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汉字偏旁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作用
浅析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精选文档
![浅析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d3a743728ea81c759f578a4.png)
浅析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前言对外汉字教学发展至今,以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的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汉字教学主要集中在基础阶段,讲授笔画、笔顺、结构分析等简单的汉字知识,但是,这一阶段汉语教材里汉字教学的内容并不突出。
到了后期,语言学界的专家学者开始重视对外汉字教学的研究,出现了一批以初级留学生为对象的汉字教材,如《外国人汉字速成》、《汉字津梁》等,这一阶段有关研究对外汉字教学的论文数量也不断增加,汉字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外汉字教学也迅速发展起来。
所以本文从外国人汉字偏误入手,分析其出现的原因,给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为对外汉字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1.外国人汉字偏误汉字是语素――音节文字,绝大多数汉字是形音义齐备,很多汉字都是语法分析中的词,也有些是双音节词的构成语素,所以,外国人的汉字偏误表现在音、形、义的各个方面。
1.1 汉字认读方面的偏误汉字与拼音文字不同,拼音文字可以直接拼读出来,而汉字却不能,虽然形声字在汉字中占很大的比例,但是形声字的特殊情况也有很多,并不是每一个形声字的读音都跟声旁完全相同,所以,外国人在汉字的认读方面会产生很多偏误,但是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1.1相似字认读偏误外国人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会把那些字形和笔画十分相近、相似或由相同部件构成的汉字字音混读。
这种偏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一些字的笔画数目完全相同或近似相同,只是在某关键部位的一点、一撇、一捺、一横、一竖、一勾有所差异,因为学习者没能将它们区分开来而误甲为乙。
如:把“了”读成“子”,把“乌”读成“鸟”,把“休”读成“体”,把“巳”、“已”读成“己”,把“伐”读成“代”等。
另一个是由于两个字是由某一共同部件构成的,因而造成识别上的错误而导致读音上张冠李戴。
如把“艰难”读成“退难”,把“关税”读成“关脱”,把“刻苦”读成“该苦”等。
1.1.2相似字义导致的偏误学习者经常误将双音节联合式合成词中的一个字读成另一个字义相同或相近的字。
汉字部件结构教学方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运用
![汉字部件结构教学方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f57a6a9d852458fb760b5687.png)
汉字部件结构教学方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运用一、对外汉字教学及其现状总说对外汉字教学,是指以外国人为教学对象的汉字教学。
对外汉字教学有着不同于一般汉字教学的独特性。
首先,从教学对象的母语背景而言。
对外汉字教学的对象一般都是外国的学生,根据他们的母语背景不同,又可以分为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在内的“非亚洲文化圈”,即“非汉字文化圈”。
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在内的“亚洲文化圈”即“汉字文化圈”。
不同母语背景的学生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会产生相应的负迁移,这是影响对外汉字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其次,从教学对象的年龄而言,留学生一般都是成年人,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容易将思维定势带入第二语言的学习中,给汉字学习增加难度。
最后,受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一般从语音、词汇、语法开始,很难做到与汉字教学的同步化,学习汉字的进程很难做到从易到难。
目前,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我们已经在全球建立多所孔子学院,“汉语热”不断升温。
但是,对外汉字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伴随对外汉语学科的发展而发展,这也造成了一些学生听说和读写能力的失衡。
并且针对对外汉字教学的研究较少,专门的教材也比较少,对外汉字教学处于附属地位。
二、造成对外汉字教学现状的原因对外汉字教学的发展,滞缓于对外汉语学科的发展。
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观原因有:第一,“重语轻文”的主观思想。
从对外汉语事业开始至今,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推崇较好的口语能力,学生们规避汉字教学的难点,忽略了汉字对汉语的反作用。
第二,针对汉字教学内容的对外汉语教材较少。
目前对外汉语的教材中主要以语音、词汇、语法的学习为主,汉字的学习和训练较少,很难做到因材施教。
第三,对外汉字教学理论的缺失。
目前我们使用的语言体系,大部分是源于西方的语言理论。
这些理论虽然是科学的,但是并不完全符合汉语和汉字本身的特点。
其次,造成对外汉字教学落后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一一汉字本身的特点,阻碍了对外汉字教学的发展,成为汉语教学的难点所在。
从外国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看形声字意符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作用(精)
![从外国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看形声字意符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作用(精)](https://img.taocdn.com/s3/m/69be632f43323968011c9262.png)
一、汉字书写偏误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体系, 与拼音文字迥异。
德国美因兹大学柯彼德先生在总结西方人眼中中国汉字特点时就有 6种看法:汉字模糊论、汉字巨量论、语文同一论、汉字表形论、汉字表意论、汉字普遍论。
种种看法可说是汉字之所以难学、难记的一个根本原因。
自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①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事业蓬勃发展, 尽管如此,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方面研究依然有很大欠缺,相对汉字教学这个重点难点来说, 此类论文并不多。
而且在这些有限的文章中又以探讨教学方法的文章居多, 分析汉字偏误的文章比较少。
汉字偏误研究主要来自于教学实践, 对教学是很有实际帮助的。
现阶段关于汉字偏误研究的内容主要有偏误类型、成因分析和教学策略, 但是其研究的角度、方法、依据的理论、材料的来源和具体的研究内容等, 则各不相同。
(一偏误类型1. 字形相混; 结构混淆; 笔画增减; 结构不匀, 位置改变; 字词不分, 结构错位。
②2. 部件混乱; 部件错误; 结构松散; 结构混乱。
③ 3. 字素混淆; 字素遗失; 笔画变形; 同音错字; 混音错字。
④4. 部件的改换 (近形改换, 近义改换 ; 部件的增损 (增加意符, 减损意符。
⑤5. 字形相近造成的; 意义相关造成的; 与一个熟悉的常见词相混。
⑥ 6. 同音替代; 偏旁省代; 形近相混; 镜像错位; 点撇无定;出头与否; 生搬硬套。
⑦7. 把听写中的汉字偏误分为:别字; 缺字; 误代; 错字。
⑧8. 把外国学生识别形声字错误类型归纳为:规则性错误; 一致性错误; 词语连贯性错误; 拼音错误; 随意性错误。
⑨另外, 施正宇、高立群、江新、柳燕梅等等, 也都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留学生的汉字偏误及其类型问题。
(二偏误成因分析对于留学生汉字偏误的分析,以上学者大都结合具体类型和实例分析了偏误形成的原因,其中许多的偏误类型其实也就是偏误产生的原因。
此外, 人们还提出了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 例如, 文字体系不同、母语文字视觉习惯和书写习惯的影响、认知方面的原因、态度方面的原因、教学不得法等等。
从偏旁部首的含义看对外汉语同义词辨析
![从偏旁部首的含义看对外汉语同义词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11b140804d2b160b4ec05d.png)
从偏旁部首的含义看对外汉语同义词辨析作者:马丹丹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04期摘要在对外汉语的教学当中,汉语的同义词辨析是词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由于汉语词汇具有丰富性、多样性以及抽象性等特点,对外汉语教师在词汇教学时经常要花大力气帮助学生辨析同义词的意义和用法,但有时留学生的学习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
本文从汉字偏旁部首的含义出发,探索帮助留学生辨析同义词的方法,希望可以丰富教学方法,同时也为各位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偏旁部首同义词辨析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2.015Abstract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Chinese synonym discrimination is an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art of vocabulary teaching. Because the Chinese vocabulary is rich,diversity and abstract characteristics,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should make great efforts to help students in meaning and usage of synonyms often in vocabulary teaching, but sometimes th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is still unsatisfactory. This article from the mean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radicals, explore ways to help synonym to students, hoping to enrich the teaching methods, but als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colleagues.Keywords foreign Chinese teaching; radical; synonyms1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同义词的界定汉语的博大精深从同义词的数量上就可见一斑,据统计汉语中的同义词有2500组左右,而且经常出现一个含义对应多个同义词。
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
![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9dcc2c7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7.png)
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虽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已经引起了广阔对外汉语教学工的重视,下面是搜集的一篇相关,欢送阅读查看。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简称为对外汉字教学。
它是“以外国人为对象的、以现代汉字为内容的、用外语教学方法进行的、旨在掌握汉字运用技能的教学活动。
汉字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讲清现代汉字的形、音、义,帮助学生认读汉字,书写汉字,学习汉语,掌握汉语的书面语”。
①长期以来,对外汉字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比拟突出的难点,是影响对外汉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开展的瓶颈,尽管此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外汉字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的解决,因此还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局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汉字教学水平的上下,直接影响着留学生汉语水平的上下,影响着留学生文化的了解和中国文化的传播,因此对外汉字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与汉语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如果不能熟练掌握汉字,不但不能顺利进行书面交流,即使是口头交流,也会遇到许多麻烦,因为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同音字和同音词。
而运用汉字的能力又不是天生的,不能像语言那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习得,必须经过系统正规的学习。
因此外国留学生要想学好汉语,就必须首先学好汉字。
1.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具有形、音、义3要素,在这3个要素中,人们首先感知到的是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又有着直接的联系。
汉语单音节词的意义,其实就是记录这个词的汉字的意义,而汉语双音节词的意义往往也就是所用汉字的组合意义。
因此,认识汉字,理解汉字,对掌握汉语、运用汉语具有非常重要的根底性作用。
2.掌握汉字还有助于提高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主要目标有二:一是会说汉语,能听懂汉语;二是能正确使用汉字。
部首教学对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意义
![部首教学对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56bb1b5f01dc281e43af092.png)
部首教学对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意义作者:唐付字来源:《文学教育》 2017年第11期内容摘要: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里的一个难点,而传统的教学法又是以“词本位”教授汉字,这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缺点。
部首教学作为汉字教学的辅助工具,重在解决留学生认读汉字难的问题。
本文从着重介绍了汉字部首教学的作用和汉字教学的方法,强调部首教学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汉字部首一.部首的含义“部首”一词自东汉至今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定义,数量也有所不同。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形旁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称为部,每部把共同所从的形旁字列在开头,这个字就称之为部首,《说文》总结归纳了有540个部。
随着时代的推移,后人对其增减改易,南朝顾野王编纂《玉篇》改动较少。
而明代时期的梅膺祚《字汇》则改动最大,它从部首到正文全改成楷体字形,后来《康熙词典》、《辞海》、《辞源》都沿袭了《字汇》。
现在人们对于部首的定义各执己见,《现代汉语》(黄、廖)对于“部首”条的解释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具有字形归类作用。
”《新华字典》对“部首”条的定义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近几年还有些学者如李恩江(1993)认为:“部首是字书编撰中使用的概念,若干个字共有某一结构成分,则归为一部,编书时就让共有的结构成分打头,因称部首。
”总结知,不管部首定义如何的变化,我们认为它必须涵盖以下三个基本特点:(1)部首的适用范围。
(2)部首的本质。
(3)部首的属性。
若是没有以上三特点就不能正确概括部首。
部首可以说是汉字的“身份证”,按照相同的部首将它们安排在一起,有助于汉字教学。
因此,我们必须把部首研究透彻。
二.目前汉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是教学的难点。
很多初级水平的学生在面对汉字时常常产生畏惧的心理,有时止步于初级的口语水平。
就连中高级水平的学生,在汉字书写方面也时常犯难。
尤其是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就更加的困难,他们被如图画般抽象的汉字弄得不知所措,对于笔顺笔画概念更是模糊不清。
科学解析偏旁优化识字教学
![科学解析偏旁优化识字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cd872631f18583d0496459d4.png)
科学解析偏旁优化识字教学作者:刘香芹来源:《新教师》2018年第02期部编教材“优先识字,优化识字”编写理念的提出,向探索识字写字教学科学化迈进了一步。
尤其可喜的是,一年级上学期就安排了常用偏旁的教学,这是一大突破。
一年级上册36个偏旁,下册28个偏旁,这64个偏旁也是汉字检字部首,教好这些偏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今后很快学会查字典,还便于学生系统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如何遵循汉字学的科学原理,正确解析偏旁,优化识字教学?结合近年来的学习、研究与实践,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
一、科学解析偏旁的意义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但现代汉字因形体和形音义关系的巨大变化,传统的偏旁部首分析(即许慎采用的传统“六书”分析法)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汉字形音义的分析。
汉字学界根据字符与整字的音义关系,将字符分为三类:意符、音符、记号。
意义上有联系的为意符(或形旁),读音上有联系的称为音符(或声旁),与音、义都没有关系的称为记号。
教材在安排偏旁时,没有考虑与整字在音义上的联系,只是依据字形里有该偏旁即可,所以就遇到有些偏旁在例字中与音义都没有联系的情况。
比如:一年级下册又字旁与教材安排的两例字“欢、观”音义都没有关系,它只是代替繁体“歡、觀”声旁的记号。
因此,教学时,教师首先应明确偏旁与整字的关系,才能科学分析汉字,优化识字教学。
在一年级上学期,笔者执教的微课《“又”字用处大》给学生讲解了“又”的音形义,以及“又”做意符和记号的两种情况。
不管是在城市小学还是乡村小学,学生都学得很好。
笔者是这样讲的。
首先,学习“又”的本义及其音形义关系。
师:同学们,“又”你们早就认识了,可你知道它为什么读yòu,最初是什么意思吗?我们先去拜访它的老祖先,(出示“”)这是它的甲骨文,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猜一猜,像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原来,它是象形字,像我们的右手形状。
(出示“”)你猜对了吗?看,这是金文“”,(边圈画边讲解)这多像我们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向下伸展的一笔是手臂。
汉字部件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实施
![汉字部件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6705fbf34431b90d6d85c707.png)
浅论部件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实施(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09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马明川)摘要:部件是汉字构形的基本单位,其在汉字的构形过程中起着表形”、“表义”、“示音”、“标示”等四种重要的作用。
根据这四种作用,我们发现部件对对外汉字的教学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帮助。
因此,本文将就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 部件汉字教学作用实施我们都知道笔画是汉字形体的书写单位,而部件则是汉字形体构成的最基本单位。
其比笔画高一个层级,一般由几个笔画构成。
那么部件在汉字的构形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王宁说,汉字构形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根据所表达的意义来构形,因此汉字的形体总是携带着可供意义分析的信息。
汉字构形学把汉字部件承担的构意类别称作部件的构意功能,类型包括:“表形”、“表义”、“示音”、“标示”四种。
根据这四种类型,再结合教学的实际,总结出具体的几个作用。
汉字部件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作用(一)部件在合体字字形认知和加工中的作用1、多数部件具有理据性根据结构理据所进行的部件拆分,称有理据拆分;当无法分析理据或理据与字形发生矛盾时,依照字形所进行的部件拆分,称无理据拆分。
重要的是,在所有汉字中,通过有理据的拆分得出来的部件占多数。
汉字拆分的理据性使得部件更具有意义,也就是说大多数部件对于被拆分的汉字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指示意义。
例如:“秉”字的造字理据就是人的手抓住一根禾苗,所以就用“手”与“禾”组成。
2、汉字部件具有层次性从纵向上看,汉字的构形一般是有层级性的,对汉字进行拆分时就应按照这种层级标准,一层一层直到分到末级部件。
部件的组合是有机的、有秩序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
外国学生如果知道汉字部件有“层级”这一特性,在学习中遇到合体字,按照层级划分,就会发现这些字都是由一个个部件组成的,而且它们之间有联系紧密的层级关系,是有显性规律可循的。
例如:阝亻附付寸学生如果记清楚组合方式就不会把“寸”放在“阝”和“亻”中间了,这样学习起来就不用逐个地去记各个笔画间的连接,只要记清楚部件间的相互关系就可以了。
常用汉字部件分析与对外汉字教学研究
![常用汉字部件分析与对外汉字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b6dfb0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7.png)
常用汉字部件分析与对外汉字教学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和研究常用汉字部件与对外汉字教学的关系。
我们将对常用汉字部件的概念、分类及其功能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汉字构成的基本单位。
接着,我们将从对外汉字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汉字部件在汉字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汉字部件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在对外汉字教学中,汉字部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汉字部件的深入分析,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汉字,提高汉字识别的准确性和书写速度。
同时,汉字部件的掌握还有助于学生拓展词汇量,提升汉语表达能力。
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常用汉字部件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总结教学经验和方法。
我们还将对汉字部件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本文旨在推动对外汉字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为汉语国际推广事业贡献力量。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对外汉字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掌握汉字部件知识,提高汉字教学质量和效果。
我们也希望广大汉语学习者能够从中受益,更好地掌握汉字,提升汉语水平。
二、常用汉字部件分析汉字,作为世界上最为独特和复杂的文字系统之一,其构成和演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
常用汉字部件的分析,对于理解汉字构造、提高汉字教学效率、促进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汉字部件,通常是指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这些部件在构字时反复出现,具有一定的构形规律和表意功能。
通过对这些部件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揭示汉字的内在结构和造字逻辑,为汉字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在常用汉字部件的分析中,我们首先要关注部件的种类和数量。
汉字部件种类繁多,包括基础部件、复合部件等,这些部件的数量也相当可观。
通过对这些部件的分类和统计,我们可以了解常用汉字部件的构成特点和分布规律,为汉字教学提供基础数据。
我们要关注部件的构形特点和表意功能。
汉字部件的构形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等。
利用部首教学 提高识字效率
![利用部首教学 提高识字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93a4df2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8.png)
利用部首教学提高识字效率【摘要】部首是汉字中最小的意义单位,利用部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识字。
本文阐述了部首教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以及在识字教学中的重要性。
部首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还能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
通过部首教学,学生可以更快地理解和识别汉字,从而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结合部首教学和其他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识字能力。
部首教学是提高识字效率的有效方法,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推广。
教师和家长应该重视部首教学,并在日常教学中加以应用和推广,以提升学生的汉字识字能力。
【关键词】部首、教学、识字效率、汉字、意义单位、学生、原理、方法、技巧、重要性、实践、应用、结论、推广、能力、有效方法、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重视、结合。
1. 引言1.1 部首是汉字中最小的意义单位部首是汉字中最小的意义单位,是构成汉字的基本要素。
部首通常是具有独立含义的字形或组合字形,它们有着特定的意义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记忆汉字。
由于汉字的字形繁复多变,部首教学成为识字教学中最基础和重要的内容之一。
部首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分辨和辨认汉字,加深对汉字字形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学习部首,我们可以快速识别汉字的字义和写法,提高识字效率。
部首是汉字的基础,掌握部首对于学习汉字是至关重要的。
利用部首进行识字教学是提高学生识字水平的有效方法。
部首不仅在识字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还可以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部首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地学习汉字,形成更为完整和深入的汉字学习体系。
部首教学不仅是提高识字效率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1.2 利用部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识字利用部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识字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部首是汉字中最小的意义单位,通过学习部首,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并记忆汉字的含义和构成。
利用部首教学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
在学习中,部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和全面地掌握汉字的构成和含义。
浅析常用部首教学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常用部首教学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eb9193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d.png)
浅析常用部首教学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谈楚儿【摘要】浅析常用部首汉字教学法,提出合理的对外汉字教学方案。
同时,以部首为线索,引入汉文化教学,展示中国文化思维,使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感知中国文化。
【期刊名称】《科教导刊:电子版》【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1页(P74-74)【关键词】对外汉字教学;常用部首;理据;汉文化【作者】谈楚儿【作者单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江门52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95常用部首教学是以部首为线索教授汉字。
通过部首作为声符、义符的功用来探讨汉字的意义,同时通过文字字体的发展与演变等来研究分析其所承载的文化内容。
在教学中,将部首以象形文字的形式展示出来,并将古文字与所对应的现实图片相对比,使学生产生直观的认识,同时尝试让学生找出两者之间的形义联系,使学生对汉字的理解更加深刻。
(1)以部首为线索,对《常用汉字800字表》进行整理归纳,复习巩固学过的汉字,促进汉字字形、字义教学。
例如使用部首“水(氵)”把“江、河、海、洲、酒、渴、汁”等汉字联系起来。
教学中可以先展示出部首“水(氵)”,告诉学生该部首的意思,然后把含有“水(氵)”部的汉字展示出来,让学生猜测这些字的大概意思,通过前面的解释,学生可以很容易推测出这些汉字与水有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具体解释这些汉字的意义,可以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2)通过对部首的理据分析,字源教学,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使学习者提高对汉字学习的重视与兴趣,但是在进行理据分析的时候,不要过分追究确凿的汉字起源意义,只要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并且不违背文化原则就可以了。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针对由象形部首演变的部首,因为这些部首里面蕴含了更多的文化信息,例如:部首“糸(纟)”,“糸”字像一束丝的形状,有“糸”旁的字多跟丝绳或丝织品有关系。
有一些关于颜色的词含有这个部首,如红、绿、紫,当学生对这些颜色词从“糸(纟)”产生疑问时,教学中可以解释为,丝绸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所以从前的人会根据丝帛的颜色来称呼某些颜色名称。
发挥汉字偏旁在汉字习得中的作用(可编辑)
![发挥汉字偏旁在汉字习得中的作用(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dc88efa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3.png)
发挥汉字偏旁在汉字习得中的作用发挥汉字偏旁在汉字习得中的作用王晓钧美国西密扰安大学.学习汉字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学生来九万。
估计任何一个中国人也不敢声称能认识说无疑是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所有的中国字。
从汉字偏旁来看,《说文解字》将偏旁相同的字归于同一部首,共记五百四十有的学生说,学汉语好像是在同时学两种部。
近代的字典以楷为准,将部首归并成二百语言。
因为他们往往难以看到汉语口语和书面一十四部。
《新华字典》等又进一步将部首归为语的关系。
为了尽快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不一百八十九部。
尽管如此,仅仅是汉字的偏旁就会使外国学生头脑发胀。
尤其是以拼写文字少汉语项目也把口语放在首位,认为“., 为母语的学生,如果要求他们在短时间内能记.”其理由是儿童都是先学口语再学书面语的。
他们主张住所有这些偏旁,简直是有些强人所难,不近情理。
因此,对外汉字教学必须建立在对字频统计的基础之上,从最常用的汉字教起。
即便是偏旁教学,也得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从最这种常用的因而也是最能产的、学生最需要学的偏.”看法和做法实际上有意无意把汉语的口语和书旁教起。
根据对‘常用字和常用词》中个面语割裂开来,以为可以借此避开难写、难念、最常用汉字的统计,构字的。
基本部件”约占难认又难记的汉字,可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全部部件”的三分之一,而出现的频率却是不仅使学生误认为是在学两种语言,延迟了习百分之八十左右。
张旺熹,可见,掌握得汉语的进程,而且常常造成不少学生不会读了最常用的偏旁就打下了掌握最常用汉字的基写的终生遗憾。
,础。
‘中文听说读写》在正式课文开始之前,就把四十个最常用的偏.从最常用的偏旁教起旁作为汉字知识介绍给学生,例如,人、口、女、心等等。
除了介绍这些偏旁,同时还介绍汉字之所以难,首先是由于字数太多。
了与之相关的独体字及其发音、英文意思和带年印行的‘康熙字典收字已达四万七千零三有这些偏旁的例字.这种方法无疑对学生建立十五个之多,加上迄今近三百年来产生的新字对汉字的初步认识是十分有帮助的。
汉字部首在教师教学中的重要性
![汉字部首在教师教学中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1e8fb0f70b4e767f5bcfcea1.png)
汉字部首在教师教学中的重要性摘要: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一类相同的表意部分称之为部首。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习部首的基础知识掌握汉字部首体系正确辨析各个部首提高自身语言文字素养。
关键词:部首教师教学辨析字谜:一点一横长一撇漂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
“一点一横长”再加上“一撇漂南洋”就是“广”“南洋有个人”说的是“广”里还有一个“亻”这个人只有“一寸长”那么“亻”旁边还要有个“寸”这样三个“广”“亻”“寸”部件就构成了“府”字。
绝多大数汉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的合体字而合体字中有一部分是为许多合体字所共有的并且和这许多字的含义之间有着联系能给学习的人提供一定的方便。
比如与“府”字形相近的字还有“店”“庭”“庙”“廊”等它们大都与房屋或场所相关。
这些字共同的部分就是字形中都有“广”。
“广”(读作yán)是个象形字也是个部首字它的本义是指靠着山崖而筑成的房子所以由“广”组成的字都是与房屋相关的。
再回过来看字谜中“南洋有个人”真是合情合理。
汉字的部首是据其形体结构取其相同的表意部分来归纳分类每一类可成之为一部每部的第一个字统称为部首。
像“广”这样的部首在现行的《汉字统一部首表(草案)》一共有201部。
部首是学习汉字的一个基础或纲领。
汉字存在一天部首也将随之而在可见学好部首的意义的重大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和掌握部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扎实学习部首的名称了解其发展演变和类型就现行的201个部首而言都有其明确的称呼呼出部首的名字有利于学习者的识记。
据了解目前各个阶段的语文教师对部首的称呼很不一致因为有些部首是“无名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得写在黑板上或指指画画略显尴尬和不便所以很有必要对部首按照统一规定的名称称呼。
教学时要教给学生部首名称的规定叫法比如如“艹(草字头)”简读为“草”再如“匚(左框)”简读为“框”“扌(剔手旁)”简读为“剔”“纟(绞丝旁)”简读为“绞”;那些叫不上名的部首应采取古读音如:疋字旁的“疋”(pī)殳字旁的“殳”(shū)再如耒字旁的“耒”(lěi)聿字旁的“聿(yú)还有隹字旁的“隹”(zhuī)豸字旁的“豸”(zhì)旡字旁的“旡”(jì)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现代汉字偏旁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作用作者:白骅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7年第10期摘要:汉字是意音文字,因此汉字兼具表音和表意功能,这样的特点使汉字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有很多便利,如通过字形猜测汉字的含义,通过汉字中相同的偏旁推测新见到的汉字的读音等等。
通过对现代汉字在偏旁上的特点来归纳和总结,提出汉字对于学习者存在的便利和容易造成的障碍,并力求为汉语教师的汉字教学提供一些参考的和帮助。
关键词:汉字偏旁汉字教学一、现代汉字是意音文字(一)汉字具有表意能力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自古就流传着诸多关于汉字的典故和传说。
至今发现最早的汉字是在河南安阳发现的“甲骨文”,其主要是指商朝王室在占卜后留下的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的事由或占卜的结果。
甲骨文保留了汉字较为原始的形体,与甲骨文时代大致相同或稍晚的“金文”,也具有象形的特点。
这样的象形特点使我们能够从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中,很好地判断汉字的意义。
东汉许慎著有《说文解字》一书,成为世界最早的字典之一。
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对汉字构成的六种方法——“六书”作出了较为全面的、权威的解释。
许慎认为汉字的构成方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其中前四者为造字法,后两者为用字法。
通过《说文解字》的解释,我们不难发现,由四种造字法产生的汉字基本上都具有表达意义的功能(形声字的形旁具有表义功能)。
如,象形字的“欠”,其字形是一个张着大口的人,本义指困倦时打呵欠,字形很好地表达了字义。
再如指事字“弘”,字形是“弓”上加一短横,用以表示持弓的臂膀。
会意字“步”则是由两个以脚为象形的“止”字上下排列,用来表示双脚迈步的含义。
形声字的形旁多用来指明意义类别,数量众多,不再列举。
(二)汉字具有表音能力汉字中的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是最能产的造字形式,其中形旁表意,声旁表音。
形声字占现代汉字百分之九十左右。
现如今,我们可以在汉字中看到大量的拥有不同形旁,相同声旁且具有相同或相近读音的汉字,如“分”作为声旁,它组成的形声字有:“份”“粉”“芬”“纷”“汾”“氛”“酚”;“当”作为声旁,组成的形声字有:“挡”“档”“铛”“裆”“垱”“珰”等。
汉字的音形演变经历了漫長的历史,以至于现代汉字的字音和字形与古代汉字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
据专家统计,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声旁的有效表音率只有39%,这一数字足以说明形声字的声符正在逐渐失去它的表音作用。
但是,通过追根溯源,我们还是能从现代汉字当中看到造字者在造字时的相关依据,所以我们可以说,现代汉字是意音文字。
二、汉字的偏旁的形成要想了解汉字偏旁的形成方式,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偏旁的定义。
许多汉字学习者,甚至终生使用汉字的中国人,常常都无法准确地说出偏旁的定义,或者把偏旁与其他跟汉字形体有关的概念混淆,如部件、部首等。
在这里我们需要指出,偏旁是用二分法对合体字进行一次性切分而获得的结构单位,一般可以分为我们上文提到的形旁和声旁。
偏旁与部件的不同点在于:偏旁是用二分法对合体字进行一次性和切分得到的产物,部件是对合体字进行一次或多次切分而得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构单位。
如从偏旁的角度来讲,“树(樹)”的声旁是“尌”,形旁是“木”,而从部件的角度来讲,“树”则可以根据其“左中右”结构而分为三个部件。
部首则是工具书为给汉字分类而专设的部目,包括两类:一是形旁,二是某些笔画。
偏旁大多来源于象形字,由于象形字都是独体字,所以象形字没有偏旁。
指事字一般是由象形字添加或减少笔画或符号形成,因此,指事字中的象形字就是这个指事字的偏旁,如,“朱”的甲骨文写法是在“木”的中部加一点表明木的这一位置叫“朱”。
会意字的偏旁一般是组成会意字的各部分,如“休”“寇”。
形声字的情况比较复杂。
形声字最初是由两个象形字组成,后来人们又在最初的形声字基础上加上会意字、指事字,进而形成新的形声字。
因此,形声字的偏旁有的是象形字,有的是指事字,会意字或最初的形声字。
5朱 6休 7寇三、从汉字偏旁中可体现的中国文化通过对《HSK汉字等级大纲》中甲乙丙丁四类汉字进行偏旁统计,并加以分类和整合,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下列几类:1.与人类有关的形旁:亻,女,子,身,口,耳,月,骨,扌,止,足,辶;2.与语言和心理活动有关的形旁:口,欠,音,忄,厶,讠;3.与居住有关的形旁:厂,广,宀,穴,门,户;4.与纺织有关的形旁:纟,衤,巾,帛,彡,皮,革,韦,毛;5.与器物有关的形旁:斤,舟,车,刂,力,瓦,斗,几,匕,片,鬲;6.与战争有关的形旁:戈,弓,矢,歹,疒,力,至,车,囗;7.与财宝有关的形旁:钅,王,贝;8.与自然有关的形旁:日,月,风,雨,气,土,石,火,冫,氵,灬;9.与植物有关的形旁:艹,木,竹,禾,豆,麦,瓜,米;10.与动物有关的形旁:牛,马,羊,鸟,鱼,虫,羽,豸,角,犭,犬;11.与饮食有关的形旁:口,酉,氵,饣;通过上述分类我们可以大致感知先人造字时的世界的形象,因此用上述的偏旁组成的汉字也能反映一些中国文化因素。
如“初”,用“衤”与“刀”组合,用刀裁衣,表示制衣初始。
再如“得”,用“手”和“贝”组合,一手拿贝为得到,后加上“彳”,含义不变。
8初 9得虽然古代先民的生活离我们已渐渐远去,然而通过汉字,我们也能够近距离地感受传统而又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四、偏旁对现代汉字学习产生的障碍和解决原则由上文我们可知,通过对形旁和声旁的拆分和重组,我们可以组成大量的形声字,这些形声字同时占现代汉字的绝大多数。
因此,在汉字教学中,我们可以使用“偏旁类推法”来为教学提供便利。
“偏旁类推法”即利用形声字中相同的形旁或声旁,对汉字进行举一反三的教学和学习。
为了验证“偏旁类推法”的可行性,我们选取了19个较为常用的汉字偏旁,并统计这些偏旁组成的汉字在《HSK汉字等级大纲》的近三千汉字中所占比重。
《HSK汉字等级大纲》有甲级字800个、乙级字804个、丙级字601个和丁级字670个,总计2875个汉字。
笔者选取了19个常见偏旁做组成的形声字作为考察对象。
考察的19个常见偏旁为:扌(手)、氵、口、亻、忄(心)、艹、讠、纟(系)、钅、土、月、女、竹、火(灬)、贝、禾、石、虫。
经过统计和分析,所得结果如下:甲级字中共有278个汉字包含上述19个偏旁,见表1:甲乙丙丁四级汉字中,包含上述19个偏旁的汉字共有1293个,占《HSK汉字等级大纲》全部2875个汉字的45%。
通过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常用偏旁组成的汉字占《HSK汉字等级大纲》收录汉字的近半数。
由此可见,通过偏旁类推的方法来学习汉字,能够快速地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字形和字音。
但是运用偏旁类推的方法学习汉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障碍。
(一)字义变化导致的形旁不表义经过汉字的发展,很多汉字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并开始表达新的意义。
这样的汉字虽然保留了原来的字形,但字义发生巨变,已经难以与其形旁关联起来,因此容易对学生学习造成障碍。
如,“淑”本义是水清澈,如今演变成为善良、美好之意;“新”本义是用斧子砍伐木材,今义是指事物没有使用过,并另造“薪”代替“新”的本义。
(二)古今语音变化导致的音旁不表音汉语在形成现代的语音系统之前,经历了漫长的语音变化阶段,因此很多汉字的语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难以从音旁感知形声字的读音,如,“板”的声旁是“反”,在现代汉语中,两字读音不相近,因为“反”的上古音声母为“b”或“p”,而现代已经演变成了“f”,由此造成了音旁不表音的情况。
这样音旁不表音的情况容易使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产生过度泛化的現象。
(三)偏旁兼作声旁形旁导致混淆有些偏旁在组合中,既可做声旁,也可做形旁。
而左右结构的形声字,大多是左形右声,因此容易造成学生产生“唯左是形,唯右是声”的过度泛化的表现,或是在学习时不知道某个偏旁在汉字中是声旁还是形旁。
如,“木”在“材、村、椅”中做形旁,在“沐”中做声旁,再如,“钅”在“银、铜、钢”中做形旁,在“钦”“锦”中作声旁。
(四)现代汉字偏旁有时不表意或不表音1.在现代汉字中,有些汉字的偏旁是形体变化造成的,如,“鹿”,原是独体字,由于形体演变,渐渐产生有偏旁“广”的字形,实际与“广”并无关系。
再如,“它”,原也是独体字,是“蛇”的本字,至隶书时蛇头与蛇身分离,后被假借为代词,本身与“宀”也无关系。
这样的问题也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程度的误解,如将“鹿”与其他偏旁为“广”的汉字联系起来,或将“它”与其他偏旁为“宀”的汉字联系起来,从而造成错误。
10鹿 11它2.汉字演变中有时会因为形近偏旁的误写而导致汉字演变过程中脱离原本形旁,新的形旁失去表意能力。
甲骨文中“鼎”与“贝”写法相近,后可能因误写使一些本应以“鼎”为形旁的汉字渐渐以“贝”为形旁,如,“员”和“则”。
12鼎 13贝 14员 15则在汉字学习中,用偏旁类推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汉字的字形、读音和字义,但是由于汉字偏旁存在上述的不绝对性,因此我们在学习和进行汉字教学时,应当在有效利用“偏旁类推法”的同时提醒学生规避可能出现的障碍,避免出现目的语过度泛化的现象。
五、结语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强大载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学习也同样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对留学生来说,只有掌握了汉字,才能真正的打开了解中国文化的大门。
利用汉字的偏旁,我们可以对汉字进行不同角度的剖析和解读,这有助于我们对汉字知识的了解和汉字教学能力的提高。
同时我们也应当清楚地看到,利用偏旁进行汉字教学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这启示我们,在汉字教学前中,我们应当多去关注汉字背后的“故事”,更多地掌握汉字知识。
在教学中,也要灵活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力求汉字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收获知识,了解文化,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了解中国。
参考文献:[1]黄伟嘉.现代汉语文字答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王祥之.图解汉字起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李冰.汉字文化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应用[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5]郭慧.汉字的文化因素与对外汉语中的汉字教学[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白骅吉林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 1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