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编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车床数控编程+说明书

车床数控编程+说明书

1课程性质和任务1.1课程性质《数控编程技术》课程设计是近机类专业的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课程。

是对学生数控机床加工工艺、实施能力、数控编程及加工调整能力的综合评价。

1.2课程任务本课程设计是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基础上,结合本阶段已学课程及其它相关教学内容,使学生能掌握数控机床加工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掌握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加工编程的方法,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数控机床加工编程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控加工编程的应用能力。

2课程设计目的1)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设计、计算、绘图、计算机应用能力,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2)掌握数控机床加工工艺的编制,学会使用常用功能指令和固定循环指令的编程方法及应用;会用选刀、换刀、对刀、刀补和固定循环编制一个轴类、套类或箱体类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3)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增强实际工程训练。

4)训练学生围绕设计内容查阅有关规范、设计手册等资料的能力。

5)训练学生撰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

6)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3轴类零件数控车床加工程序编制3.1轴类零件的工艺分析3.1.1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特点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与普通车床加工工艺在原则上基本相同,但数控加工的整个过程是自动进行的,因而又有其特点。

1)数控车床加工的工序内容比普通车床的加工的工序内容复杂。

这是因为数控车床价格昂贵,若只加工简单的工序,在经济上不合算,所以在数控车床上通常安排较复杂的工序,甚至是在通用机床上难以完成的那些工序。

此零件加工的工序内容中包含:车端面,倒角,外圆,锥面,切槽加工和切断。

工序内容较复杂,所以在数控车床上加工更为合适。

2)数控车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比普通车床工艺规程编制复杂。

这是因为在普通车床的加工工艺中不必考虑的问题,如工序内工步的安排、对刀点、换刀点及走刀路线的确定等问题,在数控车床加工时,这一切都无例外地都变成了固定的程序内容,正由于这个特点,促使对加工程序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要求极高,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加工不出合格的零件。

数控编程及加工课程设计

数控编程及加工课程设计

数控编程及加工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控编程及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数控编程及加工实践能力。

1.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熟悉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流程。

3.了解数控机床的结构、功能和操作方法。

4.能够运用数控编程知识进行简单零件的编程和加工。

5.能够根据加工需求制定合理的数控加工工艺。

6.能够熟练操作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增强学生对数控技术应用领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方法和数控机床操作。

1.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数控编程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2.数控加工工艺:加工顺序的确定、加工路径的规划、刀具选择等。

3.数控编程方法:手工编程、CAD/CAM软件编程等。

4.数控机床操作:机床的启动和停止、机床参数的设置、加工操作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数控编程及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数控编程及加工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操作。

3.实验法:通过操作数控机床进行实际加工,使学生掌握数控编程及加工的实践技能。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设备和多媒体资料。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数控编程及加工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实验设备:配置数控机床、CAD/CAM软件等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学习材料。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主要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估学生的编程和实践能力。

数控编程设计说明书

数控编程设计说明书

数控编程设计说明书第四部分第Ⅵ号工序数控编程设计说明书1.工序数控加工工艺性分析:该零件比较简单,由内外圆柱面、螺纹孔、沉头孔、以及车刀槽等构成,其中多个直径尺寸与轴向尺寸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零件尺寸标注完整,符合数控加工尺寸标注要求;零件材料为45钢,加工切削性能好,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

通过上述分析,采用以下几点工艺措施:(1)对图样上带公差的尺寸,因公差值较小,故编程时必取平均值,由于计算工序的烦琐,故而取基本尺寸即可。

(2)左右端面及中心孔均为多个尺寸的设计基准,相应工序加工之前,应该先将左右端面及中心孔车出来。

(3)法兰盘外轮廓表面对大底面有去垂直度要求,只要提高装夹精度,使大底面与铣刀轴线垂直,即可保证。

(4)该工件采用反复掉头装夹来完成工件的全部尺寸。

2.走刀路线的确定(整个零件的加工顺序的拟订按照基面先行、先粗后精的原则确定.因此,应先加工用作mm及¢7两个定位孔,大底面,然后再加工外轮廓表面.由于该零件的¢定位基准的¢42 0-0.01942 0mm及¢7两个定位孔,大底面已在前面工序加工完毕,再这里只分析加工外轮廓的走刀-0.019路线,再加工外轮廓时,对铣削外轮廓时,深度方向进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XZ(或YZ)平面上进行来回铣削逐渐进刀至既定深度;另一种是先打一工艺孔,然后从工艺孔进刀至既定深度.进刀点选在外圆某点处,刀具往返切削,逐渐加深切削度,当达到要求深度后,刀具在XY平面内运动,铣削外轮廓.为了保证外轮廓表面有较高的表面质量,采用顺铣方式.即从外圆某点处按顺时针方向铣削.3.刀具及切削用量的选择将所选的刀具参数如下所示,但要注意:车削外轮廓时,为防止副后刀面与工件表面发生干涉,应选择较大的副偏角,必要时可作图检验。

本次设计Kr’=55 。

序号刀具号刀具规格数量加工表面备注01 T01 ¢18硬质合金立铣刀 1 铣削轮廓外表面,端面02 T02 立铣刀φ6 1 各圆柱表面上的孔03 T03 中心钻φ5 1 打预制孔mm孔04 T04 麻花钻φ41.8 1 钻¢42 0-0.01905 T05 麻花钻φ7.5 1 钻2-φ7及沉头孔06 T06 扩孔钻φ42 1 钻¢42 0mm孔-0.01907 T07 铰刀(φ7及沉头孔) 1 钻2-φ7及沉头孔根据被加工表面质量要求,刀具材料和工件材料,参考切削用量手册或有关资料选取切削速度与每转进给,计算主轴转速与进给速度(计算过程略),计算结果见下表中。

数控编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数控编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广西科技大学数控编程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数控机床指导老师:赵云俊学生姓名:庞博学号:201102201045班级名称:机自Z112班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14年月日目录第一章设计目的 (3)第二章设计任务 (3)第三章设计题目、内容及步骤 (4)3.1加工毛坯的选择 (4)3.2机床的选择 (4)3.3加工中刀具的选择 (5)3.4工艺分析及具体过程 (7)3.5刀具及切削参数表 (9)3.6数控加工程序 (11)3.7数控加工仿真图 (19)第四章设计小结 (20)第五章心得体会.......................................................... (21)一、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学完数控编程之后,进行的下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它一方面要求学生能根据零件图,用数控代码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熟悉加工程序输入、检查、编辑及执行的方法,另一方面,为今后的毕业设计、今后从事数控加工进行一次综合训练。

二、设计任务分析任务:由于零件材料为硬铝2A12,切削性能较好,工件为规则对称零件,加工部位由外轮廓圆弧、两个对称腰形槽、三个通孔组成。

由于三个通孔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较高,考虑采用立式加工中心来完成本任务。

本人任务:根据提供的零件图及相关技术要求(如下图),选择数控机床加工零件各两个,选择某种数控系统的编程指令编程,并进行数控加工仿真。

三、设计题目、内容及步骤1.加工毛坯的选择一般地,选择毛坯要考虑几方面A.材料的工艺B.毛坯尺寸工艺性能C.零件生产纲要。

根据零件图及加工要求选择毛坯材料:硬铝2A12,毛坯尺寸为:110×90×30。

2.机床的选择(1)数控机床主要的规格和尺寸与工件的轮廓尺寸相适应,做到机床的合理使用。

(2)数控机床的工作精度与工序要求的加工精度相适应。

根据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选择机床,如精度要求低的粗加工工序,应选择精度低的机床,精度要求高的精加工工序,应选择精度高的机床。

数控编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数控编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数控编程课程设计说明书综合训练报告书题目林肯车标零件CAD/CAM与数控加工应用技术学院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设0983班 31号学生姓名吴诚.指导教师关耀奇王高升郭建新袁平.完成日期2012.7.3 .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二○○一二年七月湖南工程学院CAD/CAM与数控加工综合训练任务书题目:林肯车标零件CAD/CAM与数控加工姓名吴诚系别应用技术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0983 学号 31 号指导老师关耀奇袁平王高升郭建新教研室主任关耀奇一、训练目的本综合训练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必须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提高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入了解CAD/CAM软件在产品设计开发和加工制造过程中的作用,掌握产品数控加工的全过程,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指定零件(图例)毛坯尺寸62mm×140mm图1-2葫芦三、训练任务1.应用Mastercam等CAD/CAM软件完成指定零件的CAD/CAM过程。

训练内容:1)指定零件的几何造型;2)工艺分析;3)刀具走刀路径的生成;4)数控仿真加工;5)指定数控系统的数控程序生成。

2.指定零件的数控切削加工训练内容:1)确定毛坯类型,编制零件的加工工序卡,填写加工程序单;2)根据已制订的加工工序卡,填写刀具调整单,动手调整、操作相应机床,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3)正确地选用检验方法及计量器具,对零件进行质量检测和分析。

四、训练要求1) 完成指定零件的3D造型;2) 完成指定零件的2D图,并正确标注好尺寸;3)对零件进行正确的工艺分析,按指定的格式填写数控加工工艺卡片;4)刀具路径与指定数控系统的数控程序生成;5)数控加工零件,并对零件进行质量检测和分析;6)撰写综合训练说明书(上交电子稿和打印稿),说明书应涵盖整个训练内容,字数不少于3.5千字;7) 答辩与成绩的给定。

数控编程毕业设计说明书

数控编程毕业设计说明书

数控编程设计说明书一、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分析1.零件工艺分析该零件主要由平面、外形轮廓、孔系、凹槽、曲面等组成结构形壮较复杂且为方形的零件,很适合加工中心进行加工。

从尺寸精度上看,中间型腔的长度、宽度尺寸要求较高,粗糙度要求也很高为Ra1.6,孔Ф10H7的轴线到零件右边的距离尺寸较高,其尺寸为102.287±0.017mm,孔Ф32的尺寸要求也较高,其轴线到零件右边距离尺寸较高为136±0.02mm且孔壁的粗糙度也有要求为Ra1.6。

从零件图中可看出凹槽壁也有粗糙度要求为Ra1.6,曲面也有一定的尺寸精度要求,另零件的上表面对下表面有平行度要求及零件的上表面对右侧面有垂直度要求。

此外,该零件的轮廓要素描述、尺寸标注均完整,该零件在加工时需准确定位,以保证各个精度的要求。

2.确定装夹方案为了使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并敞开所有的加工部位,减小定位误差应以下表面、前表面及后表面为基准面。

此零件采用平口钳进行装夹,并用百分表校正平口钳固定钳口,使之与工作台X轴移动方向平行。

为了增加平稳度、便于装夹,在工件下表面与平口钳之间放入精度较高的平行垫块(垫块的厚度与宽度适当),利用木锤敲打工件,使平行块不能移动后夹紧。

工作原点选在曲面的中心,装夹定位简图如图1-1所示:图1-13.毛坯的类型及材料的分析该零件形壮为方形,故毛坯也选用方形材料。

材料为LY(硬铝),且表面的粗糙度、平行度及垂直度均在普通机床上加工达到要求,该材料切削加工性能较好,不需要进行热处理,但在加工过程中容易粘刀,故在加工时要开冷却液。

毛坯的尺寸为160X120X30mm.4.确定加工顺序及加工路线由于该零件比较复杂,加工部位比较多,因而需要采用多把刀具才能完成所有的切削加工。

按照基面先行、先面后孔、先粗后精的原则确定加工顺序,外轮廓采用顺铣加工,刀具沿切线方向切入与切出。

具体的加工顺序及走刀路线如下:(1)粗铣带多个圆弧的型腔由于是粗铣,可以选用一把刀具将整个型腔铣出来,选用合适的硬质合金三刃立铣刀,走两次即可铣完,粗铣时留0.2mm的铣削余量。

数控编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数控编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专业班级:数控0701学生姓名:陈绪容学号:301070129指导教师:王雪芳题目: 轴套类零件的数控(车或铣)加工程序编制与加工设计时间:2009年课程设计评语:课程设计答辩负责人签字:年月日目录一、设计课题二、工艺分析(一)、对数控加工工艺的了解(二)、零件结构分析及毛坯的制造(三)、机床及刀具的选用三、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四、数控加工程序设计五、精度自检六、数控机床操作及注意事项七、设计小结八、主要参考文献一、课题题目: 轴套类零件的数控(车或铣)加工程序编制与加工艺初始条件:被加工零件图,生产纲领为小批量目的与要求:通过课程设计全面掌握《数控技术》课程内容,并在数控机床的操作和使用上获得初步的实践训练。

要求运用课程中所学习的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理论和方法,对较为复杂的零件进行数控加工的工艺过程设计、编制出数控加工程序并在数控机床上调试和加工运行。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按照手工编程步骤,编制给定零件的数控程序,并在数控机床上实现其加工。

1.设计零件数控加工的走刀轨迹;2.计算走刀轨迹的基点坐标值;3.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单;4.在数控机床上实现零件的加工,(机床上的加工轨迹图);5.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零件的分析(阐述零件的特点、要求和采用数控加工的必要性),刀具、切削用量的选择,走刀轨迹的设计说明(附:设计的轨迹图)零件图二、工艺分析(一)对数控加工工艺的了解1.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特点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与普通机床加工工艺在原则上基本相同,但数控加工的整个过程是自动进行的,因而又有其特点。

1)数控加工的工序内容比普通机床的加工的工序内容复杂。

这是因为数控机床价格昂贵,若只加工简单的工序,在经济上不合算,所以在数控机床上通常安排较复杂的工序,甚至是在通用机床上难以完成的那些工序。

2)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比普通机床工艺规程编制复杂。

数控课课程设计书

数控课课程设计书

数控课课程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具备数控编程、操作和维护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在制造业领域的竞争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3)熟悉数控机床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方法;(4)了解数控技术的最新发展和趋势。

2.技能目标:(1)能够熟练操作数控机床,进行零件加工;(2)能够根据零件图编写数控程序,并进行调试和优化;(3)能够对数控机床进行维护和故障排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3)使学生认识到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数控编程、数控机床结构和操作、数控技术应用等四个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数控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等;2.数控编程:数控编程基本方法、编程软件的使用、编程技巧等;3.数控机床结构与操作:数控机床的组成、工作原理、操作方法等;4.数控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发展趋势、案例分析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包括:1.讲授法:用于传授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编程方法;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数控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数控机床,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数控技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体验;4.实验设备:配备先进的数控机床和相关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封面 (1)课程设计任务书 (2)绪论 (3)1、零件图分析 (4)2、零件总体工艺分析 (5)2.1选毛坯 (5)2.2工艺分析 (5)2.3加工工艺路线 (6)3、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 (8)4、手动编程 (9)5、程序输入及机床操作 (12)6、设计总结 (15)7、主要参考文献 (16)课程设计任务书技术要求1.螺纹部位不得有损伤绪论数控加工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全部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后进行的,是在进入岗位实践之前,对所学课程的综合整理与应用,是一次理论联系实践的锻炼过程。

课程设计是适应性训练,其目的通过课程设计过程训练,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零件图分析零件结构如图所示,该零件材料为45号钢,中小批量生产,无热处理工艺等其他要求。

工件加工部位由腔槽、凸起、圆角及孔组成,其几何形状以二维平面为主,有少量圆弧面,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零件加工不可能在一次装夹中完成。

2、零件总体工艺分析2.1、选毛坯零件为45号钢,刚性好,下料尺寸为φ65mm x 120mm, 一根毛坯可加工五件。

(毛坯图略)2.2、工艺分析本课程设计零件属于数控车削加工设计,主要包含内控、外螺纹、外圆等结构,粗加工采用端面循环功能,椭圆部分宜采用宏程序加工。

具体分析如下:1)孔端。

虽然结构简单,但内外圆柱尺寸较多,且具有较高表面质量要求,隐含较高的同轴度要求,可按实际生产环境确定选用普通卧式或数控车床2)轴端。

轴的一端圆球面、螺纹面、椭圆面、倒角、沟槽等结构较多,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普通车削加工很难控制,故应选择数控车。

3)总体。

工件结构虽然较复杂,但质量要求不高,选用数控车削中心一次加工完成虽然简单,但有点大马拉小车之嫌,即达不到锻炼学生基本加工能力的目的,也不利于引导学生加工设计时兼顾考虑合理性、可行性、经济性。

因此,本例选用经济性数控车床。

但经济型数控车床布具备自动调头加工功能,因此两头加工需要两次装夹本零件加工按中小批量生产设计,为解决此处的数控机床开动率问题,采用工序分散原则,将一次装夹的车削内容确定为一个单独的工序。

数控编程课程设计

数控编程课程设计

目录《数控编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1)第一章实体建模 (7)第二章加工工艺分析 (11)第三章自动编程及数控加工仿真 (13)第四章现场加工 (19)总结………………………………………………………………………………………………参考文献…………………………………………………………………………………………感想………………………………………………………………………………………………附件一……………………………………………………………………………………………附件二……………………………………………………………………………………………附件三……………………………………………………………………………………………《数控编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概述《数控编程》课程设计实训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

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专业基础课。

通过《数控编程》课程设计实训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设计箱体和型腔壳体类零件,能独立完成零件的实体造型,绘制工程图,并能够合理的选择卡具和加工设备,分析加工工艺,独立完成数控编程,生成NC代码,最终完成零件的加工。

本课程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绘图能力,编程能力,还可以锻炼其机床操作能力,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了解并掌握利用pro/E软件对零件进行结构设计能力,计算机绘图能力及掌握计算机辅助制造过程和方法,培养自动编程的技能。

掌握数控机床进行机械加工的基本方法,巩固数控加工编程的相关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并最终达到能够独立从事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工作能力。

三、设计任务根据本任务书提供的零件图及相关技术要求,用pro/E软件完成零件设计,工程图绘制,零件工艺分析,加工工序卡的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最后用华中HNC-21M数控机床加工出所设计工件。

课程设计题目不限,但内容需满足设计要求。

数控编程技术课程设计

数控编程技术课程设计

数控编程技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数控编程技术,使学生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熟练使用数控编程软件进行编程,并能够理解并应用数控编程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1.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熟悉数控编程软件的使用。

3.了解数控编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4.能够使用数控编程软件进行编程。

5.能够进行数控编程的调试和优化。

6.能够应用数控编程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的工程责任和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数控编程软件的使用,以及数控编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1.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数控编程的定义,数控编程的流程,数控编程的语言和指令系统。

2.数控编程软件的使用:数控编程软件的介绍和操作,数控编程软件的功能和应用。

3.数控编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数控编程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数控编程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数控编程技术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数控编程软件的使用。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数控编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数控编程软件的使用,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数控编程技术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一些与数控编程技术相关的参考书,供学生深入学习和参考。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以及相关的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料,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4.实验设备:提供高性能的数控编程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32页)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32页)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32页)《数控编程》课程设计姓名:武刚刚系别: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12级机自专升本1班指导教师:陈小静学号:12042010119目录1.................................. 课程设计任务书21.1、 ................................ 目的与要求21.2、课程设计内容 (2)1.3、课程设计步骤与方法 (2)1.4、课程设计说明书与图纸 (3)1.5、课程设计进度表 (3)2................................ 零件的数控工艺分析42.1、工艺分析 (4)2.2、工件定位与装夹 (6)2.3、机床的合理选用 (7)2.4、选择刀具和确定切削用量 (7)2.5、确定走刀路线 (9)3.................................. 轨迹坐标的计算113.1、基点坐标计算 (11)4................................ 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144.1、左半部分程序的编制 (14)4.2、右半部分程序的编制 (14)5............................. 加工程序的调试及运行结果165.1、仿真软件简介 (16)5.2、加工仿真过程叙述 (16)5.3、加工仿真结果 (21)总结 (29)参考文献 (30)1.课程设计任务书1.1、目的与要求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是学习数控技术课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可提高学生的数控编程能力,加深对数控原理及数控机床结构的理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控机床知识及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学完数控技术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一方面要求学生能根据零件图,编制数控加工工艺,用ISO码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熟悉加工程序输入、检查、编辑及执行的方法,另一方面,为今后的毕业设计、今后从事数控加工进行一次综合训练。

数控编程及实践课程设计

数控编程及实践课程设计

数控编程及实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术语和编程规则,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流程;2. 掌握数控编程中的坐标系、刀具补偿、编程指令等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编程中;3. 了解数控机床的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编写简单的数控加工程序,包括直线、圆弧、螺纹等加工指令;2. 能够合理选择数控机床的加工参数,进行简单的零件加工;3. 能够运用数控编程软件进行模拟加工,分析并解决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对数控编程及实践操作的兴趣;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在团队中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遵守工艺纪律、安全生产的意识,提高职业素养。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数控编程及实践课程的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数控编程基础理论- 数控机床概述:数控机床的分类、组成及工作原理;- 数控编程基本概念:数控程序、编程语言、编程格式;- 坐标系与刀具补偿:机床坐标系、工件坐标系、刀具补偿原理。

2. 数控编程指令- 常用编程指令:直线、圆弧、螺纹、固定循环等;- 编程指令的应用:实例解析、编程技巧。

3. 数控机床操作- 数控机床操作流程:开机、回零、对刀、加工、关机等;- 加工参数设置: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 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注意事项、事故案例分析。

4. 数控编程软件应用- 软件功能介绍:仿真加工、程序校验、参数优化等;- 实践操作:利用软件进行模拟加工,分析并解决加工问题。

5. 实践教学- 零件加工实例:根据图纸要求,编写程序并进行加工;- 故障分析与排除:针对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并解决;- 团队协作:分组讨论、分工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数控编程课程设计说明书1

数控编程课程设计说明书1

数控加工及应用——课程设计加工草图数控加工:图为一个由圆柱面,圆锥面,外圆弧面,外螺纹等构成的复杂的轴类零件,而且圆柱面加工精度较高,同时需要加工螺纹。

选择毛柸尺寸为150mm的棒料。

工艺分析:选用机床;车床(平身前置刀架)夹具;三角卡盘所用刀具毛柸形状编程坐标系、编程原点、对刀位置如下图所示。

对刀采用适切对刀法:1,安装工件。

2,手动调节刀具位置试碰工件。

3,沿Z轴方向适切一段并测量。

4沿X轴方向适切。

5对刀。

确定加工路线加工路线为;零件毛柸--------粗加工--------精加工具体加工过程为;先用粗,精车循环加工,在加工退刀槽,最后进行螺纹加工。

确定加工所用各种工艺参数编写程序单M03S800T0101G00 X200 Z20G70 U4.0 R5.0 P100 Q200 X2.0 Z2.0 N100 G01 X0 Z0G03 X50 Z-50 R25G01 W-20X60W-35X70W-25G03 X70 W-40 R25W-20X120W-15X140 W-10W-15N200 G00 X200 Z20 G71 P100 Q200M05T0100T0202G00 X80 Z-80G01 X50G32 P4000G00 X200 Z20T0200T0303G00 X100 Z20G01 X60G92 X59,2 F1X58.8X58.7G01 X100G00 X200 Z20M05M30加工前准备:工件坐标系建立(对刀)、长度、半径补偿值输入等自动(仿真)加工课程设计总结课程设计与编程包含了所学专业的所有知识,以及以前学过的课程,在数控加工中经常遇到一些轴类零件,其中轴类零件有些需要加工一些螺纹,倒角,圆弧等,所以在加工中一定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选择合适的刀尖角度,走刀路线,之后选择加工参数,包括主轴转速切削用量等,最后综合考虑编写的加工程序进行程序校和首样适切,这就是课程设计的整个路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目录 (1)前言 (2)1零件的数控工艺分析 (3)1.1零件图的分析 (3)1.2确定数控加工工艺 (3)1.3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 (5)1.4零件的装夹及夹具的选择 (5)2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 (5)2.1程序原点的设置 (5)2.2对刀方法和设置 (5)2.3数值计算 (6)2.4编制程序 (6)3.仿真过程和结果 (9)3.1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加工软件简介 (9)3.2仿真过程 (9)3.3仿真结果 (14)总结 (15)参考文献 (15)前言数控加工作为机械制造业中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经过十余年的引进与发展,已经在汽车、航空、航天、模具等行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它推动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增长。

数控编程是从零件图纸到获得数控加工程序的全过程。

它的主要任务是计算加工走刀中的刀位点(cutterlocationpoint简称CL点)。

刀位点一般取为刀具轴线与刀具表面的交点,多轴加工中还要给出刀轴矢量。

在普通机床上加工零件时,首先应由工艺人员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制定零件加工的工艺规程,包括机床、刀具、定位夹紧方法及切削用量等工艺参数。

同样,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也必需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制定工艺规程,同时要将工艺参数、几何图形数据等,按规定的信息格式记录在控制介质上,将此控制介质上的信息输入到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由数控装置控制机床完成零件的全部加工。

我们将从零件图样到制作数控机床的控制介质并校核的全部过程称为数控加工的程序编制,简称数控编程。

数控编程是数控加工的重要步骤。

理想的加工程序不仅应保证加工出符合图样要求的合格零件,同时应能使数控机床的功能得到合理的利用与充分的发挥,以使数控机床能安全可靠及高效地工作。

数控编程课程设计是我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数控方向学生在学习完本科大纲要求的“数控编程”“工艺设计”及数控仿真系统加工软件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编程,并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中进行仿真,使我们熟悉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编程流程。

当然,由于水平有限,在设计中有很多纰漏,恳请老师指正。

1.零件的数控工艺分析1.1零件图的分析图一该零件表面由圆柱、螺纹以及圆球表面组成,如图1。

其中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如图。

零件材料为45钢,热处理调质硬度220-250HBS,为了便于装夹,坯件左端应预先留出夹持部分,所以毛坯件选φ55mm的棒料,长度为280mm。

1.2确定数控加工工艺加工顺序从右到左进行,具体加工工步:1)车端面为圆球;2)车φ30圆柱面,倒角,φ50圆柱面,φ45圆柱面,车φ40外圆,φ39.5圆柱面,φ35圆柱面,倒角,φ32圆柱面,倒角,φ30螺纹外圆柱面,外圆,倒角3)换切槽刀10×φ32,切φ30处外圆槽。

4)换螺纹刀M30×1.5,车螺纹外圆。

5)换切断刀,于离原点224mm处切断。

表1 轴的工序卡1.3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车外圆可选用95°弯头车刀,车圆球和车圆柱表面均可,最后用切槽刀,螺纹刀,切断刀。

主轴转速取粗车切削速度V=90m/min,根据毛坯直径,并结合机床说明书选取粗车时转速n=500r/min。

进给速度计算得,车外圆时选取进给量f=0.4mm/r,计算得车进给速度V=200mm/min。

车槽用V=100mm/min,车外螺纹用V=150mm/min,切断用F=50mm/min。

表2 刀具选择及参数1.4零件的装夹及夹具的选择装夹方案可知坯件轴线和左端端面为定位基准,左端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紧。

2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2.1程序原点的设置程序原点是指程序中的坐标原点,即在数控加工时,刀具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起点。

本次加工中以左端M30*1.5螺纹轴中心O点为基准建立坐标系,坐标原点为O。

并将A点作为换刀点。

2.2对刀方法和设置采用G50设定工件坐标系时的对刀方法:毛坯为φ50.5mm的棒料,欲加工最大直径为φ50mm,总长为244mm的零件。

编程时采用程序段G50 X50.5 Z10.0设定工件坐标系,工件坐标系原点O设在以左端M30*1.5轴中心O点。

图3 刀具安装位置示意图加工时采用的1号刀具为93°硬质合金机夹偏刀(如图3所示),并作为基准刀具;2号刀具为硬质合金机夹切槽刀,3号刀具为硬质合金机夹螺纹刀,4号刀具为硬质合金机夹切断刀。

基准刀具刀尖点的起始点为P。

上面操作步骤完成了基准刀具的对刀。

此时,若执行程序段G50 X50.0 Z10.0后,则CRT 屏幕上的绝对坐标值处显示基准刀具刀尖在工作坐标系的位置(X50,Z10)。

2.3数值计算换刀点坐标(50,10);起刀点坐标A(0,0);2.4编制程序M30*1.5螺纹轴程序如下:O0001N001 G54 X50 Z10 M07N002 S630 M03 T0202N003 G00 X32 Z3N004 G71U2.R0.5;N005 G71P006Q009U1.W0.5F100N006 G92 X29.2 Z-14 F1.5N007 G92 X28.6 Z-14 F1.5N008 G92 X28.2 Z-14 F1.5N009 G92 X28.04 Z-14 F1.5N010 G00 X50 Z10 T0200 M09N011 M30其余外轮廓程序如下:O0002N001 G90 G54 X80. Z70. T0101N002 G00 X80. Z10. S630 M03N003 Z0N004 G71 P005 Q025 I5.K5.0 U2.0 W1.0 D3 F0.4 S450 N005 G01 X30. S630 F0.15N006 Z14.N007 X32.N008 Z45.N009 X35.N011 W21.N012 X39.5N013 W65.N014 X40.N015 W18.N016 X45.N017 W27.N018 X55. N019 W8.N020 X50.N021 W4.N022 X34.N023 G03 X30.W4. R4.N024 G01 W7.44N025 G02 X18. Z230. R22.5N026 G70 P005 Q025N027 G01 X70. M05N028 M30直径为32的键槽程序和切断程序如下:O0003N001 G50 X50 Z10 T0303N002 S630 M03N003 G00 X32 Z-45N004 G01 X30 Z-24N005 G00 X50 Z10 T0300N006 G00 X25 Z-244N007 T0404N008 G01 X0N009 G00 X50 Z10 T0400N010 M05N011 M303.仿真过程和结果3.1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加工软件简介该软件是在学习数控编程人数较多,教学压力急剧增加的情况下诞生的一种软件。

因为数控机床品种多,价格高,一台数控中心甚至上百万。

数控机床的操作训练完全依赖数控机床进行实训,投资大,消耗多,成本高,一般院校无力承担这种消耗和投入。

因此,探索一种偷投资少,见效快,培养学生适应性强,企业欢迎的模式势在必然。

所以,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提高了熟练操作程度。

3.2仿真过程图3.1“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软件界面图3.2 机床回零图3.3 操作面板上的MODE旋钮图3.4操作面板上的指示灯图3.5移动零件面板及机床上的零件图3.6输入数控程序前后的CRT界面图3.7安装刀具后的机床图3.7输入坐标图3.8程序0002的输入图3.9程序0003的输入3..3仿真结果图3.10最后仿真结果3 总结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数控车床系统进行程序指令编写以及应用,使自己进一步熟悉了工艺编制过程及数控基本编程指令基本意义。

从以上编写的程序,我们可以了解到数控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熟悉了数控编程的步骤和方法,基本上掌握了数控车削零件加工编程,使自己加深了数控指令的应用和重要性,并了解了其他相关工件的设计,在分析的过程中,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工艺几编程对我们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仅仅了解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只有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与实践,这样才能在设计过程中得心应手;其次就是自己的知识还有很多的欠缺有待将强训练和实践,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设计过程中能更多的运用我们的创新能力和更多的先进的设计理念。

但是总的来说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基本达到了对已修课程熟悉并加深了基础知识的练习与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达到了大学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1.王爱玲.现代数控编程技术及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2.王绍俊.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13.艾兴,肖诗纲.切削用量简明手册(第三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杨叔子.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5.袁哲俊.刀具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6.徐发仁.机床夹具设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7.范炳炎.数控加工程序编.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78.徐嘉元.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