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演讲稿优秀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善孝为先演讲稿优秀范文
百善孝为先演讲稿优秀范文一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万经典中,孝义为先,早在古老的原始社会就已存在。
从甲骨文的字形中,我们不难看出:孝,上边一个老字,下边一个子字,也就是说,只有老人,不能称之为孝,老人膝下有子方为孝。
这也正应了《孟子〃离娄上》的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历代专家学者不断探求的高深学问,可是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清楚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灵感应。
《孝经》有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
”尽孝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父母含辛茹苦将我们养大,等我们一天天长大了,他们也在慢慢的老去,等他们老得走不动了,出不去了,孩子就是他们的全部支柱。
在我上大学的前一天,父亲叮嘱我要好好读书,家里的任何事情不用操心,只管好好学习。
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啊,我当时心里是五味杂陈,可能是因为第一次要离开父母,去这么远的地方,也可能是因为明白了父亲的话。
当时我什么也没说,只是在心里暗暗发誓,绝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
大学的时候,我拼命读书,拼命学习,经常下了课就跑去图书馆,一坐就是一整天,那时候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希望自己也是书里的人物。
我记得在古文区读过一本《二十
四孝》,其中的故事我在当时有很多都不理解,我不明白为什么丁兰的妻子刺破公婆木像的手指竟然真的会流出血来,为什么郭巨要埋掉自己的亲生骨肉而节省口粮来供养母亲,更不明白为什么舜要以礼对待一心想要杀死自己的父
亲和继母?也许就是因为这样,郭巨才会在挖坑的时候,地里突然就冒出了金子;舜才会被尧看中将王位传给了他。
不过现在我明白了,《二十四孝》的故事,大多是用了夸张的手法。
不管我多不理解,他们也都是值得我去学习的。
在尽孝上,我觉得还真是不如古人做得好,虽然感觉他们很傻,很令人费解,可毕竟我们连这些傻事都没做过。
《二十四孝》里面有一个故事很吸引人,它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只是一个平平淡淡的,孝顺父亲的故事。
黄香是东汉时期江夏安陆人,从小家里很穷,九岁时,母亲又过世了,因为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只剩下他和父亲相依为命。
他十分孝顺父亲,夏天天太热,为了父亲可以安心入睡,他在父亲出去乘凉的时候,偷偷为父亲扇凉席子;冬天在父亲睡下之前,为父亲暖被子。
多年以后,黄香的孝行,传遍整个江夏,太守表奏朝廷,举荐黄香为孝廉。
当时有“江夏黄香,天下无双”的美誉。
众多的故事中,黄香的孝行是最平常不过的了,但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件事,却可以坚持这么多年。
我相信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孝”字,想着水到渠成,想着自
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是大家都忘了,忘记了时间的残酷。
时间不等人啊,父母能有几个十年来等我们尽孝呢?不知道有没有人算过,人这一辈子真正可以陪父母的时间到底能有多久呢?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已经被很多人说的都老掉牙了,可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明白这句话的辛酸与无奈?“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趁我们还有时间,还有机会,停下匆忙的脚步,多陪陪父母吧。
父母需要的从来就不是礼物,也不是金钱,再大再漂亮的别墅,也不过就是一个金色的笼子。
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我们和父母相聚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当我们终于可以歇歇脚的时候,才发现父母早就不再年轻,能够陪伴他们的时间也屈指可数了。
时间都去哪了?其实都是浪费在了等待上。
等我找到了工作、等我多挣些钱、等我买上了房子、等我功成名就。
当我们在等以后,就已经失去了永远。
虽然不是什么至理名言,但我希望大家可以记住这句话,把现在心里的想法,尽快落实,付诸行动,不要让自己等到的只是后悔。
百善孝为先演讲稿优秀范文二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同学们,当我们来到世上的那一刻,父母肩上的担子又重许多,尽管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他们总是任劳任怨,毫无怨言的将我们抚养长大。
小的时候,我总把这当作天经地义,总认为父母生育了我,就应该养育我,让我过上理想的生活。
其实我错了,因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
现在我长大了,我知道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体谅父母,应该担起照顾。
孝敬父母的责任。
同学们,相必我们都读过这样一封信,信中只有三个字:爸、钱、儿。
这封信虽然只有三个字,但很沉重。
当父母读到此信时,他们的心里会是怎样的感受呢?这位写信的儿子他知道吗?也许在他的心
里就只有钱。
然而,同学们,我们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的呢?我们知道感恩父母吗?
有的同学在节假日陪女友或是男友上街游逛,而不回家陪伴父母,把父母抛在脑后。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
他们是多么担心自己的孩子,日夜思念着他们的儿女啊!我们报答不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我们可以感谢他们为我们做的一切,因为是他们让我们站在这五彩的世界里体味人生的冷暖,父母之爱,深如大海。
羊跪乳,鸦反哺。
同学们,我们是否扪心自问过对父母的牵挂又有多少?我们是否留意过父母的生日?是否给父母送过一个礼物?
民间有则谚语:儿生日,娘苦日。
当你在为自己生日庆贺时,你是否想到用死亡般的痛苦,让你降生的母亲呢?是否真诚地给孕育你生命的母亲献上一声祝福呢?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讲求孝道,孔子
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也就是讲,父母的身体健康,儿女应时刻挂念在心。
据报道,今年北京某中学抽样调查显示:有近五十%的学生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更谈不上对父母生日祝福。
在我们同学中,又有多少人能记住自己父母的生日呢?同学们,或许一声祝福对自己算不了什么,但对父母来说,这声祝福比什么都美好,都难忘,都足以使他们热泪盈眶!
百善孝为先。
孝,其为人之本也,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一个完整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吧!别再一味地索求他们的付出。
感恩吧,感谢父母给予的点点滴滴。
在此,祝天下所有的父母快乐!安康!
百善孝为先演讲稿优秀范文三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
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
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
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从秦汉开始,我国就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大国,建成它并维护它要有两条保证。
第一条,要保证对广土众民的大国高度集权的有效统治;第二条,要使生活在最基层的个体农民,安居乐业,从事生产。
高度集中的政权与极端分散的农民双方要互相配合,减少对立,在统一的国家协调下,才能从事大规模跨地区的工业建设、文化建设,防
止内战,抵御外患,救灾防灾。
个体农民从中受到实惠,则天下太平。
农业生产是古代社会根据自然环境的合理选择。
家庭是古代一家一户的基层生产组织,从而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
小农生产的家庭对国家有纳税的义务,国家有保护小农的责任,
“国”与“家”的关系协调的好,则天下治,反之则乱。
保证实现国家、君主有效统治的最高原则是“忠”;巩固基层社会秩序,增加乡邻里和睦,父慈子孝的最高原则是“孝”。
古代社会最基本细胞是家庭,因而,忠孝二者相较,孝比忠更基本。
《十三经》中的《孝经》把孝当作天经地义的最高准则。
后来北宋的张载作《西铭》,在《孝经》的基础上,融忠孝为一体,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把伦理学、政治学、心性论、本体论组成一个完整的孝的体系。
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价值观的共识,起了积极作用,功不可没。
“五四”以来,有些学者没有历史地对待孝这一社会现象和行为,出于反对封建的目的,把孝说成罪恶之源,是不对的,因为它不符合历史实际。
孝道是古代社会历史的产物,不能看作是古代圣人想出来专门限制家庭子女的桎梏。
古代农业社会,政府重道德伦理,体恤天下为人父母之心怀,所以有“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孝道贯穿始终,父母在世时要孝顺,亡故后亦不改变对父母的孝道,常思念父母的养育恩德,固有“父在
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训条。
子女刚出生时父母日夜守护,任劳任怨,真心切切,子女懂事后对父母要“晨昏定省”。
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体恤父母的用心良苦,所以有“天下无不是父母”。
进入现代社会,我国社会结构正在转型过程中,社会老龄化现象对孝道研究提出了新课题。
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大量独生子女。
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新型家庭一对夫妇要照顾两对父母,传统观念规定的某些孝道行为规范,今天有孝心的'子女难以照办。
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无论父母或者子女,家庭仍然起着安全港湾的作用。
今天对孝道的理解和诠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基础培育起来的、深入到千家万户的传统观念,需要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再认识。
这一课题关系社会长治久安,更关系到民族兴衰。
只要群策群力,假以时日,深入研究,必有丰厚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