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15: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
1.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B. 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基因,为进化提供大量的原材料
C. 基因突变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但生物不一定发生进化
D. 自然选择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所以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关于自然选择,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
B. 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
C.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D.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朝着符合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
3.1937年,某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白三叶草移到瑞典栽培,这里的气候比较寒冷。

最初白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

人们对这一事实做出以下几点解释,其中不符合达尔文学说的是()
A. 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B. 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并繁衍
C. 白三叶草在生长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
D. 这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4.下面是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要点,按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的正确顺序()
①祖先生活在缺草的环境中
②祖先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有的个体颈、前肢较长而有的较短
③为了吃到高处的树叶而促进颈和前肢逐渐变长
④只有长颈鹿和长肢的个体能吃到高处的树叶而得以生存繁殖,而颈、前肢较短的个体因吃不到食物而遭淘汰
⑤获得性的颈和前肢变长可遗传
⑥代代选择以漫长年代进化而来
⑦经过许多年代的用进废退而发展进化的结果
A. ①→③→⑤→⑦
B. ①→②→⑤→⑦
C. ①→②→④→⑥
D. ①→③→⑤→⑥
5.水稻非糯性(Y)对糯性(y)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

用非糯性抗病和糯性不抗病两纯种水稻杂交,让F1自交三代,在自然情况下,基因频率的变化是:()A. Y逐渐增大,R逐渐增大 B. Y基本不变,R逐渐增大
C. Y基本不变,R基本不变
D. Y逐渐减小,R逐渐减小
6.右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B. 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C. 该种群中杂合体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体
D.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7.果蝇多是有翅的,但后来产生了残翅的类型,这些类型的个体在森林中难以生存,但在海岛上却生活得很好,这说明( )
A. 突变是有害的
B. 突变是有益的
C. 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决定于环境条件
D. 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
8.公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拉马克观点,现代公鹿鹿角发达原因是()
A. 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结果
B. 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
C. 变异、自然选择的结果
D. 基因突变引起显著变异的结果
9.人类的ABO血型系统由3三个等位基因IA,IB,i决定,通过调查一个由400个个体组成的样本,发现180人是A型血,144人是O型血,从理论上推测,该人群中血型为B的人应该有()
A. 24人
B. 36人
C. 52人
D. 76人
10.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TT的个体占49%,Tt的个体占42%,tt的个体占9%。

T基因和t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 70%、30%
B. 49%、42%
C. 49%、9%
D. 42%、58%
11.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变异,下列哪个过程为自然选择提供了这一基础
A. DNA→DNA
B. DN A→RNA
C. mRNA→蛋白质
D. 转运RNA携带氨基酸
1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进化的过程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
B.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C. 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D. 只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二、综合题(共2题;共14分)
13.某地一年生的某种植物群体共有1000株,其基因型为aa,开白色花.有一年,洪水冲来了800个基因型为AA的种子和200个基因型为Aa的种子,都发育成了该种植株,它们都开红色花.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洪水冲来了许多AA和Aa种子后,该群体的A基因频率为________.
(2)若这一地区没有给这种植物传粉的昆虫,所有植物一般都是自花传粉.进行连续的3年自交,在这三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若这种植物靠当地的一种昆虫传粉,且色彩鲜艳的红花更能吸引昆虫,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该环境中的繁殖能力强弱表现为:________.
(4)若没发洪水前的群体,和洪水冲来的群体的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这两个群体属于不同的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5)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________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4.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
(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
(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________、不发生突变、不发生自然选择、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________(会、不会)发生改变.
(3)假定该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但不发生随机交配,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基因,故B错误。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就代表生物发生进化,故C错误。

自然选择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但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故D错误。

本题选A.
2.[答案]D
[解析]自然选择起定向的作用,使生物朝适合周围的环境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准确掌握以及深刻理解,属于基础题。

3.[答案]C
[解析]白三叶草本身存在抗寒个体的变异,环境(气候比较寒冷)使抗寒个体得以生存并繁衍,从而使耐寒性状在后代中积累和加强。

不耐寒的个体在与无机环境的斗争中被自然淘汰。

故A、B、D是正确的。

而C的解释完全是拉马克“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理论的再现,与达尔文学说不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自然选择学说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答案]C
[解析]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前肢长和前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前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前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前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因此长颈鹿的长颈和高前肢的形成就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为吃到高处树叶不断伸长颈子形成的变异是环境因素形成,长颈鹿的变异总是朝着有利于生存的方向进行的.综上所述,C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5.[答案]B
[解析]在自然状况下,环境对糯性和非糯性的选择作用在短期内并不是非常明显,所以Y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而环境对是否抗病的选择作用非常明显,抗病者保留下来,不抗病的个体会死亡,所以抗病基因的频率会增大。

故选B
[点评]自然选择能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6.[答案]C
[解析]Q点后,A的基因频率逐渐升高,说明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由此可知在自然
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P点时,A和a的基因频率相等,而A和a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所以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由图可知,A的基因频率逐渐升高,a的基因频率逐渐降低,所以该种群中杂合体的比例先升高,后降低,逐渐被AA 纯合体取代。

故选C
7.[答案]C
[解析]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并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生存环境。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要求学生在掌握记忆的基础上,深刻理解,灵活应用。

8.[答案]A
[解析]拉马克对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他认为:一是“用进废退”的法则;二是“获得性遗传”的法则,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分析]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1)生物都不是神创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传衍来的.这对当时人们普遍信奉的神创造成一定冲击,因此具有进步意义.(2)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拉马克几乎否认物种的真实存在,认为生物只存在连续变异的个体.(3)对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他认为:一是“用进废退”的法则;二是“获得性遗传”的法则.但这些法则缺乏事实依据,大多来自于主观推测.
用进废退:环境引起或由于用进废退引起的变化是可以遗传的,拉马克的错误: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物种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只有在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时,才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9.[答案]C
[解析]设该人群中I A、I B、i的基因频率分别为p、q、r,O型血的基因型为ii,根据哈代﹣温伯格平衡公式可以得出关系式:,ii=r2= ,r=0.6;A型血的基因型为
I A I A和I A i,由哈代﹣温伯格平衡公式可得关系式:p2+2×p×r= =0.45,解得:p=0.3;又p+q+r=1,因此,q=0.1.
B型血的基因型为I B I B和I B i,在该人群中的频率是:q2+2×q×r=(0.1)2+2×0.1×0.6=0.13,因此该该人群中B型血的人数是;0.13×400=52(人)
故选:C.
[分析]哈代﹣温伯格定律也称遗传平衡定律,其主要内容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即保持着基因平衡;此时各基因频率和各基因型频率存在如下等式关系并且保持不变:当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时,设基因A的频率为p,基因a的频率为q,则A+a=p+q=1,AA+Aa+aa=p2+2pq+q2=1.
10.[答案]A
[解析][分析]T%=TT+Tt/2=49%+42%/2=70%;
t%="1-" T%=1-70%=30%;故选A。

11.[答案]A
[解析]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形成新的性状,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而基因突变发生在间期DNA的复制过程中。

故选A
12.[答案]A
[解析]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产生,B错误。

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及物种与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C错误。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错误。

本题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二、综合题
13.[答案](1)45%(2)没有;因为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3)AA=Aa>aa(4)物种;存在生殖隔离(5)突变和基因重组
[解析](1)由题意知,洪水冲来了许多AA和Aa种子后,aa=1000株,AA=800株,Aa=200株,此时A的基因频率是:A=(800×2+200)÷(2000×2)×100%=45%.(2)种群中aa=1000株,AA=800株,Aa=200株,aa的基因型频率为50%,AA的基因型频率为40%,Aa的基
因型频率为10%,连续自交n代,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50%+10%(1﹣)×,AA的
基因型频率是AA=40%+10%(1﹣)×,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10%×,此时A
的基因频率是:A=40%+10%(1﹣)×+ 10%×=45%,与开始相比,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因此生物没有进化.(3)由题意知,AA和Aa表现为红花,色彩鲜艳的红花更能吸引昆虫,因此AA个Aa的个体有等多的机会繁殖后代,因此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该环境中的繁殖能力强弱表现为:AA=Aa>aa.(4)由题意知,没发洪水前的群体,和洪水冲来的群体的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二者存在生殖隔离,因此属于不同物种.(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始材料.故[答案]为:(1)45%(2)没有因为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3)AA=Aa>aa (4)物种存在生殖隔离(5)突变和基因重组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基因频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生物进化的实质,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可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先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
14.[答案](1)0.5(2)足够大;0.25;不会(3)0.4;0.2;0.4
[解析](1)由题意可知,AA=0.3,Aa=0.4,aa=0.3,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a=0.3+0.4×
=0.5.(2)如果该种群足够大、不发生突变、不发生选择、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该种群的遗传符合哈代﹣温伯格平衡公式,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0.52=0.25,如果继续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不发生改变.(3)假定该
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但不发生随机交配,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即交配方式是AA与AA、Aa与Aa、aa与aa进行交配,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aa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AA=0.3+0.4×=0.4,Aa=0.4×=0.2,aa=0.3+0.4×=0.4.故[答案]为:(1)0.5(2)足够大 0.25 不会(3)0.4 0.2 0.4
[分析]1、本题是考查种群中基因频率的计算和自由交配与自交方式后代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如果种群足够大、不发生突变、不发生选择、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该种群的遗传符合哈代﹣温伯格平衡公式,对于后代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按照哈代﹣温伯格平衡公式进行计算,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都不变;若交配方式是自交,按照基因分离定律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后代的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变.2、基因频率的计算:(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
=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 杂合子的频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