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二册单元测试(四)080520
班级号数姓名成绩
一、看拼音写词语。

10%
sì nüè chōu yējiǎo xiá yāo xié hài sào ()()()()()chà dào cù yōnɡyùn yù shānɡ bāfù yù
()()()()()二、比一比,再组词。

5%
磕()峻()唾()晰()陀()瞌()竣()锤()蜥()驼()三、词语搭配。

4%
提高增添增强增加增进性格生活消除克服
光彩效率收入信心俭朴友谊困难开朗误会
四、按要求写词语:12%
ABB:黏()()硬()()
AABC:()()欲试()()可危
ABCC:忧心()()衣冠()()
AABB:()()攘攘()()业业
五、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
勇敢()怀疑()虚幻()平坦()
六、在下列句子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8%
1、夏天的傍晚,我们()去树林里游戏,()去小河里游泳。

2、这道题()把数量关系摆出来,()好做了。

3、我想()在家里闲着,()到图书馆去看书。

4、()有充足的水源,()能大规模地植树种草。

七、仿照例句写话。

4%
没有退路,人生的车站不售返程车票;
没有退路,出了山的溪水不会往回流动;
没有退路,;
没有退路,。

八、修改病段。

8%(共8处错误,其中一个字,一个标点,其他6处为词句。


各位同学们,在过一个月,你们就要已经小学毕业。

大家都愿望取得更好的、优异的成绩,考取自己心目中的学校,这些天来,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更大的进步。

我相信,只要大家继续努力,才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九、综合实践。

3%
小学即将毕业,你会给知心的好友写下什么赠言?
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4%
1、袁隆平先生是的创始人,被誉为“”。

国际友人称颂他培育的是中国继、、、之后,对人类作出的“第五大贡献”。

2、詹天佑不怕,也不怕,接受了任务,开始线路。

哪里要,哪里要,哪里要,哪里要,都要经过,进行计算。

3、生命的过程,大概就是和的过程。

儿子啊,你要
地走,地走。

4、走下去,前面有,有 ,
走下去,前面有,有。

风来吧,雨来吧,都来吧,
那一条条被我们的路,
才是我们每个人留在。

十一、阅读理解。

(12%+17%)
(一)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

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

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

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

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地把手伸进她的身子底下摸索,摸了几下,他高声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地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的庇护,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却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

医生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

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1、给文章拟个好题目:2%
2、读划线的句子,说一说在场的人为什么会感到“温暖”?2%
3、这篇文章哪些内容令你感动,请用“”划出,并说一说为什么?2+3%
4、当这个孩子会听话、说话了,你最想告诉他什么?3%
(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

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

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

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

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l磅重的10倍。

”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

他想:如果
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伽利略那时候才25岁,已经当了数学教授。

他向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消息很快传开了。

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

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

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

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1、给下列词语标注拼音:2%
的确()固执()
2、找出文中一句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4%
反问句:
陈述句:
3、伽利略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话得出两个结论:3%
第一个结论:
第二个结论:
根据以上两个结论,伽利略认为:
4、伽利略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是怎样进行试验的?别人有哪些反应?5%
5、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伽利略身上有什么精神值得你学习?(谈两点以上)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