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接枝改性的研究_李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纳米
二氧化硅表面接枝改性的研究
李峰,李红强,赖学军,吴文剑,曾幸荣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采用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90)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进行接枝改性,研究KH590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对纳米二氧化硅相对接枝率和粒径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纳米二氧化硅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KH590通过水解后与二氧化硅粒子表面的羟基发生反应,成功接枝到纳米二氧化硅表面;其最佳工艺条件为:KH590用量为二氧化硅质量的15%,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0h,其相对接枝率达到10.3%;与未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相比,其平均粒径明显变小,分散性及亲油性明显变好。

关键词:纳米SiO2;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表面接枝改性
中图分类号:TQ1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990(2014)04-0033-04
Surface grafting modification of nano-sized silica with3-mercaptopropyl trimethoxysilane Li Feng,Li Hongqiang,Lai Xuejun,Wu Wenjian,Zeng Xingrong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510640,China)Abstract:The nano-sized SiO2was grafted and modified with3-mercaptopropyl trimethoxysilane(KH590).The influences of KH590content,reaction time,and temperature on grafting rate and particle size of nano-sized SiO2were studied.The modified and unmodified SiO2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Results showed that KH590was successfully grafted on the surface of nano-sized SiO2through the reaction with the hydroxyl groups on the surface of SiO2after hydrolysis;the optimal modification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KH590content was15%(mass fraction)based on SiO2,reaction temperature was80℃,and reaction time was10h;The relative grafting rate could reach10.3%;and compared with the unmodified SiO2particles,the modified SiO2particles showed smaller size,better dispersion and lipophilicity.
Key words:nano-sized SiO2;3-mercaptopropyl trimethoxysilane;surface grafting modification
纳米SiO2由于具有表面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优异特性[1],使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

但由于纳米SiO2的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具有大量羟基,使其表面能高、易团聚、不易在有机体中分散[2],影响了纳米SiO2实际应用效果。

因此,通过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改性来改善其在有机体系中的分散性及相容性,已成为近年来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

目前关于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SiO2的报道较多,但大部分是使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作为改性剂。

例如:X.H.Li等[3]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KH570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改性,发现改性后的纳米SiO2在多种有机溶剂中都有较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近年来,巯基-烯点击反应不断引起科学工作者的注意,由于此反应具有对氧气、水不敏感,产物立体选择性好,产率高等优点,其在基材表面修饰、纳米网络结构材料、功能材料的合成等方面被广泛研究[4-6]。

因此,利用带有巯基的硅烷偶联剂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改性,不仅能够提高纳米SiO2在有机体介质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而且能够利用引入的巯基对其进一步功能化。

但目前为止,利用带有巯基的硅烷偶联剂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改性研究的报道还较少。

笔者以乙醇水溶液为分散介质,采用带有巯基的硅烷偶联剂KH590对纳米SiO2进行改性,研究KH590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纳米SiO2的相对接枝率和粒径的影响。

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纳米SiO2进行了表征。

1实验部分
1.1主要原料和试剂
气相法白炭黑,工业级;无水乙醇,分析纯;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90),化学纯;盐酸,分析
第46卷第4期2014年04月
无机盐工业
INORGANIC CHEMICALS INDUSTRY33
纯;去离子水,自制。

1.2主要仪器和设备
超声波细胞破碎仪(S-450D);高速分散均质机(FJ-200);数显恒速搅拌器(DF-101S);水浴加热器(DZKW-S-4);电子天平(BS124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Tensor27);激光纳米粒度仪(90Plus);扫描电子显微镜(Nova Nano430)。

1.3KH590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
称取10g纳米SiO2,加入到100g的乙醇水溶液(乙醇与水的质量比为3∶1)中,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作用下超声分散10min,然后转移至高速分散均质机中,并用HCl水溶液调节溶液pH=4左右,再向体系中滴加一定量的硅烷偶联剂KH590,高速分散10min,转移至四口烧瓶中,升温至一定温度并恒温搅拌反应一定时间后,冷却,将混合液抽滤、洗涤、干燥,即得到KH590改性纳米SiO2。

其反应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KH590改性纳米SiO2的反应示意图
1.4测试与表征
1.4.1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将改性前后的纳米SiO2置于真空烘箱中80℃下干燥至恒重,采用KBr压片法制样。

在红外光谱仪上对改性前后的样品进行扫描,波数范围为400~4000cm-1,分辨率为4cm-1,扫描次数为16次。

1.4.2相对接枝率测定
将改性后的纳米SiO2用无水乙醇超声洗涤3次,并抽滤,然后置于真空烘箱中80℃下干燥至恒重。

根据文献[7]提供的方法:称取质量为M0的纳米SiO2样品置于质量为M1的瓷坩埚中,将其置于马弗炉中温度升至750℃,焙烧4h后取出,于室温下静置10min,称取其质量为M2,纳米SiO2改性后表面相对接枝率G按如下公式计算:
G=(M0+M1-M2)/M0×100%
式中:M0为煅烧前SiO2质量,g;M1为瓷坩埚质量,g;M2为煅烧后SiO2及坩埚总质量,g。

1.4.3粒径测试
将样品加入到无水乙醇中稀释至质量分数为1%~3%,超声分散一定时间后,采用激光纳米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大小。

1.4.4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将样品加入到无水乙醇中,超声一定时间后取一滴分散液滴于铝箔上,置于真空烘箱中80℃下干燥1h。

干燥后的样品经喷金处理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分散状况。

1.4.5亲油性测试
根据文献[8]提供的方法:将0.1~0.2g样品加入到装有10mL水和10mL甲苯的试管中,剧烈震荡后静置24h,拍摄数码照片,观察其状态。

2结果与讨论
2.1FT-IR分析
图2为纳米SiO2改性前后的FT-IR谱图。

未改性纳米SiO2的谱图(a)中,3500cm-1处为O—H伸缩振动吸收峰,1630cm-1处为O—H弯曲振动吸收峰,808cm-1和1112cm-1处的吸收峰为Si—O—Si 对称伸缩振动和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472cm-1处是Si—O—Si的弯曲振动吸收峰。

图2未改性纳米SiO2(a)和改性纳米SiO2(b)的FT-IR谱图
与未改性SiO2谱图相比,改性纳米SiO2的谱图(b)中,1630cm-1和3500cm-1处的O—H伸缩振动吸收峰明显减弱并向高波数方向移动,这是由于KH590水解后,与SiO2粒子表面的羟基发生脱水反应生成共价键,羟基含量减少,同时由于基团体积变大而影响氢键的形成,导致O—H伸缩振动波数的变化;在2930cm-1和2560cm-1处出现了新的吸收峰,分别是KH590中亚甲基的C—H伸缩振动吸收峰和S—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9];同时472、808、1112cm-1处的Si—O—Si吸收峰明显增强,这是由于KH590与纳米SiO2反应生成Si—O—Si。

因此,通过红外分析表明,KH590水解后与SiO2粒子表面
无机盐工业第46卷第4期
34
的羟基发生反应,成功接枝到纳米SiO2表面。

2.2影响纳米SiO2表面接枝改性的主要因素
2.2.1KH590用量
图3为KH590用量对相对接枝率和粒径的影响。

随着KH590用量的增加,相对接枝率逐渐增大,粒径逐渐减小。

当KH590用量为SiO2质量的15%时,相对接枝率达到最大值(9.5%),粒径达到最小值(228nm)。

KH590用量较小时,随着用量增加,KH590水解得到的羟基不断与SiO2表面羟基发生缩合反应,羟基含量减少,团聚体减少,因而接枝率不断增大,粒径不断减小;当KH590用量过大时,多余的硅烷偶联剂会部分发生自聚生成低聚物起到桥架作用[10],使颗粒之间产生团聚体。

另外,水解生成的硅氧烷负离子会进攻与SiO2键合的KH590分子,使得接枝在SiO2表面的KH590解聚[11],从而导致相对接枝率下降,粒径增大。

图3KH590用量对纳米SiO2相对接枝率和粒径的影响
2.2.2反应时间
图4为反应时间对相对接枝率和粒径的影响。

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相对接枝率不断增大,粒径不
图4反应时间对纳米SiO2相对接枝率和粒径的影响断减小,当反应时间为10h时,相对接枝率达到最大值(9.8%),粒径达到最小值(226nm)。

这是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KH590不断接枝到SiO2表面,SiO2表面羟基逐渐减少,从而使接枝率不断增加,粒径不断减小。

随着反应的继续,改性基本完成,少量未反应的KH590发生自聚形成低聚物,同时反应时间的延长可能会使SiO2之间的碰撞几率增加,发生一定的团聚,从而导致粒径略有增大,接枝率略有减小。

2.2.3反应温度
图5为反应温度对相对接枝率和粒径的影响。

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相对接枝率不断增大,粒径不断减小,当反应温度为80℃时,相对接枝率达到最大值(10.3%),粒径达到最小值(221nm)。

这是因为,温度的升高加快了KH590的水解,促进了KH590与SiO2表面羟基发生缩合反应;当温度过高时,纳米粒子间的布朗运动过于激烈,使SiO2粒子间碰撞加剧,发生团聚现象,从而导致粒径增大,而接枝率略有减小。

图5反应温度对纳米SiO2相对接枝率和粒径的影响
2.3SEM分析
图6为改性前后的纳米SiO2的SEM照片。

由改性前纳米SiO2的SEM照片(a)可以看出,SiO2粒子团聚现象严重,这主要是改性前的纳米SiO2表面存在大量的羟基,这些羟基彼此形成缔合的氢键,使
图6未改性纳米SiO2(a)和改性纳米SiO2(b)的SEM照片
2014年4月李峰等: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接枝改性的研究
35
得SiO 2颗粒产生大量团聚,发生结块现象。

KH590改性后的纳米SiO 2的SEM 照片(b )可以看出,经过
KH590改性后的纳米SiO 2团聚作用明显降低,分散
性明显变好,这主要是因为改性后纳米SiO 2表面大量羟基被硅烷所取代,SiO 2的团聚现象减少。

2.4亲油性分析
图7所示的是改性前后纳米SiO 2分散于水-甲
苯体系中的数码照片。

图7a 中,未改性的纳米SiO 2分散于下层的水中;图7b 中,上层为分散于甲苯中的改性纳米SiO 2,下层为水相。

这表明纳米SiO 2经
KH590改性后,表面大量羟基被硅烷所取代,粒子
表面有机成分增多,使其亲油性提高,能更好地分散在有机介质中。

图7未改性纳米SiO 2(a )和改性纳米SiO 2(b )分散于水-甲苯体系中的数码照片
3结论
以乙醇水溶液为分散介质,KH590为改性剂,
制备出了KH590接枝改性纳米SiO 2,其最佳工艺条件为:KH590用量为纳米SiO 2质量的15%,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0h 。

在此条件下,其相对
接枝率达到10.3%,平均粒径由376nm 减小到
221nm ,并且改性后纳米SiO 2的亲油性得到明显改
善。

同时,通过KH590对纳米SiO 2表面接枝改性成功地引入了巯基,将对纳米SiO 2进一步功能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会媛,李德玲,李星.硅烷偶联剂KH-560改性纳米二氧化硅[J ].化学世界,2011(8):456-458.
[2]赵勇,崔益顺,杨静.沉淀白炭黑表面改性工艺研究[J ].无机盐工业,2010,42(10):41-43.
[3]
Li X H ,Cao Z ,Zhang Z J ,et al.Surface modification in situ of nano -SiO 2and its structure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J ].Applied Sur -face Science ,2006,252(22):7856-7861.
[4]Hoyle C E ,Bowman C N.Thiol -ene click chemistry [J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0,49(9):1540-1573.
[5]
Lowe A B.Thiol -ene “click ”reactions and recent applications in polymer and materials synthesis [J ].Polymer Chemistry ,2010(1):17-36.
[6]Kade M J ,Burke D J ,Hawker C J.The power of thiol -ene chemi -stry [J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 :Polymer Chemistry ,2010,48(4):743-750.
[7]蔡阿满,叶超贤,李红强,等.溶胶-凝胶法制备KH-570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及其表征[J ].无机盐工业,2010,42(3):34-36.[8]刘阳思,许艳,张玉波,等.亲油性纳米TiO 2/PMMA 复合粒子的制备及表征[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24(11):47-50.[9]
王晓华,高保娇,王明娟,等.构建巯基-Ce (Ⅳ)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实现丙烯腈在硅胶微粒表面的高效接枝聚合[J ].高分子学报,2012(3):256-263.
[10]谭秀民,冯安生,赵恒勤.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接枝改性研究[J ].中国粉体技术,2011,17(1):14-17.
[11]
徐惠,孙涛.硅烷偶联剂对纳米TiO 2表面改性的研究[J ].涂料工业,2008,38(4):1-3.
———————————收稿日期:2013-10-11作者简介:李峰(1988—
),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纳米复合材料
的研究。

通讯作者:曾幸荣
联系方式:psxrzeng@
!!!!!!!!!!!!!!!!!!!!!!!!!!!!!!!!!!!!!!!!!!!!!
2014年3月,世界知名市场调查公司Merchant Research &Consulting 发布了2014—2018年全球二氧化钛产品的发
展趋势和市场预测调查报告。

在2008年和2009年,世界钛白粉市场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呈现疲软局面。

2010年,钛白粉市场情况有所好转,表现出稳定上升的趋势,但在2012年又再度放缓增长的步伐。

同年,全球钛白粉产量同比增长
0.5%,总计达556万t 。

在产量方面,中国、德国、美国、日本和
英国排在世界前五位,其钛白粉供应量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71%。

从区域上来看,亚太地区占据全球一半的产能。

在未来几年里,全球钛白粉产量增长趋势可能进一步减缓,年增长率为2%~2.5%。

不过到2017年底,随着更高的产能利用率和新增产能的出现,全球钛白粉市场将得到复苏,预计2017年二氧化钛全球产量可攀升至670万t 。

更多内容请参阅《Titanium Dioxide:2014World Market Outlook and Forecast
up to 2018》。

贾磊译自Market Publishers.2014-03-13.
2014—2018年全球钛白粉市场预测
无机盐工业第46卷第4期
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