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摘要: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解题技能和技巧,具备了解决初步
数学问题的能力,随着学习数学知识越来越抽象化,许多文字叙述的应用题成为
了小学生的痛点,而利用画图解题是一个有效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的解题方式。

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作出分析,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画图能力
前言: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问题的解决,并且能够从数
学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而画图解题则是数学学习中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教师需要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应用画图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促进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渗透画图解题思想,增强学生的画图意识
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小学生画图思考能力的提升,只有小学生的画图解决问题的意识得到培养,才能使得小学生正确的认识数学学
习中的画图解题,并且对画图解题感兴趣,从而养成利用画图进行问题解决的习惯。

如何让小学生养成画图解题的习惯是作为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首先要从日
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作出教学模式的改变,使得小学生画图解题的兴趣被激发才
能调动学生利用画图进行解题的动机,从而让小学生能够真正地利用画图解决在
数学学习中所遇到的难题,潜移默化地使小学生的画图解决问题意识得到增强,
在之后的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也能养成利用画图解题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五课《倍的认识》时,就能很好地利
用到画图策略进行问题的解决,能直观便捷地通过文字向形象的转化使得解题更
为顺畅,既体现出了图画的形象表征,同时也展现出了数学运算的特色。

教师先
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进行课程的引入:“到了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收获了许多萝卜,大家仔细的对这一幅情境图片进行观察,看看能找到什么
顺序。

”情境图片中展示了三个方框,图片中白萝卜的根数是1个2,红萝卜的根
数是3个2,每一个方框中都有三个白萝卜,我们就可以说红萝卜的个数是白萝
卜的三倍。

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画图方式进行萝卜的分类,学生能更加直观的了
解白萝卜和红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

二、教师重视探索教学过程,传授画图方法
针对小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内容的教育和传授,最有效的方式是为学生创设一
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数学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启发和引导,在日常的
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创造画图教学的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深入了解画图解题的
技巧。

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画图教学问题的设计,进行相关数
学知识内容问题的提出,让学生以画图解题为中心思想进行解决问题方式的思考,积极地寻找最合适、快速的解决问题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的引导
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进行解答,并且适当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共同分析,传授学
生画图的基本方法,还要启发学生对于解题思路的确定,通过正确的图形引申出
完整的计算方法,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学习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第四课和第六课《表内乘法》相关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画图的方式来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学生通过这节
课程的学习对乘法将会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且乘法这一块内容在教材编排中
抓住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师可以很好地应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通过画
图的方式进行观察和比较,从而理解乘法的意义。

首先,学生在这一课程的学习
中需要认真掌握2-6的乘法口诀,教师先从简单的问题进行课题的引入:
“5+5+5+5=()这一算式中是几个5相加?还有别的方式可以计算出答案吗?你
们能够通过图画来解决这一问题吗?”通过直观的图形,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乘法计算的意义,对于乘法口诀的掌握也能够更加熟练。

三、注意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充分理解图形语言
从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可以看出,其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比较强调画图方法,主要原因是由于小学生特殊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发展特征,利用图画的模式能
够更加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加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注意对数学教材的整体把握,尽量地选择数形结合的模
式进行小学数学知识内容的传授,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内容。

在教
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示意图、实物图等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方式来增强小学生
的数学思想,通过借助画图解题的方式,降低解决数学问题的难度,帮助小学生
能够真正地对数学的概念进行理解,增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在人教版数学教材的内容中,许多数学知识内容可以充分的利用图形语言来
进行问题的解决。

例如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这一课程的学习当中,教师就可
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把生硬的文字叙述转化为生动的图形表达,解决问题:“鸡兔同笼,其中有86只脚,29个头,那么你们知道鸡和兔分别有几只吗?”让学生为鸡和兔进行“画腿”,学生可以通过形象的图画理解鸡兔同笼的知识内容,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和多样化,还能让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被
激发,从而能进一步的引导学生从图画中找到正确的答案,通过数形结合进行数
学问题的解答。

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画图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的解题思维更加精
确和完善。

四、抓住典型例题,促进学生画图解题能力的迁移
培养小学生利用画图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首先需要对数学课堂教学内容
作出合理的安排,需要以小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为依据,选择设计符合小学生知
识水平发展的数学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得到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需
要注意抓住典型的例题来帮助学生进行画图解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地了解
和掌握如何有效地运用画图来解决数学学习中所遇到的难题,即使遇到不熟悉的
数学题目,学生也能利用画图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找到解题的思路,从而正确的解
决难题。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七节课《图形的运动(二)》中,其中的
教学重难点在于学生要对一个图形平移或者旋转的前后过程进行深入的理解,通
过自己的操作和观察感受空间概念。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图形的变化有
了初步的了解,当图形开始运动后变得更为抽象,学生难以从图形的表面看出图
形的运动趋势。

七巧板是进行图形的运动教学的一个典型例题,教师可以首先为
学生展示一个存在空缺的七巧板,让学生对其中相应的位置进行画图移动。

学生
可以通过自己进行画图绘制,从而清晰地感受到七巧板的变化,通过合理准确的
平移和旋转,让七巧板回归完整。

通过实际的画图操作,学生对于图形的运动的
理解会更加深刻。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画图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
意义,对于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认知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重
视培养小学生应用画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画图解题策略的实践,让小
学生能够充分地运用画图进行难题的解决,使得画图解题真正地进入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刘萍.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2):69.
[2]冉茂权,刘绪毅.画图:解决应用题“思”与“行”的桥梁[J].小学教学参
考,2019(05):17-18.
[3]刘志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画图思考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J].经贸实
践,2018(19):265.
[4]朱玲.在画图中感悟算理,生成算法——利用画图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J].小学教学研究,2017(31):63-65.
[5]闻婷婷,马聪.为理解力插上“画图”的翅膀——利用画图经验提高小学中段学生数学理解能力[J].赤子(上中旬),2014(22):195-1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