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部分地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赏析专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赏析专题
衡阳
二、诗词鉴赏与阅读理解
阅读《归园田居(其三)》完成下列小题。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7.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句中“盛”与“稀”前后对比,突出南山下的土地的荒芜,侧面写出诗人的灰心丧气
B. 三、四句写一早就去除草,直到黄昏月出才扛着锄头回家。

截取两个片段,归纳一天
劳动的辛苦。

C. 五、六句承上而来,描绘了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露沾衣的画面,写出了诗人垦荒劳动的艰辛
D. 最后两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卒章显志,表达出作者的心愿。

8. 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案】7. A 8. 指诗人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愿。

邵阳市
岳阳
(二)阅读王维的《少年行(其二)》,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行王维(唐)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22. 诗中少年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
23. 最后一句“纵死犹闻侠骨香”中运用“______”和“______”两词,以顿挫的用笔,更有力度地展示了少年的内心世界。

【答案】22. 慷慨从军、英姿勃发、不畏艰难、视死如归、充满豪侠气概和英雄主义精神。

(围绕“侠骨豪情” “英雄气概”“爱国精神”,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3. (1). 纵、 (2). 犹
【解析】
22. 试题分析:考查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前提和基础。

这四句诗的意思:刚刚离家
就当上了皇家禁卫军的军官,随后又跟从骠骑大将军参加了渔阳大战。

谁不知道奔赴边疆从军的艰苦和危险呢,但是为了国家纵然战死也无悔无怨。

塑造了一个侠骨豪情、英姿勃发、视死如归的少年英雄的形象。

点睛:分析诗歌的形象特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中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

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

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

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

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23. 试题分析:考查根据题干要求对诗歌中重要字眼的提取。

也就是根据题干所给语境“以顿挫的用笔,更有力度地展示了少年的内心世界”提取关键词。

答此题一要读懂诗句,二要读懂题干。

“纵”和“犹”有“顿挫”特点,也准确地展示了少年的内心世界。

怀化市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B. 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C.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D. “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崇山峻岭。

11. 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0. B 11. 上片侧重描写;下片侧重抒情。

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壮志难酬)的哀伤,有凄清悲凉之感,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

【解析】
10. 本题考查诗词关键句赏析,诗词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词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并
且要结合写作背景。

B项有误,“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寒冷,生活很艰苦。

11. 本题考查辨析表达方式和赏析作者感情。

本词上阙写景,突出了边塞风光的“异”,这是描写的表达方式。

下阙抒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写出了征人矛盾的心情,既思念家乡又为国担忧;“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更体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还从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长沙市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释】①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

当时李白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途中榆赦还至湖南。

天末:天边。

②君子:指李白。

③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运多舛。

④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⑤汨罗:屈原在汨罗江含冤投水自尽。

10.下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古代一些物象常常被寄予特定的含义,例如“鸿雁几时有”中的“鸿雁”就因为有借雁足传信的说法,常常被用来借指书信。

B.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元素,本诗在“风”“水”物象前分别添加“凉”和“秋”两字,形成意象,构建了共同的意境。

C.“知人”是一种诗歌鉴赏的方法。

作者视李白为知己,首联在看似不经意的寒暄中表现出作者对李白的关切。

D.“论世”也是一种重要的鉴赏方法。

作者在动乱年代与李白一起被流放。

所以才由李白的遭遇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感慨万千。

E.诗歌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一“憎”一“喜”的对比,主要写出了诗人对自己命运坎坷的无尽感叹。

11.诗人为什么说“应供冤魂泪”?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娄底市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5.本词上阕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其中“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4分)
1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4分) 15.上阕描绘了太守出猎的壮阔场面。

“狂”字统率全词,既是全词的线索,也是全词抒情的依据。

16.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天狼”,喻指辽和西夏。

表达了作者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张家界
(一)阅读古诗,回答9-10题。

(3分)
春山望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9.首联在全诗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1分)
10.放飞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2分)
9.①总领全篇②奠定全诗欣喜愉悦的感情基调。

(答对一点就给1分)
10.春天的夜晚,捧起清亮的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轮月亮也在我的手心里一般。

用手摆弄山花,香
气馥郁,花香溢满衣衫。

【解析】完整的描写出诗中的画面计1分;添加合适的修饰词,想象丰富,语言优美计1分。

小课堂: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在学生阶段,至关重要!!以学
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
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
华)的行为方式。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01学习内容的自主性
1、以一个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作为目标,努力超过他。

2、有一个关于以后的人生设想。

3、每学期开学时,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设立一个学期目标。

4、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会分析原因,再加把劲。

5、学习目标设定之后,会自己思考或让别人帮助分析是否符合自己的情况。

6、会针对自己的弱项设定学习目标。

7、常常看一些有意义的课外书或自己找(课外题)习题做。

8、自习课上,不必老师要求,自己知道该学什么。

9、总是能很快选择好对自己有用的学习资料。

10、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也好好学。

11、课堂上很在意老师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

12、会花很多时间专攻自己的学习弱项。

02时间管理
13、常常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

14、为准备考试,会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

15、会给假期作业制定一个完成计划,而不会临近开学才做。

16、常自己寻找没有干扰的地方学习。

17、课堂上会把精力集中到老师讲的重点内容上面。

18、做作业时,先选重要的和难一点的来完成。

19、作业总是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0、作业少时,会多自学一些课本上的知识。

03 学习策略
21、预习时,先从头到尾大致浏览一遍抓住要点。

22、根据课后习题来预习,以求抓住重点。

23、预习时,发现前面知识没有掌握的,回过头去补上来。

24、常常归纳学习内容的要点并想办法记住。

25、阅读时,常做标注,并多问几个为什么。

26、读完一篇文章,会想一想它主要讲了哪几个问题。

27、常寻找同一道题的几种解法。

28、采用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帮助自己记住学习内容。

29、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常常标记下来以便问老师。

30、常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比较。

31、常回忆当天学过的东西。

32、有时和同学一起“一问一答”式地复习。

33、原来的学习方法不管用时,马上改变方法。

34、注意学习别人的解题方法。

35、一门课的成绩下降了,考虑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合适。

36、留意别人好的学习方法,学来用用。

37、抓住一天学习的重点内容做题或思考。

38、不断试用学习方法,然后找出最适合自己的。

04学习过程的自主性
39、解题遇到困难时,仍能保持心平气和。

40、在学习时很少烦躁不安。

41、做作业时,恰好有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仍会坚持做作业。

42、学习时有朋友约我外出,会想办法拒绝。

43、写作文或解题时,会时刻注意不跑题。

44、解决问题时,要检验每一步的合理性。

45、时时调整学习进度,以保证自己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05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强化
46、做完作业后,自己认真检查一遍。

47、常让同学提问自己学过的知识。

48、经常反省自己一段时间的学习进步与否。

49、常常对一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

50、考试或作业出现错误时,仔细分析错误原因。

51、每当取得好成绩时,总要找一找进步的原因。

52、如果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心里就过意不去。

53、如果因贪玩而导致成绩下降,就心里责怪自己。

54、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鼓励自己加倍努力。

06学习环境的控制
55、总给自己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

56、常和别人一起讨论问题。

57、遇到问题自己先想一想,想不出来就问老师或同学。

58、自己到书店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

59、常到图书馆借阅与学习有关的书籍。

60、经常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有关课外学习的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