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傲慢与偏见_女权主义思想析论_姚晓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6期Vol.33 No.6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13年10月20日
Oct.20 2013
·23·
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3.06.012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撰写的一部代表展现女权主义思想的代表作,这种女权主义思想源于作者强烈的女权主义观念、当时时代的家庭教育背景、男性处于强势地位的时代背景和讲究繁文缛节的世俗礼节背景。
这部代表作的女权主义思想一方面表现在作品的女性话语叙事方式视角;另一方面表现在作者的写作内容上,即通过女性主人公伊丽莎白强烈的男女平等思想、对婚恋情感的独立自主、世俗礼教父权的反叛与挑战、以及其富有个性性格的新时代女性形象的描写。
笔者拟就这些问题作一简要探讨,以期望展现小说本身和作者强烈的女权主义思想。
一、《傲慢与偏见》女权主义思想的缘由
(一)时代背景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资本主义的整个制度还没有完善,封建思想还在人们大脑中残存,男尊女卑思想还比较流行,当时仍然是男性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有着绝对的强势权力和地位,女性只能成为男性的依附品,绝对服从于男性。
在那个男权主义盛行的社会中,大多数女性无法享受到财产的继承权和使用权,没有任何有利的经济背景,只有通过婚姻这种形式来改变和提升其日后的生计,导致女性在家庭中没有主动权和发言权。
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班纳特夫妇财产继承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其膝下无男性后代,只有女性后代,在其离开人世之后,按照当时的风俗习惯,其所有家产就只能由远方的亲戚朋友继承,他身边所有女性没有权利享受到任何东西。
由此可以看出,在当时男性权利至上的社会体制下,女性完全失去了自主权,甚至她们独立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和机会也不复存在,这是当时男女地位不对等的根本原因。
所以,英国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相当卑微,在经济、政治、教育、爱情和生活等方面的权利处处受限制,在智力上女性被认为天生低下,政治上被视为非常危险的分子,道德上被称为软弱无能。
正是这种时代大背景,激发了富有社会责任感和良知的简·奥斯汀对女性权益的呼吁和极大关注。
(二)简·奥斯汀的女权主义观念
简·奥斯汀的女权主义观念的产生一方面源于其本身的生活经历,另一方面源于其对男女的社会地位不对等现状的深刻认识。
正是在这种非常不利于创作的情况下,简·奥斯汀一反常态,积极利用自己创作的各种实践,为女性们争取到她们应有的话语空间和生存发展空间。
简·奥斯汀的女权主义观念主要体现在她撰写的很多作品对女性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进行了一系列的积极肯定和认可。
她对女性聪明才智的大力认可,把妇女和男人的智力一视同仁,认为女性甚至比男性在很多时候具有更敏锐和更理性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分析力。
她一反传统文学中主人公都为男性的模式,将不少女性提升为作品中的主人公。
作者笔下塑造的女性形象不再是男人的附属品,而是集美德、理性和智慧于一身的新时代女性,体现和代表了富有思想、理想和理性、朝气蓬勃的独立女性个体,和一般男性一样,她们经历了逐渐成长、完善的过程。
作者把女性摆在与男性完全平等的地位上,并且把长期处于边缘、弱势地位的女性作为全知视角下的限制性叙述角度,唤醒了女性沉睡已久的主
《傲慢与偏见》女权主义思想析论
姚晓晖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摘 要:《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倾心撰写的女权主义代表力作,小说的女权主义思想源于作者浓厚的女性观念和当时男性文化至上的时代大背景。
它的女权主义思想和意识,一方面表现在作品采用以女性为中心的话语叙事方式视角;另一方面表现在小说塑造的主人公伊丽莎白是一个本身强烈的男女平等思想、婚恋情感的独立自主、对世俗礼教父权的反叛与挑战、富有个性的新女性形象。
该小说表现出的女权主义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局限和不足,但是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启发意义。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女权主义;伊丽莎白
中图分类号:K7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3)06-0023-03
收稿日期:2013-10-08
作者简介:姚晓晖(1976—),女 ,福建漳浦人,漳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体意识。
由此,奥斯汀使英国文学的女性主体意识提前半个世纪表现出来。
因此,从这些方面来看,简·奥斯汀是一位真正的女权主义者[1]。
二、《傲慢与偏见》女权主义思想的表现
《傲慢与偏见》女权主义思想十分浓厚,首先体现在她采取了独特的小说叙事视角,直接从女性视角出发,以女性为中心,采用一系列女性的话语方式展开整部小说的故事情节。
其次主要是通过主人翁伊丽莎白各种经历和话语的详细描述,展现其新型女性形象,表达作者对女权主义的真切呼吁和极大关注,具体表现如下。
(一)写作技巧
在写作技巧上,作者巧妙采用女性视角和女性话语方式,展现《傲慢与偏见》女性主义思想的叙事视角和女权主义思想。
这部小说一反当时盛行的男性叙事方式,大胆采用女性主义的叙事视角[2],从一般大众女性角度出发,描写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女性为小说的主要角色,一反男性为主角的方式,让女性第一次在小说中了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和其他基本权利。
1.巧妙选用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促进了小说主人公的女性形象直接展现
简·奥斯汀的小说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这样能够使女性主人公很少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拘束和限制,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展现自己的形象,直接将女性主人公等女性及其经历直接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
同时,采用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也是为了保护女性安全的一种自卫办法。
2.采用女性叙事视角,极大彰显了强烈的女权主义思想
《傲慢与偏见》整部小说将长期处于弱势和边缘化地位的女性推上了前台,以女性视角展开故事的叙述和描写,采用女性话语的话语方式,让女性在整部小说中成为各种故事场景和场合的主角,让女性主导整个小说的话语系统,充分展现小说浓厚的女权主义思想和意识,其实也是展现作者的女权主义思想和意识。
(二)写作内容
在写作内容上,作者积极刻画伊丽莎白的新型女性形象,彰显小说强烈的女性与女权主义思想。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是英国当时文学作品中塑造得形象非常突出的新时代女性人物角色。
简·奥斯汀把伊丽莎白描绘成了一个富有叛逆个性、有自己独立思想和见解的知识型女性,作者将很多新女性的优点集中在她身上:美丽大方、聪明睿智、富有个人主见,并将自己感情生活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大胆追求个人婚姻的幸福。
伊丽莎白的新女性形象展现了小说《傲慢与偏见》及作者多方面的女权主义思想与女权文化[3]。
1.伊丽莎白的叛逆与挑战
作者通过伊丽莎白对各种世俗礼教的叛逆和挑战,彰显了小说《傲慢与偏见》及作者强烈的反传统主义思想和意识。
当时社会讲究各种世俗礼教和繁文缛节,大多数女性追求淑女风范和才艺素质,家庭教育中非常注重这些思想的灌输,但是小说女主人公认为这些都是一些落后的东西,她偏不遵循这些世俗的要求,而是勇敢大胆地向当时的各种世俗礼节提出挑战。
比如,因为探望生重病的姐姐而仪表不整、落汤鸡式地出现在所谓上流社会的高档正式场合;对凯瑟琳夫人的宴会上那些趋炎附势的人报以嗤之以鼻的态度,而且还大胆指责凯瑟琳夫人的不是,这些都表现了主人公伊丽莎白不讲究当时的淑女品格和礼仪。
同样,对当时的世俗要求女性要具备淑女才能,她也觉得没有必要,比如,众人要求其展现淑女才艺时,她总是应付性地表现。
这些均反映了伊丽莎白对当时社交礼仪的蔑视和挑战,从而反映了小说《傲慢与偏见》极强的新女性形象。
2.伊丽莎白的爱情观
作者通过伊丽莎白努力主宰和控制自己的爱情世界,表现了其明显的女性主体意识,彰显了小说《傲慢与偏见》新的婚姻恋爱情感观念,也表达了作者号召女性追求自己感情幸福的愿望。
伊丽莎白对爱情与婚姻有着独立自主的主体意识[4],她摈弃了传统妇女忍耐、顺从的品性,坚信美满的婚姻只能建立在深厚的爱情基础之上,她向往彼此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感情方式。
作品通过伊丽莎白对当时婚姻做法的极大反叛,表达了小说《傲慢与偏见》反对世俗婚姻情感的思想和意识:伊丽莎白对好友夏洛蒂的金钱物质婚姻观持批判和讽刺的态度、对妹妹琳达不经过理性和冷静思考就步入婚姻的殿堂感到不可思议;伊丽莎白拒绝求爱者有两次,一次是拒绝讲究物质追求和现实的柯林斯表哥的求婚,因为她坚信婚姻应该建立在平等、互相爱慕的基础上;一次是拒绝了态度傲慢与思想偏见、地位显赫十足、年轻富裕的达西先生的求婚。
通过主人公伊丽莎白这些新型的婚姻观念和做法,表达了小说《傲慢与偏见》新的女性婚姻观念——真正幸福的婚姻应该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而非物质的东西。
3.伊丽莎白的男女平等思想
作者通过伊丽莎白的男女平等思想和做法,充分展现了小说的男女平等思想与意识。
这种平等思想一方面主要体现在作品通过女性主人公伊丽莎白聪明才智的描写,其聪明才智吸引了男性达西,充分展现了作品中的男女在智力和理性思维上平等的思想,极大批判和否定了女性在智力上不如男性的偏见;另一方面是在自由平等生活权利上,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对男权文化至上提出了强烈的挑战,积极追求
·24·
与男性一样自由平等的生活世界[5]。
4.伊丽莎白的个性塑造
作者通过伊丽莎白的反叛、独立、乐观等富有个性的性格塑造与描绘,表现了小说《傲慢与偏见》追求女性个性独立。
伊丽莎白新女性的性格,一方面体现了不按照世俗礼节形成的的反叛性格;另一方面表现了其独立、乐观的性格,比如其对达西的求婚由拒绝到最后接受的过程就彰显了她独立的性格;对宾利小姐的傲慢,她报之以乐观的态度,坦然面对之。
三、《傲慢与偏见》女权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傲慢与偏见》展现的女权主义思想与意识虽然有很多进步的方面,比如女性应该拥有自己的爱情权利、礼节自由权利、平等权利和个人独立权利等一系列女权主义思想,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女作家简·奥斯汀毕竟生活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思想文化还不发达的时代,当时男权主义和男性主义至上,她撰写的作品虽然积极展现女性形象和关注女性权益,但是仍然不可能完全避免受到当时男权文化的不良影响和限制,这就导致其作品女权主义思想有一些消极的东西。
比如简·奥斯汀在小说中大胆描述女主人公独立自主的形象和积极倡导男女平等,但作者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把女性的权利和作用局限在一个家庭圈子中,没有描写出女性在社会上应该有的地位、身份与权益。
总之,《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撰写的一部代
表展现其本身女权主义思想的代表力作,这种女权主义思想一方面渊源于作者强烈的女性观念,另一方面源于当时男权文化盛行的时代大背景。
整部小说的女权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小说的叙事视角和话语系统以及写作内容,其话语系统和叙事视角上采用颠覆男性的叙事视角和话语系统,大胆使用女性叙事视角和话语体统,让女性掌握和控制整部小说的话语权利;其写作内容上,通过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强烈的男女平等思想、婚恋情感的独立自主思想做法、对世俗礼教父权的反叛与挑战以及其富有个性性格等来展现新时代女性形象。
尽管小说女权主义思想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但毕竟激发了当时女性们对自己权利的追求和关注,也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女性主义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孟霞.简·奥斯汀及其《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主义意识[J].
时代文学,2011,(1):146-147.
[2]石锐.《傲慢与偏见》的女性主义叙事学分析[J].时代文学,2010,(5):25-26.
[3]刘畅.《傲慢与偏见中女性主义思想解读[J].成都大学(社科版).2009(4):42-43.
[4]黄洁.《傲慢与偏见》女主人公主体意识解析[J].2011,(7):104-105.
[5]梁慧.电影《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主义[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8):33-36.
(责任编辑:梁士奇)
An Analysis on Feminism of "Pride and Prejudice"
YAO Xiaohui
(Zhang zhou City University, Zhang zhou, Fujian, 363000)
Abstract:"Pride and Prejudice" is the masterpiece written by Jane Austen. The novel's feminist ideas originates from feminism of Jane Austen and the prevailing male culture of the times. Its feminist thought and consciousness manifests women-centered discourse narrative perspective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manifests the new female image of the novel's heroine Elizabeth,such as a strong gender ideology, independence of marriage and emotion, the right of secular ritual and Godfather rebellion and challenges. The feminist consciousness of the novel has more or less limitations and shortcomings to some extent, but still has a strong practical instruction.
Key words:Pride and Prejudice; Feminism; Elizabeth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