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课堂节奏美的塑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谈课堂节奏美的塑造
节奏是课堂教学要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礼乐记》中说:“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可见,节奏原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现象,也比喻为均匀的有规律的工作过程。

明快流畅的节奏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同音乐的轻重缓急,绘画的
浓淡疏密,借用到教学上来,节奏是指课堂进程的缓急张驰,节奏艺术则是指课堂进程如何
运用缓急张驰的艺术。

上一堂课就像演一出戏,如何将课堂这出戏演好,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上课前作通盘设计。

只有通过美的设计、艺术的影响,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积极探求,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我国古人曾精辟地指出:“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在这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事物有节奏发展的
普遍规律,所谓抑扬顿挫、轻曼徐疾、阳刚阴柔、参差错落等这些词藻,不仅具有一般的美
学含义,表现了一般的美学法则,而且也包孕着事物发展的一些固有属性。

长江黄河有九曲
连环,急流飞瀑,也有淙淙吟唱,轻舒慢行,才形成了江河奔涌、秀逸之美;崇山峻岭,有
陡峭险峰,万仞岩,也有连锦丘壑,滚滚松涛,才组成了山岭参差,雄阔之美。

铁弓要一张
一弛,才能指导把箭射出去;人体,有展有舒,腾挪起伏,才有优美的舞蹈,万物皆备结构,万事须有节奏,这是恒古的真谛。

课堂教学自然也必须遵循节奏规律,塑造节奏美感,以提
高教学质量。

强调讲课的节奏感,不仅是一个美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教学法和教育心理学的问题。

这里,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讲课中的节奏感和节奏美到底蕴含着哪些内容,应该从那些技术性细节入手,来塑造具有审美魅力的课堂节奏。

1. 课堂教学中要把握语言的节奏,抑扬顿挫,激情洋溢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课堂结构的
具体需要来加以确定,就一般意义上讲,有这样的一种模式;开课稍快:精彩、少套话、废话;切入正题;放慢但语调可高昂些;展开讲解:要快,形成“小高潮”,烘托起愉悦的气氛,转入下一个问题:稍慢,结束:稍快,干脆利落,嘎然而止,或为下一节课铺垫,或练习,
做作业。

必须处理好导入展开,高潮,结尾四环节,注意首尾照应自然,高潮设置及时,过
渡衔接得当,以体现教学结构的和谐美,曲线美和整体美。

这种课堂宏观节奏,同学们的心
理和生理运动曲线恰好成反向趋势,能解决学生的“疲劳区”的问题。

同时教师优美的有节奏
的语言是给学生最美的教育享受,课堂教学语言应有抑扬顿挫,节奏变化,作到直观生动,
富有艺术性。

应少一点如雷贯耳,面目可憎,多一点优美动听,和颜悦色;少一点平淡无奇,平铺直叙,多一点荡气回肠,激情洋溢;少一点语言慌张,罗嗦繁琐,多一点娓娓道来,语
言精炼。

寓情于理和寓理于情的语言,能够消除学生的重重凝惑。

用语言去发蒙、去启智、
去激励、去引悟、去赞美、去督促。

教师的语言节奏美是实现伟大的教育功能的基本途径。

2. 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空间符号节奏教学中同时还要注意书面语言节奏的处理。

主要是板书、
板画等,它同教师口语一样,都是教学信息的物质载体,是教学内容的传输介质或外壳。


述是教师用字音说话,板书、板画则是用字形、图形说话,也都同样存在着节奏的处理问题。

板书、板画是一种视觉语言符号,它除了要动用人的大脑思维等系统外,还要使用人的其他
动觉系统眼、手等才能出现语义信息的传送,因此,它传输速率是比较缓慢的。

所以,在一
堂课里,对板书、板画本质的处理、安排,要有一个合理的层次节奏。

一般说来,在课堂审
美中,学生最忌一抄就是一大片,抄写时间过长,容易使学生疲乏,产生厌倦情绪。

因此,
在板书、板画的处理上,应注意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能少写的绝不多写,并根据课堂教学
内容和教学结构的需要,让板书、板画分层次、有节奏的出现,并注意板书、板画和口语交
叉处理,同时进行的“交叉节奏形式”,其审美效果也是独具优势的。

在“交叉节奏中”,板书、板画与口语二者的有节奏的间隔进行,使课堂教学处于一种波浪式的起伏变化旋律之中。


和慢、高和低、参差和错落,显示出节奏之美的魅力。

此外,板书在讲究字迹工整、美观,
行列安排适当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书写的速度即节奏问题,教师的板书速度应该略快于学生
书写的速度。

否则,就会使学生产生“延长视听”的感觉。

让学生处于写——等待——写——等待……这样一种节奏中,在生理和心理上形成不和谐的循环。

3. 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语义信息的节奏除了上述课堂节奏的外部表现形态以外,从内部表现形
态看,讲课的内部节奏也要注意美感。

所谓讲课的内部节奏,就是指教学内部的节奏,包括
教学内容的详略、多寡、取舍、分布等等,即语义信息的含量和流速。

在一定时间内,学生
的大脑运动机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学生的理解和吸收能力也是有限的,而且在不同的生理、心理曲线上,其兴奋中心也是不同的,因此,这种语义信息量的多少和流速的快慢,必
须要与之相吻合。

于是,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不能原样照抄照搬,而要根据上述要求,
进行合理的有机的再创造,使教学内容的语义信息流动节奏,与课堂教学的外部形式口语、
书面语等的节奏完美结合,以符合学生的兴奋中心运动规律,有经验的教师总是会根据学生
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剪裁与安排,调整顺序,做到由浅入深,在认知需要上合乎学
生的思维规律;由易到难,在心理上也合乎学生的接受习惯;由快到慢,在节奏上又合乎学
生的审美体验。

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又为前后两部分教学内容的节奏寻
觅到了一个和谐的音阶,并为学生的审美需要搭起了一座心理的彩桥。

总之,课堂教学的节奏美,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学重点突出,洋略得当,活动循序
渐进,由浅入深,过程张驰有度,动静结合,环节过渡自然,层次分明,教师字字珠玑,起
伏有致,疏密相间的课堂结构,启发诱导,虚实相生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内在的科学性,
与教学外在表达的形式构成的艺术等等,均是课堂教学节奏美与艺术美的集中体现,是课堂
教学高效,生动的“催化剂”。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已经看出,要把握好讲课的节奏,必须要组织好课堂结构。

讲课节奏作
为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能游离于课堂结构之外,它必须服从于教学内容,服从于根据教
学内容需要而建立的课堂结构。

必须要把握好讲课节奏,遵循学生生理和心理的运动规律。

只有合乎学生生理和心理运动规律的节奏,才具有美感,只有合乎人类语言运动规则的节奏,才具有审美价值。

必须对节奏的追求进行处理,应当是有节制的、相对的、合理的、节奏太快,感觉不到“秩序”;太慢,则感觉不到“完整”;两者均不能给学生以审美享受,只有追求
节奏的和谐,才可以求得真、善、美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