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成语故事,一筹莫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成语故事,一筹莫展
一筹莫展.MP32:25
来自中午好风景
【成语故事】南宋时候,有一个名叫蔡幼学的人,字行之,温州瑞安人,自幼学习很刻苦,曾拜名士陈傅良为师。
不久,一般人都认为他写的文章和才学,都在他的师傅之上。
在宋光宗时,他做了校书郎。
宋光宗死后,宋宁宗即位,曾下了一道诏书征求群臣的意见。
蔡幼学写了一份奏章直陈国事,他说:“皇上,你要当好皇帝,就得做好三件事:一要事亲,孝顺好父母;二要任贤,选用有真才实学的贤才;三要宽民,对老百姓要宽厚。
要做好这几件事,最根本的又要搞好教育。
近些年来,一些人到处制造舆论排斥好人。
有些大臣本想好好地施展自己的才能,但又怕惹是非,担心遭到不幸。
从而打消了一展抱负的念头。
这样一来,您就脱离了群臣,结果是‘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意思是说:朝廷里有学问的大臣虽然不少,但一点有用的办法都拿不出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再不提倡讲学,树立起好的学习风气,那是不行的。
根据这个故事,后来人们把“一筹不吐”引申成“一筹莫展”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