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对玉米病虫害的影响及防治方法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性耕作对玉米病虫害的影响及防治方法探究
保护性耕作通过建立土壤健康和农田生态平衡,能够显著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保护性
耕作能够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土壤有机质能够增强作物的免
疫力,使其更抵抗病虫害的侵害。
土壤中丰富的微生物群落与作物之间存在着共生关系,
对于作物的健康生长和抵抗病虫害有着积极的作用。
保护性耕作中的秸秆覆盖和绿肥种植
等措施能够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物质,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从而有效控制病原菌的
发展。
保护性耕作的农田生态平衡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保护性耕作中提
倡综合管理,通过适时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控措施,减少化学防治的使用量。
合理的轮作制
度和间作方式能够破坏病虫害的生命周期,降低害虫和病虫害的发生率。
种植抗病抗虫品
种也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保护性耕作中强调选择抗性强、适应性好的品种,能够在
一定程度上减少农药的使用。
1. 秸秆覆盖:在玉米收获后,将秸秆留在地面上覆盖,可以提供营养和保湿。
秸秆
覆盖不仅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的活性,还能够减轻病原菌和害虫的侵害。
2. 绿肥种植:在玉米生长季节前,种植具有绿肥作用的植物,如豌豆、黑麦等。
这
些植物具有抑制病原菌和害虫生长的作用,可以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供给作物生长。
3.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寄生性昆虫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如释放瓢虫来捕食蚜虫、病原菌等。
4. 化学防治:当病虫害超过经济损失阈值时,可以适量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但
要注意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喷洒。
保护性耕作能够显著减少玉米病虫害的发生,通过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抗病害能力、建立农田生态平衡等措施来防治病虫害。
保护性耕作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
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此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措施,并结合其他综
合管理方法来全面防治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