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幻城》为例探讨“80后”文学畅销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幻城》为例探讨“80后”文学畅销原因
作者:邓长亮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2年第8期
收稿日期:2012—06—13
作者简介:邓长亮(1979—),男,吉林榆树人。
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邓长亮
(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以“80后”为创作、消费主体的青春图书在当下的中国出版市场上占据了10%的出版份额[1],引起了出版界的强烈关注。
《幻城》的畅销是“80后”文学在图书市场上的一
个缩影。
从《幻城》的宣传策略和文本迎合了读者的期待视野等方面考察了其畅销的原因,进
而得出了消费主义时代的青春文学迥异于传统的文学出版的运作方式。
关键词:《幻城》;畅销;宣传;阅读期待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8—0135—02
2003年1月,春风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郭敬明的长篇小说《幻城》,起印10万册,在半
个月之内就开始重印,短时间内销售百万册。
从2003年1月开始,《幻城》长时间占据各大书店图书排行版的前列,在图书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郭敬明的《幻城》的畅销使人们开始关注
青春文学。
2008年,《幻城》第二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依然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
有
迹象表明,郭敬明正是靠着《幻城》起步,成为极具图书市场号召力的青春文学作家,并以千
万的身价连续几年登上福布斯中国作家富豪榜。
《幻城》的畅销是青春文学在图书市场上的一
个缩影,因而,对《幻城》畅销原因的分析可以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青春文学的市场特性。
在《幻城》畅销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出版社、媒体以及作者和读者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关
键的作用。
这和九十年代以前的文学作品的畅销主要取决于作品本身有很大的不同,这个现象
值得关注。
在当下,传媒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一部作品的畅销与长销,与传媒的宣传
与引导有很大的关联。
可以说,在传媒具有强大的统治力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
而《幻城》的畅销,正是诸多种合力的结果。
对于《幻城》的畅销,我们首先要关注它的推出与宣传过程。
一、《幻城》的宣传策略
在《幻城》长篇出版以前,同名短篇小说在已经在《萌芽》杂志发表,并且产生了热烈的
反响,在《萌芽》网站当月所做的民意调查中,《幻城》以672票荣膺最佳。
在得知郭敬明正
在创作同名长篇小说之后,不少出版社都表示了出版意愿。
最终,《幻城》在春风文艺出版社
出版。
春风文艺出版社在运作畅销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出版的“布老虎丛书”在获得
畅销的同时,也获得了业界的口碑。
而春风文艺出版社之所以选择郭敬明是因为作者通过“新
概念大赛”获奖以及《萌芽》杂志的宣传积累了大量的人气。
这为《幻城》的畅销奠定了基础。
春风文艺出版社在拿到《幻城》的出版权之后,制定了一系列的营销方案。
首先,出版社
开始在各大城市大力宣传,对图书市场进行全方位的预热。
并且极力渲染短篇小说《幻城》在
《萌芽》杂志刊出之后所产生的反响,强调作者是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的获得者。
通过这些
宣传策略,《幻城》在未出版之前就已经吸引了读者的关注。
在“眼球经济”的时代,这一点
是极为重要的。
其次,春风文艺出版社请出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曹文轩为郭敬明的《幻城》作序,曹文轩对《幻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曹文轩认为“阅读《幻城》是一种喜悦和安慰”,
“《幻城》在大幻想之外,采用了宏大叙事,作者小小年纪,居然用了莎士比亚式的大腔圣调,并且还显出一副举重若轻的派头。
”[2]这些肯定性的文字,无疑为《幻城》的畅销提供了助燃剂。
最后,春风文艺出版社在《萌芽》网站相继发布了多条关于《幻城》的消息,吸引了不
少读者。
而且,春风文艺出版社还找了许多中学生和大学生对《幻城》进行试读,获得了很好
的效果,在这种基础上,果断地把《幻城》的起印量从2万提高到了10万,在2003年的北京
图书订货会上大出风头。
图书上市之后,出版社还组织作者到全国各地的书店去签售。
而且,
还在郭敬明就读的上海大学召开《幻城》的研讨会,许多著名的作家、学者出习了研讨会,与会者对《幻城》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出现盗版之后,春风出版社高调打击盗版,悬赏10万奖励提供线索者,同时聘请律师,要把长春、沈阳等地的盗版书商送上法庭。
可以说,这种大张旗鼓
的打击盗版的行为也是图书的宣传行为。
二、《幻城》的文本意蕴与读者的阅读期待
在《幻城》畅销的过程中,除了出版社和媒体的宣传之外,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幻城》文本所呈现给我们的内容,正是这些内容迎合了青少年的阅读趣味。
否则,无论出版社怎样的宣
传和包装,读者在文本中看不到想看到的内容,不能从内心深处真正地认同《幻城》,《幻城》的畅销也就无从谈起。
事实上,这也是青春文学在读者心中产生强烈反响的原因。
《幻城》的假想读者就是中学生,因此在装帧设计上非常注重读者的审美趣味,《幻城》
的封面和版式非常绚丽,每页的文字四周有优美的线描画作装饰,书中的六个梦境都做了反白
处理,给人以一种虚幻的感觉。
而且书中加入了15幅彩色插图,这在“80后”文学作品的出
版中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举措。
“80后”一代从小就在动画片和漫画书中浸染,他们对《幻城》
的这种装帧设计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郭敬明在《幻城》中营造了一个变幻莫测的魔幻世界,通过对文本的仔细研读,我们发现,“爱”是这部畅销书最核心的主题,“爱”在小说中又可以细化为爱情、亲情和友情。
《幻城》中的婆婆是主人公卡索最依赖和爱戴的人,而命运让卡索和婆婆站在了你死我活的敌对立场之上,最终,婆婆为了成全卡索,牺牲掉了自己的生命,体现了亲情的力量。
在小说中,卡索和
樱空释的兄弟情,星旧与星轨,月神与月照的姐妹情这些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卡索为了自己
爱的女人,甘愿经受内心的孤独,甚至舍弃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在《幻城》中,郭敬明在
魔幻的外衣里以隐喻的方式来释放和表达种情感,并且在文本中呼吁和寻找了这种情感。
而
《幻城》中呈现的这些情感正是“80后”读者在生活中所极力追寻的。
《幻城》的畅销与流行
与“80后”一代在文本中的阅读期待是分不开的。
另外,《幻城》文本中呈现出来的语言描写极具感染力和想象力,富有强烈的唯美色彩。
如《幻城》的开篇:“很多年以后,我站在树立着一块炼泅石的海岸,面朝大海,面朝我的王国,面朝臣服于我的子民,面朝凡世起伏的喧嚣,面朝天空的霰雪鸟,泪流满面。
”[3]郭敬明在小说的开始便以充满感伤情绪的文字感染者读者,使青少年读者在阅读之初便被这些文字
所渲染,这些忧伤的情绪正是青少年所普遍拥有的,因而《幻城》在读者心中而获得了共鸣。
“在武汉六中高二的一个班级里,六十名同学有一半都买了《幻城》,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
在西安高新一中初三的一个班级里,几乎人手一册《幻城》,年纪里面最热门的话题也是《幻城》。
”[4]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在进行图书购买时有很强的从众心理,这种从众心理其实就是迎合时代趋势和时尚。
三、结语
通过对《幻城》畅销原因分析,我们发现,在消费主义时代,一本畅销书的出版,有着极其复杂的运作过程,畅销主要代表着读者的消费意愿。
这和传统的文学文本的畅销截然不同。
也许正像有的学者所说的“真正影响大众消费的,再也不是训练有素的艺术家和批评家,而是书商和大众传媒。
”[5]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以《幻城》为代表的“‘80后’文学必然陷入艺术自觉与商业欲望间的矛盾,忽视了文学作品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读者审美能力、鉴赏水平,最终被看成是一次性消费产品。
”[6]“80后”文学的所具有的这种特性是传统的作家所不曾面临的,因而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
如何在艺术与商业之间寻求一个好的切合点,既获得了市场的份额,又有很高的艺术追求,对“80后”作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这也是值得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者关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白烨,张萍.崛起之后-关于“80后”的答问[J].南方文坛,2004(6).
[2]曹文轩.喜悦与安慰[A].郭敬明.幻城[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3]郭敬明.幻城[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4]新浪读书.青春文学新贵出版界的神话《幻城》
[EB/OL]./book/chapter_38414_21740.html.2003-3-17.
[5]陈平原.当代中国人文观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6]徐文佳.消费主义文化语境的80后文学[J].青年作家,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