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晨诵课 教学设计三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工作——晨诵课教学设计三篇
第一篇:
《古诗》晨诵设计
教学目标
1.联系学过的写景散文诗内容,感受意境。

2.积极积累背诵,尝试在平时的语言或习作中运用。

3.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精辟美妙。

预设导读流程
一、激情导入
1、回忆朗诵已学的写景散文诗或古诗。

好溪溪常好,仙都俱是仙
仙都,以峰岩异绝,山水神秀而著称,融田园风光和人文史迹为一体,境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水清逸,云雾缭绕,素有“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的美誉!
二、自由感受
1、出示诗,学生自由朗读。

(1)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

(2)说说自己从中了解的内容大意或作者描写的意境。

2、在有所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诵读交流。

自由读
男女生分句读
选择喜欢的内容品读
联系生活
根据散文中的内容,联系生活,回忆想象。

积累背诵
选择自己喜欢的词句,自由积累
相互背诵
指名背诵
内容:
我久慕名山
长歌石洞天
尤喜碧瑶水
悠然心与闲
携杯寄空谷
脱履到仙关
香清碧莲落
林间青鸟唤
寻幽悟玄机
一笑朱颜还
第二篇:
芳草凄凄——晨诵主题帖
一、开启诗
同学们早上好,伴着充满阳光的晨曦,让我们一起放松心情,调整好呼吸,用最美妙的天籁之音来迎接这段美好的时光吧。

贾老师:早安,孩子们
孩子们:早安,贾老师
贾老师:整个早晨,我一直看着你们,
孩子们:整个早晨,我们一直看着您。

贾老师:怎样把每一寸玲珑的晨曦,变作动人的天籁,嚼成知识的芳香。

孩子们:怎样把每一寸玲珑的晨曦,变作动人的天籁,嚼成知识的芳香。

二、复习以前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诗《赠萧瑀》《钱塘湖春行》
三、新诗导入:
草是春天的使者。

伴随着春天的歌声,沉睡了一个冬季的小草,抖动着纤细的身躯,迎迓着和煦的春风,从绿色的梦中苏醒。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李白《春思》)草舞蹈着生命的又一次诞生,舞蹈着青春
的又一次焕发。

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带来了生机。

《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此后,草又成为寄托离别情怀、怀人思绪的物象。

在江淹《别赋》中就有这样的描写:“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军南浦,伤如之何!”这一意境常常在古诗中出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赠远》。

赠远顾况
暂出河边思远道,却来窗下听新莺。

故人一别几时见,春草还从旧处生。

四、诵读新诗,体会离情别绪。

第三篇:
晨诵课《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一、开启音乐,学生伴随开启音乐,全体起立,齐读开启诗。

二、出示晨诵寄语,复习学过的晨诵诗(幻灯出示诗内容)
三、谈话导入,学习新诗。

(一)揭题。

《泊船瓜洲》,看看这首诗里都描写了什么景
物,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又包含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呢?
(二)出示古诗。

四、初读古诗
(一)自读古诗:至少四遍,前两边读准字音,特别是多音字,想想该怎么读?后二遍读通诗句,要读得有板有眼,读完后想大概的意思。

(二)自读反馈:
1、认识多音字,点拨音义并随机解释题目。

2、指名读,评点读诗情况;引导按节奏读。

3、谈初步感受:整首诗大约是写什么?哪一句特别喜欢?
五、点拨提升
(一)初步理解
1、自学反馈:你学懂什么?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老师帮助?
2、画地形图: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地形图? 指名板画:水、京口、瓜洲、钟山
3、看图说意思。

随机板书:一水数山
4、小结提升:家乡那么近,家乡就在不远处,看得出来,作者是想家,牵挂家乡,思念家乡了。

板书: 思念家乡
(二)初步理解
1、自学反馈:哪些意思你弄明白了,或者有什么地方还不明白?
2、研读欣赏:说说“绿”字的意思,随机讨论“绿”字的妙处。

(出示资料:王安石改字故事),
3、创设情境、想象欣赏:读着这样的句子,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的耳边仿佛听到了怎样的声音?(利用老师诵读,多媒体配乐,生闭眼想象等方法让学生设身处地想象)
4、齐读小结:“绿”字给我们呈现了一片碧绿的河岸!想象读。

(三)理解赏读
品味情感:感受春天的同时,我们不禁会想:为什么写江南岸的这片景色?诗句中包含了什么感情?
(1)引导品读:以小组轮读等方式让学生带着思考低吟:春风又绿江南岸。

(2)引导想象:“又绿”,“又绿”一个“又”字里又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呢?
春风又能把江南两岸吹绿,而我呢?此时此刻作者在想……
小结过渡:由景及人,不由心生惆怅, 乡
愁跟满眼翠绿的草木一起恣意生长,诗人情不自禁发出感叹: 明月何时照我还?
体验欣赏:让我们走进诗人内心读出他的这种情感!谁能体验到作者的愁绪?让学生分男女生与老师对读,在声势的渲染中小组读,感受强烈的思乡情感。

六、总结背读:
小结提升:
1、一道水,数重山;一片碧草,一个明月, 几种景物,寄托了作者无限的思乡情意,牵动着我们的心,让我们感同身受让我们回味无穷。

喜欢这首绝句吗?让我们动情的齐读一遍! 配乐朗诵,美美的读一读。

2、诵读背诗。

谁已经把这首诗深深记在了心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