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西苑学校九年级历史《第15课 冷战中的对峙》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冷战中的对峙》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冷战政策的原因、含义及表现;美苏争霸的背景及过程。

2、对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的概括,培养我们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

3、美苏两国的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进而影响到世界的局势,作为和平世界的我们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义不容辞。

二、学法建议
1、知识联系法:在学习本课之前可先复习回顾二战中美国、苏联联合打击德、日法西斯的相关内容。

2、识图:在P87《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图上,指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可用不同的色彩标出。

3、对美苏争霸的几个阶段的特点和双方的领导人可自己用表格整理。

三、课前回顾
二战中美国和苏联联合打击德、日法西斯的情况。

四、知识结构梳理
第15课冷战中的对峙
(一)冷战政策:
1、原因:(可以先分析一下当时的国际形势和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方面的情况,在进行归纳)
2、含义:
3、表现:(结合课本P87、88小字内容来学习)
①政治方面:(了解一下“杜鲁门主义”,并认识杜鲁门)
②经济方面:
③军事方面:
(二)美苏争霸:
1、背景:
2、过程:①20世纪五六十年代:
②20世纪70年代:
③20世纪80年代:
④1991年:
补充填空:(1)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高潮。

因美国,
于年执政后,实行了。

而苏联在,
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转而采取战略,把、
、作为扩张的对象,特别是在(时间)
出兵占领了。

(2)20世纪80年代,苏联领导人提出以
为中心的战略,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美国因为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它的经济也遇到和的激烈竞争。

因此,美国同时实现。

活动与探究:
讨论: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哪些危害?近年来,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
方法:可以先与家长一起探讨,然后再与同学互相交流。

五、能力训练
(一)基础知识训练:
1、二战后,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推行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2、二战后形成的世界两大相互对抗的政治军事集团是:()
A、同盟国和协约国
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
C、国际联盟和联合国
D、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
3、二战后,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古巴导弹危机
C、北大西洋公约组合组织的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4、美苏争霸期间,实行战略收缩的美国总统是:()
A、肯尼迪
B、尼克松
C、卡特
D、里根
(二)能力提升:
1、二战后,美国能够推行“冷战政策”,取决于:()
A、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低潮
B、苏联实力增强
C、美国经济实力增强
D、西欧的普遍衰落
2、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声称希腊和土耳其正面对着“极权主义”的威胁,他说:“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抗击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其中“极权主义”是指:()A、希腊和土耳其的资产阶级 B、欧洲的法西斯 C、各国的垄断资产阶级 D、社会主义苏联和各国共产党
3、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苏联在战略上弱于美国,表现在:() A、出兵阿富汗 B、放松对东欧的控制
C、古巴导弹危机
D、修筑“柏林墙”
4、材料一: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我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材料二:尼克松说:“……二、如果某个核大国威胁我们某个盟国的自由,或威胁某个我们认为其生存关系美国安全的国家的自由,我们将提供保护;三、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场合。

我们将根据跳跃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

但我们指望直接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力的主要责任。


(1)材料一杜鲁门说的“转折点”意味着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尼克松说“某个核大国”指哪个国家?此时这个核大国有没有能力威胁美国?(用史实说明)
(3)对比两个材料的不同点,并指出两个材料在本质上的相同点。

六、当堂检测
请你说一下美苏争霸的几个阶段及其每个阶段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