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调查研究
一.活动背景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有一个能被全社会共同接受和认同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来引领。

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新鲜力量要深入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先从社会的新鲜力量入手。

二.活动目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出来的,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凝练,体现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础特征,反应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那么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新鲜血液,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先从社会的新鲜力量入手那么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有多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大学生对它的态度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实践,针对这些内容,我组就“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做了一份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调查问卷。

三.活动对象
在校大学生
四.活动形式
问卷调查,走访
五.活动内容
我组调查走访校内寝室对在校大学生共计约100名大学生,其中党员所占
比例为23%。

关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了解的占了20%,模糊的占了39%,
有15%的人表示自己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民主、自由、公正、和谐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61%的人偶尔关心国家大事,37%的人经常关心,绝大部分的人都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对于经常关注的电视节目类型,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新闻类、综艺娱乐类、从不看电视节目、道德建设类、婚恋交友类、情感类; 53%的人认为身边的党员对自己没有影响,稍有影响的占了37%,只有8%的人认为有较大影响。

六.问题讨论
1. 是什么原因使大学生行为意识产生偏差呢?
当今时代,多元化文化、多样化思潮和多元化价值观念剧烈激荡,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及其之间的冲突更具广泛性和深刻性。

虽然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有利于增进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互相了解,但价值多样化的负面影响和消极后果不容忽视,它不但造成功利价值泛滥、崇高价值缺失,还引起价值观念冲突、价值体系危机。

加之一直以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经济、科技等层面上的强势地位,不断致力于加强对我国进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特別是对我们大学生青年群体的价值观渗透。

一方面,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新闻出版媒介、影视音像产品以及文化信息产业等,对我国进行无形的渗透、支配和控制”,不遗余力地宣传和推行西方功利性价值观,对我国民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产生了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网络技术的极速发展和覆盖,促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如浪潮般涌人中国,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造成沉重打击。

目前,一部分当代大学生对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和西方国家极力推广其价值观念的真实目的缺乏深入而全面的认识,在面对西方价值观的强势输出和渗透以及功利性价值观输出所形成的潜够默化的影响面前,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鉴别,进而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偏差,造成我们大学生在价值观选择上的混乱和模糊,对西方价值观盲目的肯定和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片面的否定,最终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动摇。

同时现阶段,我国依旧处在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

这些情况对大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非常容易造成部分大学生在看待某些问题是出现价值观的错位、道德观的缺失以及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功利性价值观的盲目崇拜等现象。

2.如何以实际行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第一,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

积极引导各种社会思潮,坚定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

第二,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建立和规范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

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第三,要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传统美德,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守道德的生活。

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第四,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延绵了数千年,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今天
我们提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时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第五,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红色文化。

大力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今后大学生对社会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要勇于实践,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培养,形成和提升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观。

目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冲击。

一些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功利意识严重;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等价交换轻爱心付出;一些大学生知行脱节,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一些基本内容了解,但实际行动又是另外一种表现;更有不少学生把注意力转向自我,忽视社会发展需要,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转型期也是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时期,这更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产生诸多迷茫、困惑和疑问,迫切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强有力的引导。

七.活动总结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构建的今天,在改革开放逐渐深入的今天,在社会物质精神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大作用。

纵贯中国五千年的漫长历史,无论是老子的无为思想,还是孔子的儒家思想,他们都成为了支撑一个国家思想道德的基础,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

当然,现在也不例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成为主导中国整个国家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选择方向,为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保驾护航。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花,开满华夏大地,永不凋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