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课文预习及思考和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语课文预习及思考和练习
摘要〕老师们都知道,不管是课文前面的“预习”还是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
都是教材的组成部分。

它们与课文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属教学内容之列,也
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所以,不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不能忽略它们,
更不能视而不见。

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用好“预习”及“思考、练习”,使其成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语感以及语文综合素质的载体呢?
〔关键词〕思考练习预习方法
1 要指导学生认真读“预习”
让学生从“预习”的多次感悟中,积累学会预习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自觉
预习的习惯,形成预习的能力。

“预习”,《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学生预先自
学将要听讲的功课”。

毋庸置疑,“预习”是学生的个体行为,是要学生自己来完成
的学习任务。

把“预习”纳入教材,是从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才开始的。

这既体现了
语文教学改革从教材开始的新举措,也体现了修订版教学大纲的思想:“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掌握基
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作为语文教师,一是要理解编者的编辑意图,并付诸实施,才能利用好“预习”这部分内容,达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的目的。

现以人
教社版小语第七册课文《爬山虎的脚》为例,该课的“预习”部分有这样的一段话:“看到课文的题目,你也许会问,爬山虎是动物吗?不然,怎么会有脚呢?其实,爬山虎是一种植物。

读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想想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是怎
样一脚一脚在墙上爬的。

如果你家或学校附近有爬山虎,去观察一下,试着找一
找爬山虎的脚。

”“预习”中的寥寥数语,却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认识客观事物、教给自学方法、交代要完成的自学任务、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等诸
多方面向学生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提供了细致可行而又操作性十分强的方法
和途径。

这是多么好的引导学生自学的教材啊!像这样的教学资源我们为什么不
去开发利用它呢?如果我们把每一篇课文前的“预习”都能认真仔细地琢磨琢磨,
何愁找不到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和途径呢?
2 要指导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
2.1 “思考”,是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

由此推断,课后“思考”这一
教学内容的安排,旨在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修订版大纲
十分强调和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和发展。

“思考”这一教学内容的安排,就充
分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

我们仍以《爬山虎的脚》为例,其课后“思考”
题有:找出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句子,读一读,在头脑中浮现课文描写的景象;找
出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读一读,再根据你的想象画出来;找出描写爬山虎的脚
怎样往上爬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这三
个“思考”题,既暗示了本课的学习重点(叶、脚、如何爬),也同时为师生指出
了教法与学法(读、想象、找、画、说等),教与学达到了完美的和谐统一。


为可贵的是,这“读、想象、找、画、说”的过程,揭示了学生读文识物的思维轨迹,将思维过程化了。

2.2 “练习”,即反复学习,以求熟练,或为巩固学习效果而安排的作业等。

《爬山虎的脚》一课有两个练习题: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标点也要写上;朗
读课文,背诵2、3 自然段。

第一个练习题旨在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标点符
号也同时得到巩固,让学生自由选择,尊重学生,益于记忆。

第二个练习题体现
修订版教学大纲的要求:“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
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
的熏陶。

”并借此达到帮助学生积词积句积累语汇的目的。

“预习”、“思考·练习”实在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应该很好地开发利用的语文课
程资源。

这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向纵深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这里我们要
就语文教学强调一些问题,以便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是我们在
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克服落后的传统的“三个中心论”,即“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
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

改变旧的观念,在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南,树立教改意见,以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为目的。

二是在
语文教学之中,坚持“教学三个原则”,语文教学之中的“三个原则”即“以学生为指导,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

坚持“教师的三原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实践问题,而是一个在语文教学之中改变旧式的落后教育观念问题。

在陈旧的语
文教学中总是让学生机械的听,机械的学习,学生没有真正的学习自主权,一切
都应该按照教师的“模式”学习,不是学习的“主人”而成了学习的“奴隶”。

在以素
质教育为背景的教育环境下,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与学。

在语文教学
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就应该把语文学习的权利下放给学生,让学生真
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们语文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习的主体”学生而
展开的,让学生有较为开阔宽松的学习空间。

在语文学习之中,学生可以与教师、同学讨论有关语文学习方面的问题,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与意见。

在语文学习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