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用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庸用人术
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更是处处体现了中庸之道的“过犹不及”、“执其两端,其中用于民”和“通权达变”三大核心理念。

计落考体系认为,中庸思想在以“人”为对象的管理过程中,更多地是表现出一种平衡,包括领导与被领导的平衡、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付出与收益的平衡、上级与下级的平衡等。

一、授权遵循过犹不及的原则
严格说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其实就是职权分配的过程,管理者需要把手中所掌握的权力,按照中庸“过犹不及”的原则,合理、恰当地分配给下一级,从而保证目标计划的顺利实施。

管理者有权不授或完全放权都走向了一种极端,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到因需、因德、因信、因能授权。

反观传统的企业管理方法,许多管理者往往扮演“消防队员”的角色,整个公司只看到老总在忙,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救火式管理”究其实质就是因为管理者大权独揽,大事小事一把抓,像诸葛亮那样,“事必躬亲”,这种不授权或者授权不够,不仅严重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长此以往必将造成管理紊乱、决策失误,严重影响企事业的发展。

二、德才互助的用人原则
计落选考体系认为在用人上应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

三、激励机制重视情、义、利结合
人的心理是由“知、情、意”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结构,几千年的积淀使得中国人形成了以情感主体的心理特点,情感在维系中国伦理社会的和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设计企业激励办法时必须注重情感激励。

古代“德主刑辅”的思想在当今企业中仍然适用,只不过需要创造性转化。

“情”只所以在中国能成为一种激励手段,就在于“情”能满足中国人的心理需要,“情”体现了中国人的终极价值,人可以不为钱而活,却能为情而活。

“情”的激励作用在东方比在在西方要大得多。

如何做到有“情”?就是要在企业的各项激励政策要融情于理,“诚心诚意”,而且言行一致,要在“诚”字上下功夫。

只有企业能真诚地关怀人、尊重人,员工才能心领神会,整个企业才会情意融融;“义”是员工和企业所担负的责任,企业把员工发展列入企业的目标,员工把兴企作为自身的任务,两相促进,企业与员工形成共同体,互利共荣。

今天越来越多的社会单位、企业重视情、义、利结合,着眼于人企和谐,人心和谐,这就体现了儒家的中庸原则。

四、物我合一,执两用中的工作境界
儒学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从自身环境的“修身”为基础,以实业报国、为民造福;作为员工,就应该以管理或技术为手段不遗余力地、不断地创造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并以此为乐。

五、和而不同的沟通策略
沟通是企业员工完成任务履行职责必备的能力,合作需要沟通,处理矛盾需要沟通,各方面都离不开沟通。

实践证明,强制高压、一言堂、妥协、退让都不是最理想的办法。

理想的办法就是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可以借鉴的东西。

中庸哲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它强调“贵和”。

和而不同是一种可以选择的艺术化的沟通策略,和而不同意味着求同存异,意味着要取长补短,意味着时时处处持宽容的态度。

在合作时采取共赢而不是抑此扬彼的主张,在纠纷处理时采取调停的办法而不是一定要分出青红皂白,在学习与交流时采取兼收并蓄而不是唯我独尊的态度,等等,不一而足。

总之,中庸哲学是中华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独具的思维模式,如果将其发扬光
大,并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