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并(2010修改)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52:46 AM
10
购买日或合并日的确定
合并日或购买日是指合并方或购买方实际取得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 方控制权的日期,即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净资产或生产经营决 策的控制权转移给合并方或购买方的日期。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通常可认为实现了控制权的转移: (1)企业合并合同或协议已获股东大会等通过。 (2)企业合并事项需要经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的,已获得批 准。 (3)参与合并各方已办理了必要的财产权转移手续。 (4)合并方或购买方已支付了合并价款的大部分(一般应超过 50%),并且有能力、有计划支付剩余款项。 (5)合并方或购买方实际上已经控制了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财 务和经营政策,并享有相应的利益、承担相应的风险。
企业合并会计
第一节 企业合并的含义与分类 第二节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概要 第三节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第四节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第五节 企业合并的披露
核心知识点:
8:52:46 AM
对企业合并的确认、计量
2
第一节 企业合并的含义与分类
一、企业合并的含义 二、企业合并的分类
吸收合并 新设合并
形成母子公司关 系的企业合并
合并方取得股权
控股合并
企业合并的第二种分类方法
8:52:46 AM
14
(二)按合并后主体的法律形式不同进行分类
企业合并
吸收合并 新设合并 控股合并
法律意义上的企业合并
比较……
8:52:46 AM
15
吸收合并、新设合并、控股合并比较 1
+
2
+
3
+
8:52:46 AM
8:52:46 AM
8
关键词
➢控制
定义 “控制”关系的认定 投资单位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但不能控 制被投资单位的情形
潜在表决权
➢合并日与购买日
实际取得控制权之日 ? “交易日”与“购买日”有何区别?
8:52:46 AM
9
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 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控制一般存在于两种情况
8:52:46 AM
17
(三)按涉及行业的不同进行分类
企业合并
横向合并 纵向合并 混合合并
8:52:46 AM
18
第二节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概要
主要知识点
8:52:46 AM
企业合并会计要解决什么问题?
如何理解和应用权益结合法?
如何理解和应用购买法?
19
一、企业合并会计的主要内容
企业合并会计的主要内容 ➢对企业合并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 ➢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下面主要介绍企业合并的 确认、计量方法……
8:52:46 AM
20
对企业合并的确认与计量——合并方账务处理基本框架
吸收合并、新设合并
控股合并
借:有关资产账户 [取得的净资产]
贷:有关负债账户
贷: 现金 应付债券 股本等 现金等
[支付的合并对价] [支付的合并费用]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 现金 应付债券 股本等 现金等
8:52:46 AM
22
(一)权益结合法的基本内容——特点
合并的实质是权益之联合而非购买交易 合并中取得净资产或股权的入账价值按账面价值确定 合并费用计入当期费用 不需要确认合并商誉 需要调整股:
➢如何调整股东权益? ➢期中合并时当年净收益如何计算?
主要知识点
8:52:46 AM
什么是企业合并?
企业合并有哪几种分类方法?
如何理解各类企业合并的实质?
3
第一节 企业合并的含义与分类
一、企业合并的含义
既是独立的法人主体 也是独立的报告主体
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
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经济意义上:一个整体 ➢法律意义上:可能是一个法人主 体,也可能是多个法人主体
➢交易:公允价值 ➢重组事项:账面价值
8:52:46 AM
4
二、企业合并的类型
(一)按合并双方合并前、后最终控制方是否发生变化进行分类 (二)按合并后主体的法律形式不同进行分类 (三)按设计行业的不同进行分类
8:52:46 AM
5
(一)按合并双方合并前、后最终控制方是否发生变化进行分类
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8:52:46 AM
30
(二)购买法的基本内容——账务处理
➢控股合并的基本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等
A [支付的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直接合并费用] A
理解关键
合并商誉包括在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中, 单独资产负债表中不能直接单项列示, 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将以“商誉”项目列示。
8:52:46 AM
吸
收
=
合 并
创
=
立 合
并
=
+
母公司
子公司
控股合并
16
企业合并与长期股权投资的关系
同一控制下的 企业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 的企业合并 结果1: 吸收合并、新设合并
结果2: 控股合并
会 计 方 法
合并时的处理: 购买法、权益结合法
控
制
长期 股权 投资
共同控制、 重大影响、 非控、非共控、非重大影响
投资后的处理: 成本法、权益法
8:52:46 AM
11
2。两类合并的实质比较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由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的最终控制方没有发 生变化,准则没有把这种合并视为“交易”,只是当作一个经济事项。因 此,相应的会计处理中采用账面价值进行计量。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由于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属于同一方 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这种合并实质上是一种交易——购买方购买被购 买方控制权的交易。正因为如此,相应的会计处理中需要遵循交易规则, 使用自愿交易的双方都能够接受的价值——公允价值。
合并前股东权益 790
合并后股东权益 790
实施方式
乙企业注销
甲企业吸收净资产
甲企业发行每 股面值10元普 通股20万股给 乙企业的股东, 吸收合并乙企 业。 8:52:46 AM
借:负债 股本 留存收益
贷:资产
150 250 100
500
借:资产 500
贷:负债
150
股本
200
资本公积 50
留存收益 10026
1.投资企业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50%以上的表决权资本, 2.投资企业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50%或以下的表决权资本,但具有实质控
制权的情况。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是否具有实质控制权,可以通过以下一种或几种情形 进行判定:
(1)通过与其他投资者的协议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50%以上表决权资 本的控制权。
(2)根据章程或协议,投资企业有权控制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3)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董事会等类似权力机构的多数成员。这种情况是
借:负债 股本 留存收益
贷:资产
150 250 100
500
甲企业吸收净资产 借:资产 500
资本公积 50
贷:负债
150
股本
300
留存收益 10028
(二)购买法的基本内容——特点
购买方的认定是首要步骤 合并的实质是购买交易 合并成本主要取决于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及直接合并费用 需要确认合并商誉 合并当年净收益的计算与权益结合法不同
例3:换股实施吸收合并——换出股份面值大于被并方股本
甲企业
乙企业
合并后甲企业
资产
640
资产
500 资产
+
=
负债
200
负债
负债 150
+
=
股本
300
资本公积 40
留存收益 100
股本
股本 250
+
资本公积
-
留存收益 100 留存收益
+
=
= =
1140 350 600
0 190
合并前股东权益 790
合并后股东权益 790
注意:比较
两类合并的概念 两类合并的实质 两类合并的实施方式 两类合并的法律结果
8:52:46 AM
6
1.两类合并的概念比较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例】
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 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 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同一控制
A(母公司)
B、C同为A 的子公司
非暂时性 A控制B、C在12个月以上
甲企业
乙企业
合并后甲企业
资产
660
负债
200
股本
300
资本公积 60
留存收益 100
资产
500 资产
+
负债
负债 150
+
股本
股本 250
+
资本公积
-
留存收益 100 留存收益
+
= 1160 = 350 = 600
=
10
= 200
合并前股东权益 810
合并后股东权益 810
实施方式
乙企业注销
甲企业发行每股 面值10元普通股 30万股给乙企业 的股东,吸收合 并乙8:52企:46 A业M 。
留存收益 100 25
例2:换股实施吸收合并——换出股份面值小于被并方股本
甲企业
资产
640
负债
200
股本
300
资本公积 40
留存收益 100
乙企业 资产 负债 股本 留存收益
合并后甲企业
500 资产
+
负债 150
+
股本
+
250
资本公积
+
100 留存收益
+
= 1140
= 350
= 500
=
90
= 200
23
(一)权益结合法的基本内容——应用要点
以换股上市的吸收 合并为例来归纳
合并前后权益总额不变
合并后主体的股东权益=合并后主体拥有的参与各方合并前股东权益之和
合并后主体股本总额=发行在外普通股面值总额
据此调整资本溢价
合并后主体投入资本总额=合并后主体拥有的参与各方合并前投入资本之和
如果合并后主体股本面值大于合并前各方投入资本之和,则: 合并后投入资本总额=合并后主体股本总额 据此调整留存收益
合并后主体留存收益=合并后主体股东权益-合并后主体投入资本
8:52:46 AM
24
例1:换股实施吸收合并——换出股份面值等于被并方股本
甲企业
乙企业
合并后甲企业
资产
600
资产
500 资产
+
负债
200
负债
150 负债
+
股本
300
股本
250 股本
+
留存收益 100
留存收益 100 留存收益
+
= 1100 = 350
8:52:46 AM
难点:
➢如何确定合并成本? ➢如何确定公允价值? ➢如何计量合并商誉?
29
(二)购买法的基本内容——账务处理
➢吸收合并的基本账务处理
借:有关净资产 商誉
贷:银行存款等 理解关键
[取得的被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差额] [支付的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直接合并费用]
合并成本=购买方支付的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直接合并费用 合并商誉=合并成本 — 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实施方式
乙企业注销
甲企业发行每 股面值10元普 通股30万股给 乙企业的股东, 吸收合并乙企 业。 8:52:46 AM
借:负债 股本 留存收益
贷:资产
150 250 100
500
甲企业吸收净资产 借:资产 500
资本公积 40
贷:负债
150
股本
300
留存收益 9027
例4:换股实施吸收合并——换出股份面值大于被并方股本
[取得股权] [支付的合并对价] [支付的合并费用]
8:52:46 AM
21
确认与计量企业合并的账务处理中的关键问题
➢合并方合并日 购买方购买日
如何确认与计量取得的净资产或股权
➢支付的合并对价应如何计量?
➢两者如果有差异,应如何处理?
➢合并费用如何处理?
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 对以上问题有不同回答。
B(子公司) C+B +
C (子公司)
B、C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8:52:46 AM
7
1.两类合并的概念比较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例】
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 属于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
A(母公司)
B(母公司)
A、B分别控制C、D
C+CD(子公司)
D (子公司)
C、D合并,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8:52:46 AM
12
3。两类合并的合并对价的形式比较
两类合并,合并方的合并对价都有可能是: ➢付出现金或非现金资产 ➢发生或承担负债 ➢发行权益性证券
8:52:46 AM
13
4。两类合并的法律结果比较
➢合并后主体为一个法律主体
不形成母子公司 关系的企业合并
合并方取得净资产
➢合并后主体仍为多个法律主体
指,虽然投资企业仅拥有被投资单位50%或以下表决权资本,但根据章 程或协议有权任免董事会的董事,能够达到实质上控制的目的。 (4)在被投资单位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会议上有半数以上投票权。这种 情况是指,虽然投资企业仅拥有被投资单位50%或以下表决权资本,但 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董事会等类似权力机构的会议,从而能够控制其财 务和经营政策。
31
举例
被购买方可辨认净 资产账面价值 500万
被购买方可辨认净 资产公允价值 520万
购买方支付的合并 对价 550万
净资产增值20万
商誉30万
合并价差50万
吸收合并
借:有关净资产 520
商誉
30
贷:银行存款
= 550 = 200
合并前股东权益 750
合并后股东权益 750
实施方式
乙企业注销
甲企业发行每 股面值10元普 通股25万股给 乙企业的股东, 吸收合并乙企 业。
8:52:46 AM
借:负债 股本 留存收益
贷:资产
150 250 100
500
甲企业吸收净资产
借:资产 500
贷:负债
150
股本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