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二地理检测题2015.4
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读右图,回答l-2题:
l、H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B.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2、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A.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
C.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
3、下面是我国的冬小麦、油菜、水稻和甜菜的集中产区分布图。
图序与排序一致的是()
A.①油菜②水稻③冬小麦④甜菜B、①水稻②甜菜③油菜④冬小麦
C.①甜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D.①冬小麦②水稻③甜菜④油菜
4、黄河凌汛发生的河段是()
A.上游和中游的各一部分B.中游和下游的各一部分C.下游的一部分D.上游和下游的各一部分
5.下列各省区轮廓中,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A B C D
读“某地区的经纬网和等高线图”,回答6—8题:
6.图中A地区的地貌类型是()
A.冲积扇B.河口三角洲
C.喀斯特地貌D.沙丘
7.图中A地区土壤盐碱化较轻、耕地质量较好
的自然原因是()
A.人类长期耕作,形成了肥沃的水稻土B.多为紫色土,冲积土壤比较肥沃
C.土壤中水、肥、气、热协调较好,肥力高D.土壤中含钙质较多,黑土分布广8.图中B地区的经济作物主要为()
A.甘蔗、柑橘B.甜菜、柑橘C.花生、苹果D.棉花、茶树
第二届亚洲葡萄酒质量评比大赛中,宁夏有两种葡萄酒喜获金奖。
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9-12题:
9.图中A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科生产基地,该地
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西侧的高山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冲积平原,黑土肥沃
10.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
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的侵蚀微弱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1.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12.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域属于()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世界最高咸水湖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念青唐古拉山北麓,属非季风区湖泊,近年来,湖水水量有增大现象,据此回答13一14题
13.纳木错湖水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增加B.冰川融水增多C.冻土融化加强D.大气降水增加
14.下列图示湖泊与纳木错相似的是()
15.纵贯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的铁路干线是A.京广线B.京哈线C.京哈——京广线D.焦柳线
下面是某年我国四个省(区)煤、铁、石油、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例(%)表,据表回答16-17题:
16.表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矿产依次是()
A.石油、煤、盐、铁B.盐、石油、铁、煤C.煤、盐、铁、石油D.铁、煤、石油、盐
17.表中的M省(区)可能是()
A.山西B.安徽C.广东D.新疆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
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回答18-20题:
18.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19.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
其主要原因是()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20.乙地所在的省份()
A.是我国主要的柑橘、香蕉生产基地B.是我国主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C.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D.有京九铁路纵贯南北
读“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题。
21、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盆地与其所在省区的简称排序一致的是
A、新、川、新、青
B、新、新、川、青
C、新、新、青、川
D、新、川、新、藏
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及其主要山脉和城市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22-24题。
22.对图中山脉的表述,与事实相一致的是()
A.图①中的山脉是阴山,图②南侧山脉与图④中北侧山脉是同一山脉
B.图②中部为天山山脉,其向东延伸便是③中的秦岭
C.图②最北一列是阿尔泰山,图④中北侧一列是祁连山
D.图①中山脉被长江切开形成长江三峡,图③中山脉是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线23.对图中四省区农业生产的表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是()
A.①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②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B.②④都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C.②是我国著名的绿洲农业区,④分布着河谷农业
D.①②③④都有商品粮、棉基地
24.对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行政中心的表述,正确的是()A.甲位于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因干支流汇合而兴起
B.乙位于塔里木河沿岸,因河运而兴起
C.丙是我国十大古都之一,地处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
D.丁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城市,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因河运而兴起
请在25—27题中选出关于中国省级行政区的正确选项。
25.以下各组省区中,按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排列的是()
A.湘、鄂、辽、宁B.川、贵、陕、内蒙古C.琼、浙、苏、沪D.赣、皖、鲁、冀
26.下列各组城市中,其所在省区与上海市相邻的一组是()
A.南京、杭州B.合肥、南昌C.福州、杭州D.济南、南京27.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是()
A台、闽、粤、湘B台、粤、赣、滇C台、粤、桂、滇D台、闽、粤、琼
甲乙丙丁四图代表我国四大高原区域范围图。
据此回答28题。
28.四大高原均为生态脆弱区,但造成生态脆弱的原因不尽相同( ) A .甲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土层较薄,植被稀疏 B .乙高原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土壤侵蚀严重
C .丙高原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表岩石裸露,植物难以生长
D .丁高原气候干旱,戈壁、荒漠广布,水源不足
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
图6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9—30题。
29.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
B .乙地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表平坦
C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D .丙地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30.据调查,甲地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其原因是( )
A .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小
B .甲地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大
C .甲地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多
D .甲地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大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综合题:(本卷共4小题,共40分)。
图
6
31、(10分)读图“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问题。
(1)形成丙处地貌类型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该地貌易给附近地区造成什么问题?(3分)
(2)乙和丁所在地区是我国西部重要农业区,其农业生产共同的主导因素及农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4分)
(3)丁所在省区从90年代初开始尝试对南部地区部分群众整体移民,搬迁到北部有灌溉条件的平原地区,这种移民方式至今已取得显著效益。
分析将部分群众从南部地区移出的原因。
(3分)
32.(9分)下图中A、B、C分别代表我国三个省会城市。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A、B、C的名称依次是、、。
(3分)(2)A、B、C三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是交通,都位于(填名称)铁路沿线。
(2分)
(3)A城速冻食品工业发展迅速,产量达到32.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
试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区位因素。
(4分)
33.(11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山东半岛城市带统计表(经济生态包括生产效率、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社会生态包括人口、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生态文化;自然生态包括生态资产、环境质量、资源保护。
分值越高越优。
)
(1)济南、日照两地,寒潮出现频次较低的是,该地寒潮出现频次较低的主要原因
是。
(2分)
(2)图示范围内,主要地形类型是和;春末夏初影响该区域农业生产的主
要气象灾害是。
(3分)
(3)东营市发展化学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潍坊成为我国最大农业机械城的主
要原因是。
(2分)
(4)依据材料,分析青岛市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4分)
34、(选修5)(10分)材料一2014年9月6日以来,四川盆地中部、北部和陕西关中、陕南等地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地区累计降雨量达300毫米,引发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简图。
(1)分析四川盆地中部、北部容易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4分)
(2)分析四川盆地中部、北部洪涝灾害发生后灾情大小的差异。
(4分)
(3)说出洪涝灾害可能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
(2分)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地理检测题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
1—5 BCCDD 6—10 ACCAC 11—15 DDBDC
16—20 CBDAB 21—25 ADDCD 26—30 ACADD
二、综合题(40分)
31、(10分)
(1)风力搬运、沉积荒漠化、埋没铁路等。
(3分)
(2)都有水源灌溉问题:风沙危害;灌溉不合理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过度用水引起下游河段用水紧张。
(4分)
(3)南部为高原山区(六盘山区及黄土高原区),北部是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北部灌溉条件优越;利于恢复南部自然生态,减少水土流失。
(3分)
32.(9分)
(1)郑州武汉长沙(3分)
(2) 便利京广(2分)
(3) 位于华北平原,农业发达,粮食大省,原料丰富;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阔;拥有冷冻、保鲜技术和专业人才;京广、陇海铁路交会,交通便利;食品工业基础好;政策扶持;各种食品工业集聚等。
(4分)
33、(11分)
(1)日照位于(山东丘陵冬季风的)背风坡(2分)
(2)平原低山丘陵(或丘陵)干旱(春旱)(3分)
(3)原料(农业发达),(消费)市场大(2分)
(4)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②经济(或工、农业)基础好③环境质量好④创新能力强(4分)
34、(10分)
(1)四川盆地北部多山地,地势起伏大,坡度大,强降水后,汇流速度较快;
而四川盆地中部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易发生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
(4分)
(2)四川盆地北部为山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城市密度较小,受灾后经济损失相对
较小;四川盆地中部为平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城市密度较大,受灾后经济损失较大。
(4分)
(3)淹没农田,毁坏作物,危害农作物生长,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与农业相关产业的正常发展;破坏农田水利设施。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