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课件人民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化特色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1.先秦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 立,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由此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2.秦汉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力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 强。
3.隋唐 盛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文化艺术全面辉 煌,同时社会走向正轨,法度规范成为普遍的社会需要。中唐以 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治黑暗,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 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
[思考] (1)史料一中两首诗在风格上有何不同特点?试分析原 因。
(2)史料二歌颂了一种什么精神?这种精神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 什么关系?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学风格与社会发展有何关系?
【提示】 (1)特点:李白的诗歌热烈追求光明和理想,纵情歌 颂祖国的壮丽河山,诗风飘逸、豪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杜甫的 诗歌反映社会现实,诗风凝重浑厚、沉郁顿挫,具有现实主义色 彩。原因: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繁荣的盛世为人们提供了悠闲舒 适的生活环境;杜甫生活的时代是唐朝由盛转衰时期,政治动荡不 安,经济日益凋敝,人们生活在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之中。
知识点四 “李杜诗篇万口传”
代表人物 时代特征
风格特点
地位
有“ 诗仙 ”的美誉,
李白
①雄奇豪放,瑰玮绚灿 是屈原之后最杰出的 盛唐
②以 激情 与浪漫著称 浪漫主义诗人,达到
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杜甫
①凝重与沉郁的风格, 如“三吏”“三别”笼 唐帝国由 罩着强烈的 忧患 意识与 诗有“诗史”之誉, 盛转衰 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 人有“诗圣”之名 ②格律严整,艺术风格 沉郁顿挫
知识点二 楚辞的魅力 1.创立 公元前4世纪在南方 楚国 产生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2.特点 (1)创作手法是 浪漫主义 的,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 (2)句式较为灵活,句中有时使用 楚国 方言。 3.代表人物及作品 屈原,代表作是《 离骚 》,著名诗篇还有组诗《九歌》及《天问》 《九章》等。
4.宋元 北宋重文轻武,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 彩;南宋偏安一隅、山河破碎,激发了文人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 和使命感;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 抑,促使杂剧繁荣。 5.明清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 主义萌芽产生,文化专制、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从而出现了 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
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及其原因 1.主要趋势——逐渐平民化 (1)体裁: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 (2)语言: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 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 2.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
【提示】 (1)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 浪漫主义的风格。
(2)汉朝政治统一,经济恢复发展。 (3)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 (4)影响文学作品风格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和作家本身。社会 环境是第一要素,作家自身是第二要素。其中社会环境决定了作家 因素的形成和发展,社会环境因素和作家因素的合力导致了文学风 格的形成和发展。
南宋
李清照 张元干 张孝祥
辛弃疾
作品蕴涵着对 国家兴亡 的沉痛感慨 豪气纵横,洋溢着悲壮激昂的 爱国 之情 _豪__放__词__派的集大成者,作品有强烈的爱国 情怀和鲜明的个性风格
知识点六 元曲与市民社会 1.含义 广义的元曲,包括元代 杂剧 和元代 散曲 两大类,即“剧曲”与 “散曲”。
2.元散曲 (1)包括篇幅短小的 小令 和多支曲子连缀而成的套数两种主要形 式。 (2)在音节和用韵上都比较自由,句子长短更为参差,可以加衬 字,多用 方言俗语 和当时的新词,增加了语言的灵活性和通俗 性,对后来的诗歌与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题材广阔,语言 幽默通俗 、明快泼辣,形式活泼,描绘生 动,手法多样。
中国古代文学体现的时代特色
史料一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 人。
——①李白《夜宿山寺》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 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②杜甫《春望》让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 平!”
——司马相如《上林赋》
史料二 “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 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 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④载不动、 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清代小说基本是文人的创作……⑤作品多取材于现实生活,较 充分地体现了作者的个人意愿,在结构、叙述和描写人物各方面也 多臻于成熟的境界。乾隆年间产生的《聊斋志异》和《红楼梦》, 分别把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的创作推向顶峰。
[特别提醒] 诗、词、曲的关系 (1)诗:主要是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 仗工整,用韵规范。 (2)词:句子长短参差,更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 (3)曲: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4)词、曲都是从诗发展演变来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知识点七 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
时期 原因
成就
①明中期 章回形式的长 罗贯中的《_三__国__演__义__》、施耐庵的
以后,手 篇白话小说 《__水__浒__传___》
工业和
明朝 商__业__繁荣 长篇白话小说 ②_市__民__阶
_冯___梦__龙__的《东周列国志》,神魔小说 《封神演义》《_西__游__记__》等 _冯__梦__龙___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
5.元曲是民间兴起的新的诗歌形式,题材广泛,可雅可俗, 更为生动活泼,抒情叙事兼长。
6.明清小说将广阔的社会生活纳入了文学的视野,揭露和批 判了封建礼教,刻画人民的世俗生活,歌颂人民的反抗精神,具有 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7.总体来说,中国古代文学呈现了多元兼容、雅俗共赏和发 展趋势逐渐世俗化、平民化等特征。
(2)史料二中③显示了宋词豪放派风格,词到苏东坡时期就少了 句式的束缚。④显示了宋词婉约派的风格。⑤说明清代小说故事情 节常常在日常生活的场景中展开,描写的风格已由昔日的粗线条逐 渐向细线条演变,反映了更广阔的生活画面。
[思考] (1)史料第一段出自屈原的《离骚》,据此回答楚辞的 特点是什么。
(2)史料一第二段中的汉赋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根据史料二分析词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 (4)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以上史料,你认为影响文学作品风格的 主要因素是什么?
层的文化 短篇白话小说 通言》《醒世恒言》)和_凌__濛__初__的“二
心理需求
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①社会政治和经 ①吴敬梓的《 儒林外史 》
济出现新的景 ②曹雪芹的《 红楼梦 》 象,社会生活亦
③蒲松龄的《 聊斋志异 》 清朝 趋复杂丰富
④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官场现形记 》 ②晚清时期,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 __改__良__主__义____运 《 孽海花 》 动兴起
合作探究 攻重难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主流文学形式及其特点 史料一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 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于是乎游戏懈怠,置酒乎颢天之台,张乐乎胶葛之宇,撞千石 之钟……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②千人唱,万人和,山陵 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易错易混] 《诗经》和楚辞的文学“风格”不同:《诗经》 和楚辞的体裁都是诗歌,但文学风格不同。《诗经》是现实主义, 楚辞是浪漫主义。
知识点三 汉赋的风采 1.艺术特点 是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继承了先秦诸 子散文巧文多智的特色。
2.代表人物及著作 (1)西汉 ①西汉早期贾谊的《吊屈原赋》《 鸟赋》等。 ②汉武帝时代 司马相如 的《子虚赋》和《上林赋》。 ③__扬__雄__是西汉后期最著名的赋作家。 (2)东汉:班固和 张衡 的作品地位最高。
2.艺术风格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或间以杂言,语言丰富多彩,音 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很强。 3.地位 《诗经》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深广,它奠定了中国文学 _现__实__主__义___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特别提醒] 《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诗经》的语言大多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内容古朴,现 实感强,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成为我国诗歌诞生 的源头,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3.元杂剧 (1)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2)用中国北方流行的 散曲曲调演唱,又被称为北曲或北杂剧。 (3)关汉卿创作出多部揭露黑暗现实、讴歌反抗精神的高水平剧 目。其中《 感天动地窦娥冤 》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4)城市里有杂剧及其他各种技艺固定的演出场所,时人称之为 “瓦肆”或“ 勾栏 ”。
——④《西游记》
[解读] (1)史料一中①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 人誉为“诗仙”。②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 “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 “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2)史料二中③体现了一种蔑视旧统治秩序的斗争精神。④《西 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深刻反映了社会 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三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知道诗经、楚 1.从时空观念角度,概述古代中国文学的起源和演变
辞、汉赋、唐 过程。
诗、宋词、元 2.运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理解中国文学的基本特
曲、明清小说 征和发展脉络。
等文学成就, 3.从唯物史观角度阐释文学风格与时代变迁的联系。
知识点五 宋代词苑 1.特点 (1)由民间流行的 长短句 歌词发展而来。 (2)能够合乐歌唱、句子长短不一。 2.产生 (1)唐代,民间已出现,号为“ 曲子词 ”。 (2)唐代 白居易、晚唐五代时期的“花间派”词人韦庄及南唐后 主 李煜 成就斐然。
3.发展
时间
词人
北宋
柳永 苏轼
特点 以切身的感受、市井风光、清浅婉约的语言 入词,用 白描 的笔法,铺叙绘写,极状都 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 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词风清新俊逸,刚健 豪放
了解中国古代 4.从比较角度掌握各种文学体裁的艺术特征。
不同时期的文 5.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是中华民
学特色。
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自主预习 探新知
知识点一 诗的经典 1.内容 (1)《风》是《诗经》的精粹,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 (2)《 雅 》是周王朝王城所在地的诗歌,分为《小雅》和《大 雅》两部分,主要是反映贵族阶级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3)《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分为《周 颂》《鲁颂》《商颂》三部分,主要是歌颂祖先和当权者功德的。
(2)精神: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关 系:明清时期已经进入封建社会的末期,封建专制空前强化,而商 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这种社会背景反映到文学创作 上,就出现了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的精神。
(3)社会的发展进步可以推动文学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状况可以 在文学中得到反映。同时文学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文学有时可能 会先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有时也会有落后于社会发展的情况出 现。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1.先秦《诗经》质朴典雅,具有现实主义风格;以楚国方言 为基础的“楚辞”,句式灵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诗经》和 “楚辞”正好代表了北南两种诗歌的不同风格。 2.汉赋华丽而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唐诗风格多样,以五言诗和七言诗为主,格律严整。 4.宋词是诗歌的另一种形式,句式灵活,句子长短不一,适 于合乐歌唱,具有强烈的音乐节奏之美。
[解读] (1)史料一①指屈原一面擦泪一面长叹,哀叹人民生活 多灾多难。楚辞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 的,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由于地理、语言环境的差异,楚国一带 自古就有它独特的地方音乐,古称南风、南音。②是汉赋,汉赋是 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辞藻华丽、散韵结 合、专事铺叙,是古典文学中影响深远的体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