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优秀教案高一物理教案:《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教案:《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高一物理教案:《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学习了一种新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即依据试验数据作出图像,图像反映物理规律,这是我们通过试验探求自然规律的一要重要的基本的途径。

应在同学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真正让同学自己能画出图像,并练习分析图像所代表的过程或规律。

瞬时速度概念的建立,是同学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极限'的思想,如何正确地理解此概念,一方面应从平均速度的概念延长到瞬时速度;另一方面从物体运动的s—t图象上采纳无限分割的思想帮忙同学理解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

二、教学目标(学问,技能,情感看法、价值观)
1、学问与技能
(1)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的意义
(2)知道瞬时速度是精确描述变速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3)理解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4)知道公式和图像都是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数学工具,它们各也所长,可以相互补充。

(5)培育同学用多种手段处理问题的力量
(6)培育自主学习的力量及思维想象力量
2、过程与方法:试验商量、启发式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培育同学严厉仔细的学习看法
(2)从学问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育同学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一同学男女比例相当,由于是一般高中生,抽象思维力量比较差,而且基础差,但是同学比较刻苦,学习物理的爱好还是很深厚。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讲授法、试验演示法、启发式,随机通达式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预备
多媒体教室、视频、、动画、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预备
一、引入新课播放:刘易斯百米赛跑视频前面作业中我们已经算过的刘易斯在百米赛跑过程中每个10m内的平均速度,只能大体反映刘易斯在百米赛跑中的快慢改变状况.为了对变速运动作精确的描述,还需要引入瞬时速度的概念。

同学商量总结: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不能精确地描述
为真实情境进行设计:刘易斯百米赛跑视
二、新课教学
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instantaneous velocity)。

平常说到的百米赛跑运动员冲线的速度,子弹飞出枪口的速度、飞船与运载火箭分别时的速度等,都是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的方向跟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瞬时速率(instantaneous speed,简称速率)。

汽车行驶中速度计上指示的数值就是瞬时速率(如课本P32图1—21)。

试验探究——用光电门测量瞬时速度
试验装置如课本P33图1—22,使一辆小车从一端垫高的木板上滑下,木板旁装有光电门,其中A管发出光线,B管接收光线。

当固定在车上的遮光板通过光电门时,光线被阻止,记录仪上可以挺直读出光线被阻止的时间。

这段时间就是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依据遮光板的宽度s和测出的时间t,就可以算出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v=s/t)。

由于遮光板的宽度s很小,因此可以认为,这个平均速度就是小车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同学理解瞬时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叫速率),又有方向(物体的运动方向)。

播放试验视频
真是情境
播放试验视频
商量与思索(课本P33)之后学习S-T图像商量与思索(课本P33)物体的运动状况,除了用语言文字和数学公式描述外,还可以直观地用图像来描述,给出了一辆汽车在平直大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在不同时刻的位移。

时间
t/s04.910.015.119.9
位移
s/m0100____00400
提问:请同学以上面图表所给出的数据,以横轴为(t)轴,纵轴为位移(s)轴,用描点法作图,看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像,s与t存在一个什么函数关系?
老师边看边指导,然后把同学所画的图像在投影仪(实物)上打出。

总结:可以看出几个点几乎都在过原点的一条直线上。

s与t成正比。

提问:图像如何反映汽车运动的速度?
总结:图像的斜率反映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示,也可以用图像来表示,利用图像可以比较便利地处理试验(或观测)结果,找出事物的改变规律。

以后我们还会遇到更多的用图像来处理物理量之间的改变规律,所以,现在我们就要重视图像的学习。

同学模拟现场
投影仪
案例分析请把龟兔赛跑的过程粗略地用s—t图像表示出来。

(提示:乌龟和兔子从同一地点动身,假定跑动过程都是匀速直线运动。

) 分析与解答:
开头时,兔子的速度大,反映在图像上,是它的斜率比较大(比较陡),在同一时间内,兔子通过的位移大。

接着,傲慢的兔子打瞌睡了,时间不停地消逝,兔子的位移没有改变。

乌龟的速度虽然小,却始终不停地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

等到兔子猛然醒来,发觉乌龟已快接近终点了,于是,兔子以更大的速度向前奔(图像的斜率更大),可为时已晚,最终乌龟取得了成功。

(s—t图像如下图。

) 同学进行商量分析。

得出结论播放龟兔赛跑的动画
教学操作流程图
七、教学评价设计
学问点教学目标评价方法备注
瞬时速度知道课堂检测
位移-时间图像理解课堂作业
八、帮忙和总结
本节学习了一种新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即依据试验数据作出图像,图像反映物理规律,这是我们通过试验探求自然规律的一要重要
的基本的途径。

应在同学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真正让同学自己能画出图像,并练习分析图像所代表的过程或规律。

瞬时速度概念的建立,是同学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极限'的思想,如何正确地理解此概念,一方面应从平均速度的概念延长到瞬时速度;另一方面从物体运动的s—t图象上采纳无限分割的思想帮忙
同学理解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

本节教学主要采纳自己动手、类比对比等方法,使图像中的物理意义便的很简洁,很清晰,使同学从简洁入手,激发同学的同学爱好,多角度处理物理问题,为以后叙述图像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