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硒的添加水平对鲈鱼生长性能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中国饲料硒的标准含量

中国饲料硒的标准含量
硒的作用
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于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硒在饲料中的作用:
1. 抗氧化
硒是多种重要酶的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它可以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动物健康的损害。适当的硒摄入可以提高动物的抗氧化能力,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2. 免疫调节
硒参与调节动物的免疫功能,增加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适当的硒摄入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降低感染和疾病的发生率。
中国饲料硒的标准含量
简介
饲料中的硒是动物生长和繁殖所需的关键微量元素之一,对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和保护动物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饲料硒标准含量,以确保动物能够获得足够的硒元素,保障动物的健康和产品的安全。
国家标准
1. GB/T 13080-2008《饲料中硒的测定》
这个标准规定了饲料中硒的测定方法和准确度要求。通过该标准的实施,可以准确地检测饲料中硒的含量,以便根据结果调整饲料中硒的添加量,确保动物摄入适当的硒元素。
定期检测饲料中硒的含量,确保添加量符合标准要求。过低的含量会导致硒缺乏,过高的含量则会引起中毒。定期检测可以及时调整饲料中硒的添加量,保障动物的健康和产品的安全。
结论
中国制定了严格的饲料硒标准含量,以确保动物能够获得足够的硒元素,保障动物的健康和产品的安全。合理控制饲料中硒的添加量,选择适当的硒来源,定期检测硒的含量,能够提高动物的免疫力、生长性能和繁殖能力。这对于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GB/T 20129-2006《饲料中硒的限量》
该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型动物饲料中硒的限量要求。根据不同动物的需求和耐受能力,制定了硒的最低和最高限量。这些限量旨在保证动物的正常生长和健康,并防止可能的硒中毒。
3. NY/T 1400-2007《禽饲料中硒的添加量》

硒饲料添加剂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探究

硒饲料添加剂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探究

试验研究LIVESTOCKANDPOULTRYINDUSTRYNo.4,2021硒饲料添加剂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探究刘富娟(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驻马店463000)摘 要:随着动物养殖品种增多,在养殖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方式势在必行,而饲料正是动物养殖最为关键的一环。

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硒元素有利于动物的生长,同时对动物的机体免疫调节能力有提升作用。

以此为基础,对硒饲料添加剂的生物学功能进行简介,并着重阐述了其在动物养殖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硒饲料添加剂;动物养殖;应用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21.04.006 引言硒元素作为动物生长的必备元素之一,其对动物的生长和繁殖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其对免疫系统的促进能力可以使动物增强自身抵抗力,因此在动物养殖过程中进行适量的添加是大有裨益的。

当前最常见的方式是添加亚硒酸钠,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硒元素的补充,但其利用率过低,加之自身的毒性,其使用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而有机硒相较之下更为优质,其不仅利用率较高,同时使用范围较广,使用效果也相对良好,因此在动物养殖中积极推进有机硒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对养殖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硒元素的生物学功能动物生长过程必须摄取适量的硒元素,一旦摄取不足,就会出现机体免疫功能紊乱,造成机体坏死以及纤维变性等后果。

硒元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这对哺乳动物而言至关重要,其体内的多种硒蛋白都需要通过硒元素进行过氧化反应,从而对其细胞膜形成防护,极大地提升其成活率。

同时硒对于雄性和雌性动物的生殖系统都有增强作用,这一点在动物繁殖试验中得到了科学证实,因此积极投喂含硒饲料可以增加其繁衍能力,从而推动养殖业的发展。

另外对于养殖场而言,最容易造成重大损失的就是动物出现大规模的疾病,而使用硒饲料添加剂,可以促进淋巴细胞的生长,助力抵抗病原体的感染,在源头上对疾病进行预防。

 硒饲料添加剂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2 1 在肉猪养殖中的应用随着社会需求量的增长,肉猪养殖业也得到了极速发展,这就对肉猪的养殖效率提出了新要求。

微量元素硒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微量元素硒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微量元素硒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一、硒的作用硒是一种人体和动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对于机体的健康和免疫功能有重要的影响。

硒对于畜禽养殖具有以下作用:1. 抗氧化作用: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部分,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细胞损伤,提高动物的抗氧化能力,延长寿命。

2. 增强免疫力:硒对动物的免疫系统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够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动物的患病率。

3. 改善生长性能:适当的硒补充可以提高畜禽的生长性能,增加体重增长速度,改善饲料转化率,提高肉质品质。

4. 提高生殖力:适当的硒补充能够提高动物的生殖性能,增加配种率和繁殖效率,改善繁殖成绩。

二、适用动物硒作为饲料添加剂适用于各类畜禽,包括猪、牛、羊、鸡、鸭、鹅等。

不同种类的动物对硒的需求量有所差异,适当的硒补充可以提高它们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力。

1. 猪:硒缺乏会导致母猪产仔率降低,仔猪生长缓慢,免疫功能下降,产生生殖道疾病等问题。

适当的硒补充可以提高猪的免疫力和生长性能。

2. 牛羊:硒缺乏会导致牛羊的肌肉发育不良,生长迟缓,毛色暗淡,免疫功能下降,易患疾病。

适当的硒补充可以改善牛羊的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

三、饲料添加剂的形式硒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采用有机硒和无机硒两种形式。

有机硒主要包括硒酵母、硒蛋白等,其生物利用率高,对动物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力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无机硒主要包括硒酸钠、硒化钠等,其生物利用率较低,但价格相对较低,适合大规模生产。

在实际的畜禽养殖中,饲料生产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硒添加剂。

硒也可以通过饲料添加剂的形式添加到动物的饲料中,实现硒的补充。

在饲料添加剂的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硒的添加量和添加方法,避免因硒的过量或者错误添加方式导致动物中毒的问题。

四、硒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1. 提高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适量添加硒可以提高畜禽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兽医费用,提高养殖效益。

硒对动物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硒对动物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硒对动物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硒的基本介绍•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动物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硒在地球上广泛存在,主要以硒化物和硒酸盐的形式存在于土壤和水体中。

•动物体内的硒含量通常很低,但它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免疫调节、生殖和抗氧化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2. 硒对动物的作用2.1 生长发育促进•硒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硒能够增加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效率,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加量。

•硒还能够促进骨骼和肌肉组织的发育,增强动物的运动能力和抗疲劳能力。

2.2 免疫调节•硒对动物的免疫系统发育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硒可以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降低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概率。

•硒还能够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功能发挥。

2.3 生殖功能保护•硒对动物的生殖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硒能够维持雄性动物的生殖功能,促进精子的正常发育和成熟。

•硒还能够保护雌性动物的卵巢和子宫,促进受精卵的正常发育和胚胎的着床。

2.4 抗氧化作用•硒是抗氧化剂的重要成分之一,对动物的抗氧化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硒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细胞的氧化损伤。

•硒还可以促进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提高动物的抗氧化防御能力。

3. 硒的功能主治3.1 预防疾病•硒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细胞的氧化损伤,预防动物患病。

•硒能够提高动物的免疫能力,降低动物感染疾病的概率。

•硒还可以减少动物的应激程度,增强抗应激能力,预防应激性疾病。

3.2 促进生长发育•硒能够促进动物的骨骼和肌肉组织的发育。

•硒可以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硒还可以增加动物的运动能力和抗疲劳能力,减少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压力和负担。

3.3 保护生殖健康•硒对动物的生殖系统具有保护作用,能够维持生殖功能的正常运作。

•硒可以提高动物的生殖细胞质量,促进精子和卵子的正常发育和受精能力。

•硒还可以保护生殖器官的健康,降低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

总结硒在动物的生长发育、免疫调节、生殖和抗氧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硒的生理功能及其对畜禽动物性能和肉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硒的生理功能及其对畜禽动物性能和肉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硒的生理功能及其对畜禽动物性能和肉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于动物的生理功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关于硒对畜禽动物性能和肉质的影响的研究日益深入,取得了许多进展。

一、硒的生理功能
硒是人体和动物体内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组成部分,能够参与清除体内的氧化物,减少体内自由基的产生,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

硒还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对于保护细胞膜、维持血管通透性和稳定细胞膜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硒还能够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硒还对于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调节作用,能够促进鸡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

二、硒对畜禽动物性能的影响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适量的硒对畜禽动物的生长性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适量的硒可以提高畜禽动物的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动物的体重增长速度,缩短饲养周期,减少饲料成本。

适量的硒还可以改善动物的肉质,提高肉类的质量和产量,增加肉类的蛋白含量和营养价值,提高肉类的口感和风味,增加畜禽肉的市场竞争力。

四、研究展望
目前,虽然硒对畜禽动物性能和肉质的影响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认识,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前关于硒对畜禽动物性能和肉质影响的研究还比较零碎,各地区、各单位之间的研究成果尚未得到有效整合。

目前对于硒对畜禽动物性能和肉质影响的机制研究还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硒对动物生理代谢的影响机制。

不同硒源和不同剂量的硒对畜禽动物性能和肉质的影响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期为畜禽养殖业提供更科学的硒营养调控策略。

饲粮添加硒对生长期蛋鸭生长性能、免疫机能及内分泌的影响

饲粮添加硒对生长期蛋鸭生长性能、免疫机能及内分泌的影响
象 多为 猪 、 和 小 鼠 , 蛋 鸭 的 研 究 较 少 。生 长 期 鸡 对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试 验动 物 与试 验 设 计 .
试 验选 用 5周 龄 、 均 体 重 ( .6±0 0 )k 平 03 .1 g 的金 定 蛋 鸭 10只 , 用单 因 素 试 验 设 计 , 机 分 5 采 随
同 时为 硒 在 蛋 鸭 生 产 中 的 作 用 提 供 一 定 的 理 论 依据 。
(D I) 性 来 降 低 三 碘 甲 状 腺 原 氨 酸 ( 3) I— 活 T 浓 度 , 而 抑 制 机 体 生 长 。此 外 , 究 还 表 明 , 从 研 硒 缺 乏 会 使 血 清 白细 , 2 免疫 器 官 重 量 显 著 降 低 。 。但 前 人 试 验 对 J 。 J
0 0 / g 中添加 0 对 照组 ) 0 0 、 . 6 0 3 .4 mg k ) ( 、 . 8 0 1 、 . 6和 0 6 / g硒 (实际 添加 物 为 亚硒 酸钠 ) . 6 mg k 的 试验 饲 粮 , 验 期 为 7周 。结 果 表 明 : ) 粮 中添 加 0 0 试 1饲 . 8和 0 1 / g硒 可显 著提 高蛋 鸭 . 6 mg k 平 均 日增 重 , 降低 料 重 比 ( 0 0 ) ) P< . 5 。2 与对 照 组相 比 , . 8 mg k 0 0 / g硒 添 加 组 的脾 脏 鲜 重 、 氏 法 囊鲜 重及 法 氏囊指 数 显 著 升 高( 0 0 ) 0 0 P< . 5 , .8和 0 1 / g硒 添加 组 的 血 清 白 细胞 介 素 一2 .6 mg k (L 2 含 量 显著 升 高 ( I一) P<0 0 ) . 5 。硒 水 平 对脾 脏 指 数 、 腺 指 数 及 胸 腺 鲜 重 以 及 血 清 总 蛋 白 胸

硒的生理功能及其对畜禽动物性能和肉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硒的生理功能及其对畜禽动物性能和肉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硒的生理功能及其对畜禽动物性能和肉质的影响研究进展【摘要】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畜禽动物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和肉质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硒的生理功能,然后重点探讨了硒对畜禽动物性能和肉质的影响。

研究表明,适量硒的补充可以提高畜禽动物的生长速度、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同时改善肉质和营养价值。

硒的供给标准和添加方式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对硒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展望提出了建议,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硒在畜禽生产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加深对硒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畜禽养殖的效益和肉品质量。

【关键词】硒、生理功能、畜禽动物、性能、肉质、供给标准、添加方式、应用、研究方向、展望、结论、畜禽生产1. 引言1.1 研究背景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于畜禽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

在动植物体内,硒广泛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如抗氧化、免疫调节、生长发育、生殖等。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需求不断提高,研究硒对畜禽动物性能和肉质的影响已成为当前畜禽生产的热点问题。

研究表明,适量的硒能够提高畜禽动物的生长性能,改善饲料转化率,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率,提高抗病能力和生产性能。

硒还能够改善畜禽肉质,使其更加鲜嫩、多汁和味道鲜美。

合理地补充硒对于提高畜禽生产效益和改善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硒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硒的供给标准、硒的添加方式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针对硒在畜禽生产中的作用机制和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和研究,对于推动畜禽饲养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畜禽动物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生殖功能以及肌肉品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硒在畜禽生产中的作用机制,深入了解硒对畜禽动物性能和肉质的影响,为提高畜禽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总结硒的生理功能,深入探讨硒在畜禽体内的代谢途径和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硒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养殖硒富集的技术方法和好处

养殖硒富集的技术方法和好处

养殖硒富集的技术方法和好处近年来,养殖业发展迅速,为了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增加其附加值,人们开始关注如何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农产品的富集。

其中,养殖硒富集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方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养殖硒富集的技术方法和好处,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卓越效益。

一、养殖硒富集的技术方法1. 硒肥的运用在养殖硒富集中,合理使用硒肥是至关重要的技术方法之一。

通过将硒肥施加到养殖环境中,可以显著提高养殖动物体内的硒含量。

硒肥的应用方式多样,可以通过喂食、喷洒、浸泡等方式施用。

具体的施用剂量和频率应根据养殖动物的种类和年龄等因素进行调节,以达到最佳的硒富集效果。

2. 硒酵母的添加硒酵母是一种富含有机硒元素的饲料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养殖业中。

硒酵母通过在养殖动物的饲料中添加,能够提高养殖动物的硒含量和硒代谢能力。

硒酵母的添加方式灵活,可以直接添加到饲料中,也可以通过混合或包衣等方式添加。

硒酵母的添加量和添加时间应根据饲料中硒的含量和需求来确定。

3. 硒水的利用养殖硒富集还可以通过利用硒水进行。

硒水即富含硒的水质,可以用于养殖动物的饮水。

通过让养殖动物接触高硒水源,可以有效提高其体内硒含量。

硒水的准备方法简单,可采用硒离子溶液稀释、硒酵母发酵、硒肥融化等方式制备。

硒水的使用量和频率应根据养殖动物的需求来决定。

二、养殖硒富集的好处1. 提高养殖动物的营养价值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增强免疫力有着重要作用。

养殖硒富集可以有效提高养殖动物体内硒的含量,从而提高其营养价值。

食用这些硒富集的养殖动物制品,有助于补充人体所需的硒,促进人体健康。

2. 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富含营养的农产品备受青睐。

养殖硒富集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营养含量和品质,增加其市场竞争力。

硒富集的农产品因其独特的卖点,往往能够以更高的价格销售,增加农民的收入。

微量元素硒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微量元素硒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微量元素硒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1. 引言1.1 微量元素硒在畜禽养殖中的重要性微量元素硒是一种对畜禽生长和健康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

在畜禽养殖中,适量添加硒可以提高畜禽的生长速度、减少死亡率、改善生产性能和提高产品质量,对畜禽养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硒的作用与畜禽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它参与机体抗氧化过程,可以保护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减少因氧化反应而产生的有毒产物,提高畜禽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硒还可以促进畜禽对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增加畜禽的体重增加速度和饲料转化率。

硒还可以改善畜禽的肌肉质量和脂肪组织,提高畜禽产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使得畜禽产品更加受消费者青睐。

在畜禽养殖中适量添加硒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可以有效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为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硒对畜禽养殖的影响硒对畜禽养殖的影响还体现在繁殖方面。

适当添加硒可以提高畜禽的繁殖率和孵化率,增加雏鸟的存活率。

硒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保护畜禽生殖系统的健康,减少生殖问题的发生。

硒的添加可以改善畜禽的生长性能、抗病能力和繁殖效果,为养殖业增加了经济效益。

在畜禽养殖中适当添加硒是非常重要的。

2.2 硒在饲料中的添加剂形式硒在饲料中的添加剂形式包括有机硒和无机硒两种形式。

有机硒是指硒元素与有机分子结合而成的形式,如硒酵母、硒蛋白等。

有机硒在饲料中具有高生物利用率、低毒性、不易积累等优点,对畜禽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另一种形式是无机硒,包括硒酸钠、硒化钠等。

虽然无机硒相对便宜,但其生物利用率较低,易积累在畜禽体内,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导致硒中毒。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硒添加剂形式,确保畜禽能够充分吸收利用硒元素,同时避免硒中毒的风险。

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型的硒添加剂形式,如微米硒、有机硒蛋白等,这些新型硒添加剂形式在提高硒的生物利用率、减少硒排泄以及增加畜禽对硒的需求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鱼类饵料中多种酶活性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鱼类饵料中多种酶活性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鱼类饵料中多种酶活性对鱼类生长的影响随着人们对鱼类养殖技术的不断改进与提高,鱼类饵料的研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鱼类饵料中添加多种酶活性成分,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研究方向。

那么,多种酶活性对于鱼类的生长究竟有哪些影响呢?首先,什么是酶活性?酶是一种具有生物催化的功能,能够促进和加速生物化学反应,从而使反应速率得以提高。

酶活性是指酶的催化反应速率,它与酶的种类、浓度、温度等多种因素相关。

在鱼类饵料中添加不同种类的酶,可以起到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增加营养价值等多种作用。

接下来,多种酶活性对于鱼类生长的影响在哪些方面体现呢?1.增加饲料消化率在鱼类饵料中添加蛋白酶、脂肪酶等酶类成分,可以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促进饲料消化。

研究表明,添加多种酶活性饵料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浪费,从而实现养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增加鱼类免疫力饲料中添加多种酶活性成分,可以增加鱼类体内的酶类抗氧化物质、免疫球蛋白等含量,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增加鱼类的抗病能力。

同时,多种酶活性饵料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也能够促进鱼类体内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

3.促进鱼类生长饲料中添加多种酶活性成分,可以增强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提高鱼体的生长速度。

研究表明,多种酶活性饵料中添加适量的淀粉酶、纤维素酶等成分,对于鱼类的生长和生理健康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4.改善鱼类品质饲料中添加多种酶活性成分,可以促进饲料中脂肪酸的代谢,降低鱼体内脂肪含量,改善鱼类的口感、食味等品质特征。

此外,多种酶活性饵料中的多种功能性组分,如益生菌、海藻等也能够改善鱼类的健康状态和品质特征。

总之,多种酶活性对于鱼类的生长、免疫力、健康和品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未来,研究人员还可以通过不断的实验和探索,深入探究多种酶活性成分各自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效果,以进一步优化鱼类饵料研制的方法和指导。

水产养殖毕业论文题目

水产养殖毕业论文题目

水产养殖毕业论文题目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技术日益成熟;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消费者养成了追求绿色、健康饮食的生活习性,对饮食方面要求越来越高。

这对于养殖业来说,养殖品种、养殖场所、养殖方式等养殖硬件设施以及软件条件面临着巨大考验和挑战,现今学术堂整理了2016最新的300个水产养殖的毕业论文题目免费供大家参考,届时能够寻找到一种更绿色、健康、生态、高效的养殖方式。

水产养殖毕业论文题目一:1、内陆淡水池塘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2、蛭弧菌和乳杆菌对大菱鲆和皱纹盘鲍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3、海带种植机械化与夹苗机研究4、酵母在健康水产养殖中的作用和初步机理研究5、维生素C对生长中期草鱼生产性能、肠道、机体和鳃健康以及肉质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6、蛋白对生长中期草鱼生产性能、肠道、机体和鳃健康及肌肉品质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7、仿刺参养殖池塘三种水质控制技术效果的比较8、养殖水体中固体悬浮物的声学探测方法的研究9、“牛-蚯蚓-(鱼)水稻”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的研究10、蛋白质限量后恢复投喂对草鱼与青鱼生长及代谢酶活性的影响11、循环水系统放养密度对鲍养殖水质的影响及水处理效果优化研究12、不同饲料脂肪水平对鳙鱼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13、植物乳酸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益生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14、海上网箱养殖自动投饵器的研制15、蚕蛹在罗非鱼饲料中应用效果的综合评价16、水族箱中无机氮浓度控制的光催化工艺研究17、添加葡萄糖对凡纳滨对虾零水交换养殖系统中水环境调控的研究18、益生元对凡纳滨对虾抗病性能影响及Toll样受体基因多态性影响研究19、类胡萝卜素对虹鳟、金鱼和锦鲤的着色和抗氧化效应研究20、壳寡糖、褐藻酸寡糖对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生长、免疫指标、血液指标影响21、泥鳅幼鱼维生素C需要量及复合添加剂的初步研究22、基于“HX-2014循环水养殖”平台超高密度养鱼技术的研究23、鱼池中叶绿素a和相关水质因子调查及藻蓝蛋白和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的分析24、海南普通网箱与深水网箱养殖经济效益分析25、刺参苗种室外池塘中间培育技术的优化研究26、异帽藻的生长、毒性及饲育中华哲水蚤效果的初步研究27、刺参养殖池塘混养新品种的相关基础研究28、蒙古裸腹溞高效培养技术工艺优化及有机溶剂对其毒性效应研究29、鸡肉粉、豆粕替代鱼粉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消化酶活性及能量收支的影响30、菲律宾蛤仔“斑马蛤”中间育成的研究31、虾夷扇贝幼体及育苗池水体细菌群落动态及潜在益生菌筛选32、不同包膜赖氨酸水平对刺参幼参生长、消化、免疫及应激性的影响33、饲料中壳寡糖和褐藻酸寡糖对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消化及肠道菌群的影响34、岩扇贝全人工育苗及温度对幼贝生长影响的研究35、养殖环境对海蜇产量影响及海蜇不同阶段营养成分分析36、养殖密度对循环水系统中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L)37、刺参养殖池塘重金属分布规律及生态风险分析38、微生物制剂对南美白对虾养殖体系微生态的影响及其与藻类关系的研究39、白甲乌鳢种质分析、白化特征机理及其热休克蛋白基因的研究40、促摄食物质对吉富罗非鱼摄食、生长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水产养殖毕业论文题目二:41、不同养殖密度对黄颡鱼组份和抗氧化系统产生的相关影响42、青、精饲料对草鱼池塘水体微生物影响研究43、小浮萍生长特性及草鱼、团头鲂对小浮萍摄食力的研究44、γ-氨基丁酸和丁酸钠对草鱼生长、抗氧化性能和肠道结构的影响45、不同饲料脂类对团头鲂稚鱼生长性能、脂肪代谢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46、β-葡聚糖对黄颡鱼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47、达氏鲟幼鱼对蛋白质和脂肪需要量的研究48、麦瑞加拉鲮对12种饲料原料表观消化率及其饲料中适宜蛋能比的研究49、尾斗山水库饵料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50、放养密度和投饲水平对黄颡鱼养殖围隔内水质和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51、不同植物脂肪源对吉富罗非鱼生长、组织脂肪酸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52、三种中草药对处于低温胁迫下的吉富罗非鱼的影响研究53、运用Fish-PrFEQ程序建立草鱼投喂管理和污染排放模型54、养殖池塘底质营养物质归趋特征及改良技术的研究55、不同蛋白源对草鱼摄食反应、免疫应答及肉质的影响研究56、饲料不同糖源和糖水平对卵形鲳鲹生长和糖代谢的影响57、蛋白酶、有机酸盐及其复配物对凡纳滨对虾生理的影响58、二个生长阶段斜带石斑鱼胆碱需要量的研究59、凡纳滨对虾生长、繁殖及高氨氮耐受性的选择育种研究60、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幼虾铬和锰营养生理研究61、水中添加维生素C缓解鲤鱼运输应激的研究62、罗氏沼虾幼虾精氨酸适宜需要量及饲料精氨酸/赖氨酸不同配比试验研究63、富硒酵母的制备及在刺参养殖中的应用64、饵料中添加胶红酵母对刺参生长、免疫和消化能力的影响65、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对鲤鱼免疫和消化功能影响66、蛋氨酸强化卤虫对鳙和鲤开口鱼苗生长、氨基酸组成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67、丝尾鳠(Hemibagruswyckioides)对五种植物蛋白源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68、育肥饲料中植物油和虾青素含量对中华绒螯蟹抗病力、免疫性能及体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69、吉富罗非鱼对饲料精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的需要量研究70、刺参循环水养殖系统(RAS)的设计与试验研究71、黄颡鱼与豆瓣菜共生养殖技术的研究72、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杂交鲟幼鱼生长和免疫机能的影响研究73、贵州地区菲牛蛭养殖及水蛭素活性研究74、高铜对红耳龟的抗氧化功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75、精氨酸对黄颡鱼生长、免疫及肠道健康的影响76、轮虫的营养强化培养技术及其在凡纳滨对虾幼体培育中的应用77、生物活性肽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78、虎杖、啤酒花、水飞蓟和肉桂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79、饲料磷水平和混养对鲫鱼生长和水环境的影响80、抗菌肽对罗非鱼生长、抗氧化及免疫能力的影响水产养殖毕业论文题目三:81、龙须菜的发酵及发酵龙须菜对黑鲷生长、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82、色氨酸在二种蛋白水平饲料中对凡纳滨对虾摄食、生长和免疫的影响83、钝顶螺旋藻对海南长臀鮠生长、营养、消化和免疫的影响84、蚯蚓粉替代鱼粉对大鳞副泥鳅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85、维生素A对生长中期草鱼生产性能、肠道、机体和鳃健康以及肌肉品质的作用及作用机制86、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对生长中期草鱼生长、肠道、机体和鳃健康以及肌肉品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87、日本鳗鲡小肠共生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分析88、不同色型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Selenka)环境适应性与营养需求的比较研究89、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氮磷污染特征研究90、中药新制剂虾康健粉剂质量标准研究及其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影响91、叶黄素、氧化豆油、铜和血球蛋白粉对斑点叉尾鮰生长和体色的影响92、两种脂肪水平下湘云鲫饲料中磷酸二氢钙适宜添加量研究93、四种饲料添加剂在吉富罗非鱼饲料中的应用效果94、蛋白酶、有机酸对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和建鲤(Cyprinuscarpiovar95、多增氧机协同控制技术的研究96、芽孢杆菌发酵豆粕的工艺优化和应用97、智能化浮式聚鱼装备研发与试验98、乌鳢养殖围隔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菌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99、生态基在草鱼养殖中的作用与优化100、姜黄素对大黄鱼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101、黄海不同粒级浮游生物的营养与鯷鱼幼鱼的饵料转换分析102、饲料中牛磺酸及相关氨基酸对大菱鲆和鲈鱼生长性能与TauTmRNA表达的影响103、功能益生菌的简易发酵及其在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104、饲料花生四烯酸、亚麻酸含量及亚麻酸/亚油酸比值对大规格鲈鱼生长性能、脂肪酸组成和脂肪沉积的影响105、贻贝筏式养殖对海域水动力及浮游植物生态系统影响106、硅藻定向培育对池塘水质和浮游植物的影响107、新型组合湿地在池塘养殖中的应用研究108、禁食及饲料n-3HUFA水平对大黄鱼体成分、脂肪酸组成和生化指标的影响109、淡水环境中饲料不同的钙和磷水平对花鲈(Lateolabraxjaponicus)钙磷吸收和沉积的影响110、牛蛙蛋氨酸或蛋氨酸二肽的营养生理研究111、饲料中添加表面活性素对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脂肪代谢及肝脏健康的影响112、俄罗斯鲟幼鱼适宜饲料脂肪源和脂肪水平的研究113、复方中草药对杂交鳢生长、肉品质及抗细菌感染能力的影响114、匙吻鲟生长规律及饥饿对其体脂肪酸组成、体型影响的研究115、生态基在鲤池塘精养模式中的应用研究116、黑水虻幼虫替代鱼粉在鲤鱼饲料中的应用研究117、胆汁酸对草鱼生长、脂质代谢及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118、养殖密度和亚硝酸盐胁迫对团头鲂幼鱼生理机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119、小球藻粉在鲫配合饲料中的应用研究120、鱼菜共生模式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研究水产养殖毕业论文题目四:121、脂肪和肉碱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和生理机能的影响122、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对玉米硒的利用与代谢的研究123、江苏兴化地区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与养殖效益分析124、饲用小麦及其主要副产物的质量分析与控制125、日粮中添加叶黄素与角黄素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vachelliRichardson)体色影响研究126、酵母胞外多糖制备及饲喂海参试验127、基于益生菌调节的黄河鲤肠道微生物区系响应规律的初步研究128、商品饲料和冰鲜杂鱼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抗氧化、脂质代谢、肠道菌群和品质的影响129、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黄金鲫生长、免疫及肠道组织的影响130、合浦珠母贝摄食生理与幼虫培育研究131、异位式生物絮凝系统吉富罗非鱼养殖效果研究132、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对水质影响的探究133、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对钴和锰营养需求的研究134、共轭亚油酸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体组成及肝脏代谢相关酶活的影响135、维生素E和L-肌肽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抗氧化及非特异性免疫性能的影响136、胭脂鱼幼鱼对饲料维生素E、胆碱和肌醇需要量的研究137、饲料中补充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抗病力及其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138、枸杞岛贻贝养殖区生态效应及修复策略研究139、刺参大水面养殖系统中菌群、藻相结构的季节变化与益生菌的初步筛选140、枯草芽孢杆菌HAINUP40对罗非鱼生长、消化酶活性及非特异性免疫的研究141、砗磲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142、海葡萄人工规模养殖技术的研究143、氧化魔芋葡苷露聚糖酸解物对齐口裂腹鱼肠道消化酶、肠道微生物及肠黏膜免疫的影响144、工艺改善对工厂化养殖刺参品质影响的研究145、乳酸菌对凡纳滨对虾益生机理的研究146、浅海筏式海带养殖活动对水动力及沉积环境影响研究147、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黄河鲤鱼生长、免疫功能及肝脏GH/IGF-Ⅰ基因表达的影响148、饲用溶菌酶在吉富罗非鱼体内吸收利用机制的研究149、花鳗鲡综合养殖及系统中添加碳源对水质和氮磷利用的影响150、不同转食策略对胭脂鱼仔稚鱼成活率和消化系统结构功能的影响151、容器草莓水培与养鱼效应研究152、维生素E和磷对杂交鳢生长、抗氧化能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153、凡纳滨对虾对水体和饲料中Pb、Cd富集及释放的特性研究154、点篮子鱼防治浒苔技术及生理基础初步研究155、生物絮凝技术应用于卤虫养殖的初步研究156、基于物联网的中华绒螯蟹水质环境远程控制系统研究157、饲料脂肪和磷脂对杂交鳢生长、肝脏抗氧化能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158、水体盐度、饲料中鱼油和虾青素水平对中华绒螯蟹雄体育肥性能、生理代谢和营养品质的影响159、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养殖密度和投喂频率对花鳗鲡生长性能、体组成、消化酶活性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160、杂交鲟(Acipenserschrenckii♀×Acipenserbaeri♂)幼鱼精氨酸需求量的研究水产养殖毕业论文题目五:161、不同工艺的豆粕部分替代鱼粉在大黄鱼饲料中的研究162、大蒜素对鲫免疫及消化功能影响的研究163、石斑鱼早期温度、生长与摄食特性及其对高能低氮饲料的适应性研究164、两种新型鲆鲽类网箱养殖试验及密度对网箱养殖褐牙鲆的影响165、龙须菜寡糖和藻渣对罗非鱼生理特性的影响166、影响对虾工厂化养殖水体微藻群落演替的主要因子及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167、芙蓉鲤鲫饲料适宜蛋白质、脂肪及淀粉含量168、中华绒螯蟹幼蟹饲料中适宜蛋白能量比及植物蛋白利用率的研究169、孔石莼、小球藻与刺参混合养殖模式研究170、凡纳滨对虾养殖池水质因子及水生生物研究171、稻田养殖沙塘鳢对稻田微生物、水质及大米性状的影响172、黄鳝标准化投喂技术研究173、鱼粉生产过程中质量变异的研究174、水温、pH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摄食行为及其肉质的影响175、浒苔生物饲料的制备工艺及在刺参养殖中的应用研究176、花鳗鲡白仔鳗淡化方式、转口饵料及幼鳗饲料中牛磺酸添加效果研究177、循环水花鳗鲡养殖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碳代谢特征178、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大黄鱼网箱养殖环境影响分析179、赤点石斑鱼幼鱼主要营养素需要量的研究180、黄姑鱼幼鱼配合饲料蛋白质、脂肪需求量及适宜蛋脂比的研究181、几种海洋寡糖免疫调控作用初探182、池塘养殖条件下中华绒螯蟹长江、黄河和辽河3个地理种群成蟹形态学、养殖性能和营养品质的比较研究183、基于适宜饲料蛋白和能量水平下的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nipponense)适宜蛋白源和脂肪源研究184、不同盐度下尼罗罗非鱼幼鱼的脂肪营养生理研究185、鱼蚌综合养殖池塘养殖模式优化的研究186、鄱阳湖鲶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研究187、鱼类疫苗自动注射机注射机理与关键机构的研究188、黄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的研究189、皱纹盘鲍的健康种苗培育关键技术的研究190、饲料中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191、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抗菌肽及其复合制剂对鲤鱼生长、消化和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192、植物油部分替代饲料鱼油对大黄鱼幼鱼生长、体脂肪及脂肪酸的影响193、俄罗斯鲟投喂策略及性成熟规律研究194、饲料中脂肪及花生四烯酸水平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semilaevis)稚鱼生长、脂肪酸组成及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195、发酵豆粕和发酵花生粕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应用研究196、北太平洋大头鳕人工繁育技术研究197、不同放养密度和水草覆盖度下底埋培养基的克氏原螯虾池塘底泥微生物群落特征198、饲料中不同水平牛磺酸和磷虾粉对半滑舌鳎繁殖性能及后代质量的影响199、三种微生态菌在循环水养殖生物滤池优化中的应用研究200、饲料中添加不同形式的蛋氨酸对大黄鱼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及蛋白质代谢反应的影响水产养殖毕业论文题目六:201、花鲈对亮氨酸、异亮氨酸和色氨酸需求量的研究202、饲料糖水平对大黄鱼生长和代谢的影响203、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罗非鱼(Oreochramismiloticas×O204、水产养殖池塘底部微孔曝气增氧的机理试验205、如东温棚对虾养殖模式与技术的优化206、蛋白水解物对鲈鱼和凡纳滨对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207、鳜鱼、草鱼、斑马鱼早期高糖营养程序化对糖代谢调控的研究208、混菌发酵马铃薯淀粉废渣与汁水产单细胞蛋白的研究209、水雍菜浮床养殖模式下黄颡鱼肠道及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210、鱼腥草浮床在罗非鱼池塘养殖中的应用效果211、新型陶粒浮床在池塘养殖中的应用效果研究212、温棚高产凡纳滨对虾池塘浮游植物群落和水质因子的特征213、克氏原螯虾幼虾消化系统发育及饥饿复投喂对其的影响214、四种物质对凡纳滨对虾利用植物蛋白的影响215、酿酒酵母在鱼类中的益生效应研究216、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和添加牛磺酸及投喂策略对翘嘴鲌幼鱼的影响217、黄颡鱼幼鱼植物蛋白饲料添加植酸酶、柠檬酸替代磷酸二氢钠合适比例的研究218、大鲵Ⅰ型干扰素基因的克隆、表达与抗病毒活性研究219、水库网箱养殖与池塘养殖斑点叉尾鮰形体特征和肌肉品质的比较分析220、架设水蕹菜浮床对池塘养殖草鱼生长、肌肉品质和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221、滇池鲤年龄、生长、繁殖及食性研究222、中国淡水鱼类功能多样性方法与格局的研究223、吉富罗非鱼对饲料维生素B_1、B_2、B_6需要量的研究224、EM菌和酵母细胞壁多糖对淇河鲫养殖及水质的影响225、VA、VD对两种规格斜带石斑鱼生长、饲料利用、脂肪代谢及FAS、HLmRNA表达量的影响研究226、二种益生菌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免疫酶和消化酶活性、肠道菌群结构及TLR9基因表达量的影响227、三种马尾藻的生长繁殖和人工藻场的构建228、三种常用饵料微藻的浓缩保存研究229、发酵银杏叶在团头鲂幼鱼饲料中的应用研究230、野生、池塘及工厂化养殖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肌肉品质及营养成分比较研究231、斑点叉尾鮰对不同形式赖氨酸和蛋氨酸利用的比较研究232、黑格尔七彩神仙鱼的线粒体基因组及与四种人工七彩神仙鱼Cytb、5SrDNA的比较分析233、工厂化循环水处理技术在罗氏沼虾苗种繁育中的应用234、微生态制剂及其发酵产物对刺参养殖的影响235、饲料中蛋白水解物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236、生物絮团技术应用于对虾养殖水质调控237、养殖密度对流水养殖系统中俄罗斯鲟幼鱼生长、血液生理生化以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238、池塘养殖综合效益评价研究239、一株弧菌拮抗菌的鉴定、抑菌特性及应用效果的初步研究240、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不同混养模式沉积物-水界面各形态碳的动态变化研究水产养殖毕业论文题目七:241、银鲳肠道菌群结构分析及潜在有益菌的筛选242、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环境pH、盐度调控技术的研究243、脱氮菌的筛选及在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中的应用244、生物膜处理系统在对虾养殖排放水处理中应用的研究245、昆虫蛋白和复合植物蛋白替代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L246、凡纳滨对虾生物饵料育苗工艺优化与中间暂养问题的初步研究247、大菱鲆选育世代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生长性状微卫星标记筛选248、三株有益菌的初步分离鉴定及芽孢杆菌在生物絮团对虾养殖中的应用249、生物絮团技术在海水虾蟹池塘中应用的初步研究250、南极磷虾(Euphausiasuperba)脂肪与蛋白含量的季节变化251、池塘生物膜低碳养殖新模式应用研究252、基于氨基酸平衡的鸡肉粉替代鱼粉的配合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253、风信子鹿角珊瑚胚胎发育与石珊瑚水族饲养的研究254、水体生物营养剂对水产养殖环境及鲫生长的影响255、不同比例的亚麻酸/亚油酸对草鱼幼鱼消化吸收能力和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256、发酵蚕蛹替代鱼粉在框鳞镜鲤幼鱼饲料中的应用研究257、淡水有核养殖珍珠宝石学特征及质量影响因素258、马氏珠母贝室内循环养殖系统初步研究259、酵母硒和茶多酚对团头鲂生长、抗氧化性能及抗应激的影响260、克氏原螯虾性腺发育观察及其繁育后代生长性能的研究261、纳米硒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262、饲料中添加壳寡糖和低聚木糖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液生化指标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263、磷虾粉在星斑川鲽和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饲料中的应用研究264、卵形鲳鲹幼鱼对饲料中精氨酸和亮氨酸需求量的研究265、新品种福瑞鲤的肉质特性研究266、吉富罗非鱼对饲料叶酸、生物素和胆碱需要量研究267、γ-氨基丁酸对建鲤生长、免疫和抗氨氮胁迫的影响268、豆粕对黄金鲈生长、肠道组织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269、氧化鱼油对草鱼幼鱼生长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270、3株草鱼肠道优势菌对其免疫功能影响271、投喂蚕豆对草鱼脂质代谢的影响272、方斑东风螺工厂化养殖环境因子调控与RAS构建技术研究273、中华绒螯蟹幼蟹的叶酸营养生理研究274、大黄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研究275、胆汁酸在大口黑鲈饲料中有效性及耐受性评价276、桑叶对罗非鱼生长、代谢及品质的影响277、棉粕和花生粕在鲤鱼饲料中的应用效果评价278、生物饵料(微藻和轮虫)的培养及其对黄颡鱼幼鱼生长的影响279、基于微卫星的黄喉拟水龟亲子鉴定技术的建立及应用280、南极磷虾与南美白对虾营养与滋味成分比较281、四种海水鱼陆海接力养殖设施与工艺的试验研究水产养殖毕业论文题目八:282、黄鳝-克氏原螯虾-水稻高效生态种养模式的探索283、全雄和杂交黄颡鱼规模化人工繁殖和病害控制关键技术研究284、渔用益生菌发酵工艺研究285、微生物发酵饲料在刺参养殖中的应用286、养殖密度和原花青素对星洲红鱼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287、鸡肉粉替代鱼粉饲料中添加包被氨基酸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288、鲍杂交育种技术研究289、仿刺参消化道中产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在仿刺参饲料中的应用290、池塘养殖牙鲆肠道菌群结构及其与益生菌调控的关系291、不同水溶性果胶和木聚糖对中华绒螯蟹(Erocheirsinensis)生长、消化生理和肠道菌群的影响292、配合饲料和野杂鱼育肥对中华绒螯蟹风味品质的影响293、泥鳅养殖水体中芽孢杆菌的筛选、生长特性及其应用效果研究294、圆斑星鲽最适蛋白脂肪比及发酵豆粕适宜添加量的研究295、氧化鱼油、丙二醛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肝胰脏、肠道胆固醇、胆汁酸合成代谢的影响296、饲料氧化鱼油、MDA对草鱼(Ctenopharvngodonidellus)生长和健康的损伤作用研究297、水产动物对稻田资源的利用特征:稳定性同位素分析298、高盐环境下生物絮团形成及其对卤虫生长影响的研究299、虎斑乌贼肌肉糖蛋白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初步研究300、广东省建立南美白对虾养殖保险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不同硒添加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不同硒添加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不同硒添加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发布时间:2022-09-15T03:36:35.378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6期作者:高秀华[导读] 因此新时期人们一般是使用有机硒作为硒元素的补充,在动物体内具有吸收率高、生物活性强、毒性低、环境污染小等特点。

而且也有很多研究表明,蛋鸡对于不同硒源的吸收性能是不同的,反映而来的对于蛋鸡的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本次就对此进行分析。

太平街道畜牧兽医站山东省济南市??251400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硒源和不同硒添加水平对于产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方法:选择蛋鸡,科学分组和设计重复,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

控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硒源、不同含量的硒,保证其他变量一致,最后对比产蛋率和蛋品质情况。

结果:在产蛋鸡的饲料中添加1.0-5.0mg/kg以内的亚硒酸钠或酵母硒都有提高产蛋率的趋势(P>O.05),且对蛋品质无明显不良影响;但要想提高产蛋率,亚硒酸钠的添加水平以2.0mg/kg最佳,酵母硒的添加水平以4.0mg/kg为宜;同时酵母硒的使用效果优于亚硒酸钠,因为酵母硒组的蛋壳强度明显高于亚硒酸钠组,而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明显低于亚硒酸钠组,对比均P<0.05。

结论:不同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于蛋鸡的产蛋性能以及蛋品质有很大影响,在饲养过程中,要尽量选择酵母硒,添加水平控制在4.0mg/kg,可以提高产蛋率,并且保证蛋品质。

关键词:硒;添加水平;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1引言在蛋鸡养殖过程中,硒元素的供应是一项重点环节,可以推动蛋鸡的新陈代谢,参与蛋鸡的生长发育,清除自由基并提升免疫能力。

但是过去在养殖蛋鸡过程中,对于硒元素的补充依靠的是在饲料中添加亚硒酸钠,但其有一定毒性,不容易吸收,所以利用率较低,而且环境污染问题也比较严重。

因此新时期人们一般是使用有机硒作为硒元素的补充,在动物体内具有吸收率高、生物活性强、毒性低、环境污染小等特点。

酵母硒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酵母硒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酵母硒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水产养殖是重要的养殖产业之一,对人类食品安全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鱼类和其他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受到了严重影响。

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生命体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酵母硒是一种以酵母为载体的有机硒,具有稳定性高、毒性低、易吸收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和人类营养补充中。

近年来,随着对水产养殖质量和产量要求的提高,研究人员开始关注酵母硒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酵母硒作为有机硒的一种形式,在水产养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水产品的免疫力、生长速度和抗氧化能力,减少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从而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目前关于酵母硒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对酵母硒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在于探讨酵母硒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深入分析酵母硒在不同水产种类中的作用机制及效果评估。

通过系统整理现有的相关文献,总结酵母硒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方式,并对其在水产业中的前景进行展望,为进一步推动酵母硒在水产养殖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旨在为水产养殖业提供更有效的营养补充方案,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水产品的品质与安全性。

2. 正文2.1 酵母硒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机制酵母硒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提供有效的硒营养素,促进水产动物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提高,从而增强其抗病能力和抗逆性。

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解毒、免疫调节等功能。

酵母硒是通过将无机硒和酵母菌培养结合而成的一种有机硒形式,与传统的无机硒相比,更容易被水产动物吸收利用。

酵母硒中的有机硒,可以转化为体内的硒蛋白和硒代谢酶,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反应能力,从而帮助水产动物对抗病原体的侵袭。

酵母硒还可以减少氧化损伤,降低自由基的产生,并促进身体内氧化还原平衡的维持,从而保护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完整性,延缓老化进程。

硒在水产动物中的运用进展

硒在水产动物中的运用进展
中 , 加 量 为 0 4 O 6 mg k 添 . ~ . / g时 , 鲈 鱼 的 生 长 有 对
的饮食 健康 。微量元 素硒不但 能拮抗 和降低某 些有 毒元素及 物质 的毒性 , 而且 还 能促 进水 产 动 物 生长
和 提 高 水 产 品 质 量 , 作 用 及 相 关 机 理 逐 渐 被 人 们 其 揭示 , 仍 有许 多方面需 要进行 深入 的研究 。 但
高动 物免 疫 力 、 产性 能 、 生 改善 肉 品质 方 面 也 有 重要 的 作 用 。综 述 了硒 对 水 产 动 物 的 作 用 效 果及 机 理 , 硒 在 水 为
产 动 物 中进 一 步 运 用 提 供 参 考 。
关 键 词 : ; 产 动 物 ; 料 硒 水 饲
中 图分 类 号 : 9 3 7 4; 9 5 ¥ 6 . 3 ¥ 6
过提 高谷胱甘 肽 过 氧 化物 酶 ( S G H—P ) x 的活 性 间
接提高 生产性 能 。水 产动 物 饲料 中脂 肪含 量较 高 , 脂 肪 在 高 温 易 氧 化 , 肪 的 氧 化 产 物 进 入 水 产 动 物 脂
功能 、 细胞 凋亡 和 内分泌 激 素等 而 发挥 其 生 物学 作
表 达 和生 长 激 素 的合 成 , 还 能 提 高 胰 岛素 水 平 , T。
促 进 肌 肉 蛋 白质 合 成 与 周 转 , 而 促 进 生 长 [ 。 ( ) 从 2 ] 5
养殖 的数量密 集化 及抗 生素 的滥 用 , 殖用 水 水体 养
的 污 染 程 度 也 随 之 加 深 , 产 品 残 留 的 药 品 也 居 高 水 不 下 , 不 仅 危 害 了 水 生 动 物 的 健 康 , 影 响 了 人 类 这 也

硒元素在水产动物营养中的研究

硒元素在水产动物营养中的研究

产动 物生产 性能 ,而 且能 加强 水产 动物 过 氧化 防 组 体 重 特 定 生 长 率 分 别 提 高 3 7 、. % 、 . % 37 6 4 . % 34 14 平 8 5 9 . 4 魏 御 系统 的效 能 , 能提 高免疫 功能 和 防病治 病 、 减少 1 2 、. % 、. %, 均提 高 29 %。 文志 等
理生 化功 能 ,在水 产动物 营养 中已得 到广 泛 的研 整 体 效 果 较 无机 硒 试 验 组 好 , . gk 、. /g 01 /g03 k 、 m mg 究和 应用 。饲料 中添加适 量 的硒不 仅 可 以提高 水 06 gk 、.m /g24 /g的有 机硒 组 与无 机 硒 . /g 1 g 、. k m 2 k mg
3 4
性 能 。结 果表 明 , 照组 和硒 水 平 02 m /g 料 水 平 的硒 有 降低吞 噬活性 的趋 势 。金 明 昌等 在幼 对 . gk 饲 .— . / k 与 组 的成 活 率和 特定 增 长 率最 低 ,显著 低 于 其 它组 鲤 基础 饲 料 中添加 03 05 mg g硒 , 对 照组 比
硒 元 素 在 水 产 动 物 营 养 中 的研 究
谢 帝芝 1 刘 臻 肖调 义 2 张建社 1 鲁双庆 , :
( . 沙学 院 生物 工程 与环境科 学 系 , 1 长 湖南 长沙 4 0 0 10 3 2湖南农 业大学 动 物科技 学院 , . 湖南 长沙 4 0 2 ; 118 )

要 : 是 维持 水 产 动 物 正 常 生 长及 生理 功 能 的 必 需 微 量 元 素 , 促 进 动 物 生长 、 高饲 料 转 化 率 和 增 硒 在 提
பைடு நூலகம்
强机体免疫功能等 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硒对水产动物营养作用、 需要量 、 缺乏和过量症状 , 以及对基因

微量元素铬、硒、锌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进展

微量元素铬、硒、锌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进展

微量元素铬、硒、锌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进展刘明美;吕宗友;邓波波;郭旭东【摘要】微量元素参与动物体内蛋白质、氨基酸、核酸、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在动物的生命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

其在提高动物免疫力、生产性能、改善肉品质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文章综述了微量元素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效果及机理,为微量元素在水产养殖中进一步运用奠定理论基础。

%Microelement takes part in the metabolism of proteins, nucleic acid, fat and carbohydrates in animals, and it also has the important roles in animals life evens. Microelement has some influences in improving performance, immunity, and promotes resistance【期刊名称】《饲料博览》【年(卷),期】2011(000)007【总页数】5页(P36-40)【关键词】微量元素;铬;硒;锌;水产动物【作者】刘明美;吕宗友;邓波波;郭旭东【作者单位】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苏淮安223200;扬州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苏扬州225009;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72;Q56铬作为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活性成分,与胰岛素发挥协同作用而影响动物三大代谢,动物如果缺乏铬,将不能有效利用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

在猪饲料中添加的外源铬包括无机铬、有机铬和纳米铬。

肠道中部是铬吸收的主要部位,其次是回肠和十二指肠。

无机铬生物利用率低是由于其在胃肠道内解离成三价铬离子(Cr3+)后与碱根作用生成难溶性的聚合物所致,其吸收率仅为1%~3%,并且吸收率与日粮摄入量成反比。

微量元素硒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水产动物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微量元素硒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水产动物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硒作为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开始是作为有毒物质被关注,然而陆续的研究发现哺乳动物缺硒引起了多种疾病的发生,人们才逐渐开始意识到硒是一种重要的营养元素[1-5]。

适量的补充硒能够促进动物生长、提高抗氧化以及免疫功能,对降低疾病和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

但是摄入量过多会造成中毒的症状,所以硒是一种具有双重作用的矿物质[7-8]。

本文综述了硒的生物学功能,介绍硒对水产动物的生长、免疫以及抗氧化等方面的影响,展望了硒的应用潜力,为硒在水产养殖业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硒的种类在目前的养殖模式下,硒以无机硒、有机硒和纳米硒三种不同形式作为饲料添加剂。

无机硒的毒性大、易中毒。

无机硒需要先经过肝脏将其转化为生物硒后才能被吸收利用;通过肠壁吸收的方式是被动扩散,因此吸收率低,易造成环境污染。

与无机硒相比,有机硒毒性更小且吸收利用率较更高[9]。

李雷等[10]研究了不同硒源对鲫(Carassius auratus )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式的硒源均可以提高GSH-Px 的活性、肌肉的硒浓度以及生长性能,但是有机硒比无机硒的效果更好。

纳米硒具有吸收效率高、安全浓度高、毒性作者简介:李若铭,硕士,研究方向为水产动物营养与免疫调控。

通讯作者:王桂芹,教授,博士生导师。

收稿日期:2021-02-20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46]微量元素硒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水产动物的影响的研究进展■李若铭孔祎頔王桂芹*(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生产及产品质量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农业技术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吉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118)摘要:硒(Se )是水产动物体内至关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的活性中心且参与其合成,对水产动物机体的新陈代谢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免疫器官、神经组织、生殖系统及肌肉组织等多种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但硒过量也会导致机体中毒。

微量元素硒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微量元素硒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微量元素硒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于畜禽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在畜禽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硒能够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增强免疫功能、改善肉质品质。

本文将对硒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硒能够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

研究表明,硒可以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增加体重增长速度。

硒还可以提高畜禽的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的浪费。

硒还能够改善畜禽的生殖能力,增加雌性畜禽的受孕率和产仔率,提高畜禽的繁殖效益。

硒可以增强畜禽的免疫功能。

硒可以增加畜禽体内抗氧化物质的含量,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这对于畜禽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畜禽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会对细胞和组织造成损伤,导致畜禽易患各种疾病。

适量的硒可以中和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畜禽的细胞和组织免受损伤,并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

硒还可以改善畜禽的肉质品质。

研究表明,适量的硒可以增加畜禽体内脂肪酸的含量,提高肉的鲜嫩度,使肉质更加细腻、鲜美。

硒还可以提高肉禽的肉色,增加肉的红色程度,使肉看起来更加诱人。

这对于畜禽养殖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优质肉产品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市场价格。

在畜禽养殖中,硒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添加到饲料中。

常见的硒添加剂有有机硒和无机硒两种。

有机硒主要是指硒酵母和硒酸盐,它们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率,能够被畜禽快速吸收利用。

无机硒主要是指硒酸钠和硒酸亚铜等,它们的利用率相对较低。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畜禽的需要和饲料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硒添加剂。

需要注意的是,硒作为饲料添加剂应该合理使用,不能过量。

过量摄入硒会导致硒中毒,严重影响畜禽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

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根据不同畜禽的需要确定硒的添加量是很重要的。

硒对动物健康的影响及缺硒病的防治

硒对动物健康的影响及缺硒病的防治

根据 中国农 业 科 学 院 畜牧 研 究 所等 单 位 的 联 合 调 查 发 现 ,我 国 北 起 黑 龙
江 ,南 至 云南 省 ,存 在一 条 斜 行 的 狭长 缺硒 地 带 。另外 ,在 西北 青 海 高 原 、甘
急 性 型 :红 褐 色 健 康 小 叶 和 红 色 出血 性 坏 死 小 叶 及 淡 黄 色 的 缺 血 性 凝
羊 , 衰 弱 乏 力 ,不 能 吮 乳 , 腹 泻 ,心 跳 加快 ,脉 搏 多 达 10 10次 。 0~5
4 诊 断 与 防 治
41 诊 断 .
发 ,主 要 与 幼 龄 动 物 生 长 发 育 和 代 谢 旺 盛 、对 营 养 物 质 需 求 量 相 对 增 多 、
对 硒 的 缺 乏 敏感 有 关 。 3 临床 表 现
背 部 和 臀 部 肌 肉 坚 实 、疼 痛 敏 感 。消 化 不 良 ,呕 吐 、腹 泻 、消 瘦 ,生 长 发
慢性 型 :出血 部 位 呈 暗红 褐 色 . 坏 死 部 位 萎 缩 .结 缔 组 织 增 生 形 成 斑 痕 ,以致 肝脏 表 面粗 糙 且 凸凹 不平 。 肝硒 水 平 由 正 常 的 03 g k , 重 ,降 . / g湿 a r 至 00 8 /g湿 重 。 . mg / 6 k
动 物 硒 缺 乏 症 。在 世 界 各 地 均 有 发 生 ,侵 害 多 种 动 物 ,属 于 世 界 范 畴 的 多 种 动 物 共 患 病 .具 有 明显 的流 行
硒 缺 乏 症 主 要 是 由 于 体 内 微 量 元
素 硒 的 缺 乏 或 不 足 ,而 引 起 某 些 器 官
氨 基 酸 、矿 物 质 ( 、锰 、 碘 等 ) 维 钴 、 生素 ( A、B 、C 等 )的 缺 乏 ; 营 养 物 。

不同硒水平对鲈鱼生长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不同硒水平对鲈鱼生长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88中国饲料2018 年第 6 期DOI:10.15906/11-2975/s.20180619不同硒水平对鲈鱼生长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郭正富1,李 军2,杨小琴1(1.四川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宜宾 644003;2.四川省宜宾市高县水务局,四川宜宾 645150)[ 摘要 ] 文章旨在研究饲料中硒水平对鲈鱼幼鱼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试验选用(12.30±0.04)g 的鲈 鱼幼鱼 720 尾,随机分为 6 组,每组 3 个重复,每个重复 40 尾幼鱼,分别投喂硒含量为 0.06、0.37、0.65、0.97、1.28、 1.60 mg/kg 的 6 种等氮等脂饲料 60 d。

结果显示 :鲈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随着饲料硒含量的升高呈 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饲料硒含量为 0.97mg/kg 时达到最高,显著高于除 0.65 mg/kg 组外的其他各组(P < 0.05)。

存活率各组均为 100%。

全鱼粗蛋白质含量在饲料硒含量为 0.97 mg/kg 时最高,显著高于饲料硒含量为 0.06 mg/ kg 和 0.65 mg/kg 的组(P < 0.05)。

0.06 mg/kg 组鲈鱼幼鱼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 0.37、1.28 mg/kg 和 1.60 mg/kg 组(P < 0.05),而鲈鱼幼鱼的全鱼水分在 0.06 mg/kg 组高于其他各组,且与 0.37、0.97、1.28 mg/kg 和 1.60 mg/kg 组差异显著(P < 0.05)。

试验鱼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随饲料硒含量增加而升高,与饲料硒含量呈正 协同关系。

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而后在饲料硒含量为 1.60mg/kg 时又出现升高。

以增重 率和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得出,鲈鱼幼鱼饲料中硒的适宜含量为 0.81 mg/kg。

[ 关键词 ] 饲料 ;硒水平 ;黄颡鱼幼鱼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 中图分类号 ] S96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4-3314(2018)06-0088-05硒(Se)是 动 物 维 持 生 命 代 谢 的 必 需 微 量 元 素 ,是 生 命 体 完 成 清 除 自 身 体 内 不 同 过 氧 化 物 的 重要物质(Flatman,1990);同时它在生命体中起 到 防 止 细 胞 线 粒 体 脂 类 过 氧 化 ,避 免 脂 类 代 谢 物 对 细 胞 膜 的 破 坏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钴, 50 mg; 硫酸 铜, 10 mg; 硫 酸铁, 80 mg; 硫酸锌, 50 mg; 硫酸 镁, 1 200 mg; 磷酸二氢 钙, 3 000 mg; 氯化纳, 100 mg; 沸 石粉, 15151 g. Not e: 1 ) Vit amin premix ( kg diet ) : thiamin , 25 mg; ribof lavin,
影响, 以期为高效鲈鱼人工饲料的研制与开发提供 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11111 鲈鱼 选用当年海捕的同一批鱼苗, 正式实 验前投喂基础饲料暂养 2 周, 使之逐渐适应实验饲 料和养殖环境。 11112 实验饲料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主蛋白源, 鱼 油及豆油为脂肪源, 基础饲料配方见表 1。基础饲 料中添加N a2SeO3, 使饲料中的硒水平分别为: 010、 012 mg#kg- 1、014 mg#kg - 1、016 mg#kg- 1、018 m g# kg- 1和 110 mg#kg- 1。基础饲料中的蛋白和脂肪水 平分别为 4211% 和 1110% 。所有原料粉碎后过 80 目筛, 各原料按配 比称量后混匀, 加适量水混 合均 匀, 经螺旋挤压机加工成 215 mm @ 3 mm 的颗粒, 经 60 e 烘干, 保存于- 18 e 冰箱中备用。 112 方法 11211 鲈鱼养殖 实验在黄海水产研究所麦岛水 实验室进行。实验开始时, 实验鱼饥饿 24 h, 选出规 格一致的鲈鱼, 体质量( 2615 ? 1102) g, 放养在 18 个 200 L 玻璃钢桶中, 每桶 30 尾, 然后随机分为 6 组,
关键词: 鲈鱼; 硒; 生长性能; 酶活性
中图分类号: S9631 1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号: 1005- 8737- ( 2006) 06- 1017- 06
硒是维持动物正常生长繁殖的必需微量元素。
据报道大西洋鲑( Sal mo salar ) 硒缺乏表现为生长迟 缓、组织 中硒的 含量 及谷 胱甘 肽转 移酶的 活性 下 降[ 1- 2] 。硒参与了生物体中有机和无机过氧化物的 清除过程[ 3] 。已有研究显示, 虹鳟( Salmo gairdneri ) 的硒需求量为 0115~ 0138 mg#kg- 1( 干饲料) [ 4] , 鲶鱼 ( Parasilirus asotus) 为 0125 mg#kg- 1( 干饲料) [ 5] , 但饲 料中硒的含量超过 3 mg#kg- 1( 干饲料) , 虹鳟就会出 现中毒现象, 导致生长缓慢、死亡率增高等[ 6] 。
45 g; pyridoxine HCl, 20 mg; vit amin B12, 011 mg; vit amin K 3, 10 mg; inositol, 800mg; pant ot henic acid, 60 mg; niacin 200 mg; folic acid, 20 mg; biotin, 11 2 mg; ret inal acet at e, 32 mg; cholecalciferol, 5 mg; A-tocopherol, 120 mg; w heat middling, 181 67 g.
表 1 基础饲料配方及化学组成
Tab11 Formulation and proximat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diets
%
组成
含量
Com pos it ion
Con t en t
原料 Ingredients
酪蛋白 Casein
37
明胶 Gelatin 糊精 Dex trin
113 计算及统计方法 特定生长率 ( SGR ) = { [ ln( W 终 ) - ln( W 始 ) ] /
t } @ 100% 饲料系数( FCR) = WF / W BW 式中, W 终 为实验结 束时鱼体质量( g ) ; W 始 为
实验开始鱼体质量( g) ; t 为实验时间( d) ; WF 为饲 料消耗( g) ; W BW 为鱼体增重( g) 。各组实验数 据, 采用 SPSS 1110 数理统计软件进行单 因素方差分
2) M ineral prem ix( kg diet) : N aF, 2 mg; K I, 01 8 mg; CoCl3#6H2O , 50 mg; CuSO 4#5H2O , 10 m g; FeSO 4#H2 O , 80 mg; ZnSO 4#H2O , 50 mg; M gSO 4#H2 O, 1 200 mg; Ca( H2 PO 3) 2, 3 000 mg; N aCl, 100 mg; zoelit e, 151 51 g.
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 ) 活力单位 定义: 每 011 m L 血清在 37 e 反应 5 min, 扣除非酶 促反应作用, 使反应体系中谷胱甘肽( GSH) 浓度降 低 1 Lmol#L - 1为 1 个酶活力单位。
肝脏谷胱甘肽还原酶( GR) 活力单位定义: 每 g 组织蛋白每 min 使反应体系中底物 NADPH 的浓度 改变 1 m mol#L - 1所需的酶量为 1 个酶活力单位。 11215 肝脏蛋白质含量测定 采用微量考马斯亮 兰法, 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按试剂 盒说明书操作。
收稿日期: 2006- 03- 28; 修订日期: 2006- 05- 15. 基金项目: 国家/ 十五0 攻关项目( 2004BA 526B06) . 作者简介: 梁萌青( 1963- ) , 女, 副研究员, 在读博士, 主要从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 通讯作者: 麦康森. Tel: 0532- 82032495; E-mail: kangsenmai@ ouc. edu. cn
摘要: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硒至 01 0 mg# kg - 1、01 2 mg#kg- 1 、01 4 mg# kg- 1、01 6 mg# kg- 1 、018 mg# kg- 1和 11 0 mg# kg- 1, 分别饲喂鲈鱼( L ateolabrax j ap onicus ) 10 周, 观察其对鲈鱼生长 性能、肝脏及 血液中 谷胱甘 肽过氧化 物酶( GSH- Px) 、肝
脏谷胱甘肽还原酶( GR) 、肝脏谷胱甘肽转移酶( G ST ) 活性的影响。实验鲈鱼 初始体质量 为( 261 5 ? 11 02) g, 实验结 束后 饥饿24 h再进行测定。结果显示, SGR 的最大值及 FCR 的最小值均出现在硒水平 01 4 mg# kg- 1饲料组, 该组鱼体蛋 白质 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 0105) ; 硒水平为 0~ 01 4 mg#kg- 1 饲料组鲈鱼的肝脏、血清中 G SH- Px 活性 随着硒添 加量 的增加而提高, 饲料硒水平为 01 4 mg#kg- 1 时达到最高, 当硒的添加水平继续提高到 01 8~ 11 0 mg#kg- 1 时, 鲈 鱼的肝脏、 血清中 GSH- Px 活性均显著下降( P < 0105) ; 肝组织 G R 活性在 料硒水平 达到 01 4 mg# kg- 1 时达到最 高值, 饲料硒 水 平为01 6 mg#kg- 1 时, GR 的活性显著下降( P < 0105) 。建议鲈鱼饲料硒的适宜添加水平为 01 4 mg# kg - 1。[ 中国水 产科 学, 2006, 13( 6) : 1 017- 1 022]
鲈鱼 ( L ateolabrax j aponicus ) , 俗称花 鲈, 为近 岸浅海暖温性中上层鱼类, 对盐度和温度的适应范 围较宽, 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近年 来鲈鱼的养殖在国内外受到高度重视, 是目前中国 南北方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 然而, 目前有关鲈鱼营 养需求的研究刚刚起步[ 7- 11] , 鲈鱼饲料硒的适宜添 加量研究至今未见报道, 本实验旨为探讨饲料中不 同硒的添加水平对鲈鱼生长性能及相关酶的活性的
01 3
卵磷脂 Lecithin
3
诱食剂 A ttractant
01 5
防霉剂 A ntimold
01 1
抗氧化剂 Antioxidant
01 05
化学组成 Chemical composition
粗蛋白 Crude protein
421 1
粗脂肪 Crude lipid
111 0
注: 1) 维生素混合物( kg 饲料 ) : 硫胺 素, 25 mg; 核 黄素, 45 mg; 盐酸吡 哆醇, 20 mg; 维生 素 B12, 01 1 mg; 维 生素 K 3, 10 mg; 肌 醇, 800 mg; 泛 酸, 60 mg; 烟 酸, 200 mg; 叶 酸, 20 mg; 生物 素, 1120 mg; 维生素 A, 32 mg; 维生素 D, 5 mg; 维生素 E, 120 mg; 次粉 181 67 g. 2) 无机盐混合物( kg 饲料) : 氟化钠, 2 mg; 碘化钾, 01 8 mg; 氯化
11212 样品采集 实验 10 周结束时, 对实验鱼饥 饿 24 h 后, 计数、称重。每桶分别随机取 2 尾鱼, 用 1 m L 注射器从尾动脉取血, 室温凝结 2 h 后, 4 e 凝
结 2 h, 2 000 r#min- 1 离心 10 min 分离 血清, 置于 - 80 e 保存以备测定 谷胱甘肽过氧 化物酶( GSHPx) 活力及血清硒含量分析; 每桶分别随机取 10 尾 鱼, 5 尾用于鱼体常规分析, 5 尾鱼取肝脏用于谷胱 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 、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 ) 及肝脏中谷胱甘肽还原酶( GR) 活力的的测定。 11213 常规成分及硒的测定 采用 AOAC( 1995) 法[ 12] 。水分测定采用 105 e 烘干至恒重法; 粗蛋白 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进行; 粗脂肪采用索氏抽提 法, 以乙醚为抽提剂测定粗脂肪含量; 将样品在电炉 上炭化后, 在马福炉中灼烧( 550 e ) 8 h 后测得样品灰 分含量。硒含量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进行测定。 11214 相关酶活性测定 肝组织及血清谷胱甘肽 过氧 化 物 酶 ( GSH- Px ) 、肝 组 织 谷 胱甘 肽 转 移 酶 ( GST ) 及肝脏中谷胱甘肽还原酶 ( GR) 活力的测定 采用市售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试剂盒, 按试剂 盒说明书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