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申论作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申论作文《传统文化就在身边》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看奶奶做剪纸。

一张简简单单的红纸,在奶奶的手里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

奶奶会先把纸对折,然后用她那粗糙却又灵巧的手指捏着剪刀,慢慢地开始剪。

我就凑在旁边,眼睛都不敢眨,死死地盯着剪刀和红纸接触的地方。

我看到奶奶剪出来的线条有粗有细,有的地方是光滑的曲线,有的地方则是参差不齐的锯齿状。

她专注的眼神让我都不敢大声呼吸,怕干扰到她。

奶奶最爱剪的是各种喜庆的图案,像“福”字周围簇拥着几朵大红花,还有那活灵活现的小燕子。

我小时候总会问奶奶,为啥老是剪这些呀。

奶奶就会说,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过年的时候贴上,家里就喜气洋洋的。

其实这就是传统文化,它不是什么高高在上,束之高阁的东西,就藏在奶奶剪的这一张纸里。

我们身边到处都是这样的传统文化。

就拿过年来说,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大家祭灶王爷,到三十晚上守岁包饺子,再到正月十五闹元宵。

每一个环节里都有着说不尽的传统文化内涵。

像守岁的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边吃着各种坚果糖果,边聊着天,等着新的一年到来。

这可不只是简单的聚会,它有着团圆、祈福等传统文化意义在里面。

很多时候,我们都忽略了这些身边的传统文化。

随着时代发展,大家都喜欢流行文化,追求那些新鲜的外来的东西。

但是传统文化才是我们的根。

我们要把像剪纸这样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就像奶奶教我剪纸一样,让更多人知道和喜欢。

只要我们愿意去发现,传统文化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时刻都在温暖着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者。

《生活中的文化宝藏》
我家附近有一个很老的茶馆。

说是茶馆,其实就是一个简易的小屋子,里面摆了几张破旧的桌子和椅子。

我第一次走进去的时候,就被里面的氛围给吸引住了。

那里面坐了几个上了年纪的大爷。

有个大爷正拿着一把二胡在拉着什么曲子。

我听不太懂,但那声音就像有一股魔力一样。

二胡的声音一会儿高亢,就像是山里大喊之后的回声一样,悠长而又嘹亮;一会儿又低低沉沉的,像是在倾诉着什么古老的故事。

旁边的一个大爷,用手有节奏地敲打着桌子,像是给他打着节拍。

而另一张桌子上,一个大爷正绘声绘色地讲着评书。

他讲的是三国里的故事。

我清楚地听到他讲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他描绘的关羽,那真是栩栩如生。

他说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
眼睛里满是坚定的神色,那马跑得飞快,马蹄扬起的尘土在阳光的照耀下如同一条黄龙。

他说起关羽斩将的时候,动作特别夸张,眼睛瞪大,嘴角抖动,手在空中挥舞,就像他自己拿着刀在砍人一样。

这些大爷们就在这个小茶馆里自娱自乐,但是他们不知道,这就是传统文化啊。

以前我以为传统文化都是在博物馆里面那些古老的文物,或者是书上那些晦涩难懂的古诗词。

没想到,就在这个小茶馆里,我们的传统曲艺文化就这么生动地展现出来。

这个茶馆成了我的宝藏之地。

后来我也带着我的小伙伴去那里。

开始他们都不太理解,觉得这里又旧又不时尚。

可是当他们真正静下心来听了一会儿之后,都被吸引了。

我们不应该只去追捧那些潮流文化,我们身边的这些传统的东西,看似平凡,其实充满了魅力。

我们可以把这些故事、这些曲子带到学校、带到更多的地方,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传统文化的活力。

我们要挖掘这些生活中的文化宝藏,让传统文化得以弘扬。

《传统美食里的文化风情》
我有一次去乡下亲戚家。

到那儿正好是中午,亲戚大妈早就准备好了一顿丰盛的饭菜。

其中有一道菜叫糖画。

我当时就特别好奇,之前只在城里的旅游景点看到过,没想到在这乡下也能看到。

亲戚家的大叔就是做糖画的能手。

他先把糖稀融化好,那糖稀在锅子里咕噜咕噜地冒着小泡泡,就像在开心地大笑一样。

然后大叔就拿出一个特制的勺子,开始舀起糖稀作画。

只见大叔手臂稳稳的,就像一个画笔在画布上作画的画家。

他画的是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

糖稀从勺子里流出来,线条流畅得就像涓涓细流。

大叔先是画了蝴蝶的身体,然后画翅膀,那翅膀上的纹路都被大叔用糖稀勾勒得清清楚楚。

做完之后,大叔用一根竹签粘在糖画下面,递给我。

我拿着糖画看了半天,都舍不得吃。

大叔说,这糖画可有些年头了,以前小孩子过年过节才能吃到呢。

听大叔这一说,我就想到这里头肯定藏着不少传统文化。

原来这小小的糖画背后,是过去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以前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糖是很珍贵的东西,能把糖做成这么精致的画,那真的是把生活的乐趣融入到每一口甜里了。

还有大妈做的年糕。

那年糕蒸出来白白胖胖的,吃在嘴里软软糯糯的。

大妈说做年糕可有讲究了,要选用好的糯米,然后得提前泡好。

蒸的时候火候也很重要,火太大了容易焦,火太小了又怕蒸不熟。

年糕在传统文化里也有很多含义,象征着年年高呢。

从那次经历之后,我觉得传统美食可不只是用来填饱肚子的美味。

每一道传统美食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们可以把这些美食背后的故事传播出去,就像我回来和朋友讲大叔的糖画和大妈的年糕一样,让更多
人了解传统美食文化,从美食这个角度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