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教学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多媒体教学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正在中小学深入开展,其有效性也越来越明显,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并对教育教学的发展改革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面临着课程的全面整合。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也要与其它学科全面整合,怎样应对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本人简要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
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
这样一种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此外,多媒体教学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中,连教学策略也可以选择,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
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所提供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二、多媒体教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自我导向的学习。
亦即学习者知道需要学习什么、何处去寻找学习材料、如何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怎样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一种学习方式。
这一方法集中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原则,我们可利用大容量存储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利用图形化交互界面技术,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按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学习内容,利用多媒体、网络丰富的学习资源,训练了学生收集处理所需信息的能力,锻炼了学生自学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
2.体验式学习方式
“体验式”学习是在阅读课上,学生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自主参与、自我体验的一种阅读实践活动。
它要求学生一定要通过参加各种教学活动,用眼、耳、鼻、手、脑多感官去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从而获得种种发现,继而进行各种思维活动,最后用语言表达出来。
体验学习是人类基本的学习方式之一,它不仅对学生的认知有帮助,而且在发展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情感、意志以及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
教师通过创设体验情境,营造体验氛围,加深了学生体验,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3.探究式学习方式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严格把握科学性的基础上,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演绎出来。
使学生产生新奇、醒目的视听感官刺激,对学习内容本身产生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起持久热烈的学习情绪,鼓舞着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好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使课堂充满魅力。
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的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过分依赖教师和教科书,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克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端。
特别要重视让学生学会学习,倡导学生自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所以,巧用信息技术,激励学生探究精神的教学方法,必然也是有强大生命力的,并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
文字、图形、声音、动画、静态或动态图像等不同形态的信息媒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能为学生勾画出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环境,为学习、思考、探究、发现和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
信息媒体还可以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能直观生动展示动态的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教学充满生机。
信息媒体还能诱发学生参与活动,使学生能随时参与到提问、思考、讨论等创新学习活动中来。
另外,电影、电视、多媒体计算机等信息媒体有较强的感染力,能提供真实探究的情景,容易诱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四、加快多媒体技术教育,将信息充分应用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全面整合,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软件方面寻求合适的教学平台,提倡教师利用现有平台,而不提倡教师人人做课件,学科教师要把精力放在教学设计上;二是相应的教师培训,在计算机技术培训方面也是着重提倡一般化的基本技能培训,例如:Word、PowerPoint、FrontPage等等;三是在教师熟练掌握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检索、师生交流、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多媒体演示等手段实施课程整合。
目前这方面的实践比较热门也是比较成功的例子是利用“几何画板”与数学、物理课程进行整合,突破难点、重点,提高教学效率乃至改变教学模式。
总之,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有机整合,确实可以具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多种宝贵特性。
这些特性的集中体现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的教学进程结构所必不可少的。
只有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各学科教育的全面整合,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从而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