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视阈下《流浪地球》的英文译制讨论及其对影视外译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U
文化翻译视阈下《流浪地球》的
英文译制讨论及其对影视外译的启示
席欣娟
摘要提升影视译制水准是增强中国影视文化“走出去”的传播力的必要手段,也是外国观众的实际观影需求.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电影史上的一张名片.在其向外传播过程中,褒贬不一,译制问题亦为争论点之一.文章以文化翻译观的角度探讨该影片英译版的译制,为更多影视作品的外译寻找启示.
关键词影视外译;文化翻译观;译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9)247-0154-03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影视“走出去”面临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新挑战,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影视传播力、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了更高要求。
“影视传播力是推动影视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地区影视文化覆盖和影响范围的关键因素”①。
在“中国电影文化国际传播研究”的调研中,2012年的数据显示,29.9%的受访外国观众认为理解中国电影的主要障碍是“字幕翻译”®o
《流浪地球》是我国于2019年2月上映的一部3D科幻电影,影片上映27天,国内票房收入高达45.4亿元③,是中国科幻电影史上的一张名片。
该片改编自刘慈欣所著的同名小说,主要讲述了人类社会为避免极速老化的太阳在100年后吞没地球而踏上了2500年的流浪之旅,但地球在逃离过程中却即将和木星相撞,在这场危及全人类的灾难面前,人类以子子孙孙无穷尽的大无畏精神共同应对,最终引爆木星,将地球推离。
《流浪地球》在海外传播时,译制质量也受到观众的讨论,成为影响其传播的因素之一。
以上所提调研的2018年数据显示受访外国观众对中国文化总体认知情况良好[1],结合文化翻译观的特点,本文试图从文化翻译视阈对《流浪地球》的译制进行探讨,从中寻求启示以助力中国影视“走出去”。
1影视译制的特点
影视传播过程中,译制的作用就是把一种影视作品中的语言用另外一种语言呈现出来,常包括字幕和配音这两种形式。
目前,为节约成本,我国电影在海外上映时多采用字幕而非配音。
但配音也有自己的优势,“影视对白本意是靠听觉得以理解的,然而字幕以'看'的形式取代了'听',实际上是一种不得已的视听功能错位”[2]0
相较于文学翻译,钱绍昌总结出了影视语言的五个特征,即聆听性、综合性、瞬时性、通俗性和无注性。
麻争旗提出影视翻译应遵从五大原则:声画对位原则、口语会话原则、人物性格化原则、雅俗共赏原则、情感化原则。
影视作品是一种声画统一的艺术,字幕、声音、画面是瞬时的,其错位必然会导致观影障碍。
考虑到画面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且观众在一定时间内可阅读字数有限,字幕翻译必须无注、简洁。
影视作品的语言以对话为主,字幕呈现需在符合人物性格的前提下贴近口语。
同时,影视是艺术,源于生活,却位于生活之上,译者需投入感情,用词也应雅俗共赏。
如此,作品才能为更多观众接受。
2文化翻译观
文化翻译观由英国苏珊•巴斯内特于1980年在其著作《翻译研究丛书》中首次提出,该理念主张从文化的角度研究翻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文化功能对等论,即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准确处理;二是译文文化层面的操纵和构成。
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把握语言的文化背景因素、语言的对等处理以及文化转换”[3]o 该观念在翻译界受到了普遍关注,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影视译制是电影与翻译的结合体,该观念关照下的译制作品,一方面在“讲得清”源语文化
作者简介:席欣娟,2017级硕士研究生,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影视译制.《科技传播》154
OU
的同时尽可能得贴近目标文化,增强电影本身的传播力,使观众“看得懂”,甚至“吃得透”中国电影。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电影本身的文化、甚至中国文化的传播。
“文化翻译观下的影视译制”与“通过影视译制传播文化”之间相辅相成。
3文化翻译视阈下《流浪地球》的英文译制讨论
《流浪地球》在海外传播时并未发布外语配音版本,只有字幕翻译版。
字幕翻译的关注点总体上可划分为三类:行话、禁忌语、幽默的翻译。
3.1行话
行话,英文jargon,意为某个行业的专门术语。
《流浪地球》中有大量航空、机械、地质等领域的不同术语,如此数量的专业术语也是由这部电影的类型一一科幻所决定的。
例1:点火ignite
例2:重聚变发动机技术heavy fusion propulsion technology
例3:木星的刚体洛希极限Jupiter's Roche limit
例4:银河系猎户旋臂the Milky Way's Orion arm
行业术语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质,有的为国际通用,是共享的文化知识背景,多具有约定俗成的固定翻译,应结合相应的语料库做到快速、准确地翻译。
在中国影视外译过程中也应搭建不同影视类型的语料库平台,如科幻类、武侠类、戏曲类等专门语料库。
影视语料库的使用对译者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且固定的术语翻译对影视传播的受众而言也便于接受和积累。
3.2禁忌语
为社会习俗所禁止的语言即为禁忌语。
“它的产生与社会风俗、文化传统、宗教礼仪、伦理道德及个人修养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禁忌语深深地根植于特定的文化之中,是社会文化的语言折射”⑷。
禁忌语也是影视语言的组成部分,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增强生活气息,有时甚至可以推动情节发展。
据统计,《流浪地球》字幕中至少出现30处脏话、禁忌语,也有个别此类话语甚至并未展示在中文字幕上。
该片中,最为频繁的禁忌语是刘启称呼姥爷的“老东西”,译为the old man,出现11次。
"老东西”一词违反了中国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甚至是一个带有侮辱性质的称呼,不允许用来称呼老人。
在西方文化中,直接说别人老也是不礼貌、不被允许的。
该翻译再现了伦理道德上的违背,但将英文反向翻译,则是“老头”“老人”,相较“老东西”,其侮辱程度降低。
另有“我去”“我靠”“吃个屁”“你他妈混蛋”“去
你妹啊”“你死哪儿去了”等与性、身体排放物有
关的禁忌语、脏话。
其中,当“我去”表达惊讶时,
对应翻译为“Oh,my.”o当“我去”“我靠”同用
来表达愤怒时,二者翻译多为“What the…”。
这
和翻译为"Where have you been?"的"你死哪儿
去了”同样完全消化了说话人表达的愤怒之情。
“吃
个屁”则翻译为“Eatdirt!”dirt多意为“尘土”,
也是“粪便”的委婉语表达。
有的翻译则加强了原
语的辱骂程度,将其在中文隐含的禁忌直接裸露显现。
如"去你妹啊""Screw you!",screw—词有"性交”意。
总体上,《流浪地球》并没有避讳对这些禁忌语、脏话的翻译,因为禁忌语、脏话在英语国家也
有自己的文化土壤。
中国电影严格把控台词中的脏话、禁忌语,传播到较为开放的英语国家时,多采
取对等或较为增强的翻译效果会更好。
如果采取消
化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说话人塑造的鲜活
形象的呈现。
此时,仅通过英文字幕,外国观众并
不能完全理解说话人的情绪,达不到观众的情感预期,有时会觉得平淡无奇。
3.3幽默
本片中用于塑造幽默效果的元素有自己特定的
文化土壤,是创作者根据中国人共有的社会背景、
知识背景创造的“梗”,且只有“梗”被观众接收、识破,才会产生幽默效果。
中国电影中的“梗”
能被中国观众或了解中国文化、社会的外国人识破,却不一定能被那些了解甚少或不了解的外国人
理解。
例5:北京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
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官方翻译:Beijing No.3Transportation Division reminds you.Routes are countess. Safety is foremost.With unregulated diving, your loved might end up in tears.
例6:离合档位手脚动脚重手轻次序清
Step on the clutch,hand on the gear, then move.Heavy step,light hand and no commotion.
例5的台词源于日常生活,真实也诙谐,为该
影片的笑点之一。
影片中每次运载车启动时,就会
出现例5这句警示语,共出现了4次。
影片上映后
也在互联网上引起了不少热度,网友调侃“地球在
流浪,交规不能忘”。
例6出现在刘启第一次开运载车时,因从未驾
驶过这类车,紧张状态下念起了观众在考驾照时背
诵的开车口诀,恰到好处地烘托了刘启的紧张感,
也引起了网友的共鸣。
这两例的英文翻译均采用了
直译法和意译法结合的手段,文字意思呈现基本对
《科技传播》
155
QU
等,但丢失了汉语特有的押韵与对仗,也没有了源语产生幽默的现实环境,幽默效果减弱或消失。
例7:牛顿顿爷爱因斯坦坦叔霍金金哥咱都阿弥咱都陀佛
官方翻译:Oh,mighty Newtown.Enlighted Einstein.Holy Hawking.Also,Amitabha Buddha.
这句是在众人准备引爆木星,希望靠木星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推离地球时,老何说的祈求保佑的话。
牛顿、爱因斯坦、霍金都是全球著名的物理学家,且佛教用语“阿弥陀佛”亦广为熟知。
“牛顿顿爷”“爱因斯坦坦叔”“霍金金哥”分别采用顶真的汉语修辞手法。
取用这几位科学家中译名的最后一个字,又根据他们活动时期的先后,结合由长辈至晚辈的辈分体系,称呼“爷—叔—哥”。
语言俏皮、诙谐。
该句的英文翻译也是颇为用心,尽管缺少了中文里营造的幽默感,但采用了押头韵④的修辞手法,用修辞手法构建中英文之间的相似性,营造出了一种形式美、结构美。
例8:海草海草海草海草浪花里舞蹈海草海草海草海草管它骇浪惊涛我有我乐逍遥人海啊茫茫啊随波逐流浮浮沉沉
这是姥爷、刘启、韩朵朵三人在监狱,姥爷跟着视频欢快抖动时手机里播放的音乐。
这段歌词创作于中国的文化土壤,因其动感十足、朗朗上口,为大众所熟知喜爱。
听懂汉语、熟悉这首歌的人会根据自己已有的文化背景读懂姥爷的乐天派老顽童性格。
但影片字幕中并未出现这首歌的中英歌词,使得外国观众无法更好接收这段音乐所传达的信息,其传达的幽默效果也因无字幕而消减或消失。
中国影视外译过程中,有些幽默可以借助字幕或其他手段辅佐表达,但这种重现幽默的可能性是相对的,有时中文里的幽默甚至会完全消失。
译者翻译时永远处在一个保持中国文化特色和迎合外国文化的博弈状态,有时尽管形式和意思都与中文对应,但因为缺乏类似的文化土壤,也无法再现幽默效果,造成一定的“文化折扣”。
所谓的“文化折扣”就是“扎根于一种文化的特定的电视节目、电影或录像,在国内市场很具吸引力,因为国内市场的观众具有相同的常识和生活方式;但在其他地方吸引力就会减退,因为那儿的观众很难认同这种风格、价值观、信仰、历史、神话、社会制度、自然环境和行为模式”[5]o
4结束语
通过提升影视译制的质量来增强影视传播力是中国影视文化“走出去”的必要手段之一。
提升影视译制质量要从配音和字幕两方面推进。
发行字幕版还是配音版,应综合考虑单个画面的时间长度和翻译台词的长度是否对观众的阅读速度产生挑战,还应结合当地观众的观影偏好是趋向于配音版还是字幕版。
字幕版作为影视传播的主要形式,其制作过程中应重视语料库等平台的搭建与共享,让译者有标准可参考。
同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秉持文化翻译观,以文化为单位进行翻译,重视电影文化元素,如幽默、禁忌语等的等效传递。
注释
①智锋,杨宾.传播力: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J].清华大学学报,2018(3):140-147.胡智锋认为影视传播力由影视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对象四部分组成.
②黄会林主编,2013,《银皮书:2012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年度
報■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该调查项目自2011年起至今已举行7届,是一项以外国观众为调研对象、以中国电影国际传播为核心指向的数据调研项目.
③数据来源:中国票房网关于《流浪地球》餉票房统计http://
/m/642412.
④英文为alliteration,是一种常见的英语修辞手法.《牛
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中的英文解释为“the use of the same letter or sound at the beginning of words that are close together".
參考文献
[1]黄会林,杨歆迪,等.中国电影对中国文化欧洲传播的影响
研究—
—2018年度中国电影欧洲地区传播调研报告[J].现代传播,2019(1):1-6.
[2]麻争旗,谢峥.“一带一路”背景下译制艺术与影视对外传
播[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10):99-103.
[3]黄秋鸯,黄毅能.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在景德镇陶瓷旅游外
宣翻译中的运用[J].英语广场,2018(10):40-41.
⑷徐修鸿.影视字幕中禁忌语翻译餉伦理审视[J].电影文学,
2011(18):150-151.
[5]考林•霍斯金斯,斯图亚特•迈克法蒂耶.全球电视电影:
产业经济导论[M].刘丰海,张慧宇,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科技传播》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