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实验班)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邯郸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实验班)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夙愿(sù)呜咽(yàn)促膝谈心(qī)铩羽而归(shā)
B . 狙击(zǔ)兑现(duì)自怨自艾(yì)长歌当哭(dàng)
C . 摇曳(yè)熨帖(yù)熠熠闪光(yì)命运多舛(chuǎn)
D . 叱咤(zhà)佳肴(xiáo)蹑手蹑脚(niè)曲水流觞(shāng)
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秸秆矫健兴高采烈肺腹之言
B . 斟酌廖廓碎琼乱玉相辅相成
C . 暇想贻害没精打采平心静气
D . 伶俐风靡既往不咎挑肥拣瘦
3. (2分) (2020高一下·宁县期末)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B .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C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 . 非能水也
4. (2分) (2017高一上·苏州期中) 请选出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
A . 吾尝终日而思矣扣舷而歌之
B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 作《师说》以贻之举匏樽以相属
D . 不知东方之既白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5.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
①固时俗之工巧兮②偭规矩而改错③吾独穷困乎此时也④宁溘死以流亡兮
⑤怨灵修之浩荡兮⑥佩缤纷其繁饰兮⑦芳与泽其杂糅兮
A . ①③⑤⑥
B . ①②⑥⑦
C . ②④⑤⑥
D . ③④⑤⑦
6. (2分)下列各句划线词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A .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 . 腹犹果然
C . 既窈窕以寻壑
D . 岂敢盘桓
7. (2分)下列各句,与“不吾知其亦已矣”句式特点相同的一句是()。

A .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B .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C .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D .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方。

8. (2分)读《〈朱子语类〉三则》,下列有关本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则中的“理”与“欲”的问题,就是道德规范与人的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

B . 朱熹认为在生活中经常被人欲所引导而丢失了天理是“克己工夫”没有做好。

C . 圣人在理欲问题上不需要任何用力,自然就会顺天理而行,而不流于人欲。

D . 朱熹引用曾子之言,是为了说明对于理欲之辨的问题,要认真谨慎地对待。

9. (2分)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
A . 足以极视听之娱
B .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C . 感吾生之行休
D . 悦亲戚之情话
10.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 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把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B . 《西厢记》写书生张珙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普救寺乌鸟私情,私下结为夫妻的爱情故事。

C . 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爱情,双双殉情。

在两人的灵柩前,不共戴天的两个家族最终和解。

D . 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11.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2012年12月21日是谣传中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源自对玛雅历法的误读。

当太阳再次升起时,要让公众走出误区,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B . 想法借钱、保证还钱、控制花钱,欧洲各种会议都在讨论这些事儿。

在欧洲,欧债危机已经深刻影响到国家强弱的划分、生活方式的改变。

C .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有史为凭,有法为据。

钓鱼岛问题发展到今天,根本原因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造成的。

D . 对于朝鲜卫星发射,国际社会认为它作为联合国会员国,有义务遵守安理会有关决议,目前通过对话协商找到实现半岛和平稳定是当务之急。

12.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内心里拥有善,,,。

积淀在我们血液里的和融化在我们脚步中
的,都是这样一点一滴播撒和积累下的善。

,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水
流,,。

①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
②才会看见弱小而自觉前去扶助
③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
④我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所感动着
⑤帮助我们度过相濡以沫的人生
⑥滋润着我们哪怕苦涩而艰难的日子
A . ④①②③⑤⑥
B . ②①③④⑥⑤
C . ②③①⑤⑥④
D . ④②③①⑥⑤
二、情景默写 (共1题;共10分)
13. (10分) (2019高二下·台州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子曰:“弟子,入则孝,________,________,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
(2)听得道一声“去也”,________;________,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王实甫《长亭送别》)
(3)夫子循循然善诱人,________ ,________,欲罢不能。

(《论语》)
(4)不见复关,________。

既见复关,________。

(《诗经·氓》)
(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________,清泉石上流。

________,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三、诗歌鉴赏 (共2题;共9分)
14. (2分) (2020高二下·汕头期中) 下列选项中,对诗歌赏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蕴含了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客居天涯的漂泊之感以及老病孤独的感伤。

B .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和夸张手法来表现音乐的优美。

C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将愁绪比喻为春水,呼应了“秋月”“东风”等词语,把抽象的愁绪具象化;既写出了愁绪的汹涌浩荡、奔流不息,又突显了愁情欲断还连的无奈。

D .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中“举”字将荷拟人化,颇具神韵,形象地表达出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

15. (7分) (2019高一下·腾冲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新晴山月
(宋)文同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及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

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①。

【注】①络纬:即纺织娘,一种草虫,又名“络丝娘”,善鸣。

(1)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诗的一,二两句紧扣诗题中的“月”字,第一句写月光的形,第二句写月光的神,两句仅十个字,但描绘得细腻生动,境界优美。

B . 三,四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松下久久徘徊,不愿离去,更不愿匆匆人睡而要充分享受这良辰美景的心境。

C . 五,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池塘里的荷花好像因为怕风吹,所以将叶子卷了起来,山果以雨为病,形象地写出山中雨久,山果因遭雨害而自落的情景。

D . 七,八两句运用了设问的手法,把纺织娘不停地鸣叫与自己的低吟相映照,写得十分和谐,在自问自答中结束全诗。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诗内容赏析。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16. (11分)(2020·合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丙吉宇少卿鲁国人也积功劳稍迁至廷尉右监坐法失官武帝末巫蛊事起吉以故廷尉监征诏治巫蛊郡邸狱时,宣帝生数月,以皇曾孙坐卫太子事系,吉心知太子无事实,重哀曾孙无辜,因择谨厚女徒,令保养曾孙。

吉治巫蛊事,连岁不决。

上遣使者夜到郡邸狱,亡轻重一切皆杀之。

吉闭门拒使者,曰:“他人亡辜死者犹不可,况亲曾孙手!”使者还以闻.武常寤,因赦天下。

宣帝初即位,赐吉爵关内侯。

后五岁,代魏相为丞相。

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

吉驭吏嗜酒,尝从古出,醉呕丞相车上。

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忍之,止污丞相车茵耳。

”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事。

尝出,近见驿骑持赤白囊,驰来至。

因随驿骑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遽归府见吉白状。

未己,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

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

吉乃叹曰:“士亡不可容,能各有所长。

向使永相不先闻驭吏言,何见劳勉之有?”五凤三年春,吉病笃。

上自临问吉,曰:“君即有不讳,谁可以自代者?”吉顿首曰:“杜延年明于法度,于定国执宪详平,陈万年敦厚备于行止,此三人能皆在臣右。

”上然之。

及吉薨,御史大夫黄霸为丞相,征杜延年为御史大夫,后其年老,乞骸骨。

病免。

以于定国代为御史大夫。

黄霸薨,而定国为丞相,陈万年代定国为御史大夫,居位皆称职,上称吉为知人。

赞曰:近观汉相,高祖开基,萧、曹为冠;孝宜中兴,丙、魏有声。

是时,黜陟有序,众职修理,公卿多称其位,海内兴于礼让。

览其行事,岂虚乎哉!
(节选自《汉书·魏相丙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积功劳/稍迁至廷尉/右监坐法失官/武帝末/巫蛊事起/吉以故廷尉监征/诏治巫蛊郡邸狱/
B .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积功劳/稍迁至廷尉/右监坐法失官/武帝末/巫蛊事起/吉以故廷尉监征诏/治巫蛊郡邸狱/
C .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积功劳/稍迁至廷尉右监/坐法失官/武帝末巫蛊事起/吉以故廷尉监征诏/治巫蛊郡邸狱/
D .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积功劳/稍迁至廷尉右监/坐法失官/武帝末/巫蛊事起/吉以故廷尉监征/诏治巫蛊郡邸狱/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曾,指隔两代的亲属。

不同的代际血缘关系用语不同,如隔三代的称“从”,同祖父的称“堂”。

B . 公车,汉代官署名,设公车令,掌管宫殿司马门警卫。

天下上书言事及征召等事宜,经由此处受理。

C . 不讳,指死亡。

汉语中的“死”婉辞众多,蕴含中华民族礼制、民俗宗教等文化相关现象。

D . 赞是用以阐发史家或注家对人物、事件的评论的文体,作用有类《史记》每篇末的“太史公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丙吉有胆有识,保护儿时宣帝。

宜帝出生数月就被牵连人狱,丙吉负责审理而多年不决;又坚拒前来处决犯人的使者入门,武帝最终醒悟,大赦天下。

B . 丙吉待人宽容,得到属下报答。

两吉没有责罚犯错的驭吏,驭吏刺取边报信息向丙吉汇报;后皇帝召问边情,丙吉回答让皇帝满意,而御史不能详知被责备。

C . 丙吉善于识才,推荐贤德之人。

两吉向皇帝推荐杜延年、于定国、陈万年,后在其病重危之际,三人均先后被朝廷委以重任,皇帝称赞丙吉能知人。

D . 两吉为政有声,受到史家称赞。

《汉书》作者认为萧、曹、丙、魏都是汉代贤相,高祖、宣宜帝时代政治昌明有序,公卿百官多称职能干、名副其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事。

尝出,适见驿骑持赤白囊,驰来至。

②士亡不可容,能各有所长。

向使丞相不先闻驭吏言,何见劳勉之有?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
17. (6分) (2019高三上·怀远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虽是女性的悲剧,女性的颂歌,但全局最中心的人物,还是男性的贾宝玉。

他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母腹中开始孕育的“新人”的胚胎。

他为女性唱颂歌,唱悲歌,都是他作为“新人”的表现。

所谓“新人”,就是有了“人的觉醒”的人。

但是贾宝玉的觉醒,不是看到了自己是个“人”,自感人的尊严,倒是看到自己是人当中的“渣滓浊沫”,自惭形秽。

这似乎很奇怪,其实也不奇怪,无非他还仅仅是“新人”的胚胎的缘故。

贾宝玉对女性的尊重,并不是来自理性的认识,而是来自直接的感受。

他对一切“峨冠博带”的“须眉男子”深恶痛绝,又在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身边,长期接触到那么多的美丽聪明的青年女性,看到她们受到不应有的轻视,看到她们的地位是那样屈辱,命运是那样悲惨,对她们又爱又敬,为她们又悲又愤,回过来就更对“须眉男子”深恶痛绝。

他对女性的尊重,看来也许有过于美化的地方,其实那只是他所理想的最完美的“人”,穿着女装罢了。

他在穿着女装的“人”面前自惭形秽,就是以理想的完美的“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实际上人类的“渣滓浊沫”并不是宝玉,而是贾琏、贾环、薛蟠之流,正因此,他们决不会自惭形秽,他们正自幸生为“须眉男子”,可以奴役女人,在女人面前自觉高她们一等。

贾宝玉对女性的尊重,实质上就是对“人”的尊重。

他理想着完美的“人”,但是现实中的男人他觉得太丑恶了,只有美丽的女性才比较能做他塑造“人”的完美形象的原型。

他唱的女性的颂歌,其实就是“人”的颂歌。

但是,他又眼见一幕又一幕的女性的悲剧,眼见这人世间仅有的美,逃不了毁灭的命运。

开始觉醒者寻到的光明总是微弱的。

贾宝玉所能寻到的一点光明是微弱的,他的心情是悲凉的,但是他这个艺术形象作为“新人”(尽管还只是胚胎)的力量却是强的。

这个艺术形象十分可爱。

书中有人给他勾出一幅速写肖像:他自己被烫了手,倒问烫了他的那位姑娘疼不疼。

他自己大雨淋的水鸡儿似的,反提醒一位姑娘赶紧避雨。

他甘心为丫头充役,受丫头的气。

他聪明而憨厚,女性化而不侧媚。

他喜欢女孩子们,也为女孩子们所喜欢,尤其林黛玉是他唯一的知己。

可是另一方面,有人认为他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认为他“乖僻邪谬,不近人情”,认为他“潦倒不通事物,愚顽怕读文章”,“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轻一点儿说也是有“痴病”……这样看宝玉的,不是他的仇人,而是最疼爱他的祖母、母亲和“恨铁不成钢”的父亲。

他们的观念都是当时最正统的观念。

贾宝玉这样复杂的形象,带着光辉和芳泽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不是一件小事。

(摘编自舒芜《<红楼梦>前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红楼梦》中贾宝玉为女性唱颂歌唱悲歌,还寻到了一点光明,却不是真正的“新人”。

B . 屈辱、悲惨的女性,贾宝玉对之爱敬,为之悲愤,他对女性的尊重是由感性到理性的。

C . 自幸生为“须眉男子” 、自觉高女人一等的贾琏、贾环、薛蟠等, 是真的“渣滓浊沫”。

D . 贾宝玉长期接触许多美丽聪明的青年女性, 为女性所喜欢,但只把林黛玉当作知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者认为贾宝玉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新人” 的胚胎,全文围绕这一观点进行了论证。

B . 贾宝玉很尊重女性,原因在哪里, 实质是什么, 文章对这些逐层递进地展开了论证。

C . 文中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 以贾琏、贾环、薛蟠等人来反衬,使贾宝玉形象更鲜明。

D . 为了证明“开始觉醒者寻到的光明总是微弱的” ,文章最后一段使用了例证法和引证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贾宝玉觉得现实中“峨冠博带” 的男人太丑恶了,古代的贤哲、文人则还是很可爱的。

B . 贾宝玉以理想的完美的“人” 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最终成为一个复杂而又完美的形象。

C . 贾宝玉自惭形秽,心情悲凉,只能在现实中寻到微弱的光明,但他已经开始觉醒了。

D . 观念最正统的祖母、母亲和父亲最疼爱贾宝玉,对聪明而憨厚的他是“恨铁不成钢”。

六、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8. (5分) (2019高一下·中原期末) 请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道题进行写作。

(一)请以“人生的信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明确立意,文体清晰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根据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近日,奔驰车主哭诉维权事件引发公众热议。

女子花66万在西安“利之星”买了一辆奔驰,提车当天就漏油!多次协商维权无效后,她不得不坐在汽车引擎盖上“撒泼打滚”,“我是受过文化教育的人,我是研究生毕业,但是这件事让我几十年的教育受到了奇耻大辱!我就是太讲道理!”女车主哭诉维权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后,迅速引发舆论关注。

耐心沟通不被重视,撕掉斯文才能讨回公道?“按闹分配”不应是社会常态,忠厚实诚也不应被欺负。

涉事店的态度不仅砸了自己的牌子,还“漏”了自己的良心!
——《人民日报》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考点:
解析:
二、情景默写 (共1题;共10分)答案:13-1、
答案:13-2、
答案:13-3、
答案:13-4、
答案:13-5、
考点:
解析:
三、诗歌鉴赏 (共2题;共9分)答案:14-1、
考点:
解析:
答案:15-1、
答案:15-2、
考点:
解析: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答案:16-1、
答案:16-2、
答案:16-3、
答案:16-4、
考点:解析: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答案:17-1、
答案:17-2、
答案:17-3、
考点:
解析:
六、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8-1、
考点: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