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罗佩the chinese maze murders自译的社会学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高罗佩 TheChineseMazeMurders自译的社会 学分析
(一)翻译场域位置分析
收稿日期:20190614 作者简介:岳坛(1989—),女,山东菏泽人,博士研究生,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 128—
翻译场域内部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则,所以是一个相对独 立的场域。但是,由于翻译活动的跨领域特性,翻译场域又 相对不独立,极易与其他场域产生互动和影响。许多学者提 出翻译文学的概念,把翻译作品归于文学作品的一个门类, 从这个角度讲,翻译场域可看作是文学场域的子场域,受文 学场域规则的支配。勒菲弗尔也提出翻译是一种文学改写 形式,并认为文学系统受内部的专业人士和外部的赞助人的 制约,当两种制约因素产生矛盾时,前者顺从于后者[8],可以 看出,翻译场域不仅受文学场域的支配,更受到权力场域的 支配。布迪厄认为,权力场域相较于其他场域往往具有支配 地位,这是因为权 力 场 域 的 运 作 规 则 主 要 基 于 “经 济 资 本 ” 和“社会资本 ”[9]。 综 上,翻 译 场 域 处 在 文 学 场 域 以 及 更 高 的权利场域的支配之下。
对于如何进行社会学研究,布迪厄提出了三个环节:“分 析与权力场域相 对 的 场 域 位 置 ”;“勾 画 出 参 与 者 在 场 域 之 中的客观关系结构”;“分析参与者的惯习”[7]104—105。这三个 环节分别对应了对场域、资本和惯习的分析,虽然第二个环 节没有明确说明是对资本的分析,但是资本拥有的多少决定 参与者位置的高低,即关系结构,所以第二个环节就是分析 参与者的资本。应用到翻译研究中,第一步是分析翻译场域 与权力场域的位置关系;第二步是分析译者所拥有的资本; 第三步是分析译者的惯习。接下来本文将按照布迪厄提出 的分析步骤,对高罗佩 TheChineseMazeMurders的自译进行 分析。
2020年 3月 第 39卷第 3期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JournalofHeilongjiangInstituteofTeacherDevelopment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20.03.03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Mar.2020 Vol.39No.3
高罗佩 TheChineseMazeMurders自译的社会学解读
岳 坛
(中央民族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81)
摘 要:运用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将高罗佩置身于当时的翻译、文学及更高的权力场域中,分析高罗佩对 The ChineseMazeMurders的自译行为,发现高罗佩在翻译时对场域中的规则是有选择性地遵从。遵从的部分表现在他 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化资本优势,依照文学场域的规则,增强了小说的文学性与可读性。不遵从的部分表现在违反当 时的翻译场域、文学场域及权力场域的规则,在外国侦探小说翻译之风正劲之时选择翻译中国题材的公案小说,以 及如实翻译敏感情节。遵守规则是为了积累资本,但不遵守规则是出于译者独特的文学、研究者及作者惯习,而且 惯习所形成的行为或许有利于场域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布迪厄社会学;TheChineseMazeMurders;高罗佩;自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20)03012804
引言
世界著名汉学家高罗佩(RobertHansvanGulik)于 20世 纪 50年 代 起,花 费 15年 的 时 间 用 英 文 创 作 了 JudgeDee Mysteries(《狄公案》系 列 小 说 ),在 国 际 上 引 起 了 巨 大 反 响, 高罗佩也因此蜚声世界。TheChineseMazeMurders是此系列 小说创作初期的一部中长篇,最早的中译本便是高罗佩本人 翻译的,也是唯一一部高罗佩用中文翻译的作品,译名为《狄 仁杰奇案》,1953年 由 新 加 坡 南 洋 印 刷 社 出 版,后 中 国 的 群 众出版社将其作为附录收录在 2000年出版的《狄梁公四大 奇案》中,高罗佩的自译本得以与国人见面。20世纪 80年 代,陈来元与胡明 等 译 者 将 《狄 公 案 》系 列 小 说 全 部 译 成 中 文,TheChineseMazeMurders由 陈 来 元 翻 译,译 名 为 《迷 宫 案》。目前,学界主要从整体上研究狄公案系列小说的西渐 与东传,① 研究视角也主要是中西文化交流或文化传播 , [1—4] 对单个作品的研究还不多,对 TheChineseMazeMurders的翻 译研究只有 3篇,总体上分析比较浅显,不够系统,如张晓 政[5]对比分析了高罗佩自译本和陈来元译本的译词是否地 道,施晔[6]用部分篇幅分析了高罗佩自译本和陈来元译本对 原文的改写。因此,本文试以布迪厄社会学为观察视角,从 内部和外部对高罗佩的自译行为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深入 剖析译者翻译行为背后的原因,展示翻译活动及其译者与社 会、文化等之间的联系。
一、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在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即文化生产理论(theoryofcul turalproduction)中,最为核心的有三个概念:场域、资本和惯
习。概括说来,场域是参与者占据的不同位置所构成的关系 网络。各参与者之所以在场域中占据不同的位置,是因为其 所拥有的资本不同。资本可以分为三种:经济资本、文化资 本、社会资本。当 某 种 资 本 形 式 被 认 可 并 成 为 追 求 的 对 象 时,那种资本形式就成为了象征资本[7]110。惯习是一套定势 系统,此定势系统的形成与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吸收、内化社会规则,从而形成了自 己的一套思维方式和行为倾向,而这些行为又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其所处的环境。场域中的运作大致是:场域中最根本的 活动就是竞争(以占据更高的位置,获取更多的利益),竞争 的基础是参与者已经积累的资本,竞争的依据是场域中的规 则,竞争的目标是象征资本,而对规则的认知与内化形成惯 习,惯习指导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