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学年高三语文热点作文主题素材---劳动光荣(名句+人物素材+高考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5学年高三语文热点作文主题素材---劳动光荣(名句+人物素材+高考范文)
【名句积累】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
2.懒惰没有牙齿,但却可以吞噬人的智慧。
——英国谚语
3.懒散二字,立身之贼也。
——吕坤
4.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郑板桥
5.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
——雨果《悲惨世界》
6.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尊严地活着,劳动对每个人来说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生存需要,而是体现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任何劳动都会受人尊重。
——路遥
7.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
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尚书》
9.具有了向上的力量,才能一眼望到山外的大地,蜿蜒的长河,人类精神的进步。
——罗曼·罗兰
10.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鲁迅
11.假如没有劳动这个压舱的货物,任何风暴都会把生活之船翻掉。
——司汤达
12.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13.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
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
——李大钊
14.劳动可以使我们摆脱三大灾祸:寂寞、恶习、贫困。
——歌德
15.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
——马克思
【典型素材】
01许振超:金牌工人
许振超,生于1950年,山东荣成人,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是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之一。
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他立足本职工作,多次带领团队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振超效率”享誉世界航运界;他发扬“工匠精神”自学成才,成了响当当的“桥吊专家”;他把港口当家,发扬“主人翁精神”,创造了“一钩准”“一钩清”“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多项绝活,成为技术顶呱呱的“许大拿”,让“振超精神”名扬四海,令世人赞叹。
中国能成为世界第一集装箱装卸大国,他功不可没。
02巨晓林:铁路小巨人
巨晓林,生于1962年,陕西岐山人,中国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高铁分公司技术员、工匠技师,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
高中学历的巨晓林刚到工地,看着铁路电气化专业技术知识的图纸犹如“天书”,心里直发怵。
他暗下决心要在这个行业闯出名堂,上班跟着师傅学,下班追着师傅问,记下70多本、130多万字的笔记,经过30多年锲而不舍的努力,他累计创新施工方法,给公司创造巨大经济效益。
巨晓林还写出了10万字的《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书稿,填补了我国铁路接触网施工技能培训教材的空白,成为铁路施工一线技术工人的学习“宝典”。
03胡双钱:航空手艺人
胡双钱,出生于1960年7月,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被称为“航空手艺人”。
2015年10月13日,胡双钱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被授予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
2016年4月,胡双钱获201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80年,从小就喜欢飞机的胡双钱进入当时的上海飞机制造厂,亲身参与并见证了中国人在民用
航空领域的第一次尝试——运10飞机研制和首飞。
那一刻他强烈感受到“造飞机是一件很神圣的事”。
然而,上个世纪80年代初运10项目下马了,这聚集了各路中国航空制造精英的工厂转眼间冷清了下来,争抢飞机技师的公司专车竟开到了工厂门口,面对私营企业老板开出优越工资,胡双钱谢绝了。
选择留下后,胡双钱与同事一起陆续参与了中美合作组装麦道飞机和波音、空客飞机零部件的转包生产,并抓住这些机遇练就了技术上的过硬本领。
20多年后,当我国启动ARJ21新支线飞机和大型客机研制项目后,胡双钱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04包起帆:抓斗大王
包起帆,生于1951年2月,浙江镇海人,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
荣获改革先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连续五届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多次荣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从码头工人,到技术骨干、企业带头人、物流专家、国际标准的领衔制定者……他带领团队主动创新,研发新型抓斗及工艺系统,推进港口装卸机械化。
参与开辟上海港首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建设我国首座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积极推进我国首套散矿装卸设备系统的研发。
几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港口装卸工具的改革创新,以一百多项发明获誉“抓斗大王”,并获得国内外创新发明大奖无数。
05王顺友:马班邮路
王顺友(1965年11月-2021年5月30日),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原邮递员,《感动中国》2005年十大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邮政“马班邮路”忠诚信使。
20年来,他在雪域高原跋涉了26万公里,相当于走了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绕地球赤道6圈。
每年投递报纸8000多份、杂志700多份、函件1500多份、包裹600多件;正是因为他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个邮件,没有丢失过一份报刊,投递准确率达到100%,为中国邮政的普遍服务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06吴登云:白衣圣人
吴登云,出生于1940年,江苏省高邮市郭集镇柳坝村人,百位新中国感动中国人物、曾任新疆乌恰县政协副主席、县人民医院原院长,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白求恩奖章。
2009年,吴登云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1963年,吴登云从江苏扬州医学专科学校毕业,自愿到我国最西端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工作了40年,退休了还舍不得走。
他每年都要花三四个月的时间,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深入到牧区巡诊和防疫,受到当地各族干部群众的衷心爱戴,被誉为“白衣圣人”、“马背医生”。
他还精心培养少数民族医务骨干,一大批柯尔克孜族医生迅速成长起来,他用行动书写了一个好医生为民爱民的美丽人生。
07陈贞:大眼睛天使
陈贞,1974年4月出生,副主任护师,华东医院ICU(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长,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
她长期从事重症患者护理岗位,以高超的护理技术,全心全意服务患者。
疫情期间,她主动报名驰援武汉,付出艰辛努力,作出重要贡献。
2020年,陈贞入选2-7月“中国好人榜”。
2020年初,新冠疫情来袭。
小年夜,陈贞第一个报名请战支援武汉。
在金银潭医院,陈贞护士长和其他队员接管了重症病房。
一天工作下来,防护口罩深深的勒痕留在她脸上,病人们看不清穿防护服的陈贞,只能从护目镜中看到她从容的眼神,大家亲切地称她为“大眼睛护士长”。
08刘双燕:贫困群众的亲闺女
刘双燕,1975年出生,国家税务总局亳州市税务局选派干部,朱集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2019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2020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公务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她连续三届驻村扶贫,8年芳华献给了脱贫攻坚。
朱集村是一个深度贫困村,脱贫任务特别重,她鼓励村民创业发展养殖业,联系专家指导技术,协调与大型肉鸭基地签订销售合同,通过”公司+农户“的种植模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就有了好收入。
短短几年时间,朱集村由一个深度贫困村摇身一变,成为安徽的省级美丽中心村。
村民们对她的称呼,由最初的刘书记、双燕,变为“闺女”。
09黄大发:当代愚公
黄大发,1935年11月出生,贵州遵义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人,现任贵州遵义播州区平
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名誉村支书。
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时代楷模”“七一勋章”等荣誉称号。
黄大发带领村民历时36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生命渠”,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为改善山区群众用水条件、实现脱贫致富作出巨大贡献,被誉为“当代愚公”。
10孙泽洲:九天揽星人
孙泽洲,生于1970年,辽宁沈阳人,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任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
曾获得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世界航天奖”等奖项。
2021年8月,荣获首届航天功勋荣誉称号。
孙泽洲长期致力于月球和深空探测领域研究和工程实践。
他在月球环绕、软着陆及巡视探测器系统设计领域、测控通信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科技成果。
圆满地完成了我国首次绕月探测任务、首次月面软着陆及巡视探测任务,以及国际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及巡视探测任务,为我国月球和深空探测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1高玉宝:从文盲成长起来的“战士作家”
高玉宝是一位从文盲成长起来的“战士作家”,也是全国劳动模范。
酷爱写作的他,想写的故事很多,会写的字很少,所以一逮着机会就追着别人问字,实在不会的字只能先用图画代替。
他勤学苦练,终于克服重重困难,写出了总计200多万字的几部长篇小说。
1927年出生的高玉宝解放前做过劳工,学过木匠,后来他把亲身经历写进自传小说《高玉宝》,里面“半夜鸡叫”的故事和地主“周扒皮”的经典形象家喻户晓。
高玉宝参军期间,在多次战役中屡立大功。
解放后,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写书、作报,对干部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离休后他依然笔耕不辍,从事文学创作。
12卓嘎、央宗姐妹:
成长生活的隆子县玉麦乡,地处祖国西南边陲。
她们在父亲桑杰曲巴的影响和带领下,始终秉持“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放牧守边是职责”的坚定信念,几十年如一日,守护着祖国的领土,谱写了爱国守边的动人故事和时代赞歌。
13张玉滚:
河南省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
他不忘初心,主动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扎根深山17年,矢志不渝奋斗在乡村教育一线。
他用扁担把学生教材和学习用品挑进大山,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照亮山区孩子求学之路。
14杨雪峰:
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分局交巡警支队石船公巡大队副大队长。
他从警21年,干了很多暖民心、解民忧、护民安的好事实事,受到干部群众广泛称赞。
2019年2月18日,杨雪峰在执行春运交通安保任务中突遭暴力袭击,与犯罪嫌疑人英勇搏斗,因伤势过重英勇牺牲,年仅41岁。
15张黎明:国家电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电抢修一班班长、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
他爱岗敬业,工作30多年来始终奋战在电力抢修一线,累计巡线8万多公里,完成故障抢修作业近2万次,被誉为电力抢修的“活地图”。
16曾国藩
曾国藩曾这样教导家族子弟:看一个家族的兴败,看三个地方:第一,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第三,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
【课内素材】
《喜看稻菽千重浪》
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从发现“天然杂交稻”,到发明杂交水稻,再到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深入田间地头的身影是美丽的,他投身实验、反复研究探讨的身影也是美丽的,他热爱劳动,用劳动收获粮食、消除饥饿的举动更是崇高的,他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售货员张秉贵张秉贵在工作中表现出极高的敬业精神。
他以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的“一团火”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事业无私奉献。
他在柜台服务中,用心接待每一位顾客,用特有的眼神、语言、动作、表情、步伐、姿态等,为顾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他的
敬业精神不仅体现在工作中,更体现在他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上。
张秉贵在服务过程中展现出精湛的技艺。
他具备“一抓准”和“一口清”的过硬本领,能在短时间内准确计算和打包商品,使得顾客的购物过程变得快捷高效。
《“探界者”钟扬》
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子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
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感动中国人物——钟扬,为了厘清我国植物库存,他奔赴世界屋脊建造"种子方舟"。
旁人不理解他的风雨兼程,放弃大好的晋升机会甘居家牙塔。
然而他早已挣脱名利的枷锁,将自己置于唯有"种子"二字的世界。
【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
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
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满分作文】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河北一考生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劳动是美好又充满生机的。
《管子》有言:“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
”百姓不勤,遂有饥寒。
管仲又说:“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
”耕织不仅是衣食之源,也是礼仪文明的基础。
由此可知,勤以修身,劳可安邦。
回首历史:黄帝建造屋宇,缝制衣冠,制造舟车,创制乐律;虞舜种田补鱼,烧制陶器,天下大和,百姓无事;苏秦熟读兵法,不舍昼夜,终有所成,名垂青史。
无论是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历史佳话,还是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无不展现着勤劳使人杰出的真理。
不仅如此,勤劳也是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原因之一。
中华民族何以屹立不倒,绵延至今?有人说是外儒内法的治国之道,有人说是农耕文明的稳固保守,有人说是大海、大漠、大山对于外来文明的阻隔,也有人说是中华文化的包容和共生能力。
诸如此类的回答,不胜枚举。
我想,中华民族的延续性与长期扎根于农耕的中国人自然形成的勤劳淳朴、任劳任怨的精神特质也不无关系。
因为勤劳,我们在黄河岸边的黄土地上留下了民族的足迹;因为勤劳,我们走过了坎坷屈辱的抵御列强的近代重生之路;因为勤劳,我们坚定不移、从容自信地追逐着我们的复兴之梦。
同学们,因为勤劳,我们也才有了闻名于世的国家名片。
上面印着苍茫山脊上的万里长城,恢弘壮丽的兵马俑,庄重神圣的莫高窟,横跨世界屋脊的西藏铁路,深入海底的钻井平台,静默不言的跨海大桥,呼啸而过的中国高铁。
当然,仔细看去,上面还写着一排无形的大字——勤劳的中国人。
反观当下,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却存在着回家葛优躺,洗衣靠父母,吃饭等人送,扫地不积极,学习变懒散等不正之风。
英国有句谚语:“懒惰没有牙齿,但却可以吞噬人的智慧。
”我想,长此以往,我们失去的不仅是生活的自理能力,更是求知的动力。
有人说劳动的事可以交给人工智能,诚然,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科技给予了我们越来越多的便利。
但是,科技也不可能完全解决我们人类的全部需要,相反,人类需要更高级的劳动和更高的智慧来管控科技。
否则,被奴役的只会是我们自己。
在未来人工智能流行的年代里,我希望我们仍然能够时刻想起《平凡的世界》里那些在黄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们,想起那句:“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尊严的活着,劳动对每个人来说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生存需要,而是体现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任何劳动都会受人尊重。
”
同学们,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教师点评】
本文的论证思路较清晰,从“劳动是美好又充满生机的”,到“回首历史,但凡伟人都有一双勤劳的双手”,再写“科技发达的时代,过度依赖人工智能的危害性”,最后写“作为新时代的学生的思考与建议。
另外,本文恰到好处地运用名人名言、诗词名句,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而且让文章很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