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上册历史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写准确1分
字迹机灵1分
思 维
对 话
标题一:近代新式教诲是怎样成长起来的?科举制度是怎样破除的?
活动一:师生互动(5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125页文字内容 ,概括近代新式教诲成长阶段。并关联古代史讨论科举制度是怎样破除的?老师举行评价。
阅读下列质料,回答标题.
质料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王宪明 蔡乐苏《中国近现代史述要》
(1)质料一中梁启超是怎样看待教诲的重要性的?
(2除科举制的背景是什么?“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反应了清政府什么样的思想?
(3)根据质料三,概括晚清政府除了破除科举制之外的其他教诲改革措施.(不得全文照抄质料)
——梁启超《变法通议》
质料二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停科举始.
——《清帝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
质料三1905年9月2日,清廷正式颁发上谕破除科举.同年清廷下令设立学部,在天下遍设新式学堂,制定《重订各级学堂章程》,联合准则天下各地学堂的学制,学堂兼学中学与西学.同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和勉励自费出洋,学成返国,经审核均授予功名.
回答标题
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孕育了许多新的变革因素,这些新因素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汗青开始。请你完成下面相关的学习使命。
使命一 【分类作品--概括文艺成就】
(1)请将下列相关作品,根据要求归类整理。(只写序号即可。)
①《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②《愚公移山》 ③《李有才板话》 ④《义勇军举行曲》⑤《小二黑完婚》 ⑥《黄河大合唱》 ⑦《屈原》
人教版初二上册历史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
课 题
第八单位 第26课 教诲文化事业的成长
课型
新授
时间
月 日(星期 )
成 果
目 标
1、议决阅读课本,以毂下大学堂和科举制度的破除为例,明白近代新式教诲成长的史实。
2、议决阅读课本,连合汗青图片和相关史事,以《申报》、商务印书馆为例,明白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成长。
。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范畴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3.
作者
作品
作者
作品
作品
鲁迅
《 》
《 》
老舍
《 》
《骆驼祥子》
郭沫若
《 》
徐悲鸿
《 》
《愚公移山》
茅盾
《 》
聂耳
《 》
《义勇军举行曲》
曹禺
《 》
冼星海
《 》
《黄河大合唱》
巴金
《 》
齐白石
《 》《 》
2、
活动自评:
独立完成1分
③《太行山上》(1938年) ④《联合便是力量》(1943年)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5.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人民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此中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一首歌曲振奋了民族物质,它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曲是( )
A.《松花江上》B.《黄河大合唱》 C.《游击队之歌》D.《义勇军举行曲》
(4)综合上述质料,谈谈你对成长教诲的见解.
标题二:近代以来有哪些报刊和主要新闻出版机构?有什么身分和影响?
活动二:分组讨论(8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125-126页文字内容、连合相关图片,印象比赛。
标题三:近代以来,涌现出了哪些文学艺术成就?
活动三:小组活动(6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127—128页文字内容、连合图片和相关史事。
3.抗战时期,在重庆诞生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它们高举爱国主义旌旗,激励了人民联合抗日的斗志。由郭沫若创作、1942年在国泰戏院首演并引起轰动的著名戏剧是( )
A.《屈原》 B.《春秋战国》 C.《四世同堂》 D.《法西斯细菌》
4.下列歌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是( )
①《毕业歌》(1934年) ②《义勇军举行曲》(1935年)
1.下列文艺作品,在抗战时期召唤爱国主义,振奋抗战物质的一组是()
A.《义勇军举行曲》《孔乙己》《屈原》
B.《黄河大合唱》《愚公移山》《屈原》
C.《义勇军举行曲》《黄河大合唱》《孔乙己》
D.《孔乙己》《屈原》《黄河大合唱》
2.近现代湘籍著名文学仆人玲的代表作是( )
A.《山乡巨变》 B.《边城》 C.《家》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A.“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 B.京张铁路--詹天佑
C.《黄河大合唱》--冼星海 D.《义勇军举行曲》--鲁迅
对1题,得1分,合计_____分。
学 教
反 思
我能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反思1分我共得到分
设计人:孟永利
A.英国侵占者 B.日本侵占者 C.法国侵占者 D.泛指一切侵占者
9.清政府决定破除科举考试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清贵族,汉族念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破裂”这表明( )
A.学子已经不愿意再到场科举考试 B.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成长
C.科举考试遭到列强猛烈抗议 D.清政府已经无力维持考试用度
10.在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大赛上,有一位选手抽到了这样一道文化测试题,其试题是:下列搭档,没有关联的一项是( )
3、知道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
重点
以毂下大学堂和科举制度的破除为例,明白近代新式教诲成长的主要史实。
难点
科举制破除的意义
要素
标题与活动
准则与评价
情 景
导 引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125页,完成知识填空。1.
时期
新式学校
洋务运动时期
、等
甲午战争之后

百日维新时期
2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等地创办了许多供在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刊。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是近代
活动三:全对为2分
发觉错误实时校正为1分
拓 展
迁 移
请用表格的形式,把本节课学习的近代以来新闻出版和文学艺术成就举行详细的概括总结
概括全面,印象熟练,且理解有新意,为优秀。概括基本知识,并记着即为合格
知 识
建 构
根据本课内容,梳理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形式不限,有自己的思考,有创意更好
达 标
反 馈
6. 北京大学是中国粹子心中的一座学术殿堂。它的前身是
A.太学 B.毂下同文馆 C.毂下大学堂 D.燕京大学
7.“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我们听到这首雄壮的国歌时,使命感和责任感便油然而生.讨教国歌的曲作者是( )
A.聂耳 B.田汉 C.冼星海 D.徐悲鸿
8.《大刀举行曲》是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天下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歌曲中的“鬼子们”指的是( )
反应抗日战争时期题材的有:______
反应自由战争时期题材的有:______
(2)根据上述作品,概括中国近代文学艺术的主要特点。
活动一内容全面准确为2分发觉别的小组答案存在的标题或发起不同的见解,举行补充,为1分
活动二:主动展示自主学习成果且条理明白,内容全面准确为2分发觉别的小组答案存在的标题或发起不同的见解,举行补充,为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