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试题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B.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离子所带电荷的符号和数目与原子成键时得失电子有关
D.阳离子半径比相应的原子半径小,而阴离子半径比相应的原子半径大
【答案】B
【解析】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一般活泼的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所以选项A正确,B不正确;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半径减小,得到电子带负电荷,半径增大,因此选项C和D都是正确的,答案选B。

【考点】考查离子键的有关判断。

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等
点评:本题为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难易适中。

考查的知识点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下列化合物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
A.NH
4Cl B.NaOH C.CS
2
D.NaCl
【答案】C
【解析】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是共价键,一般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容易形成共价键,所以C正确;A中N和H之间是共价键,但化合物中还含有离子键;B中H和O之间是共价键,但化合物中还含有离子键;D中没有共价键,全部是离子键,答案选C。

【考点】考查共价键的有关判断
点评:本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之一,难度不大。

主要是检验学生对基本概念的书写掌握程度,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

3.下面几种离子化合物中,离子键极性最强的是()
A.KCl B.NaCl C.AlCl
3D.Na
2
S
【答案】A
【解析】形成离子键的金属和非金属的活泼性越强,形成的离子键极性就越强。

选项中金属最强的是K,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所以KCl中离子键的极性最强,答案选A。

【考点】考查离子键的有关判断
点评:本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考查学生对离子键概念的熟悉掌握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

4.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Na
2O
2
B.NaOH C.H
2
O
2
D.NH
3
·H
2
O
【答案】A
【解析】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全部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所以A、B是离子化合物,C和D是共价化合物。

由同一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极性键,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极性键,所以A正确,B种H和O形成的是极性键,答案选A。

【考点】考查化学键与化合物关系的有关判断
点评:本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难度不大。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题、答题能力,提高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5.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离子键、共价键)相同的是()
A.CO和MgCl
2B.NH
4
F和NaF
C.Na
2O
2
和H
2
O
2
D.H
2
O和SO
2
【答案】D
【解析】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是共价键,所以A中前者含有共价键,后者含有离子键;B中前者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后者含有离子键;C中前者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后者含有共价键;D中都是共价键,且都是极性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化学键的有关判断
点评:本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为中等难度的试题。

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化学键概念的学生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6.在[Co(NH3)6]3+中,与中心离子形成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
A.N原子B.H原子
C.Co原子D.N、H两种原子同时
【答案】A
【解析】根据结构简式可知,该微粒的配体是氨气分子,但提供孤对电子的是氮原子,所以与中心离子形成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N原子,而不是H原子,答案选A。

【考点】考查配位健的形成
点评:本题通过对配位健的有关判断,有利于巩固学生对配位健的理解,加深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熟悉掌握。

7.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以配位键结合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A.氯气B.氮气C.一氧化碳D.甲烷
【答案】C
【解析】CO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以配位键结合,从而使人体中毒,答案选C。

【考点】考查配位健的有关判断
点评:本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8.已知NH
3分子可与Cu2+形成配位化合物离子[Cu(NH
3

4
]2+,则出去硫酸铜溶液中少量硫酸可
选用的试剂是()
A.NaOH B.NH
3C.BaCl
2
D.Cu(OH)
2
【答案】D
【解析】氢氧化钠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A不正确;氨气容易和硫酸铜形成配位健,B不正确;氯化钡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C不正确;氢氧化铜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因此正确的答案选D。

【考点】考查物质的除杂
点评:不同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之一。

该题有利于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9.氮化钠(Na
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
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
3
N是由_________键形成的化合物。

(2)Na
3
N与盐酸反应生成__________种盐。

(3)Na
3
N与水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
【答案】(1)离子键;(2)2;(3)复分解
【解析】(1)钠和氮分别是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所以二者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

(2)氮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氨气,则另外一种生成物应该是氢氧化钠。

所以氮化钠和盐酸反应的生成物应该是氯化钠和氯化铵,共计是2种盐。

(3)氮化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Na
3N+3H
2
O=3NaOH+NH
3
↑,所以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考点】考查化学键的有关判断、化学反应类型的有关判断等
点评:本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熟悉掌握程度,
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10.锌和铝都是活泼金属,其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

但是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
而氢氧化锌能溶于氨水,生成配合物离子[Zn(NH
3)
4
]2+。

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为
(用化学式表示)。

(2)写出锌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用相互滴加的实验方法即可鉴别的是。

①硫酸铝和氢氧化钠②硫酸铝和氨水③硫酸锌和氢氧化钠④硫酸锌和氨水(4)写出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试解释在实验室不适宜用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制备氢氧化锌的原因。

【答案】(1)[Al(OH)
4
] -
(2)Zn+2NaOH+2H
2O=Na
2
Zn(OH)
4
+H
2

(3)①③④
(4)Al3++3NH
3·H
2
O=Al(OH)
3
↓+3NH
4
+
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产生的Zn(OH)
2可溶于过量氨水中,生成[Zn(NH
3

4
]2+,氨水的用量
不易控制
【解析】(1)单质铝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所以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是[Al(OH)4
] -。

(2)根据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锌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Zn+2NaOH+2H
2O=Na
2
Zn(OH)
4
+H
2
↑。

(3)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中,所以①可以通过相互滴加进行鉴别;由于氢氧化铝不能溶于弱碱氨水中,所以②不能通过相互滴加进行鉴别;同样氢氧化锌也是能溶于强碱氢氧化钠中的,所以③可以通过相互滴加进行鉴别;与氢氧化铝不同的是,氢氧化锌能溶于氨水,
生成配合物离子[Zn(NH
3)
4
]2+,所以④也可以通过相互滴加进行鉴别,答案选①③④。

(4)由于氢氧化铝不能溶于弱碱氨水中,所以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l3++3NH
3·H
2
O=Al(OH)
3
↓+3NH
4
+;由于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产生的Zn(OH)
2
可溶于过量
氨水中,生成[Zn(NH
3)
4
]2+,氨水的用量不易控制,所以实验室不适宜用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
应制备氢氧化锌。

【考点】考查氢氧化铝、氢氧化锌的性质、配位健的形成、方程式的书写等
点评:不同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难易适中,基础性强。

有利于培养形式的规范答题能力,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