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河北唐山一中高考模拟试卷六文综地理部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考模拟试卷六
文科综合试题地理部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
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102°E,28.2°N)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升空。

据此回答1—3题。

1.下图能正确表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时,西昌昼夜情况的是(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
2.火箭升空后向偏东南方向飞行,其主要原因是()A.使卫星尽早进人工作状态
B.可借助地球自转线速度,减少发射所需能量
C.便于地面观测与控制
D.有利于卫星获得太阳辐射能
3.“嫦娥一号”卫星直接执行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表化学元素与物质探测、月壤厚度探测等科学任务。

该探测技术属于()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
下图是100°W中低纬度海区盐度变化图。

读图回答4—5题。

4.决定该海区多年平均盐度变化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洋流C.陆地径流D.四季变化
5.2007年该海区盐度变化主要是受()A.人类活动的影响B.全球变暖的影响
C.拉尼娜现象的影响D.黄赤交角变大的影响
据奥组委官员介绍,原定的北京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是从珠峰南坡登顶,从北坡下山,实现“跨越”。

新方案将原来的“南上北下”改为“北上北下”。

回答6—7题。

6.如果按原计划设想登顶队员“南上”,则依次经过的垂直自然带是()A.常绿阔叶林带一高山草原带一高山草甸带一高寒荒漠带一积雪冰川带
B.高山草甸带一高寒荒漠带一高山草原带一高山针叶林带一积雪冰川带
C.高山草原带一高寒荒漠带一高山针叶林带一积雪冰川带
D.常绿阔叶林带一高山针叶林带---高山草甸带一高寒荒漠带一积雪冰川带
7.新方案“北上北下”的主要原因是()
①南坡主要在尼泊尔境内,协调工作比较难控制
②中国登山队员以前很少从南坡登顶
③中国登山队员对北坡的路线了如指掌
④北坡海拔高度低,风力较小
⑤北坡雪线低,雪崩少
A.①②⑤B.①②③C.②④⑤D.①②③④
读“东北大豆和美国进口大豆的产销成本调查表”(x为每吨美国进口大豆的加工成本),据此回答8—9题。

8.我国加入WTO后,江苏省某榨油厂每年进口美国大豆1396万t,相当于我国一年的大豆产量,而东北大豆却有七成积压在农村。

该榨油厂“舍近求远”从美国进口大豆的主要原因是()
①东北大豆出油率低②美国进口大豆加工成本低
③东北大豆质量较差④加入WTO后贸易限制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9.造成两类大豆生产成本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东北大豆产区()A.科技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B.人均耕地面积少,生物技术水平高
C.发展了生态农业,故农产品附加值低 D.发展了面向市场的产品
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南部的一个城镇平面图。

据此回答10—11题
10.该地旅游业发达,旅游者选择该地旅游主要是为了观赏这里的()A.文物古迹
B.古代大型园林
C.国家森林公园
D.湖泊
11.对该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该地旅游景点多,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B.该地交通通达性好
C.该地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远
D.该地可能出现旅游环境承载量不足的问题
二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回答12—13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36.“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下列甲、乙两图中的阴影部分为我国两大著名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回答下列回答。

(25分)
(1)下列选项中,能够正确反映甲图阴影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是(4分)A.盛产优质长绒棉
B.茶叶产量居全国首位
C.集约化程度较高
D.机械化水平最高
(2)甲图中阴影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重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3)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考虑,乙图中阴影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
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乙图所示区域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
37.下面甲、乙、丙图分别是我国三个地区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丙图所示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名称),该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制
约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缺乏。

(3分)
(2)乙图所示地区_______________资源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其矿石加工成初级产品,可以经湘黔线、____________线、____________线运往上海。

(3分)(3)长沙、株洲、湘潭作为乙图所示地区城市群之一,将发挥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请分析该城市群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

(3分)
(4)将甲图所示地区能源向丙图所示地区输送是国家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中的_ ____________工程。

(2分)
40.(60分)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811年英国人口1020万人,1911年达到了4200万人;2004年欧盟扩大后,英国对新成员实行门户开放政策,截至2005年7月英国人口达到602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了37.5万人,2005年是自1962年以来人口增长最快的一年。

材料三:欧洲四地各月气温与降水分配示意图。

(1)(20分)读图并分析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A河流经世界著名的工业区,这里出产的矿为工业生产
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能源;该河入海的B国地势,修建的工程
享誉全球。

(4分)
②图中C海域盐度低的原因:(6分)
气候方面:;。

其它方面:;
③根据材料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英国两次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6分)
第一次;。

第二次;
④结合材料三,分析欧洲西部地区河流与东部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其原因。

(4分)
材料四:……而始于16世纪的圈地运动则持续了3个世纪,它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达到最高潮。

自耕农不得不时常出卖劳动力,因为对公地和荒地的圈占使他们失去了其放牧的土地,并且也得不到燃料。

早期的圈地是由羊毛价格上涨促成的,因此土地多半被用于放牧。

其后,为迅速扩展的城市生产粮食变得更为重要,因此人们又开始在被圈占的土地上用新的、有效的方法耕种粮食。

在1714年至1820年间共有超过600万英亩的英国土地被圈占。

这一事实意味着严重的迁居问题,它给底层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贫穷的农民失去了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租种土地或打散工,否则他们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英国自耕农被大批大批地逐出家园这一现象使得关心社会的个别人极为恐惧,他们站出来直言不讳地反对。

……的确,别的欧洲国家也发生过圈地运动,但其程度却要轻得多。

例如在法国,法国大革命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土地,以至于加深了他们对故乡的依恋,使得他们不愿意收拾行李背井离乡。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2)英国圈地运动为什么“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达到最高潮?”根据材料指出英国圈地用途由放牧转变为种粮的主要原因。

(8分)
(3)英法两国农民的“迁居”和“安居”,对英法两国的经济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12分)
材料五:西欧诸国经济的发展为其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是,经济因
素不是决定社会保障制度的唯一因素,19世纪80年代,德国创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时候,并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但是,恰恰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创建,缓解了国内的劳资矛盾,促进了德国的发展,使它成为世界上强大的国家。

英国的福利国家创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也带来了二战后英国的黄金发展时期。

在1950—1960年之间,西欧形成了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机制。

我国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惠及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中,应当学习和借鉴上述经验。

(4)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之间关系的认识。

(10分)
(5)我国建立健全惠及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障机制有什么经济、政治意义?(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