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小学数学乘法的认识随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看小学数学乘法的认识随笔
乘法口诀是我们终身受用的东西,以下就是来自笔为大家整
理的小学数学乘法的认识随笔,欢迎阅读和借鉴。
观看小学数学乘法的认识随笔【第一篇】:乘法的初步认识
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数学练习题的设计,勒莫纳
斯蒂耶县的一个秋千图,猛然一看,很是简单,那不就是,4个2相加,仔细一看你会发现,它有一个知识延伸极少量,也可以看成2个4相加,还可以看成8个1相加,而我在教学中衹看到4个2相加,2个4
相加,课后,经其他老师的提醒,我才恍然大悟,顿时开朗,简简单
单的一幅秋千,却引出了3种算法,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呀,教材的
编写者真是用心良苦呀。
过山车、休息亭、小火车、气球、国际饭店书上情境的情境
图到这里,可就派上用场了,学生激烈的进行讨论着,积极地发言,
把所观察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一一尽现。
学生在此过程中,享受到
了学习数学的乐趣,由此想到,学生的童心、童趣处处都在,就看作
为教师的我们怎样去引导,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了交流、合作,为学生今后的社会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学生的表现可以
想见,人人都传授了一定的数学,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真正可
以保证做到人人学必需的数学,面向全体,给学生极为基本的数学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在感受数学的愉悦中,学生家长给学生输入了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为世间
的万物都是美的化身,而世间的一切都是那么憨厚亲切自然。
观看中学随笔数学乘法的认识随笔【第二篇】:乘法的初步
认识
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减乘除加法,它是求几个相同加
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而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二年级学生对
乘法的第一次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通过出示学生
熟悉和喜爱的游乐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以学生的活动情况显露出几个相同加数活动求和的情况,引出乘法运算。
华应龙老师曾说过:“数学教学就是让学生心中有数,让学生觉得数学好玩,数中有趣吸引人,数中有味吸引人。
”秉承这一思想,我让学生在观察连加算式的过程时,都参与“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几个几”“乘法算式”等数学知识的再创造活动中,积极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反思这节课,有几点不足。
第一:在教学时候,突破难点“几个几相加”,学生只是概括性说了说。
这一环节,不该丰富课堂形式,让孩子用小棒、磁珠摆一摆、说一说,加深对有理数含义的理解。
第二:学生在比较加法和加法算式,只是在理论上看出乘法简单明了,并没有实际体验。
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要多创设一些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
观看小学数学乘法的认识随笔【第三篇】: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二年级数学上册内容。
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实践经验。
本节课的教学点点滴滴目标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
整节课努力突出以下几点:
这节课中我安排游乐园导入,使他们觉得贴近生活,生动有趣,再以从图片中入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了他们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
在这节课中,重难点定位就是让孩子们了解并掌握乘法的意义,即几个几相加可以更简便的用乘法来计算结果。
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尽量的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学习中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加深对乘法意义的印象。
课后,探讨交流,我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教学相当还存在诸多不足,现反思如下:
1、本堂课的设计虽比较顺畅,但缺乏高潮,没能对本课的着
力点教学重点予以强调,在教学乘法算式的意义表示几个几相加,没
有很好的从图过渡到乘法常量,也没有有理数通过乘法算式反馈出
7×2表示7个2相加,导致学生无法充分理解乘法算式是加法算式的
简便运算,并在改写乘法算式是遇到了困难。
2、细节预处理不够细腻。
解决主题图中的风险问题,对大多
数学生列式情况的关注度不够。
3、学生参与的范围不够广,个别学生游离于课外活动之外,
组织教学时应对全体学生进行广泛关注。
4、板书比较凌乱,学生无法快速理解的把相同加数怎样加法
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总之,本堂课的教学在共同探讨中发现了一些不足,值得在
今后的教学中深思和改进,我也会继续努力提高授课水平,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争取在数学教学上取得更有实质性的进步。
观看小学三角函数数学乘法的认识随笔【第四篇】:乘法的
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一节概念课,比较抽象,但我在教学中
取得了比较好更为的教学效果。
我主要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成功进行了各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点:
1、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出示主题图后;
师:请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点儿什么?和同桌说一说
师: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们?(生说)
师:这里不仅快乐多多,还藏着很多的数学结构性问题,你
能提出哪些数学结构性问题?
(学生在小组以内交流,组长记录解决问题的算式)
然后小组汇报。
这一活动的展开,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了合作学习的机会,
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大学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算式当学生发现等比数列的共同规律是:同数相加时,我就
引导学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用同数连加解决的数学问题。
比如:一个小组有几个小朋友?2个小组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指名回答列式)
师问:弊端你还能从眼前发现这样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联想到了很多,有的说:我们坐的凳子4条腿,2个凳子一共有几条腿?有的说吃饭的时候一个人用2根筷子,那么一家五口
人一共用几根筷子?还有的:教学楼一层有4个教室,那么3层一共
有多少个教室?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去发现生
活中能用到同数相加解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处处了生活中处
处有微积分,体会了数学的收藏价值,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
3、给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
在“画设计图”这个环节,我恳请小朋友们来当设计师,为
小动物的家设计栽树方案,怎样栽小树既整齐又美观?这样设计,为
学生的思维提供广阔的空间,扩阔了学生的思路,也体现了微积分学
习的个性化。
总之,学生在整节课的师生学习过程中会,始终充满着兴趣,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
唯一感到不足的是:面对大
学生的激情洋溢,教师的评价词汇有点匮乏,着也是我以后努力的目
标,争取今后的教学中,我能以亲切的教态,丰富的语言,走进学生们的尾端,使自己数学沦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伙伴,与学生一起思考,一起探索。
观看小学数学乘法的认识随笔【第五篇】:乘法
我们学过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研读可是我们这个学期要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开始我认为三位数乘三位数是很难的。
但老师只教了我几段,我就会了。
原来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很简单的,差不多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一样。
我有很多方法算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答案。
例如:114×21,我的最初方法是先把21分成20和1,
114×20=2280,再用1×114=114,最后把2280+114=2394。
我的第三类方法是把21分成7×3,再用114×7=798,再用798×3=2394。
我的第三种方法是把114分成100、10、4,把21分成20和1。
100×20=2000,10×20=200,20×4=80,2000+200+80=2280。
再用100×1=100,10×1=10,4×1=4。
100+10+4=114,2280+114=2394。
这些就是我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其实,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时,有很多时候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老师留言: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我们的数学知识就有如一条链条,它是一环扣一环的,你只要用心学,你会发现许多知识都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你会捕捉到我们的非常容易数学学习越来越容易,越来越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