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市政公用工程实务强化讲义(11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施工前,应对混凝土路面板下的基层进行强度、密实度及几何尺寸等方面的质量检验。

基层质量检查项目及其标准应符合基层施工规范的要求。

基层宽度应比混凝土路面板宽300~500mm或与路基同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物资、机械和时间等资源,是一项历时时间长、技术要求高的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所有的施工活动都必须严格按有关施工规范进行,以确保最后得到质量优良的工程实体。

1。

采用强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强、抗冻性好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1. 5h,终凝时间≤10h。

新出厂的水泥至少存放1周后方可使用,水泥的存放期不得超过3个月,标号不低于42. 5号。

路面用细集料宜采用质地坚硬、细度模数在2. 5以上、符合级配规定的洁净粗砂、中砂。

其中,河砂经长期水流冲洗,粒形较圆、较洁净,质量最好,特重、重交通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优先采用河砂。

海砂不得直接用于混凝土面层。

淡化海砂不应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可用于支路。

用作路面混凝土的粗集料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2~4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规定级配的要求,砾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19. 0mm,碎砾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6. 5mm;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31. 5mm。

根据用途,合理选用外加剂。

使用外加剂应符合下列规定:宜使用无氯盐类的防冻剂、引气剂、减水剂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有关规定,并应有合格证;应经掺配试验,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CGB 5119)的有关规定;高温施工时,混凝土搅拌物的初凝时间不得小于3h,低温施工时,终凝时间不得大于l0h。

使用减水剂的目的有:改善工作性、降低水灰比和节约水泥。

2.精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普通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弯拉强度、工作性、耐久性等三项技术要求。

(1)弯拉强度:路面混凝土主要是以棍凝土的弯拉强度为设计标准。

路面混凝土的弯拉强度是以150mm×150mm×550mm的试件,标养28d,以三分点双力点的抗折强度为标准(轻交通为4.0MPa;中等交通为4. 5MPa;重交通、特重交通为5.0MPa)。

严格控制水泥混凝土拌合时的水灰比是保证其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2)工作性:路面普通混凝土工作性要求是很重要的,混凝土工作性必须首先满足振捣棒对路面板的振捣密实度的要求;其次是满足路表面施工高平整度、抗滑构造和规则外观的要求;此外尚需保证表面的平整度一致和表面砂浆的厚度均匀。

路面在浇筑前必须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进行检验并作必要的调整。

(33耐久性:路面混凝土仅满足弯拉强度的要求,对其20~40年使用寿命和耐久性来说是不够的。

水灰比不仅要满足弯拉强度的要求,在更大程度上受耐久性控制。

从保证耐久性的观点而言,各级道路路面混凝土全部要求掺引气剂。

混凝土路面掺用引气剂.除了提高弯拉强度、工作性和平整度外,仅从耐久性来看,不只是抗(盐)冻性、减小面板伸缩变形、提高抗风化能力,满足耐久
性的需要,而且是减少上表面泌水,提高表面的耐磨性和抗海水、海风、酸雨、硫酸盐等腐蚀环境介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