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西梧州市九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月考检测卷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
1.按原文填空:
①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 。
②乡愁是一枚小小的______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______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
______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______ 。
③______ ,胜作一书生。
④举杯邀明月,______ 。
⑤______ ,客至鸡斗争。
⑥______ ,玉垒浮云变古今。
⑦一川碎石大如斗,______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蘸.水zhàn 奄.奄一息ān名讳.huì阔绰.(chuò)
B. 掂.量diān契诃.夫kē咀.嚼jǔ隐匿.(nì)
C. 荣膺.yīng吹毛求疵.cī绽.裂zhàn 荫庇.(bì)
D. 腻.歪nì滑稽.可笑jì颓.唐tuí干瘪.(biě)
3.请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 阔绰无原无故侍侯温顺
B. 隐匿无精打采吆喝腌臜
C. 戏谑不可救要驾驭伶俐
D. 置息心甘情愿帐蓬魁梧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工作中出现差错,有水平问题,也与是否有关,只要他稍微注意一下,事
情也不会弄得这么糟。
②一个人知识面宽了,思维空间也随之,认识能力也能随之提高,看问题就能
更加全面。
③尽管这一“政绩工程”看起来规模庞大,但是由于脱离了现实,财力不堪重负,
弄得劳民伤财,群众没有受益,加重了负担。
A. 经心拓宽不但而且
B. 经心拓展不仅反而
C. 精心拓宽不但反而
D. 精心拓展不仅而且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B. 新建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
C. 社区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人们不浪费用电.
D.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练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6.下列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通过老师的辅导和自己的努力,他发现了提高语文成绩的蛛丝马迹.
B. 看到大家都在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他忍无可忍地加入到这次活动中来.
C. 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厂家滔滔不绝的推出了绿色食品.
D. 学校进行义务劳动时,有的同学拈轻怕重,受到老师的批评.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乡愁》的作者余光中为台湾诗人、作家.
B. 春节、雨水、春分、清明、冬至都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
C. 《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
D.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收诗305首,分为风、雅、颂
三个部分.
三、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8.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①-②题。
①古今中外名著塑造了许多英雄的形象,如______ 所著《水浒传》中用谋略帮晁
盖智取生辰纲的______ 等都令读者难以忘怀。
②《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______ 国、
______ 国、______ 以及(慧骃)国等地的经过。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
9.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
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予墨子之守固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固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
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①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②以牒为械
③吾知所以距子矣
④虽杀臣,不能绝也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①子墨子九距之
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③公输盘诎
(3)选出加横线字含义相同的一组______
A.才美不外见于是见公输盘
B.以牒为械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C.子墨子九距之愿借子杀之
D.楚王问其故安陵君其许寡人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②吾请无攻宋矣。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8.0分)
10.阅读《孔乙己》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同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
号,叫作孔乙己。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
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说明了他______ ,“穿长衫”说明他______ ,“惟
一”说明他______
(2)孔乙己穿的长衫“又脏又破”,“脏”说明他______ ,“破”说明他
______ 。
(3)作者写人们对孔乙己态度的用意在于______
A.突出酒店气氛和谐。
B.表明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C.说明人们多管闲事。
D.说明孔乙己是个快活的人,能引人发笑。
(4)下面对“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表明孔乙己讲信誉,从不赊账
B.表明孔乙己有钱
C.孔乙己显阔,故意炫耀,非常得意
D.孔乙己既表示分文不少,自己是个规矩人,又对短衣帮有意取笑表示若无其事,以掩饰内心的不安,刻画了孔乙己拮据穷酸的本相
(5)选刻画的段孔乙己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11.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改变一生的闪念
那是一个老师告诉我的故事,至今仍珍藏在心里,让自己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多年前的一天,这位老师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却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啊!”在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边人的呵斥声。
她回头看着正在看电视的惟一的女儿,心中立即就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
她当然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任何关系。
但自己是老师,说不定她就是自己的学生呢?通过电话,她隐约可以设想出,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尴尬的境地。
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赶了过去。
正如她预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位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
她一下子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
”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28元的罚款,才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并看清了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
她笑了起来,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就让小女孩离开了,临走时,她还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阿姨有好多书呢。
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便再也没有出现。
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不知不觉间,多少年的光阴一晃而过,她早已忘了这件事,依旧住在这里,过着平稳安详的生活。
有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当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露着满脸的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
“你找谁?”她疑惑地问
着,但女孩却激动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的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的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刚从某名牌大学毕业,已找了份令人羡慕的工作,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女孩眼睛泛着泪光,轻声说道:“当年情急之下的那个电话,幸亏打到您的家里。
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你为什么愿意充当我的妈妈,解脱了我,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了一桩心愿:喊您一声‘妈
妈’。
”话音刚落,女孩已泪流满面。
老师的眼睛也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的脸上立即变得忧郁起来,轻轻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
”
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1)小女孩临走时,老师“特意叮嘱”她再来看书的用意是什么?
(2)“喊您一声‘妈妈”’,句中“妈妈”一词表达了女孩怎样的情感?
(3)“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句中教师的“笑”加点有何含义?
(4)标题“改变一生的闪念”中,“闪念”指的是谁的“闪念”?文中“老师”
的行为又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什么道理?
六、作文(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0分)
12.爱尔兰作家威廉•巴克莱在他的《花香满径》一书中说道,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
缺的因素:一是拥有希望,二是有事可做,三是能爱别人。
你经历过哪些幸福的事?
你是怎样理解“幸福”的?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幅作文。
文体不限,少于500字的文章。
13.一个背影,融注了深深的父爱;甜甜的泥土,蕴含着和暖的春晖;人琴俱亡,展现
了兄弟的手足情,生活中,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至爱的亲情或友情,让我们活得更温馨,更精彩。
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应该学会感谢他们。
请以“谢谢你,我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可以填上“爸爸、妈妈、哥、姐、朋友……”
(2)书写工整,600字以上。
(3)回忆生活中的点滴关爱,能写出真情实感会得很高分哟!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宁为百夫长;对影成三人;群鸡正乱叫;锦江春色来天地;随风满地石乱走
【解析】
①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重点词:得)
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重点词:峡)
③宁为百夫长
④对影成三人(重点词:影)
⑤群鸡正乱叫
⑥锦江春色来天地(重点词:锦)
⑦随风满地石乱走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
做好本题要保证不出现错别字还要理解句意恰当使用.
2.【答案】C
【解析】
A.有误,“奄奄一息”应读作“yǎn yǎn yī xī”;
B.有误,“ 契诃夫”应读作“qìhē fū”;
C.正确;
D.有误,“滑稽可笑”应读作“huá jī kě xiào”.
故选:C.
本题考查字音,需要结合所学和词义加以判断.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平时善于积累,对于易错的字要善于总结,可以专门建立一个错题本,这样就能防止自己出错.
3.【答案】B
【解析】
A.有误,“无原无故”应写作“无缘无故”,“侍侯”应写作“侍候”;
B.正确;
C.有误,“不可救要”应写作“不可救药”;
D.有误,“置息”应写作“窒息”,“帐蓬”应写作“帐篷”。
故选:B。
本题考查字形,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理解实记能力。
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4.【答案】B
【解析】
精心:精打细算,周密.经心:在意,认真.①句指的是对工作的认真程度,所以选择“经心”,排除C、D.拓展:开拓扩展.拓宽:扩大,加宽.思维空间不能加宽,只能扩展,所以选择“拓宽”,排除A.
故选:B.
本题考查词义辨析,题干中的句中都是课文中出现的语句,只要多读课文都可正确作答.
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对词语进行辨析,对课文更要熟读.
5.【答案】A
【解析】
A正确;
B“健全并建立”顺序不当;
C“防止”与“不”重复;
D缺主语;
故选A.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确定最后选项.
6.【答案】D
【解析】
A.使用有误,蛛丝马迹: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马蹄的
印子可以查出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句中指
的发现了提高成绩的方法,所以该成语使用有误.
B.使用有误,忍无可忍:再也忍受不下去了.该成语是贬义词,用于此处不恰当.
C.使用有误,滔滔不绝: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该成语指说话不停,所以和语境不符.
D.使用正确,拈轻怕重:指接受任务时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
故选:D.
此题考查成语的使用,首先学生要理解成语的意思,其次有些成语还要知道
由哪些典故、文章演变流传而来,再次要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
与否.
做好本题,还要多加练习,并总结意思相近的成语的异同,特别是使用的语
言环境的异同.
7.【答案】B
【解析】
A.正确;
B.有误,春节不属于二十四节气,属于中国传统节日;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回顾所学完成选择.
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多积累.
8.【答案】施耐庵;吴用;小人;大人;飞岛
【解析】
①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把握,古今中外名著塑造了许多英雄的形象,如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用谋略帮晁盖智取生辰纲的吴用等都令读者难以忘怀.
②②《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
大人国、飞岛以及(慧骃)国等地的经过.
答案:①施耐庵吴用②小人大人飞岛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水浒传》和《格列佛游记》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
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9.【答案】C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
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①宋国没有人能守城,就可以攻取了.攻:攻打;
②用木片当做守城器械.以:介词,用;
③我知道你要用来抵御我的方法.所以:用…的方法;
④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御者啊.虽:即使.
(2)本题考查通假字,注意结合句意分析.
①先生墨子多次抵御他.距:通拒,意思:阻挡;
②墨子先生的抵御器械还有富余.圉:通御,意思:抵挡;
③公输盘理屈.诎:通屈,意思:理屈.
(3)本题考查虚词.A.通“现”,显现/召见;B.介词,作为/介词,替;C.代词,他;D.代词,其中/副词,表祈使语气.
(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
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
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子:你;所以:用来…的办法.句子翻译为:我知道用来对付你的方法了,可是我不说.
②请:请允许我做某事;攻:攻打.句子翻译为:我不再攻打宋国了.
答案:
(1)①攻打②用③用…的方法④即使
(2)①距:通拒,意思:阻挡;②圉:通御,意思:抵挡;③诎:通屈,意思:理屈.(3)C
(4)①我知道用来对付你的方法了,可是我不说.
②我不再攻打宋国了.
参考译文:
于是楚王召见公输盘,墨子先生解下衣带,用衣带当做城墙,用木片当做守
城器械.公输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先生墨子多次抵御他.公输盘的
攻城器械用尽了,墨子先生的抵御器械还有富余.
公输盘理屈,却说:“我知道用来抵御你的方法,可我不说.”
墨子先生说:“我知道你要用来抵御我的方法,我也不说.”
楚王问其中的缘故.
墨子先生说:“公输先生的意思,不过是要杀掉我.杀了我,宋国没有人能守城,就可以攻取了.可是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来人,已经拿着我的守城器械,
在宋国城上等待楚国入侵了.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御者啊.”
楚王说:“好,我不会攻打宋国了.”
所
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地方)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所”与“为”组合,表被动)
所以
吾知所以距子矣(用什么办法)
所以动心忍性(用这些来)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原因)
10.【答案】穷;自命清高,想显示自己与短衣帮不同;身份特殊;懒;穷;D;D
【解析】
(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去判断.从文章第一段对鲁镇酒店格局的介绍可以知道,“站着喝酒”的是短衣帮,说明孔乙己也没钱,很穷;“穿长衫”的都是在里间座着喝酒,而
孔乙己没钱还穿着长衫,说明他想显示自己与短衣帮不同;“惟一”说明除他
外没有第二个,表明他身份特殊.
(2)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孔乙己穿的长衫“脏”,说明他很长时间没有洗,表明他四体不勤,懒;“破”还要穿在身上,表现他很穷.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选项的筛选.解答些题关键要理解选段内容,对每个选项进行仔细的思考.从全文来看,人们对孔乙己的态度,并不是表现大
家的和谐,大家只是想取笑孔乙己,借以消除劳动的疲劳,而其他人是不可
以随意取笑的,故选D.
(4)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排”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从后文知道,孔乙己也欠过钱,所以A错;孔乙己因为没钱,所以只能站着喝酒,故B 错;孔乙己一到店就面临大家的取笑,他想借这一动作来掩饰内心的不安,心里并不得意,故C错.故选D.
(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从孔乙己站着喝酒却又穿着
长衫,可以看出他热衷科举,自命清高;别人说他偷书,他说读书人的“偷”应
是“窃”表现他迂腐可笑,死要面子.结合语段内容作出分析即可.
答案:
(1)穷;自命清高,想显示自己与短衣帮不同;身份特殊
(2)懒穷
(3)D
(4)D
(5)热衷科举,自命清高,自欺欺人,于腐可笑,死要面子
本题语段出自课文《孔乙己》,主要交代了孔乙己的矛盾性格,描写了他到酒店被众人嘲笑的情景.语段对孔乙己进行了外貌、语言描写,借此表现他受封建科举毒害之深,文章借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来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人物性格分析方法
答题方法:
1、结合对人物描写.人物描写细分为: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人物描写的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结合人物所做的事.
3、关注作者对人物的评价,褒贬应与作者一致.
4、概括人物性格时一定要本着全面、客观的原则.在概括人物性格时一般用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尽量用到三个以上,还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概括.
11.【答案】(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去判断.结合全文内容可以看出,当小女孩偷书被发现后,老师将错就错,不仅安慰小女孩,还把小女孩带到家中,让她想看时只管来看,这一是想让小女孩不要再做类似的错事,二是安慰小女孩,让她明白爱看书是好事,但作法要正确.根据这些理解整理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人物情感的体会.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结合上下文,去理解人物的心理情感.从前文内容可知,老师和女孩之间并不认识,但女孩却想喊老师一声“妈妈”,这表现了女孩对老师的深情,她希望像报答母亲一样报答老师曾经对她的教育和保护之恩.
(3)本题考查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联系作品内容去分析词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结尾处,是女孩来报答老师当年的恩情之后出现的,老师的“笑”是因为她看到女孩走出“偷书”的阴影,健康成长而感到欣慰,为自己当年作法的正确感到欣慰.
(4)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文章的主旨句一般出现在首段与末段,是对题目的解释与深化,多为议论抒情性的句子.“闪念”结合文章内容可以知道,指的是女教师救
助一个因“一念之差”而偷书的小女孩.文中“老师”的行为告诉我们做任何决定都要三思而后行,多鼓励肯定别人.
答案:
(1)用意:①不想让小女孩再做类似的“傻事”.②宽慰小女孩:一个爱看书的小女孩犯了错误是应该可以得到原谅的,小女孩不必让“偷书”的罪名永远背在身上.(2)①表达了女孩无限感激之情.②表达了女孩希望像报答母亲一样报答“教师妈妈”的教育和保护之恩.(答案应含“感激”、“报答”两层意思)
(3)①为女孩走出“偷书”的阴影,健康成长而感到欣慰.②为自己正确妥当的教育方式获得成功而感到欣慰.
(4)指老师的闪念.道理: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解析】
这篇文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首段),开篇点题,交代我听了有关老师的一个故事,让我明白了深刻的道理;第二部分(“多年前的一天”到“从此便再也没有出现”),叙述老师接到别人打错的电话,说她的女儿偷书被抓,她赶到书店把小女孩领到了自己家;第三部分(“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到结尾)叙述长大后的小女孩找到老师表达感激之情.文章以老师的故事,表现了有时候人们一次善意的行为能改变人的一生的主题.
本阅读题考查的内容有:内容的理解分析,人物情感的体会,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以及主旨的理解.记叙文的主旨一般都在文章的开关或结尾段点出,理解概括时要注意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12.【答案】【例文】
我真的很幸福
我很幸福,别人都这么说.我也一度这么认为--我有贤淑的妈妈,能干的爸爸,有疼我的奶奶,还有不错的学习成绩…我应该是幸福的,对吧?
以前的我,整天无忧无虑的.但现在,我的大脑里有个空间被“失落”占据了,因为“高兴”和我的关系越来越远.我不懂这是为什么,兴许是长大了吧!昨天又和妈妈吵架了,原因,好像是吃饭时她说了我几句.我开始责怪自己:“唉,为什么要这样禁锢自己呢?”今天的作业懒得做了,真想去游戏厅看一看,顺道也上上网.妈妈说我堕落了,我想,要是真的变坏一点点,那感觉也许很惬意.
很快,班上一个群体吸引了我的目光(以前我从没有注意过他们).他们中有男有女,经常打打闹闹,相互之间似乎没有隔膜,最让我羡慕的是他们还时常结伴到野外开展活动.但不要认为他们都是“坏学生”,他们中不少同学的成绩还算不赖.我开始努力去接近他们.还好,我挺招人喜欢,终于有一天,有人通知我,放学后去溜冰.兴奋而又紧张地等到了放学,我们十二个人浩浩荡荡地向目的地出发.门票的费用是阿龙一个人包的,他可真够大方呀!大家玩得很开心,一边摆弄着各式花样,一边商议着散.场后是去玩电动?上网聊天?还是找别的乐子?
“嘿,阿牛,昨天去见的那位网友效果如何?”阿龙又谈起了网络.“别提了,伪劣产品!你知道,我一见面是怎样对她说的吗?”阿牛说到这里,有点得意地笑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