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管理理论的发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 1、科学制定工作定额 • 首先进行工作时间和动作的基本研究 • 计算完成这些操作的标准时间,并以此制定“合理的日工 作量” • 在伯利恒钢铁公司工作期间进行了搬运生铁块的试验
• • • • • • •
效率大大提高,日工资也有了增加 12.5吨→47、48吨,日工资1.15美元→1.85美元 2、工作标准化 采用标准化、工艺规程,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铁锹试验” 工作量:16吨→59吨,日工资:1.55美元→1.88美元, 用工人数:516人→140人
工业革命之前
天主教会 军 队 – 可按照教义和信徒的虔诚来组织 和管理它的财产 – 可通过严格的等级纪律和权力结 构管理大批的官兵 – 可依据法规和军队力量来实施其 统治 – 可通过亲情和家法实施管理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邢以 群
政府机构
没有 对管 理进 行系 统研 究的 迫切 需要
家
庭
工业革命之后——开始系统研究
• 2、主要内容 • (1)企业有六种基本活动 • 技术性、商业性、财务性、会计性、安全性、管理 性活动 • (2)管理活动有五大职能 •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 • • • • • • • • • • •
(3)管理的十四项原则 分工 权力与责任 纪律 统一指挥 统一领导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合理的报酬 适当的集权和分权 跳板原则 秩序 公平
二、埃尔顿·梅奥(梅约,Elton Mayo)的人际关系论 1933年出版《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阐述了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P72
•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 物质、社会、心理都有影响,社会和心理因素对积极性 影响更大。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属于某一集体并受 这一集体影响的,人的追求也不单是物质金钱,还有友 情、安全和归属感等
•
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 P72
• (1)马斯洛(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
• (美国1908-1970)
• 基本观点: • 一是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什 么、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或 者说已经满足的需要不能起激励作用。 二是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次需要得到满足 后,另一个需要才出现。如果一切需要都未得到满足,那 么满足最主要的需要就比满足其他需要更迫切。只有当前 面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后面的 需要才有激励作用。 他将需要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 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 3、合理配备工人 • 挑选第一流的工人去工作,达不到的要培训,使他们成为 一流的工人,改变师傅带徒弟的老办法 • 要根据不同的能力分配到相应的工作岗位 • 制定工作定额时,以第一流的工人为标准 • 4、差别计件工资制 • 认为计时工作、计件工作都不科学
• 提出差别计件工资制:科学地确定工作定额,规定不同的 工资率。如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定额,按比正常单价高 25%计酬;如果完不成定额,则按比正常单价低20%计 酬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发展
主要内容
1.管理思想的逐步形成 1.管理理论的产生:西方古典管理思想 (包括泰勒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 论、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19世纪末~20世 纪30年代) 2.管理理论的发展:人际关系理论(梅奥),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 3.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和发展: (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权变管理思想
P65
第二节 管理理论的产生:古典管理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P67 一、弗雷德里克·泰勒(F.W.Taylor)生平(1856-1915) 1、1875年学徒工 2、1878年,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工作,从技工到总工 3、1890-1893年,一家制造投资公司,任总经理 4、1893-1898年,独立从事管理咨询工作 5、1898-1901年,伯利恒钢铁公司,顾问,进行了著名的 搬运生铁块和铁锹的实验 6、1901年后,写作、宣传科学管理理论 7、1906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主席 8、1911年,出版《科学管理原理》 9、1915年逝世,科学管理之父
• 三、对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
• 1、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是管理理论上的进步
• 2、科学管理理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 3、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 展有了实践基础 • 4、把工人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使工人在体力和技能上 受到最大限度的压榨。认为对劳资双方都有利,掩盖了早 期资本主义制度对工人剥削的实质 • 5、科学管理主要解决工作操作、生产现场的问题,范围 较小、内容较窄,企业的人、才、物、营销等方面未涉及
• 电影《摩登时代》[卓别林经典喜剧]
• /u33/v_MzYwODQ5NTA.html
• 古典管理理论包括: • 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 3、韦伯的官僚行政组织理论等
• 四、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
P68
1、1916年发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涉及 整个企业的管理理论,还用于政府、军队、宗教等 部门的管理,也是科学管理的奠基人之一,管理过 程理论之父
[
实践探索\经验总结
早期研究
· A·
发明热
竞争加剧
经验管理思想
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
科学管理思想
工作细化单调
劳资关系紧张
人际关系运动
霍桑试验
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行为管理思想
企业发展巨型化\空心化
运筹方法的成功运用
二次大战
如何提高运作的精细化\及时性
定量管理思想
经济全球化\多元化
环境变化加剧
石油危机
如何适应多变的环境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邢以 群
亚当· 斯密的主要贡献
劳动分工理论
“有了分工,同数劳动者就 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 作量,其原因有三:第一, 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 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 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 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 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 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 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 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 作。”
古典管理理论演进图
古典管理理论 经济人假设
泰勒
科学管理 个体效率
法约尔
组织管理 企业组织效率 效率最大化目标
韦伯
科层制 社会组织效率
第三节
管理理论的发展: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一、霍桑试验
时间:1924-1932年,
地点:美国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电话机工厂,
主要试验人:哈佛大学的埃尔顿·梅奥、公司的工业 工程师等
• 分别是以物为中心的管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第四节
现代管理理论
一、管理理论丛林产生的原因
二战后,经济国际化、科学技术与管理紧密结合、其他领 域专家学者加入管理研究,出现了研究管理理论的各学派 二、行为科学学派 P73 由来: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了一次由哲学 家、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等参加 的跨学科的科学会议,讨论了应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研究人 类行为的一般理论,会议给这门综合性的学科定名为“行 为科学”。1953年,芝加哥大学成立了行为科学研究所。 行为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目的是提高对 工人、职员的管理效率
• (2)传统的权力—由历史沿袭下来的惯例、习俗形成的权力 • (3)魅力权力—是以对某人的特殊尊严、英雄主义或模范品 格的拥戴而形成的权力 • 2、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官僚制(科层制)组织 • 提出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征有六个方面P70:分工、等级、 人员关系、人员任用、职业管理人员、规划和纪律
• 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途径是力争提高职工的满足度,即工人 对社会因素特别是人群关系方面的满足程度。
• 安全、友谊、对工作的认可等→士气高→生产效率高
• 管理者要提高职工的士气
• 是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 • 三、科学管理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的不同
• 1、一个把职工视为“经济人”,忽视人的感情和人际关系 因素; 一个把人作为“社会人”,重视人的感情和社会关系 的需求 • 2、一个强调合理分工和对组织的控制,一个强调对人群的 激励和协调
P69
保持人员稳定 首创精神 团结精神
• 五、韦伯的官僚行政组织理论 P70
• 德国人,1864年生,著名社会学家,组织理论之父 • 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
• 1、权力的分类
• 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将权力分为 • 三种纯粹形式的权力:
• (1)合法合理的权力—社会公认、法律规定的权力
第一节 管理思想的逐步发展
• 管理思想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一定的民族文化 背景之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社会经济的 发展而发展。 • 管理思想的产生与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
• 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一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 初,才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西方形成并蓬勃发展起来。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邢以 群
• 18世纪下半 叶从英国开始 的工业革命, 导致了工厂制 度的产生。 • 专业化协作的 发展、生产基 本组织的变革, 带来了一系列 新的管理问题。
• 新兴的工厂制度所 提出的管理问题完 全不同于以前传统 组织所碰到的管理 问题。 • 新制度下的管理人 员不能用以前的任 何一种管理办法来 确保各种资源的合 理使用
•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 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中形成非正式组织,原因众多,非 正式组织的存在说明仅注重正式组织是远远不够的 • 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对企业有利也有弊 • 要求管理者认识到非正式组织存在的作用,搞好成员间 的沟通和协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来提高劳动生 产率
• 3、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和与周围人 的关系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译版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邢以 群
西 方 管 理 思 想 发 展 的 整 体 图 像
经 济 的 不 断 发 展
工业革命
工厂制度
一系列新的管理问题
年美 ] 丹 尼 尔 雷 恩 , 孙 耀 君 等 译 , 管 理 思 想 的 演 变 ,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出 版 社 , 1 9 9 2
• 5、使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分离
• 应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 • 经验工作方法:操作方法和工具的使用由工人根据自己的经 验确定 • 科学工作方法:划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由管理部门制定 科学的工作定额和标准化的操作方法,由工人执行,并由管 理部门进行控制 • 6、例外管理:日常事务交给下属,例外事项自己行使 • 福特的管理实践 • 1913年创造了世界第一条流水生产线——汽车流水生产线 • 进行了多方面的标准化工作:产品系列化、零件规格化、工 厂专业化、机器及工具的专用化、作业专门化 • 泰勒制(泰罗制)-不是一个人的—甘特、吉尔布雷思夫妇等
看不见的手
“每个人必然都尽可能地使 社会的收入最大化。一般 情况下人们既不是有意也 不知如何增进社会利益。 他们想要的只是自身财富 的增加,在许多个这样的 过程中,看不见的手引向 了不是他们本意的结果。 在追求个人财富时,人们 通常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 加,甚至比人们有意增加 社会财富还有效。”
经济人观点
这些前所未有 的管理问题需 要人们去研究 解决,在这种 情况下,管理 理论研究开始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邢以 群
早期研究代表人物 P64
罗伯特· 欧文 英国农场主
亚当· 斯密 古典经济学家
查尔斯· 巴贝奇 剑桥大学数学家
早期研究代表人物----亚当· 斯密
• 出生于一个海关官员家庭,14岁 考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数学和 哲学,17岁时转入牛津大学。 • 1748年到爱丁堡大学讲授修辞学 与文学。1751年返回格拉斯哥大 学讲授逻辑学,次年担任道德哲 学讲座(包括神学、论理学、法 学和政治学四个部分)。 • 1767-1776,十年成就《国富 论》。概括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在 形成阶段的理论成就。亚当.斯 亚当•斯密(1723-1790) 密成了最受欢迎的经济学家。
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一个个经 济人,经济人的本性是经济 利己主义。他们为了自身的 经济利益从事经济活动,在 “看不见的手”的支配下, 其活动成为理性的行为。经 济人的利己主义使他具有勤 劳和节俭的品质,富于创造 的精神;而市场竞争又引导 经济人把资源投向效益最高 的经济领域,从而达到社会 资源的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