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一年级上册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单元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一年级上册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单元质量检测生物试
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合成最初都是在核糖体上进行
B.酶适合在最适温度条件下长期保存
C.酶降低活化能的多少与酶活性的高低有关
D.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最好选淀粉酶做实验
2.科研小组将某植物置于温度适宜、密闭透明的玻璃罩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定并计算出CO2释放量和O2产生量(如图所示),假定光照强度不影响呼吸速率,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曲线表示O2产生量
B.m值是在黑暗条件下测得的
C.a点时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D.CO2浓度是限制c点变化的主要外界因素
3.下图表示不同CO2浓度下,某植物吸收和释放CO2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量
B.当光照强度为n时,c点暗反应阶段产生的三碳化合物量小于d点
C.b点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
D.据图可知,光合作用强度受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共同影响
4.关于酶的性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
B.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了催化能力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5.如图表示某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B.①、④过程都产生[H]
C.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D.①②③④四个过程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
6.下图中曲线Ⅰ、Ⅱ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剂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能量的变化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d段表示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
B.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
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均发生改变
D.若曲线Ⅱ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7.将刚采摘的新鲜蓝莓均分为两份,放在1 ℃的冷库内贮藏,其中一份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 h,另一份则不做处理。

从采摘后算起每10 d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图所示曲线。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B.第20 d对照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
C.第40 d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D.贮藏蓝莓前用高浓度的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
8.在人和植物体内部会发生的物质转化过程是()
①葡萄糖彻底氧化②葡萄糖转化为乙醇③葡萄糖脱水缩合④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下列有关酶与ATP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只能在生物体内起作用
B.有些酶的组成元素与ATP的组成元素相同
C.叶肉细胞中产生的ATP只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D.人体在剧烈运动时ATP的合成速度大于分解速度
10.下图甲、乙为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分别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B.乙中的[H]来自葡萄糖在线粒体中的分解
C.甲膜中的色素分子可用无水乙醇提取
D.甲、乙上生化反应由各自不同的酶催化
11.细胞中的许多化学反应需要能量。

下列关于细胞中能量供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缺乏类胡萝卜素的叶绿体将无法捕获蓝紫光
B.ATP的能量主要贮存在腺苷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中
C.光合作用中C3的还原所需能量可来自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D.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
12.下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

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图中表示有酶催化时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是()
A.E1B.E2C.E3D.E4
13.下图是新鲜菠菜叶的光合色素纸层析的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色素带①②都是由碳氢链组成的分子
B.色素带①②变窄的原因可能是未加碳酸钙
C.纸层析的原理是光合色素易溶于95%乙醇
D.色素带③④中的色素只能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14.细胞呼吸原理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下表中有关措施与对应的目的不恰当的是
选项应用措施目的
A种子贮存晒干降低自由水含量,降低细胞呼吸
B水果保鲜零上低温降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
C乳酸菌制作酸奶通气促进乳酸菌的有氧呼吸
D栽种庄稼疏松土壤促进根有氧呼吸,有利于吸收矿质离子
A.A B.B C.C D.D
15.某果农将广柑贮藏于密闭的土窑中,贮藏时间可以达到4~5 个月之久;某地利用大窑套小窑的办法,可使黄瓜贮存期达到3个月。

以上方法在生物学上称为“自体保藏法”。

下列关于“自体保藏法”的分析错误的是()
A.自体保藏法是一种简便的果蔬贮藏法,但其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B.自体保藏法的原理是依靠果蔬呼吸释放的CO2抑制自身的呼吸作用
C.在密闭环境中,CO2浓度越高,贮藏效果越好
D.在自体保藏法中如能控温在1~5 ℃,贮藏时间会更长
16.“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中基粒类囊体结构可扩大生物膜面积,有利于提高光反应的速率
B.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有利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
C.根尖成熟区的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根吸收水分
D.有氧呼吸酶全部分布于线粒体中,有利于提高有氧呼吸的速率
17.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正确的是
A.低温、低氧有利于蔬菜、水果的贮存
B.阴雨天提高温室温度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C.温室使用绿色玻璃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D.稻田定期排水可防止跟细胞收到乳酸毒害
18.下图为高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图解。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光合色素,可用层析液提取
B.②是O2,全部用于该植物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C.③是C3,能被氧化为(CH2O)
D.④是ATP,在叶绿体基质中被消耗
19.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 提供能量的是
A.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
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C.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D.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
20.某同学设计并开展了一项有关光合作用所需条件的探究活动,具体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实验前四组叶片均经过24h“暗处理”
B.该实验只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
C.NaOH处理目的是去除锥形瓶中CO2
D.锡箔纸处理组叶片无淀粉产生
21.研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的关系,得到如图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B.B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C.D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
D.DE段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
22.生长于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速度并未随着增加,主要限制因素是
A.呼吸作用和碳反应 B.光反应C.碳反应D.呼吸作用
23.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实验编号探究实验选用材料与试剂
①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鸡肝匀浆
②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
③pH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④pH对酶活性的影响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鸡肝匀浆
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
24.人体肝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结构的是()
A.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B.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C.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D.线粒体
25.许多物质对酶的活性会产生影响,其中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为激活剂,能降低酶活性的物质为抑制剂。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甲、乙、丙三种物质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为物质的种类、酶的活性
B.物质甲为酶的激活剂,物质乙和丙为酶的抑制剂
C.甲、乙、丙可能是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而影响酶的活性
D.图中的实验结果可能是在不同的温度和pH条件下测定的
二、多选题
26.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该反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需要ATP提供能量B.DCIP被氧化
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D.会产生氧气
27.下图表示甘蓝叶肉细胞内三碳化合物和葡萄糖的相互转化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②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
B.①过程有无光都可发生,②过程的发生需要 O2
C.①②过程可以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
D.为提高产量应增强①过程,减弱②过程
28.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能够说明()
A.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
B.部分32P标志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C.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29.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下列生物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检测油脂时,对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后,先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滴清水洗去多余的染料
B.利用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以用纸层析法提取色素
C.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是实验的最佳材料D.观察黑藻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时,标志物是液泡
30.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编号为A、B、C组,并分别调整到0℃、25℃、100℃,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温度分别为0℃、25℃、100℃的等量淀粉溶液,保持各组温度5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
..的是
A.该实验无法确定淀粉酶催化的最适温度B.实验结果可以用碘液进行检验
C.实验结果可以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D.对照组是A组,实验组是B、C组
三、非选择题
31.为了探究某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请分析回答:
步骤①:取10支试管,分为五组。

每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某种淀粉酶溶液和
2mL5%淀粉溶液。

步骤②:将每组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振荡。

步骤③:将装有混合溶液的五支试管(编号1、2、3、4、5)分别置于15℃、25℃、35℃、45℃、55℃水浴中。

反应过程中,每隔1分钟从各支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1滴碘液显色。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

此实验设计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即步骤②前应先将5组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

(2)纠正该实验错误步骤后,进行操作。

一段时间后,当第3组试管中的反应物与碘液混合开始呈棕黄色时,各组实验现象如下表(“+”表示蓝色程度):
组别12345
处理温度/℃1525354555
结果+++棕黄色+++
①试管中取出的反应物滴加碘液后,呈棕黄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__________之间。

(3)该同学在进行本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反应时间过长。

为缩短反应时间,请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

32.甲图为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示意图(一)、(二)(三)表示不同的阶段,①~⑥分别表示不同的物质;乙图为探究光合作用场所的实验,将菠菜叶磨碎,分离出细胞质和全部叶绿体,再将部分叶绿体磨碎分离出叶绿素和叶绿体基质将以上材料分别装在四支试管内并进行光照。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中②③⑥依次是氧气、水、二氧化碳
B.甲图中(二)(三)阶段均能产生大量的ATP
C.乙图能发生细胞呼吸过程的试管有A、B
D.乙图能发生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的试管有B、D
33.如图是表示猕猴桃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④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

(2)B代表一种反应过程,C代表细胞质基质,D代表线粒体,则ATP合成除发生在A过程外,还发生在_________(填“B和C”、“C和D”或“B和D)过程。

(3)C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

(4)要提取和分离猕猴桃中的色素,可以用_________法。

实验中,取果肉薄片放入含乙醇的试管,并加入适量_________,可以保护色素,防止叶绿素降解。

34.下图Ⅰ中放一盆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Ⅱ处为一U型管,Ⅲ处放一只健康的小白鼠,V使装置中的空气以一定速度按箭头方向流动。

根据装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开关①打开,②③关闭,如果不给光照,装置内空气中 _________(物质)含量增加。

(2)与(1)相同条件,给装置Ⅰ中绿色植物适量的水、无机盐,同时给以适宜光照一段时间后,B、D两处的成分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开关①关闭,②③打开,同样光照条件下,Ⅰ中植物叶肉细胞的C3含量_________;C5含量_________ ;C处液面_________。

(4)在(3)中条件下,Ⅰ中生物刚开始产生O2较多,但随时间延长,O2产生量越来越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使光反应减弱。

35.下面是“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部分材料和用具。

据图回答:
(1)图中步骤①加入研钵内的物质为:A___________10 mL,作用是______________;
B________少许,作用是使研磨充分;C_________少许,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步骤③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步骤④中加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素带最宽的是
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详解】
A、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而酶的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极少数是RNA,RNA的合成场所不是核糖体,A错误;
B、酶适合在低温、最适PH条件下长期保存,B错误;
C、酶的作用机理是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降低活化能的多少与酶活性的高低有关,C正确;
D、由于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易分解,所以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一般不选淀粉酶做实验,D 错误。

故选C。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曲线甲、乙分别表示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和氧气的产生量。

m是在光照强度为0即黑暗条件下测得的实际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

光照强度小于b 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0,即呼吸速率>光合速率;b点表示光补偿点,c点表示光饱和点。

【详解】
A、据图可知,甲曲线表示O2产生量,A正确;
B、乙曲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m表示呼吸速率,测定呼吸作用速率时需要在黑暗环境中测定,B正确;
C、a点时CO2的释放量>0,因此呼吸速率>光合速率,C错误;
D、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浓度逐渐降低。

c点时已经达到光饱和点,由于温度适宜,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不再是自变量光照强度,而是二氧化碳浓度,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因素,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识图及图文转化的能力。

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在光合作用作用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可通过氧气的产生量或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来判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弱.图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可表示呼吸速率,二氧化碳吸收量可表示净光合速率;图中a 点为光补偿点,即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d点为光饱和点.
【详解】
图中a点表示光补偿点,此时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等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量,A错误;当光照强度为n时,c点CO2的吸收量大于d点,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产生的三碳化合物的量大于d点,B错误;据图可知,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共同影响。

由于b点还没有达到光的饱和点,因此b点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C错误,D正确.
【点睛】
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属于考纲中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在解答过程中需准确分析图解,从图解中获取解题的有效信息,并且需比较两幅图中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解题需应用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公式灵活解题.
4.B
解析:B
【解析】
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A正确;酶催化能力的实现不需要完整的细胞结构,只要有适宜的温度和pH即可表现出催化能力,B错误;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C正确;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D正确。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A、③是CO2固定,X是三碳化合物,①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Y是丙酮酸,A正确;
B、①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④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均产生[H],B正确;
C、①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是C3还原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C错误;
D、图中过程均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D正确。

故选C。

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ca段表示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cb段表示在有酶催化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由此可以看出,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更显著,因此酶具有高效性;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的影响,最适宜条件下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最好,酶活性最高。

【详解】
A、ac段表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A错误;
B、与酶相比,无机催化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不显著,因此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B错误;
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不变,C错误;
D、若曲线Ⅱ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D正确。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首先阅读题干是以实验为载体考查CO2浓度与呼吸作用的关系,然后解读题图曲线,两组实验走势的不同与成因,最后根据选项描述综合分析作出判断。

【详解】
A、有氧呼吸氧气的吸收量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无氧呼吸不吸氧只释放二氧化碳,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
B、分析题图曲线知,第20天,处理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比值等于1,只进行有氧呼吸,对照组大于1,存在无氧呼吸,对照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B正确;
C、分析题图曲线知,第40天,对照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比值等于2,设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x,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y,则有关系式(6x+2y)÷6x=2,解得x:y=1:3,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C错误;
D、分析题图曲线知,储藏蓝莓前用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D正确。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动植物细胞都能进行有氧呼吸,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葡萄糖转化为乙醇是植物细胞无氧呼吸过程中发生的;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多糖,可以发生在植物细胞,形成淀粉和纤维素,也可以发生在动物细胞形成糖原;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发生在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动植物细胞都能发生。

故选C。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生物体内和体外都能起作用,A错误。

有些酶的组成元素即RNA和ATP含有CHONP组成,B正确。

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但叶肉细胞中也有线粒体,也能产生ATP,可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C错误。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ATP的合成速度和分解速度处于动态平衡,D错误。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与ATP有关的5点总结:(1)ATP在生物体内含量少,但转化十分迅速,从而使细胞中的ATP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

(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

因为转化过程中所需的酶、能量的来源和去路及反应场所都不完全相同,但是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

(3)ATP的形成需要满足4个条件:2种原料(ADP和Pi)、能量和酶。

另外合成ATP的过程中有水生成。

(4)ATP并不都是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转化成有机物中的能量。

(5)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主要由ATP直接提供能量。

但ATP并非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唯一直接来源,其他核苷的三磷酸酯也可以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0.B
解析:B
【解析】
根据图中的化学反应可知,甲上发生了水的分解,是光反应过程,所以甲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乙上发生有氧气参与的水生成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所以乙是线粒体内膜。

根据前的分析可知,甲是叶绿体类囊体膜,乙是线粒体内膜,所以A正确;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反应的[H]来自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的分解和丙酮酸在线粒体中的分解,B错误;叶绿体中提取色素使用的试剂是无水乙醇,C正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酶不同,所以D正确。

11.D
解析:D
【解析】
叶绿体中色素有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两大类,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详解】
A、缺乏类胡萝卜素的叶绿体因含有叶绿素也能捕获蓝紫光,A错误;
B、ATP的能量主要储存在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中,B错误;
C、光合作用中C3的还原所需能量只能是光反应产生的ATP,C错误;
D、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的ATP中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12.B
解析:B
【解析】
酶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分析图形可知E1是酶降低的活化能,在无酶催化下所需要的能量是E4,在有酶催化作用下所需要的活化能是E2,B正确,A、C、D错误。

1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可用纸层析法将不同光合色素进行分离,其中胡萝卜素的溶解度最大,在圆形滤纸上扩散的最远,依次为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

故①是胡萝卜素,②是叶黄素,③是叶绿素a,④是叶绿素b。

【详解】
由分析可知,色素带①是胡萝卜素,②是叶黄素,二者都是由碳氢链组成的分子,A正确;研磨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保护叶绿素,而色素带①是胡萝卜素,②是叶黄素,B错误;纸层析的原理是不同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扩散的速度快,而溶解度慢的扩散的速度慢,C错误;色素带③是叶绿素a,④是叶绿素b,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非只吸收红光和蓝紫光,D错误。

故选A。

14.C
解析:C
【解析】
粮油种子的贮藏,必须降低含水量,使种子处于风干状态,从而使呼吸作用降至最低,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A正确;水果保鲜的目的既要保持水分,又要降低呼吸作用,所以低温是最好的方法,但温度不能太低,B正确;乳酸菌是严格厌氧的微生物,所以整个过程要严格密封,C错误;植物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是一个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松土,可以提高土壤中氧气的含量,有利于根细胞的有氧呼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