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
1. (2分) (2018高二上·罗湖期末)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95℃时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 . 将pH=3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10倍后pH=4
C . 0.2 mol/L的盐酸1L加水到2L后,溶液的pH=1
D . NaHCO3溶液水解反应的方程式:HCO3-+H2O=H3O++CO32-
2. (2分)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H=﹣221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碳的燃烧热小于110.5 kJ/mol
B . 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C . 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D . 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3. (2分) (2018高二上·淮北开学考)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已知2H2O(l)=2H2(g)+O2(g)△H=+571.6KJ·mol-1 ,无法求H2的燃烧热
B .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无法比较二者的稳定性
C . 已知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19.3KJ 的热量,无法推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D . 已知2C(s)+2O2(g)=2CO2(g)△H1;2C(s)+2O2(g)=2CO(g) △H2 ,无法得出△H2>△H1
4. (2分) (2018高二上·武汉期末) 在1 L密闭容器中,把1 mol A和1 mol B混合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2D(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0.4 mol D,并测得C的平衡浓度为0.4 mol/L,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
是()
A . x的值为2
B . A的转化率为60%
C . B的平衡浓度为0.8 mol/L
D . D的体积分数为25%
5. (2分) (2018高一下·淮安期末)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3H2 2NH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B . 增大压强能减慢反应速率
C . 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v(正) = v(逆) = 0
D . 达到平衡时,N2和H2能100%转化为NH3
6. (2分) (2020高一下·顺德期末) 可逆反应2A(g)+B(g) 3C(g)+4D(g),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 v(A)=0.5mol/(L·min)
B . v(B)=0.3mol/(L·min)
C . v(C)=0.8mol/(L·min)
D . v(D)=1.0mol/(L·min)
7. (2分) (2018高一下·诸暨期中) 已知H+(aq) + OH-(aq) = H2O(1);ΔH = - 57. 3 kJ·mol-1 ,其中aq代表稀溶液,以下四个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热ΔH = - 57.3 kJ·mol-1的是()
A . H2SO4(aq) +2NaOH(aq) = Na2SO4(aq)+ 2H2O(1)
B . H2SO4(aq) + Ba(OH)2(aq) = BaSO4(s)+ H2O(1)
C . HCl(aq) +NaOH(aq) = NaCl(aq)+ H2O(1)
D . HCl(aq) + NH3 ·H2O (aq) = NH4Cl (aq) + H2O(1)
8. (2分) (2019高一下·北京期末) 已知:N2(g) + 3H2(g) 2NH3(g) ΔH= -92 kJ·mol-1 ,下图表示L一定时,H2的平衡转化率(α)随X的变化关系,L(L1、L2)、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X表示温度
B . L2>L1
C . 反应速率υ(M)>υ(N)
D . 平衡常数K(M)>K(N)
9. (2分) (2018高二上·成都期中) 对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 . 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C .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 .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逆(H2O)
10. (2分) (2016高三上·丰台期末) 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一氧化氮和足量碳发生化学反应:C (s)+2NO(g)⇌CO2(g)+N2(g),平衡时c (NO)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的△H>0
B . 若该反应在T1 , 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 , K2 ,则K1<K2
C . 在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则此时v正>v逆
D . 若状态B,C,D的压强分别为PB , PC , PD ,则 PC=PD>PB
11. (2分)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H>0、△S>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B . △H>0、△S<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C . △H<0、△S>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D . △H<0、△S<0的反应高温时是自发的
12. (2分) (2017高二上·莆田期末)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 热的纯碱去油污效果更好
B . 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C . 高压下有利于提高合成氨的产率
D . 在H2(g)、I2(g)和HI(g)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13. (2分) (2018高一上·奉新月考)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 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 . FeCl3有氧化性,可用于制净水剂
C . 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 . 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14. (2分) (2019高二下·盐城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燃料电池化学能100%转化为电能
B . 酶催化发生的反应,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一定越快
C . 为减缓浸入海水中的钢铁水闸的腐蚀,可在其表面镶上铜锭
D . 向0.1mol/L氨水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增大
15. (2分) (2016高二上·赣州期中) 一定条件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SO2和1molO2发生反应:
2SO2(g)+O2(g)⇌2SO3(g)△H=﹣196kJ•moL﹣1 ,当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少0.8mol时反应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保持温度不变,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1molSO2和0.5molO2时,V(正)>V(逆)
B .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mol SO3 ,达平衡时SO3的转化率为20%
C . 平衡混合气体中SO2的物质的量为1.2mol
D .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molSO3 ,达平衡时吸收39.2kJ的热量
16. (2分) (2016高二上·九江期中) 已知:I2(aq)+I﹣(aq)⇌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反应I2(aq)+I﹣(aq)⇌I3﹣(aq)的△H>0
B . 若温度为T1、T2 ,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 ,则K1<K2
C . 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υ正>υ逆
D . 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
17. (2分) (2016高二上·嘉峪关期中) 将一定量A,B装入容积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m B(g)⇌n C(g),1min时达到平衡,C的浓度为x mol/L.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密闭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的1/2,达到新的平衡时C的浓度为1.8x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为:2+m>n
B . 容器的容积缩小,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 . 原容器中用B表示的该反应在1 min 内的平均速率为nx/m mol/(L•min)
D . 若保持温度和容器容积不变,充入氦气(不参加反应),平衡不发生移动
18. (2分)根据下列有关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由图Ⅰ可知,该反应在T2时达到平衡
B . 由Ⅰ图可知,该反应的△H<0
C . 图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6N⇌3L
D . 由图Ⅱ可知,若密闭容器中M、N、L的起始浓度依次为0.4mol/L、0.4mol/L、0.2mol/L,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达到平衡时L的浓度为0.4mol/L
二、填空题 (共4题;共25分)
19. (4分) (2020高三上·海林期末) 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15 mol·L-1 A、0.05 mol·L-1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中甲图所示[t0~t1时c(B)未画出,t1时c(B)增大到0.05 mol·L-1]。
乙图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若t4时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则B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
(2)若t5时改变的条件是升温,此时v(正)>v(逆),若A的物质的量减少0.03 mol时,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 kJ,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 t3时改变的某一反应条件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使用催化剂b.增大压强c.增大反应物浓度
(4)在恒温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v(正)________v(逆)(填“>”“=”或“<”)。
20. (6分)(2020·顺义模拟)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备丙烯、氢气等。
(1) MTO法由甲醇制备丙烯时的反应原理是:甲醇先脱水生成二甲醚,然后二甲醚与甲醇的平衡混合物脱水转化为含丙烯较多的低聚烯烃。
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气体,发生脱水反应:2CH3OH(g)
CH3OCH3(g)+H2O(g),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表所示。
物质CH3OH CH3OCH3H2O
5min浓度(mol·L-1)0.440.60.6
10min浓度mol·L-1)0.040.80.8
15min浓度(mol•L-1)0.040.80.8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是________,CH3OH的平衡转化率是________。
(2)利用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法是获得氢气的重要方法。
反应原理如下:
反应i(主反应):CH3OH(g)+H2O(g)CO2(g)+3H2(g)△H=+49kJ•mol-1
反应ii(副反应):H2(g)+CO2(g) CO(g)+H2O(g)△H=+41kJ•mol-1
①温度高于300℃则会同时发生CH3OH转化为CO和H2的副反应,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反应中,经常使用催化剂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但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一定条件下,测得CH3OH转化率及CO、CO2选择性随温度变化情况分别如图所示(CO、CO2的选择性:转化的CH3OH中生成CO、CO2的百分比)。
从图中可知,反应的适宜温度为________,随着温度的升高,催化剂对________(填“反应i”或“反应ii”)的选择性越低。
③TiO2纳米电极电化学还原法可将副产物CO2在酸性水溶液中电解生成甲醇,生成甲醇的电极反应式是
________。
21. (7分) (2018高二上·山西月考) 自然界的矿物,岩石的成因和变化收到许多条件的影响。
地壳内每增加1km,压强增大约25000-30000kPa。
在地壳内SiO2和HF存在一下平衡:SiO2(s) +4HF(g) SiF4(g)+ 2H2O(g) △H=-148.9kJ/mol。
(1)写出H2O的电子式:________,SiF4的结构式:________
(2)在地壳深处容易有________气体逸出,在地壳浅处容易有________沉积。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
如果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该反应________(选填编号)。
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在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在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3)若反应的容器容积为2.0L,反应时间8.0 min,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了0.12 g/L,在这段时间内HF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22. (8分) (2017高一下·温州期中) 汽车排放的尾气为大气污染源之一,目前,可利用以下化学原理解决尾气:
2NO+2CO 2CO2+N2 .
(1)写出CO2的结构式________,N2的电子式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在容积固定的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CO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①则反应速率(a)、(b)、(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②下列可说明反应到达图中c点的是________;
A.NO、CO、CO2、N2的浓度比值保持2:2:2:1不变
B.CO的浓度不再改变
C.反应消耗2molNO的同时消耗1molN2
D.容器中的气体质量或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3)为研究如何提高该转化过程反应速率,某课题组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资料查阅】
A.不同的催化剂对同一反应的催化效率不同;
B.使用等质量相同的催化剂时,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催化效率有影响.
【实验设计】课题组为探究某些外界条件对汽车尾气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设计了以下对比实验.
【结论】①实验编号Ⅱ的实验目的为________.
②课题中探究外界条件对汽车尾气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另一因素是________,且________反应速率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无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
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4题;共25分)答案:19-1、
答案:19-2、
答案:19-3、
答案:19-4、
考点:
解析:
答案:20-1、
答案:20-2、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