稳定情况、排水情况、基坑对塔吊的影响情况;要重点检查塔吊密集、多台作业的小区,邻近高压线和建筑物的塔吊,如达不到安全距离必须立即拆除。

〔四〕脚手架工程脚手架工
程包括:落地脚手架。

监控人的责任:六级以上大风、大雨天气,禁止脚手架施工作业;重点监控脚手架根底沉降情况、排水情况,确保根底稳固,架体拉结有效;对临近街道、房屋、高压线处重点监控,危险时应对脚手架危与X围内设置警示隔离带,并设专人监护。

汛期过后,对脚手架进展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五〕临时用电临时用电包括:施工用电、生活用电等。

监控人的责任:全面检查施工现场的各类临时用电设施、配电线路,严格实行三相五线制,确保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各类配电设施的防雨设施防护完好;暴雨天气应立即切断总电源,并准备好应急照明器材。

汛情过后,对配电系统进展全面的检查验收,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送电施工。

十、其他要求
1、技术组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制定防汛抢险救援方案,先观察洪水涌进的方向,如果洪水由拟建项目的东面或南面涌流,如此首先用编织袋装粗砂堵住施工现场大门,同时由应急抢险组带领小局部人员快速检查并加固围墙。

2、各项目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防汛抢险工作,要以国家财产和人员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落实各项防汛抢险措施。

防汛抢险期间,领导无特殊情况不许离开指挥部,并保持每天24小时各部门与项目部有人值班,通讯工具畅通。

3、进入防洪抗汛紧急状态后,防汛抢险领导小组通过、发通知以与高音喇叭等形式通报。

4、在防汛抢险应急行动中,各班组要密切配合,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5、洪讯灾过后,各班组要迅速组织人力检查受影响的建筑物,受水浸的宿舍等应按要求开展防疫工作,等待通知方可组织施工。

6、各班组应根据本预案,结合本项目实际做好组织落实工作。

某某龙海建工集团某某中试厂房等6项项目部二0一三年五月四日
4 防X与预警
预防预警准备工作
思想准备。

加强宣传,增强全民预防洪涝台风灾害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做好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准备。

组织准备。

建立健全防汛组织指挥机构,落实防汛责任人、防汛队伍的监测网络与预警措施,加强防汛抢险队伍建设。

工程准备。

配备一定的防汛应急物资,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防汛工程建设任务。

预案准备。

修订完善各类台风暴潮防御预案、人员安全转移预案。

准备。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如此,储藏必需的防汛物料,合理配置。

在防汛重点部位应储藏一定数量的抢险物料,以应急需。

通信准备。

充分利用社会通信公网和自建通讯系统,确保防汛通信专网、预警反响系统完好和畅通。

防汛检查。

按照“六不放过〞的原如此,发现薄弱环节,要明确责任、限时整改。

防汛日常管理工作。

加强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对应急物资定期检查,确保完好。

预防和预警机制
4.1.2.1 经常上网查看和收看电视,随时收集掌握防汛防台信息。

4.1.2.2 健全预报机制。

建立信息的监测和通报系统。

按照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开展势态,从低到高依次分为蓝、黄、橙、红四色预警信号,本区的防汛防台预警级别将按市防汛指挥部的要求分为四级,由有关部门统一发布。

国家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制度、明确预警级别和发布程序后,从其规定。

4.3.1 现场人员应立即上报项目部指挥小组。

4.3.2 现场下水道疏通。

4.3.3 生活区、宿舍后勤生活保障、救护。

4.3.4 施工现场塔吊、施工电梯、脚手架、模板等的检查与检修。

4.3.5 施工用电、各部位配电箱、现场高空照明灯与架空线路的检查、加固与抢修。

4.3.6 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与医院联系或拨打“110、119〞救助,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与本部门的联系,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4.3.7 事故调查报告,并上报公司与有关上级机关。

5 应急响应
5.1.1按洪涝灾害的严重程度和X围,将应急响应行动分为四级。

5.1.2进入汛期,防汛指挥机构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程跟踪风情、雨情、水情、工情、灾情,并根据不同情况启动相关应急程序。

5.1.3洪涝灾害发生后,由防汛指挥部向区县人民政府和市防汛指挥部报告情况。

造成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可越级上报,并同时报市防汛指挥部。

任何个人发现海塘、水闸发生险情时,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5.1.6因洪涝灾害而衍生的疾病流行、水陆交通事故等次生灾害,防汛指挥机构应组织有关人员全力抢救和处置,采取有效措施切断灾害扩大的传播链,防止次生或衍生灾害的蔓延,并与时向区人民政府和市防汛指挥部报告。

大兴区防汛防台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X围等因素,分为四级:即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四个响应等级,应对一般较大、重大、特大突发公共事件。

〔见附表一〕
5.2.1 Ⅳ级响应〔蓝色预警〕
5.2.1.1 Ⅳ级响应标准
出现如下情况之一者为Ⅳ级响应,由区防汛指挥部处理,并报市防汛指挥部备案:
(1)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后;
(2)发出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后,即预报局部地区24小时雨量超过50毫米;
(3)可能造成一般灾害的其他汛情〔居民进水100户以下、农田受淹1000亩以下,房屋倒塌5间以下、死亡2人以下〕。

5.2.1.2 Ⅳ级响应行动
(1)区防汛指挥部领导进入岗位,组织开展防汛抢险和灾后救助工作,并加强汛情监测,密切关注汛情变化,与时向市防汛指挥部上报汛情、灾情和灾害处置等情况。

(2)市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市防汛指挥部指令,协助区防汛指挥部实施防汛抢险和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1)市民注意收听、收看有关媒体报道,了解最新预警信息,妥善安置易受风雨影响的室外物品;
(2)各新闻媒体、各电子显示屏发布有关预警信息和安全提示;
(3)各单位、各部门按照防汛防台预案,做好各项防御准备;
(4)低洼、易受淹地区做好排水防涝工作;
(5)沿海单位与时关闭各类挡潮闸门;
(6)各防汛排水泵站加强值守,适时进展预抽空;
(7)加固户外装置,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采取有效防御措施;
(8)电力、通信等管线部门加强抢修力量的配备;
(9)排水量放水人员和市容环卫清扫人员提前进展道路进水口清洁工作,并做好降雨过程中的量放水工作;
(10)市政部门检查加固高架、高速道路的各类指示标志,落实隧道、下立交等重点地点的防积水和抢排水措施。

(11)灾后,市政、绿化、电力、通信、水务等专业抢险队伍要迅速组织巡检,在第一时间内完成抢排积水、道路清障、应急抢修等灾后恢复工作。

5.2.2 Ⅲ级响应〔黄色预警〕
5.2.2.1 Ⅲ级响应标准
出现如下情况之一者为Ⅲ级响应,由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处理,并报市政府和市防汛指挥部备案。

(1)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后;
(2)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后,即预报局部地区24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
(3)海塘发生险情,可能造成局部地区危害的;
(4)可能造成较大灾害的其他汛情〔居民进水100~300户、农田受淹1000~10000亩或房屋倒塌5~50间、死亡3~5人〕。

5.2.2.2 Ⅲ级响应行动
(1)市防汛指挥部副总指挥主持会商,作出相应工作安排,加强对汛情的监测和防汛工作的指导,并将情况上报市防汛指挥部总指挥;
(2)区防汛指挥部领导进入岗位,组织开展防汛抢险和灾后救助工作,并加强汛情监测,密切关注汛情变化,与时向市防汛指挥部上报汛情、灾情和灾害处置等情况;
(3)市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市防汛指挥部指令,协助区防汛指挥部实施防汛抢险和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4)各级抢险队伍进入戒备状态,驻沪部队、武警部队进入经常性战备状态,防汛抢险物资储运单位做好随时调运的准备;
(5)各新闻媒体与时刊播有关预警信息,加强各种安全防X知识宣传。

5.2.2.3 黄色预警防御指引
〔1〕市民尽可能减少外出或者到安全场所躲避;
〔2〕各新闻媒体、各电子显示屏与时更新有关预警信息和安全提示;
〔3〕各级防汛机构和有关抢险单位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落实应对措施;
〔4〕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需采取专门的保护措施,必要时可以暂停作业;
〔5〕防汛排水泵站转入暴雨模式运行;水闸提前预降内河水位;
〔6〕一线海塘外作业施工停止;
〔7〕消防部门加强备勤力量,做好抢排积水准备;
〔8〕排水量放水人员和市容环卫清扫人员与时进岗到位,确保排水畅通;
〔9〕绿化管理部门加紧对树木进展绑扎加固和修剪;
〔10〕水上航运部门与时发布船期消息,妥善安置滞留旅客;
〔11〕灾后,市政、绿化、电力、通信、水务等各专业抢险队伍要迅速组织巡检,在第一时间内完成抢排积水、道路清障、应急抢修等灾后恢复工作。

5.2.3 Ⅱ级响应〔橙色预警〕
出现如下情况之一者为Ⅱ级响应,由市防汛指挥部处理,并报市政府备案,市防汛指挥部总指挥必须进入岗位或到现场;
5.2.3.1 Ⅱ级响应标准
〔1〕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后;
〔2〕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即预报局部地区24小时降雨量超过150毫米;
〔3〕海塘发生险情,可能造成较大危害的;
〔4〕可能造成重大灾害的其他汛情〔居民进水301~1000户、淹没农田1~5万亩或房屋倒塌51~150间、死亡6~10人〕。

5.2.3.2 Ⅱ级响应行动
〔1〕市防汛指挥部总指挥主持会商,作出相应工作安排,加强对汛情的监测和防汛工作的指导,并将情况上报市政府主要领导,提请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作出应急部署,并适时下达人员撤离指令;
〔2〕区防汛责任人和区防汛指挥部领导必须进入岗位,组织开展防汛抢险、人员撤离和灾后救助工作,并加强汛情监测,密切关注汛情变化,与时向市防汛指挥部上报汛情、灾情和灾害处置等情况;
〔3〕市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市防汛指挥部指令,协助区防汛指挥部实施防汛抢险和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4〕各级抢险队伍进入临战状态,驻沪部队、武警部队进入三级战备状态,在指定地点集结待命;防汛抢险物资储运单位做好随时调运的准备;
〔5〕电视、电台、网络和电信运营商、电子显示屏管理等单位与时播发和随时插播有关预警信息和安全提示,报刊等媒体也要与时刊发相关信息。

5.2.3.3 橙色预警防御指引
〔1〕市民尽可能留在家中,关门、关窗、收物,防止坠物伤人;一旦室内进水,立即切断电源,防止触电;
〔2〕各新闻媒体、各电子显示屏滚动发布有关预警信息和安全提示;
〔3〕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市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加紧检查落实各项防X措施;
〔4〕各类建设工地停工,并对塔吊等设备进展锁定,对脚手架等进展加固或拆除;
〔5〕一线海塘外各类作业人员和工地临房、危棚简屋内人员按预案撤离转移至指定安全地带;
〔6〕所有船只全部进港避风;
〔7〕消防官兵全部上岗待命;
〔8〕排水量放水人员坚守岗位,市容环卫清扫人员提前至凌晨3时上岗;
〔9〕绿化、市政部门与时扶正、去除倒伏树木;
〔10〕水、陆、等交通航运部门与时发布客运信息,妥善安置滞留旅客;
〔11〕卫生部门落实医疗救护力量和设备;
〔12〕灾后,市政、绿化、电力、通信、水务等各专业抢险队伍要迅速组织巡检,在第一时间内完成抢排积水、道路清障、应急抢修等灾后恢复工作。

5.2.4 Ⅰ级响应〔红色预警〕
5.2.4.1 Ⅰ级响应标准
出现如下情况之一者为Ⅰ级响应,必须向市政府报告,市政府领导进入岗位或到现场:〔1〕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信号后;
〔2〕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后,即预报局部地区24小时降雨量超过200毫米;
〔3〕主海塘决口;
〔4〕可能造成特大灾害的其他汛情〔居民进水1000户以上,或农田受淹5万亩以上;或死亡10人以上,房屋倒塌50间以上〕。

5.2.4.2 Ⅰ级响应行动
〔1〕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会商,市防汛指挥部领导成员参加,作出防汛防台应急部署,加强工作指导,必要时发表电视讲话,动员全市军民全力抗灾抢险;
〔2〕区党政领导和防汛责任人进入防汛抢险指挥岗位,迅速落实各项防汛抢险措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各级抢险队伍进入战斗状态,驻沪部队、武警部队进入二级战备状态,根据市防汛指挥部的指令,执行抢险救灾任务;
〔4〕电视、电台、网络和电信运营商、电子显示屏管理单位等与时播发和随时插播有关预警信息和安全提示,报刊等媒体也要与时刊发相关信息。

5.2.4.3 红色预警防御指引
〔1〕市民根据安全提示进一步检查落实自我防X措施;
〔2〕各新闻媒体、各电子显示屏随时插播有关预警信息、安全提示和紧急通知等;
〔3〕各类学校、幼儿园以与其他有关单位采取停课或其他专门的保护措施;
〔4〕除直接关乎国计民生的企事业单位外,其他单位可自行决定是否停产、停工、停业;
〔5〕灾后,市政、绿化、电力、通信、水务等专业抢险队伍要迅速组织巡检,在第一时间内完成抢排积水、道路清障、应急抢修等灾后恢复工作。

5.2.5 等级调整变更
突发公共事件的实际级别与响应级别密切相关,但可能有所不同,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响应等级一般由低〔Ⅳ级〕向高〔Ⅰ级〕逐级递进,出现应急情况和严重态势时也可直接跃进。

区应急委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事态、影响和处置需要,按照规定程序来决定或报请市应急委决定变更响应级别,对于跨区域、跨部门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可针对各种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分级响应程序和措施,情况特殊时,根据加强预防的需要,可提高响应等级。

5.3人员转移撤离方案
根据近几年在“麦莎〞和“卡努〞与“韦帕〞和“罗莎〞台风中人员撤离、转移的情况和经验,首先对临时工棚内人员的情况进展调查和统计,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安全、就近、方便的原如此,可选择学校、电影院、旅馆、厂房与亲戚家中作为撤离安置地点,落实好联系人与联系,并登记造册,同时根据情况变化,不断更新资料,确保人员安全。

在台风影响前,接市防汛的撤离指令后迅速通知各有关单位与时撤离、转移,确保人员安全。

撤离点的治安由所在地区的派出所和联防队负责,由所在地区的政府和有关单位提供饮食、医疗后勤保障。

5.4信息报送
.1 迅速报告信息。

一旦掌握和发现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如此,立即根据其性质和威胁程度,将有关信息报告区应急联动中心、所在地镇政府、园区管委会、上级主管部门。

市民有义务通过 110 等报警、特服和其它途径迅速报告和反映突发公共事件信息。

.2 严格报告制度。

各应急救援部门和项目部管理人员接到报警信息后,要按照相关预案和报告制度的规定,在组织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同时,与时掌握和汇总相关信息,重要信息要与时向区应急联动中心和区应急办报告〔突发应急事件发生后半小时内向区应急
办口头汇报,一小时内书面报告〕。

要做到事发后报告迅速,处置时报告正确,事件完毕后要有总结报告。

.3 与时处置信息。

接到重要信息后,要与时处理或提出应急处置建议反响到相关部门。

.5跨区域信息通报。

要与相邻区加强协作,建立防汛防台信息的通报、协调渠道。

一旦出现超出本区域的态势,要根据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与时通报、联系和协调。

防汛防台突发事件的完毕需经有关的权威部门宣布,并注意区别于现场抢救活动的完毕。

6 后期处置
6.1.1 善后工作
6.1.1.1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妥善做好抗灾救灾的善后工作,慰问灾民,帮助他们解决吃穿住的问题,使他们有一个安定的环境,恢复生产工作,稳定思想情绪。

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与紧急调集、征用个人的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怃恤、补助或补偿。

6.1.1.2 与时调查统计灾害事故影响X围和损害程度,并按规定向上级报告。

6.1.1.3 积极支持、配合民政部门妥善安置、安抚灾民。

6.1.2 社会救助
6.1.2.1 提倡和鼓励个人捐赠资金和物资。

6.1.2.2 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具体应急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6.1.3 保险
鼓励参加保险,减少损失。

与时向有关保险公司要求定损理赔。

因定损理赔需要单位和个人提供相关情况的,单位和个人应积极配合。

抢险物资根据当年使用情况与时补充,同时根据汛情与时调整储藏物资的品种和数量,达到一定年限的与时予以更新,确保防汛物资能与时拉得出、用得上。

在发生灾情后,项目部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水毁工程的修复工作,以确保防汛工程设施的完整性。

6.4.1 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完毕后,项目部应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调查,并按要求提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